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驾仕派 5.2万浏览 2020-05-15 IP属地: 未知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文|托米

试驾车型:广汽讴歌RDX 2.0T SH-AWD顶配

驾仕指数:70%

日系“三豪”雷克萨斯、英菲尼迪、讴歌中,讴歌的市场占比很长时间以来都是偏低的。就国内的状况看,除了有品牌认知度和价位的原因,更与产品本身存在关系——感官上未与本田品牌(车型)拉开足够差距。

正因产品保有量小,我们才对它的“稀缺性”产生了浓浓的好奇心。本次试驾车型是广汽讴歌国产的第二款SUV——RDX,配置为2.0T钻享.魅版SH-AWD(车系顶配),指导价:43.80万元。

那么,身为品牌的新主力,RDX的表现能否撑起自己的定位和身价吗?下面一同来看吧。

静态篇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RDX四平八稳的外观更契合那些审美风格偏成熟、行事低调的人士。若要找亮点,我认为矩阵式LED前大灯就足够担当了,配合点阵式中网立马放大了它的“锐利”效果。前杠两侧设有能改善气流的进气道,高速时起到稳定车身之用,也有助带走前轮“涡流区”的热量——轮胎、制动系统的散热更佳。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后制动盘为实心式,有些让我意外,毕竟同级大部分车型都配备的是前、后通风盘。相比之下,车尾轮廓稍显饱满,“C”字型尾灯和拳头般大小的排气口是亮点所在,犀利值+10。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内饰的艺术氛围不错,悬浮式中控台是目光的聚焦点,立体感出色,在同品牌的CDX或部分本田车型上也能找到类似元素,算是近年很流行的表现方式,同时也优化了储物空间的利用率以及前排的腿部空间——中控台下放置手机(设有多个外接口)、卡片、证件等常用物件挺顺手的,主驾的右腿基本不会与内饰件发生摩擦。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与数年前的本田车相似,RDX的内饰功能键多以实体为主,数量多,字体偏细小,辨识度一般,显得有些繁琐。10.2英寸悬浮式中控屏不支持触控,中央面板是与之交互的唯一方式,之后若能改用触控必会降低上手难度,并提升用户好感。而中控屏内置功能包括:360°盲区监测(可视)、GPS导航、语音识别、车联网等等。但需指出的是可视摄像头清晰度和视野宽度不太理想,尤其在光线不佳的环境下显像效果有些模糊。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换挡机构采用了按键形式,与别克昂科旗类似,早年也多出现于阿斯顿·马丁这类超豪华品牌上,新颖又不失科技感,只是首次接触需要适应时间。不过实际操作后发现其按键的反应灵敏度似乎不高,尤其是R/D挡的快速切换,变速器会出现极为短暂的“空窗期”,衔接不够迅捷。此外中控台上设有动态模式调节旋钮,操作手感谈不上细腻但还算顺手。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仪表盘为机械形式,样式传统,可读性不错,中央的液晶显示屏可模拟出涡轮工作状态以及车辆的动态G值。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鲜红色的打孔真皮座椅将RDX的内饰格调抬升了一个档次,要知道在过去,高对比配色是豪华跑车的专属,很能激起驾控欲望的。RDX前排座椅的边翼很厚实,包裹感出众,着夏装时基本能稳稳的固定身体,不过该部位的质感稍稍有些偏硬。座椅功能则包含通风与加热,全季节都能保持良好的舒适性。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以40万级的身价看,RDX的用料还算合格。内饰中,除部分地方覆盖着皮饰外,中控台与门板上方基本采用了搪塑材质。前排车窗采用了双层夹胶玻璃,厚实足够,隔音效果与坚硬度大大领先于普通的单层玻璃。此外,门边还配备了双层胶条,进一步阻绝外界噪音(风噪、胎噪、环境噪音)。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空间篇

2750mm轴距在同级中型SUV中并不突出,只能说横置平台尽可能减少了机械侵占,为乘舱留出了更多余量。前排调至合适位置后,后排的膝部空间为一拳有余(参考身高1.79米),头部余量也基本是一拳多一些。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即便搭载着四驱系统,但这台RDX的后排地板中央依旧足够平坦,并不妨碍脚部,这说明底盘结构优化得不错。后排左右坐垫作了延长处理,对腿部有足够的支撑性,宽大的中央扶手也可同时容纳两人的手肘。有一个小问题是后排下车时后翼子板轮眉容易碰擦腿部,观察发现该部分的外突比较明显。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前排门板的储物槽看似紧张,但只要合理放置,还是能放下多瓶标准容量矿泉水,实用性是合格的。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RDX的后备箱容积为660L,领先同级的雷克萨斯NX(500L)。可以看到,RDX后备箱的纵深距离不错,两壁也规整,左右内凹结构还可腾出些余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RDX电动尾门的支撑结构(撑杆、电机)同铰链一并隐藏于车顶内部,显得更整洁美观,部件的工作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动态篇

舒适模式下,起步阶段动力稍有些延迟,油门不太灵敏,脚下需施以更大力道才能唤醒动力。而由于运动模式的改变幅度不大,所以我直接跳换到运动+模式,此刻动力响应才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即使仪表盘未能显示具体挡位,但通过上下跳跃的转速指针也可领会到变速箱的降挡动作。实际上对于多数家用车而言,尽管提供了不同驾驶模式,但变速箱(响应速度和换挡逻辑)是主要能作出调整的地方。当然,在运动+模式下,方向盘力感会随转角的增大而渐进加沉。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这台2.0T引擎属高转发力型,符合本田的设定惯性,功率参数在同级中能处在靠前位置。试驾发现,引擎自2500rpm起,动力就呈现出“阶梯式”的攀升,加速中动力的持续性不错,超过100km/h后仍有足够冲劲。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加速过程中,10AT变速器始终保持着平顺而细腻的动作,换挡“节奏感”也把控得很稳定。仅在快速制动或急减速时降挡动静才稍微大了一丝。以120km/h巡航时,舒适模式的转速仅为1900rpm,10AT的优势又一次得以体现,对改善高速能耗起着关键作用。而运动+模式转速则为2400rpm,目的是以更低挡位运行,从而维持迅捷的加速反应。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有意思的是,RDX配备的声浪传导系统可模拟出很多人最想听到的“大排量”声浪,容易联想到早年那台3.5L的V6自吸引擎。可以说工程团队为营造“沉浸式驾控氛围”也是作了周全考虑。

三款2.0T高配车型均搭载了AH-AWD四驱系统,这套四驱的特点是可依据车轮阻力的变化来分配左右车轮的输出,从而在弯道中获得更直接、顺畅的推进力,借动能之力来修正前横置平台在配重平衡上的不足。不过这次在严格限速的山间小路上我并未能体验太深,只能说该车可对极端路况作出了最周全的预判。从电子信息看,AH-AWD四驱系统在急加速时前轮施加的力道更大,动力分配前轮始终占据着主导,日常行驶亦是如此,这个特点与其他多数前横置平台车型相似,而大部分纵置平台车则恰恰相反(奥迪部分车型除外)。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底盘方面,高配RDX避震器集成阻尼可变功能,在运动+模式下能缩减压缩行程,使其变得更紧绷利落,当然常规道路驾驶时其实难以察觉到变化。这台RDX给我的实际感受是:在高速上,直线轨迹够稳固,底盘贴地感很强;此外避震器的抑制能力也值得称道——车身跳动的幅度、频率均控制在“微量”范围内,给人一种极其“干脆”的感受。不过行车中,座舱内仍存在轻微振动,特别是踏板与方向盘上,低频“颠颤”的传递稍显明显,但这并非是动平衡问题(在既定的时速区间内方向盘发抖)。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主动安全方面,这台RDX的配备相对完善:LDW车道保持系统在未给出变道信号时,会有轻微的阻尼来提示;当监测到车距过近且驾驶者并未作出应对时,FCW前方碰撞预警系统系统便会通过HUD抬头显示、提示音、振动等多种方式作出警示,在极限状况下(如制动力度不足时)CMBS碰撞缓解制动系统还可施与辅助制动力。在我的实际测试中,以上主动安全功能均发挥良好,整套系统的效率与可靠性还是相对不错的。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总结:

以43万余元的指导价看,这台顶配RDX的外观设计、质感可能并不容易让人产生“冲动性消费”,除了前脸有着较强的品牌特征外,车身其余部分都显得较为“平淡”,至少不太能从同级中脱颖而出。而相比外观,内饰倒是能呈现不错的驾控氛围,这点会“命中”不少年轻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从核心配置和动态表现角度谈,RDX并无明显的“先天优势”,因为同等条件下,横置平台的质量分配、操控手感以及直线稳定性方面均逊于纵置平台,这也是越来越多的高端车在逐步替换横置平台的原因——向更高阶的驾控质感迈进。好在同级中,基于横置平台SUV也并不在少数,宽裕的承载空间是RDX与它们的共同优势,何况RDX更能通过AH-4WD四驱系统来优化自身的动态能力。

独立试驾讴歌RDX:清晰的操控感,就是花40万买它的理由?


所以,对本田铁粉而言,前驱架构显然不是重点,真正重点是:这台车仍保有他们理想中的那份“清晰”的操控体验。或许40万级的售价才是RDX四驱版最令人纠结的地方。

文章标签:
试驾测评
 
相关推荐
驾仕派 26.8万粉丝    9077作品 关注 有趣、有用、有品。中国汽车行业坚持原创传播的代表。
推荐作者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