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铖然新媒体工作室原创出品,作者钟奕。
在文章的开头笔者先来考考你,五月有哪些节日?相信你的答案有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还有母亲节。不过今年五月份还有一个新节日,五五轻年节!五月五日,长安汽车将举办轻年节活动,而在活动现场长安CS55轻年版车型也将正式上市。
外观熏黑套件 内饰配置同步升级
其实早在本月初,长安汽车就放出了有关五五轻年节的消息,而即将上市一款CS55轻年版车型的消息同样也不胫而走。近日,随着节日的临近,长安汽车也放出了新车的实车图,新车在外观、内饰以及配置方卖弄更多信息得以曝光。
黑色,在汽车产品身上往往是运动性能的代表。很多有个性的年轻人,在改装自己爱车的时候,第一步就会选择对车辆某些部分进行熏黑,以增加车辆在视觉效果上的攻击性。
长安CS55轻年版车型在外观设计上,增加了多出黑化处理,包括轮毂熏黑、中网熏黑以及采用黑色背景色的品牌LOGO。在改进之后,CS55原本紧凑敦实的身形更加有攻击性,相信会深受年轻消费者的热捧。
内饰方面,新车并没有做过多样式上的改变,但是专门为长安CS55轻年版车型推出了独一无二的红色内饰的新选择。如果说车身外部是靠熏黑处理代表运动性能的话,那么内饰方面,显然火辣的红色更能激发年轻人的驾驶欲望。
配置方面,长安CS55轻年版也做到了尽量丰富。分体式LED大灯、定速巡航、TPMS胎压监测、倒车影像(循轨式辅助)、卫星导航、全景天窗都有配置,另外新车还给8英寸中控液晶显示屏增添了新的UI界面设计。当然,最受年轻消费者欢迎的in Call智能车载互联系统同样没有缺席。
动力方面,长安CS55轻年版将继续搭载BlueCore 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56马力,峰值扭矩225牛·米,与发动机匹配的则是爱信的6AT变速箱。
得年轻人者得天下
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成为汽车消费的主体,更多汽车制造厂商都力争把产品设计得更符合年轻消费者的审美观念,大有一副得年人者得天下之势。
前几日,长城汽车刚推出了国潮版F5,不久后的五月五日长安又要推出长安CS55轻年版版车型,可见各品牌都不仅仅满足于推出符合年轻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更是注重在日常时间里随时抓住时机对产品进行迭代升级,这是几年前任何汽车品牌都做不到的。
写在最后
最后,如果你有意向购买长安CS55轻年版车型,可以通过长安汽车官方网站找到活动相关信息。现在报名参加活动,还有获得免费畅游海南的机会。机会难得,年轻的你千万不要错过呀!(文/钟奕)
上汽通用汽车东岳白金工厂第650万辆整车下线
7月3日,“百万强汉 一路朝前——第100万汉车主交车暨汉L赛道体验日”活动盛大举行,众多媒体与用户齐聚比亚迪合肥赛车场,一同感受汉L的魅力!汉家族上市五年全球交付累计超过100万辆,成为中国品牌20万级首个交付破百万的车型!在中国汽车向上之路中,汉家族已成为一面鲜明旗帜!
当地时间7月1日,比亚迪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举行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仪式。巴伊亚州州长杰罗尼莫·罗德里格斯、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等中巴嘉宾共同见证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这也标志着比亚迪全球化战略迈入新阶段。
方程豹6月销量近19000辆,钛3月销破万,豹5蝉联冠军
国产新能源汽车都值得去选择,友商大可不必拦截小米汽车订单
“德系品质+中国智慧”相互赋能,上汽大众将开启下半场的全势能加速。
比亚迪汉家族交付破百万,汉L赛道体验日引爆性能狂欢
从交付百万到赛道称王!比亚迪汉L用性能说话,重新改写新能源驾驶边界
还有很多话想说,也还有很多话没说出口。
10款大尺寸SUV排队上市,下半年买车的人有福了
汉家族百万交付创中国新能源巅峰荣耀,汉L赛道体验日盛大启幕
26万元起,上汽奥迪A5L开启预售,华为智驾能否成为新突破?
比亚迪汉家族交付破百万,汉L赛道体验日引爆性能狂欢
途虎宣布投入十亿补贴,助力加盟商降本增收,提升竞争力
3年0息、首付7,990元起!途岳家族拥车门槛创新低!
7月3日消息,作为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燃油车,自打亮相起,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就可以说是备受瞩目,日前新车正式开启了预售,共推出了5款车型,预售价26万元起。
7月3日,“百万强汉 一路朝前——第100万汉车主交车暨汉L赛道体验日”活动盛大举行,众多媒体与用户齐聚比亚迪合肥赛车场,一同感受汉L的魅力!汉家族上市五年全球交付累计超过100万辆,成为中国品牌20万级首个交付破百万的车型!在中国汽车向上之路中,汉家族已成为一面鲜明旗帜!
【英俊的车车报道】7月3日,“百万强汉 一路朝前——第100万汉车主交车暨汉L赛道体验日”活动盛大举行,众多媒体与用户齐聚比亚迪合肥赛车场,一同感受汉L的魅力!汉家族上市五年全球交付累计超过100万辆,成为中国品牌20万级首个交付破百万的车型!在中国汽车向上之路中,汉家族已成为一......
极致AI科技与满配舒适兼得,跨时代的AI汽车小鹏G7正式上市
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 特斯拉在Q2迎来史上最大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