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今年车企大佬们的关键词:智能化 芯片 全球化

今年车企大佬们的关键词:智能化 芯片 全球化

出行局 4浏览 2021-03-05 IP属地: 未知

2021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各大车企“两会”代表纷纷建言献策,助力汽车产业发展,此次车企领导们说到最多的词是智能化、芯片、全球化,让我们快速看看他们都提了哪些建议吧。

长城汽车 王凤英:优化法律法规 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商用化落地

今年车企大佬们的关键词:智能化 芯片 全球化

王凤英提到,智能网联汽车作为跨产业融合创新的重要载体,正推动着汽车产品形态、交通出行模式、能源消费结构和社会运行方式等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并为探索解决汽车普及带来的环境、能源、交通等社会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

然而,现行的产业管理方式在产品标准、法律法规适用性、产业准入等方面,难以适应科技创新的快速突破,限制、阻碍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因此王凤英代表建议:

  1. 加快形成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统筹协调机制;

  2. 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法律法规制修订工作;

  3. 处理好科技进步与法律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广汽集团 曾庆洪:加强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建设

今年车企大佬们的关键词:智能化 芯片 全球化

如今全球汽车都向智能化发展,相应的汽车芯片市场规模达到3000亿元,而中国在芯片产业上却处于落后地位,在新能源三电系统、底盘电控、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关键零部件开发及主要芯片生产更是被国外企业垄断。

因此曾庆洪呼吁强国应先“强芯”,要集中人力、财力、物力解决芯片问题,加强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并建议:

  1. 从国家层面加大对汽车电子产业链的精准扶持;

  2. 制定并落实汽车半导体及关键电子零部件的专项激励措施,并加快国内车规半导体标准体系建设及汽车关键电子零部件产业路线图的实施;

  3. 引导平台企业等相关社会资本流转投入芯片及关键汽车电子零部件等需要长期投入的国家战略科技领域。

奇瑞汽车 尹同跃:加强法规政策支持,L3级以上自动驾驶在低速场景下率先运用

今年车企大佬们的关键词:智能化 芯片 全球化

尹同跃表示,从2020年开始,各大车厂就开始启动面向L3级以上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但目前L3级以上自动驾驶车路权和法规没有出台,影响和制约自动驾驶路线选择和研发,因此,尹同跃建议:

  1. L3自动驾驶在低速场景下积极探索、先行先试;

  2. 开放L3自动驾驶在低速行驶下的路权;

  3. 通过低速场景行驶里程,积累自动驾驶工况,为高速自动驾驶做技术储备。

吉利汽车 李书福:建议修订行业标准,适应电动汽车铁路运输

今年车企大佬们的关键词:智能化 芯片 全球化

随着欧洲等海外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有望在海外获得更多发展机会。而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大量跨境物流需求,铁路运输在长距离运输方面,在经济性、稳定性和碳排放方面都有着天然的优势,而,“目前实行的铁路运输行业标准是基于数十年前的市场环境而制定,因此李书福建议:

一、根据电动汽车的产品特性,对现有标准进行适应性修订。满足新能源汽车发展新阶段的市场需求,使电动汽车、锂电池散件能够依法合规,通过铁路进行高效、安全、经济的运输,助力实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内发展与全球主流市场开拓;

建议行业机构、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结合新能源汽车特性与铁路运输的行业管理要求,开展讨论与交流,制定相应的产品安全标准与运输管理规程;

三、考虑市场与企业需求,适时开通新能源汽车运输专用班列,满足中国车企“走出去”以及欧洲地区日益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需求。

上汽集团 陈虹:完善新能源汽车“车电分离”商业模式政策体系

今年车企大佬们的关键词:智能化 芯片 全球化

陈虹在完善新能源汽车“车电分离”商业模式政策体系指出,如今,新能源汽车“车电分离”商业模式是国家鼓励探索的方向,主要包括快换式、非快换式等操作模式。快换技术比较适用于出租车等营运车辆,主要解决续驶里程问题。

“非快换式车电分离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换电频度低,一般2-3年换电一次,基于现有4S店售后检修设备即可实现电池更换,无需巨额投资,且具备兼容快换模式的可行性,市场前景将更为广阔。为此陈虹建议:

  1. 我国应同时鼓励非快换式和快换式“车电分离”模式的推广应用,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

  2. 家相关部门协同研究,针对“车电分离”模式全面梳理和出台完善的管理政策;

  3. 国家相关部委针对不同“车电分离”模式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完善相应政策与流程,加快推动“车电分离”应用落地。

长安汽车 朱华荣:化新能源汽车使用端管理,促进新能源汽车加速普及

今年车企大佬们的关键词:智能化 芯片 全球化

朱华荣的建议则围绕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国家战略出发,当前新能源汽车存在着明显问题,包括:市场发展不均衡,中端产品市场压力明显。新能源市场总体呈现出高端放量、低端爆发、中端不尽人意的情况。

如今整车销售仍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盈利模式,但当前行业规模较小,企业投入巨大,产出低于预期。新能源汽车在操控、舒适性等方面优于燃油汽车,但并未因此形成高溢价。电池成本无法通过溢价消化,亟需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新能源汽车储能单元作用亟需发挥。当下新能源汽车与电网互动的应用体系尚没有建立,标准也没有得到统一,推广难度还比较困难。因此,朱华荣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各地方政府与国家战略规划要保持一致;

二、建立“积分池”管理机制,调节积分供需;

三、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探索新能源汽车与电网互动应用。

文章标签:
汽车人物
 
相关推荐
出行局 4063粉丝    1788作品 关注 电脑报汽车出行频道
推荐作者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