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C-NCAP碰撞A柱变形,第十代索纳塔打脸现代i-GMP平台

C-NCAP碰撞A柱变形,第十代索纳塔打脸现代i-GMP平台

车市谈 5251浏览 2021-06-19 IP属地: 未知

有一种尴尬,叫打脸;有一种尴尬,叫别人都替你尴尬。没错,今天说的就是北京现代第十代索纳塔。

去年7月,采用现代汽车全新i-GMP平台的第十代索纳塔正式上市。相比于前几代索纳塔,第十代索纳塔前悬更短,车身更低趴,外观更加运动,操控性提升了一个档次,但唯独"安全性"令人堪忧,实在太尴尬了。

C-NCAP碰撞A柱变形,第十代索纳塔打脸现代i-GMP平台

本周,中汽研C-NCAP完成了对索纳塔为期三天的碰撞测试。从现场情况来看,索纳塔第一天正面100%碰撞测试并无槽点,但第二天侧面碰撞与第三天正面40%偏置碰撞中,还是暴露出了诸多问题,最直观的是后门侵入量过大,A柱出现弯折。

具体来看,在侧面碰撞测试后,第十代索纳塔后门侵入量过大,表现非常不好,问题在于它恰好未配备侧安全气囊,侧面碰撞后势必会对乘客造成人身伤害。

在正面40%偏置碰撞中,第十代索纳塔前舱整体溃缩吸能,安全气囊正常弹开,但是A柱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弯折痕迹,而且弯折形变的角度肉眼可见。

C-NCAP碰撞A柱变形,第十代索纳塔打脸现代i-GMP平台

帕萨特"A柱门"事件后,国人对碰撞测试A柱弯折已经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基于全新i-GMP平台开发的第十代索纳塔,难道真得是表里不一,说得天花乱坠,实际上是一包豆腐渣?

早在1952年,奔驰便发明了"安全车身"的概念,它由坚固的乘客舱和缓冲溃缩区所组成。车辆前后的塑性变形缓冲区,可以吸收碰撞时产生的动能,进而减少车内承受的冲击。

之后,在1958年诞生了至今仍在使用的三点式安全带,发生事故时它能够将人牢牢地固定在座位上,避免被甩出车外或车内的二次损伤。接着朋友们耳熟能祥的安全头枕、安全玻璃、溃缩式转向柱、发动机下沉技术、防爆轮胎......

C-NCAP碰撞A柱变形,第十代索纳塔打脸现代i-GMP平台

这些功能的核心目的,都是为了在事故发生后,最大程度的减少车内人员受到的伤害。所以说,被动安全是保护车内人员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与底线,是任何时候不能"偷工减料"的。

现代汽车宣称,全新一代i-GMP平台实现造型、安全、燃油效率和动力性能、驾驶乐趣、空间利用的全面提升。其中,碰撞更安全是其核心宣传点,它大幅提升车身强度,通过多重骨架结构和控制车辆移动轨迹技术,进一步保护驾乘安全。

具体来看,该平台以大量的超高张力钢材和热冲压工艺,对车身进行大幅的强化,令车身强度相比现代的上代产品,提升了10%以上。同时,i-GMP平台优化了车辆的整体架构,应用了发动机舱多重骨架结构和移动控制技术,确保驾驶舱的安全。

C-NCAP碰撞A柱变形,第十代索纳塔打脸现代i-GMP平台

如今看来,现代汽车对全新一代i-GMP平台的宣传是有名无实的,至少在安全性能方面是言过其实的。在i-GMP平台上诞生的第十代索纳塔,安全性非但做不了同级典范,反而是同级"差等生"!

令人不解的是,在去年6月美国NCAP碰撞测试中,第十代以正面碰撞测试四星,侧面及翻滚测试五星,获得总评五星安全评级,安全性能杠杠的。

同时,在更为严苛的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测试中,第十代索纳塔进入了TOP SAFETY PICK+(最佳安全选择+)榜单。这个就更厉害了,堪称典范车型。

C-NCAP碰撞A柱变形,第十代索纳塔打脸现代i-GMP平台

同时被美国两项严苛测试认可,可见第十代索纳塔给美国用户提供的安全性是优秀的。为何一旦国产,安全性能就大打折扣呢?现代汽车就这么"双标"吗?或许,现代汽车的平台化,只是为了降低研发周期和生产成本。

截至目前,C-NCAP尚未公布整体的测试成绩和测评结果,最终成绩以C-NCAP正式发布为准。而且,北京现代也未对碰撞测试做出回应,我们将密切关注。

C-NCAP碰撞A柱变形,第十代索纳塔打脸现代i-GMP平台

总之,真心希望现代汽车别玩"双标",让第十代索纳塔硬起来,成为大家心中的"平安车",别让车主们"心惊胆寒"了。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车市谈 6126粉丝    1543作品 关注 关注汽车行业动态,发布最新资讯。
推荐作者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