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末的成都车展,延续了今年4月上海车展的调性,依然是中国汽车品牌主演的一场大戏。
丰田可能是除了携新C级亮相的奔驰以外,唯一出尽风头的洋品牌。
广丰这边,国产赛那首现真容,GL8真正的对手来了,能不吸人眼球吗?
一丰这边,刚刚在8月27日官宣上市的皇冠陆放,趁着热乎劲儿,高调亮相。一度,展区内也是被围得水泄不通。
2020年4月28日,随着最后一辆第十四代丰田皇冠下线,一汽丰田宣告皇冠正式停产,并且为其举办了停产仪式。
不管皇冠此前在中国市场有过怎样的辉煌,但在停产之际,第十四代丰田皇冠老气横秋的状态的确与当前的市场需求不在一个层面上,即便是一再放大终端折扣,也难挽颓势。
我们把时间再往前推一段。
2017年东京车展,丰田很兴奋,一下子展出30余款产品,差一点就是包场。全新第十五代皇冠就在其中,基于丰田全新的GA-L平台打造而来,并于2018年夏于日本本土市场上市。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第十五代丰田早于2017年推出,为什么2020年4月国产第十四代皇冠还勉为其难的选择退市,换代推新车不就完了吗?
如此选择,包含了技术和市场两个方面的原因。
技术层面。
皇冠之所以称之为皇冠,其与丰田品牌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皇冠一直采用后驱技术打造,丰田TNGA架构之下的GA-L平台就是后驱车平台。
但是很遗憾,丰田将TNGA架构导入国内市场时,只选择了GA-C小型车平台,代表车型C-HR,以及GA-K前驱车平台,代表车型凯美瑞。
所以,当时一汽丰田认为,没有平台支撑如何换代?只能选择停产。
市场上,汽车当然是越卖越便宜。
即便一丰引入第十五代皇冠也很难定价。定高了,就算用户在丰田系内部选择,不还有雷克萨斯等着吗?往外部选择,奥迪A6L、A4L终端折扣都很厉害,同级车中还有折扣更厉害的沃尔沃、凯迪拉克可供选择;定低了,亚洲龙、凯美瑞还有市场吗?
一旦皇冠从与奥迪A6L平起平坐的神坛跌落下来,就很难再找准自己的定位了。所以,选择退市成为必然。
但这一退,就退得多了去。
严苛的排放政策+拿捏不准的产品定位,一丰曾经所谓的高端车型都面临同样的尴尬。
于是,退市潮涌来:锐志退、陆巡退、普拉多退,当然也包括皇冠退。
但这其中,最让一丰心疼的就是皇冠,其它只能算高端车型,唯有皇冠是中国用户公认的高端品牌,真是可惜了。
2021年4月19日,上海车展,一汽丰田旗下全新SUV车型皇冠陆放正式发布,预计9月上市。
也就是说,皇冠品牌在中国市场从停产到复出,满打满算都不到1年时间。
似乎,在皇冠退得不甘心的同时,陆放来得也很仓促。
2020年5月,即在第十四代皇冠官宣退市后的次月。丰田透露,第四代汉兰达将于2021年中推出,并实施双车战略。
在广丰靠汉兰达赚得盆满钵满,一丰失守高端车型的态势下,丰田还是表明了雨露均沾的态度。
皇冠退市,疼痛犹在,汉兰达的双车战略挑动了一丰的神经,一丰开始起意皇冠复出。
如果说汉兰达推双车战略,皇冠复出的产品基础是有了,但是,皇冠复出的技术基础还是缺失的,不要忘记皇冠需要后驱平台支撑。然而,不管是一丰还是广丰能拿出来的,只有前驱车平台GA-K。
这个局怎么破?
一丰很快找到了破局之法。
其一、大打皇冠的感情牌,为复出铺路。
为此,今年的7月,一丰还在上海专门举办了皇冠品鉴会。讲皇冠历史,谈皇冠品质,不惜把雷克萨斯专属的"匠心品质"用到了皇冠身上;
其二、完全忽略第十五代皇冠的概念。
一丰对"皇冠陆放"这四个字的释义为:取自皇冠、陆地巡洋舰、荣放三款车型,寓意皇冠陆放将集三款经典产品精髓于一身。
话都谈到这个份上了,但就是不提第十五代皇冠的事。因为一丰自己清楚,GA-K平台造出的皇冠陆放,没有传承皇冠固有的精髓。
所以,确切地讲,皇冠陆放是新时期下的新皇冠,除了名字以外,此皇冠非彼皇冠。从汉兰达双车战略被确定开始,一丰决定以皇冠之名量产陆放或许只用了1个月时间。仓促之间,只为弥补高端车型失守的尴尬,以及蹭上大热车型汉兰达的热度。
皇冠陆放推出,意味着一丰高端车型开启重新布局。
据一丰对于皇冠的产品规划,未来还将陆续推出新产品,其售价将在30—39万元区间。按照这个售价区间预估,皇冠产品的平均售价大致在33万元区位。而雷克萨斯的平均售价为38万元左右,这成为皇冠未来区别于丰田品牌与雷克萨斯品牌的价值体现。
在皇冠品牌的加持下,陆放不仅抢眼成都车展。当然,还收到了实效,据一丰官方透露,陆放上市48小时,订单已经破万。
在承认皇冠陆放正在消费情怀的同时,或许,皇冠陆放更应该秉持谨慎和警惕的态度来面对未来。
首先,基于皇冠陆放本身。
尽管被一丰描述为采用丰田1级品质标准打造,但说到底,陆放还是汉兰达的姊妹车型。陆放就是"多一点点"的汉兰达,价格多一点点、车长多一点点、智能化配置多一点点。这不由得让我们联想到一丰亚洲龙和广丰凯美瑞之间的故事。
彼时,亚洲龙凭借上市之初的热度,一度让人怀疑凯美瑞还有活路吗?
同样,亚洲龙也是"多一点点"的凯美瑞。
但事实证明,热度褪去之后,亚洲龙的销量根本不能和凯美瑞同处一个量级。
其实,伴随着消费升级,在中级车市场,家用属性越强就越能获得优势,凯美瑞就是一款不折不扣的家用中级车。在口碑效应的加持下,凯美瑞最终得以长期保持竞争优势,就不足为奇了。
从8月初,中保研发布的最新一期汽车零整比系数数据更能看出问题,亚洲龙是唯一一款进入100款车型汽车零整比系数TOP10榜单的非豪华品牌车型。其零整比系数达到了惊人的540.08%。
亚洲龙买得起,养不起的病,会传染给皇冠陆放吗?
窃以为,这是大概率事件。
当一丰在强调皇冠陆放采用丰田1级品质标准打造时,或许就已经为陆放高零整比的事实埋下了伏笔。
再看看陆放的直接竞争对手汉兰达。
广丰已经基本确定,汉兰达将推行两代同堂的销售策略,部分走量的第三代汉兰达车型将保留。
这就意味着口碑坚挺,市场人缘极好的汉兰达可以以更低的售价和陆放形成竞争,其保留下来的第三代入门版车型的价格下探到25万元区间,且为四驱7座。
具体到两款新车的比较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
在第四代汉兰达和皇冠陆放各投放的6个版本车型中,汉兰达的两驱顶配版指导价为31.88万元,恰好,皇冠陆放的中低配四驱版价格也为31.88万元,这成为双方12个版本车型中,唯一价格相同的两款产品。同时,从汉兰达之前的销售情况得来,31.88万元的这个价格对应的,将会是双方最走量的车型。
通过配置比较还可以看出,汉兰达提供了一个配置较高的两驱车型,而皇冠陆放则提供了一个配置较低的四驱车型。
如果结合二者都为电四驱,即弱四驱的特性,汉兰达作为家用型SUV的优势,如同凯美瑞一样,再一次显现出来。既然四驱都是样子货,那何不选择一个舒适度更高的两驱车呢?更何况,即便抛开"皇冠"加持的因素,两驱车本身的养护费用就低于四驱车。
基于此,凭借皇冠陆放新车上市期的热度,去低估汉兰达的韧性,可能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胡绍航这样评价陆放:皇冠陆放将穿透用户年龄层,以独有的皇冠级标准,为中国用户,提供更高级、更智能、更尊贵的体验。
胡绍航口中,关于陆放产品"更"的描述,程度到底有多深,还有待观察。但,其关于"皇冠陆放将穿透用户年龄层"这句话却坐实了一丰打情怀牌的想法。
或许,打情怀牌也没有错,谁叫咱有呢。只是,依靠汉兰达姊妹车型开局,产品来得多少有些投机取巧的同时,缺乏后驱平台加持的皇冠品牌能不能重现昔日荣光,真的很难说。
考验,总在情怀耗尽之后。
五一假期里,看着鸿蒙智行、小鹏、理想的销售情况,不降价也能大卖的车,为啥变得越来越多了?
比亚迪海豚VS吉利星愿,谁是A0级纯电首选?#比亚迪海豚#A0级超级精品
在中国有句古话,叫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如今的极星汽车便是如此,前有与星纪魅族解除合作,后有近期再次出现质量问题。近日极星汽车宣布召回27,816辆Polestar 2。这已经是这款车在不到一年内的第二次同类召回,上一次是2024年6月,召回规模接近2.6万辆,极星汽车当时宣称可以......
奇瑞集团4月销售汽车突破20万辆,同比增长10.3% 出口8.8万辆继续保持中国第一 前四月累销突破82万辆
提供从芯片设计、验证到车规认证的一站式定制化服务
在2025上海车展上,腾势汽车带来了令人瞩目的惊喜,那就是腾势Z概念车全球首秀。其实这款车就是去年4月在北京车展亮相的方程豹SUPER 9概念车,这次呢离量产又接近了一步。也和之前我们预测的一样,这款车最终被划归到腾势的旗下。那么这款车真的能为中国消费者带来跑车文化吗?中国消费者......
汽车新老交替你怎么看?深蓝G318新款上市引发热议
长城汽车营收利润下降
5月1日,蔚来汽车发文称,4月共交付新车23,900台,同比增长53%,环比增长58.9%。
2025年上海车展上,我们不难发现一个鲜明的行业趋势,燃油车和小型车越来越少,新能源大车却扎堆亮相。从极氪9X这样的全尺寸SUV到乐道L90这类六座纯电旗舰,车企们不再挤在小车市场内卷,而是集体冲向大而全的赛道。这种鲜明产品结构调整,反映出的是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深层变革。
本次大赛以 “电竞 + 文旅” 为核心,汇聚了张大仙领衔的顶级战队、李宇春 / 谭维维等明星阵容,以及万人 COSER 巡游、沉浸式剧情剧场等多元体验,吸引超 10 万线下观众与千万级线上直播流量。
倍耐力P Zero系列作为保时捷911全系车型的标配轮胎,如今再为保时捷首款混动车型911 GTS提供量身定制版本。专为这款最新保时捷车型打造的P Zero R,在运动性能与日常实用性间取得精妙平衡。此外,同步推出的量身定制版P Zero Winter 2冬季胎则在冬季路面提供卓......
【与沃同行】节气“王者”!中国重汽豪沃燃气车凭实力加冕
全新高山以超大空间+贴心细节,家庭出行秒变“星级享受”!
中汽中心×一汽红旗 从“珠穆朗玛”到“天工九考” 从物理安全到智能安全 天工平台“双子星”直面TOP Intelligence极智挑战 天工九考,震撼来袭,敬请期待! #智能见真章安全有底线
“小米智驾”更名
车圈魔幻周记:无证车评人VS卤鹅侠这波谁赢麻?
上海车展:智能座舱与辅助驾驶融合加速,本土产业链彰显实力
4月27日晚,东风日产N7正式上市,其11.99万-14.99万元的售价一经公布,便引发了市场的强烈反响,上市仅1小时订单就突破了10000台,成为了汽车市场中当之无愧的“爆款”。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日产N7究竟做对了什么,能够取得这样傲人的成绩呢?
圣佳泰国之旅| 圣佳中国代表团探访泰国SolarGard旗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