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元旦前后,都是留给各大车企Show成绩的专属时间,这已经成为惯例,同时也是留给看官老爷们的跨年保留节目。
2021年的汽车市场,总体来说是跌宕起伏的,缺芯+常态化的疫情防控让不少车企陷入向好的行情但无车可卖的尴尬场景。
当然另一方面,也有车企在这一年完成了对自我的突破,就比如自主品牌在高端领域的标杆品牌——红旗。
没完成目标,但依然值得称赞
根据一汽红旗近日发布的官方数据,2021年红旗品牌累计销量超过了30万台,相比2020年完成的20万台销量,同比增长超过50%。
另外考虑到2018年红旗全年销量仅有3万辆,2019年全年10万辆,红旗已经连续3年维持50%以上的增速,这对一家专注于高端市场的国产自主品牌来说,显然是可喜可贺的。
但在这个成绩之上稍微有一些瑕疵的是,这个数字距离2021年初定下的40万台的销量目标还是有些许的差距。
同时考虑到这个数字并非市场终端销量,而是厂商批发销量,全国经销商还是多少会剩下一些库存。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相比于去年还未跨年便完成当年目标的盛况,缺芯和疫情影响还是限制了红旗在高端市场上的发挥。
二线豪华称王?
当然,“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道理所有人都很清楚,整体市场的缺芯影响的不仅是红旗一家,剔除环境影响之后,红旗在2022年取得的成绩可以更亮眼一些,特别是在二线豪华阵营。
由于大多数二线豪华领域的舶来品牌还未正式发声,所以仅有1-11月份的数据参考意义比较大。
根据乘联会官方统计,1-11月红旗品牌累计销量为26.1万台,最接近这个数字的二线豪华品牌为凯迪拉克,达到了20.7万台,中间有着5.4万台的差距。
而年初呼声最高的雷克萨斯稍显尴尬,给出的成绩是20.2万台,比凯迪拉克略输一线,雷克萨斯之后是在国内近两年同样增速较高的沃尔沃,1-11月份拿到了12.7万台的成绩。
由此来看,红旗在国内市场这一亩三分地已经拿到了二线豪华品牌中“隐形之王”的称号,这代表着市场对近两年的红旗品牌的一种认可和肯定。
当然,也可以看作是自主高端产品近两年进步的一个缩影和标杆。
如何理解,“高速”不是唯一?
大环境确确实实限制了红旗的发挥,但没能达到销量目标,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算是一种启示。
这种启示并不单纯来自产品,毕竟从产品序列来说,红旗已经做到了丰富。
H系列轿车、HS系列SUV、L系列绝对高端甚至是S系列跑车都有布局,纯电动领域也有多款车型上市开售。
真正需要给出关注的点是,红旗近两年迈的步子稍微有些大,大到服务、管理、品控等有些跟不上销量和市场需求的发展。
就比如,国内有不少不输国宾气场的4S店,当然,也有只摆一两台展车的经销商。
这种模式可以达成短时间内在市场大面积铺货的目的,但长远来说,对一个品牌,特别是主打豪华高端的品牌来说,是需要分出精力和资源去改进的。
结束语:
按照今年的这种发展势头,40万的销量目标其实对红旗来说并不难,或许是在今年,红旗就可以将这个目标变成一种过往,毕竟2021年的汽车市场不算平静,对品牌口碑和产品实力考验更进一阶。而在红旗这种接近大跨步的提升之下,也需要对产品之外的因素付出更多丝毫,这同样也是一个豪华品牌顺利发展的另一基础。
乘龙车主喊话:再撞!理想负责人:再撞!
近日,汽车门网公布了2025年6月投诉指数数据,其中中型车投诉指数2240.4,环比下滑9.13%。秦L排名首位,降价增配仍是车主投诉的焦点。
7月销量68034辆,同比增长3%,“合资新力量”成色更足
奕派科技重磅发布“未来之翼”战略,央企新势力乘风启航
7月销量68034辆,同比增长3%,“合资新力量”成色更足
近日,汽车门网公布了2025年6月投诉指数数据,其中紧凑车投诉指数2096.55,环比上涨22%。英朗排名首位,投诉指数大涨67.2%让其持续霸榜。
8月1日,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战略发布会暨新车发布会在武汉隆重举行
从军车到民用车,东风安全血脉的岚图答卷
复盘“多家奔驰4S店关闭”事件:门店退网很正常,用户维权找门店
8月1日,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战略发布会暨新车发布会在武汉隆重举行。
8月1日,上汽智己发布 “恒星”超级增程。
2025年8月1日,一汽丰田率先公布7月销售成绩;7月销售新车68034辆,同比增长3%,继上半年同比增长16%之后,再次将正增长时间记录拉长,说明其“合资新力量”的成色更足了。
日前,奕派科技战略发布会暨新车发布会在武汉隆重举行。此次盛会不仅是奕派科技整合优势资源、焕新品牌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携手华为给新能源汽车行业注入央企新动能,为广大用户带来更可靠、智能、舒适的出行解决方案。
如何实现品牌跃升?
8月1日,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战略发布会暨新车发布会在武汉隆重举行。
2025上半年比亚迪领跑全球多个新能源汽车市场
近日,汽车门网公布了2025年6月投诉指数数据,其中SUV投诉指数5795.4,环比上升2.08%。宋L DM-i排名首位,虽然投诉指数下滑幅度达到42.66%。
不止卖车,是在造“智慧出行生态”
向上攀爬的中国制造,为何总被暗箭射中领航的翅膀?
测试100分,实战为0?理想i8挑战8吨卡车成争议!智能化加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