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北京现代20周年庆,就像个笑话

北京现代20周年庆,就像个笑话

线外邦 2703浏览 2022-11-09 IP属地: 重庆

作者 | 赵文华

主编 | 赵文华

北京现代20周年庆,就像个笑话。

按惯例,在这种大的节点上合资双方一定会同框,哪怕平日里吵翻天但至少这一、两小时,彼此还是会惺惺相惜、精诚合作。但事实是,在11月5日的北现20周年庆上,韩方没有一个人出席。

据知情人透露,韩方根本不想搞什么20周年庆。没有韩方站台,庆生变得极其空洞——一款被停产再改款的菲斯塔,外带8AT版途胜L,再加满场口嗨的网红就成了全部内容。

懵圈的剧情也同样发生在7月份北现20周年演唱会上,据说成本高达2500万元,除了明星,听不到股东双方关于北现未来走向的任何一个字。要知道,4个月前,北汽与现代可是刚刚完成了对北现高达9.32亿美元的共同增资。

但北现的问题是用钱能解决的吗?

显然不是。

巨额亏损,股东双方信任告急

北京现代亏损不是什么秘密,考古2020-2021,北现两年亏损上百亿。今年第三季度现代集团最新财报显示,北现继续亏损,额度达到7.5亿人民币。照这样的速度,“输血”的60亿也撑不了多久。

跌入谷底的销量是亏损之源。自2017年开始,北京现代销量5年跌,从巅峰110万辆跌到2021年的36万辆。今年更惨,前9个月,北现累计销量为17.7万辆,同比下滑超过32%。剩下几个月就算北现想尽一切办法也无法摸到30万年销的水平线。

一位跟着北现走过了十几年的老销售告诉笔者,去年他们店总共卖出2000台车,今年最理想的量大概在1800台左右,但这个量就是整个重庆市场的销量,因为去年5家主城店1家区县店全部退网了。

“顶峰时期市场率超过了7%,现在可能连1.5%都保不住了”,说完这句话,他沉默了许久,眼神中既透露出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也包含着深深的无奈——接下来他也不知道会去哪里。

销量下滑势必带来终端杀价。目前北京现代最走量的车型是伊兰特,但就是这款十来万的车终端优惠高达3万。要知道,丰田的单车利润率也不过8%,伊兰特敢降3万,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降成本降到了极致。

笔者随便扒了下网上的信息,类似于“9月销量破3万,北京现代4连涨”的文章不乏其数,但压库带来的增长无异于饮鸩止渴。清冷至极的展厅与店头内外摆满的商品车,这是我在这家老店看到的景像。并且,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少有公布的库存深度品牌中,7月北京现代的库存系数达到3.07,位列第二高,超过荣枯线一倍。

“虽然销量不好,但北京现代给的推广预算并不少,经常要求我们去来福士摆展,一个月费用高达数十万,但那个商场只是看起来高大上,根本没有人流,投放LED户外的费用也不低”,一位销售告诉笔者。这让笔者想起前段时间北现大手笔派送庆生蛋糕,据说韩方也没同意这笔高达70万的蛋糕费。

这哪是什么蛋糕的问题,说白了,就是双方的信任危机,各自为阵,内斗不断才是北京现代的硬伤。解不开这一根本症结,北京现代恐怕不只是被边缘化那么简单了。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不上销量就下课”,北京现代近五年频繁的高管更迭,就像宫斗大戏一样精彩。

2017年至今,韩方总经理换了三任,中方常务副总理也换了三任。2018年时任中方负责人的刘宇和副总同时兼任中方销售一把手的樊京涛搭档,任期内北现销量虽然没有提升,但在增强经销商竞争力、改变产品结构以及稳定终端价格上是见成效的,前面那位老销售也提到“当时主机厂不压库,下滑幅度也就个位数”。但显然,北汽并不满意这样的结果,两年后,刘宇“下课”,杜君保接任,次年樊京涛调任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位空缺长达八个月。在这个阶段,北现销量狂跌,两年跌出50%。今年销量照跌不误,眼看30万年销都保不住。北汽再次进行人事洗牌,吴周涛接棒杜君保,与副总经理戚晓晖组成新的“救火队”。

毫无疑问,快速增量止跌成为新班子的首要目标。但问题是,透支性增长根本无法触及北京现代的灵魂,比如最核心的产品降本问题。以菲斯塔为例,它也有过短暂的高光时刻,后来因为双离合长期出现过热保护引发集体投诉,销量从此一落千丈,再后来因产能严重不足的重庆工厂准备转售,菲斯塔直接停摆。但没想到,改款的菲斯塔还是用的双离合,为了降低成本,甚至连CVT都不舍得给它。

作为北现定海神针的伊兰特,也撞出了新问题。在中保研刚刚公布的碰撞测试成绩中,伊兰特驾驶员正面25%偏置碰撞获得G(优秀级),但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测试项目为M(一般),可维修性和碰撞兼容性表现评分与更低,为P级(较差)。各位应该还记得2021年中汽研正面40%偏置碰撞中,索纳塔十A柱弯折。要知道,北美版索十可是拿到了采用25%偏置碰撞测试的美国IIHS优秀级。此外,还有曾经月销两万的名图,虽已消失于江湖,但随便一扒就能看到减配的信息。

除了减配,产品质量问题也是一大堆,双离合过热保护、抖动、发动机异响、是老毛病,以及仪表台开裂、掉车漆等品控问题也频频发生。据已经离开北京现代的一位销售说,“现代的品控真赶不上国产车”。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将北京现代逼到墙角的不是市场,而是自己亲手炮制的每一片雪花。

微妙的“独角戏”,谜一样的未来

新官上任三把火,提到销量就上头。20周年庆上,吴周涛发表施政纲领,并再次立下“2025年销50万辆”的flag。这意味着,未来三年北京现代都必须保持20%以上的增长。

吴周涛的信心源于几个方面:其一,加速全新纯电型投放,“明年引进全新纯电艾尼氪,未来3年将投放4-5款纯电车型”;其二,加速混动布局,“未来3-5年将推出含MPV、轿车、SUV在内的6款全新混动车型”;其三,大力产品结构调整,“去年北现陆续停产了10万元以下的燃油车,以后主推20万元左右有竞争力的车型”。

对于以上三点,明眼人很清楚,缺了现代集团的支持,哪一项都搞不定。所以,韩方不出席20周年庆,显得异常微妙。

既便全部落地,也未必得偿所愿。纯电已被“国家队”占据主导地位,按现代的调性,艾尼氪定不会屈服于价格。至于混动,客观讲,无论跟丰田、本田比,还是跟比亚迪DM-i、长城DHT、吉利雷神比,现代的混动技术占不了优势。3年的时间,国内混动格局早就形成了。

如果说产品输在时机上,那么,品牌则是北京现代封存已久的短板,砍掉廉价车型不代表品牌溢价能够快速提升,20万左右有多少人会买现代?看看月销不到3000的途胜L就知道了。更何况,放在全球,韩系车处于鄙视链的哪个位置,早有定论,比如北美市场,最便宜的是起亚,第二便宜的就是现代。

事实上,我始终坚持一个观点,北京现代要走出泥潭,除了调整产品结构、引入优质车型外,还要收起所谓的合资优越感,重新看待市场和对手。否则是干不过国产品牌的,而年销50万的目标也跟以前吼“重返百万”一样空虚。

最后说说

连续5年销量遭重创,两年来一番人事大动荡,累计亏损上百亿,产能闲置过100万,每一个像我这样见证过北京现代高光时刻的人都会唏嘘感叹,为何北京现代折腾了这么多年始终找不到一条正道?

5年前开始调整的产品结构现在还在调整,早就暴露出来的产品质量问题现在还在发生,早就提新能源布局现在只有初级“油改电”,真不知看到这些问题,现代和北汽的顶层怎么想?

但不管怎么想,留给北京现代的时间不多了。30万辆年销向下出局,向上还有一搏。

版权声明:本文为线外邦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线外邦删)

 
相关推荐
线外邦 5.8万粉丝    4942作品 关注 做有态度的汽车新闻
推荐作者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