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特斯拉:降价事小,信仰崩塌事大?

特斯拉:降价事小,信仰崩塌事大?

电动湃 942浏览 2024-04-28 IP属地: 上海
图片

特斯拉又降价了。

虽然价格频繁的「横跳」几乎已经勾不起行业的敏感神经,但耐不住此次的降幅着实不小。

4月21日,特斯拉宣布旗下全系车型在中国大陆地区降价1.4万元,目前特斯拉Model Y(参数|询价)已降至24.99万元,Model 3(参数|询价)已降至23.19万元。

图片

要知道,这是Model Y首次在中国市场下探到25万以内,至此,不少网友调侃,照此下去,也许跌破20万的特斯拉也许不再是梦。

对于特斯拉的调价策略,之前其实写过几篇文章进行了分析,简而言之,其基本遵循了「小涨大降」的策略,「小涨」用来提振市场信心,作为逼单的手段,而之后往往伴随一轮「大降」,以此达到两度收割订单的目的。

图片

此次大降之前,特斯拉曾在4月1日全系涨价5000元,完全遵循上述逻辑,但有两个信号值得注意:1、2024一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量四年来首次同比下滑;2、4月15日,马斯克宣布全球裁员10%。

这意味着,作为全球新能源头部车企,特斯拉已不再处于销量和盈利的上升通道,如此寒流之下,其掀起的「价格战」又将如何演绎?

图片

放眼全球,没有一家车企如同特斯拉一样实现了「炒股式」卖车。

图片

以2023年为例,特斯拉前前后后对旗下产品总计进行了7次价格调整,这还不算补贴保险这类「暗搓搓」降价,全是真刀真枪的官宣。

其中,虽然降价仅2次,涨价了5次,但从金额来看,特斯拉完全遵守了「小涨大降」的调价逻辑。

如2023年1月6日,特斯拉打响了开年价格战的第一枪,且降价力度史无前例。其中,降幅最大的Model Y长续航版降价4.8万,Model Y高性能版降价3.8万,主销的后驱版降价2.9万。

图片

至此,Model Y的起售价来到了25.99万,Model 3入门仅需22.99万。

而相比于这次价格跳水,2023年2月10日和5月1日的涨价,就2000元的金额来说可谓是「毛毛雨」,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

时间来到2023年的8月14日,特斯拉再度挥刀砍价,Model Y高性能版和长续航版本均降价1.4万元。

此后,2023年10月底至11月密集的三轮涨价中,除了销量占比较小的Model Y高性能版涨价1.4万之外,两款主销车型的涨幅只有2000到2500元。

图片

进入2024年后,年初特斯拉同样进行了一波降价,Model3降幅在1.5万,Model Y则在6000-7500元之间。

直到4月21日第二轮降价,Model 3焕新版起售价降至23.19万元,这个价格虽然比2023年初Model 3更高,但值得注意的是,焕新版Model 3相比于老款在外观内饰方面全面升级,两轮降价累计下来,新老几乎实现了同价。

另一边,Model Y全系降价1.4万元,入门版本的后驱车型指导价在国内市场首次进入25万内。

图片

根据2023全年和2024年至今的特斯拉「颠荡起伏」的调价策略,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通行的逻辑:

1、2023年大降之后必然伴随小幅但频繁的涨价,道理很简单,如果一味降价会催生更多的「等等党」,而适当的小幅涨价,其实是为了逼单,对于用户「买涨不买跌」心理把控是非常到位的。

但需要警惕的是,进入2024年后,特斯拉两度降价,并未在其间小幅回涨,这或许意味着用户对于特斯拉的逼单套路不再继续买单。

2、对于主销的Model Y后驱车型,不仅特斯拉的降价幅度有限,而且还通过长续航版的涨价,引导用户倾向后驱版本车型,这是一种更为精细化的车型逼单策略。

3、从时间节点来观察,季度初降价的可能性更高,1月、4月以及8月,特斯拉大概率会花大力气降价搞限时促销,而今年今年4月1日到4月21日撑了不到20天,没到五一旺季就开始了。

图片

所以,结合特斯拉的调价套路和降价节点,大家其实可以认真关注价格走势,能在价格低点上车,避免在高点做「韭菜」。

图片

作为新能源行业的风向标,特斯拉的两轮降级与市场遇冷不无关系。数据显示,特斯拉第一季度全球交付量不到39万辆,同比下降了8.5%,这是特斯拉季度交付首次低于40万辆。

图片

同时,特斯拉在我国市场的份额也从去年的10.5%下降到了6.7%。这两个数字,将曾经被捧上神坛的新能源销量「一哥」瞬间拉回了骨感的现实。

裁员为这场寒冬更添凉意。

4月15日,马斯克在致员工的内部电子邮件中表示,公司将裁减超过10%的全球员工,以削减成本并提高生产率。根据特斯拉全球员工数量计算,受此次裁员影响的员工超过1.4万人。

市场遇冷的背后有多方原因。

从特斯拉自身因素来看,近些年来的产品布局的确有些「新瓶装旧酒」嫌疑,除Cybertruck(参数|询价)一款另类皮卡之外,并没有任何亮点新品问世,老将Model 3坚持八年不换代,也算是车市一大奇迹。

图片

而蹉跎的八年,或许更需要特斯拉警惕的,是在中国市场正逐渐失去「科技头牌」光环。

十年前,特斯拉初次进入中国,为新能源市场带来的几乎是曾经如智能机对功能机的颠覆,一块中控屏操控全车,独创的隐藏式门把手,贯穿式前车灯.......这些如今被车企们争相模仿的设计,当年可谓是独树一帜,刷新了国人对于新能源车的认知。

再配合上马斯克硅谷「钢铁侠」的精英人设,特斯拉锐化的科技形象迅速占领了中国消费者的心智。

图片

之后开挂的销量无需赘述,哪怕价格反复横跳,拥趸者仍趋之若鹜。

不过,时至今日,无论是传统汽车厂商的电动化转型,还是新兴电动车品牌的崛起,都让特斯拉面临的竞争压力远甚于前。

图片

俗话说的好,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特斯拉引以为傲的核心优势:智能驾驶,正逐渐被国内厂商追赶。在蔚小理铺满全国高速高架NOA,城市NOA竞相「开城」的同时,特斯拉的FSD还因「水土不服」无法落地,更不用说诸多车企打出的高阶智能驾驶包终身免费,FSD还需要额外的6.4万。

图片

此外,国内的新势力们拿出的是更具诚意的「超大杯」配置和用料,20万级别标配激光雷达,普及城市NOA,配备8295芯片的智能座舱正在成为主流,冰箱彩电大沙发甚至已经是「基操」。

这时,大家理性的发现,特斯拉所能带来的技术惊喜越来越少,与国产新势力相比,产品高昂的溢价如同潮水退去后裸露在外的礁石。

图片

而这种品牌信仰在国外似乎开始松动,特斯拉在在美国一辆车价格4-4.5万美金,相当于美国两辆油车的价钱,所以高通胀背景下很多美国人开始买油车替代买特斯拉;

因此,在没有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前提下,价格调控几乎是特斯拉唯一能够影响终端销量的方式。

好在,特斯拉的确有打价格战的底气,其在产业链的垂直整合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这使得它在成本控制上具备相当大的优势。

相比于国内不少新势力还挣扎在亏损的泥潭,2023年,特斯拉总收入达967.7亿美元,净利润仍高达149.97亿美元,与2022年相比增长19%。

图片

将成本优势转换为价格优势,特斯拉的弹性不小,简单来说,价格战只要特斯拉想打,还是能打得下去。

但降价绝非长久之计,从裁员中不难看出,特斯拉的成本优势也同样在遭遇重压,否则不会直接开启粗暴的收缩模式。

而科技光环的「褪色」和原本头部车企牢固的心智占位的松动,或许更是深层次的隐忧。

图片

在市场竞争中,价格向来是最有力的武器。

但这把武器虽然伤人,同样伤己。特斯拉的降价,无疑是其在没有新车和改款的尴尬境地下,在全球电动车市场竞争中的一种妥协策略。

但降价并不是万能的。特斯拉要想在竞争中保持优势,还需要在技术创新、产品品质、服务体验等方面不断努力。

尤其面对竞争激烈的新能源角逐,随着如小米等新势力的强势加入,特斯拉的强弱,将拥有更为残酷和直接的参考坐标。

当然,作为消费者,我们欢迎这样的降价。但放眼电动车市场的竞争,远不止价格那么简单。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电动湃 6.4万粉丝    1834作品 关注 新能源车消费指南,续航你的美好未来!
推荐作者
轮道我说 关注
分享爱车生活
大饼说车 关注
独立车评人,发布原创汽车作品超百万字
话说车轱辘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做爱车人
卉眼识车 关注
全媒体40+平台运营,带您看新车、自驾、试驾看世界万物
郝仁视车 关注
陕西广播电视台FM89.6《汽车gogogo》主持人,车讯网西安总监
侃车师哥 关注
做一个公正有态度、理性不偏激的车评!
中新车市 关注
车市资深媒体人和您一起畅聊中国车市那点事儿……
帮手说车 关注
这是一个最实用的汽车节目!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