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主要由两份文件构成,第一份是152页的临时最终规则(IFR,Interim final rule),BIS对出口管理条例(EAR)的某些管控进行了调整,涉及先进计算物、超级计算机以及半导体制造设备。 第二份是58页的最终规则(Final rule),名为《实体清单的新增与修改及从验证终端用户(VEU)计划中移除》。该规则通过新增和修改实体清单,对某些关键技术进行管控。 而这并非美方的首次出手。但无论是受制裁的企业规模,还是施加制裁的强度,都前所未有,涵盖了中国半导体设备制造商、EDA软件开发商、光刻胶开发商、半导体投资机构等。 且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BIS针对中国发布的“实体清单”高达37次,其中仅2023年就多达12次。 甚至,除了美国单边管制,荷兰和韩国等企业也将受到美国最新管制措施的影响。 能成为如今世界两大超级大国博弈的对象,芯片,究竟有多大用? 实际上,芯片就是半导体加集成电路,是一种把电路小型化并制造在一块半导体晶圆上的具有特殊功能的微型电路。 其能够处理和理解大量的数据,可以执行多种功能,应用于个人计算、智能手机、数据中心和云计算等多个领域,在方方面面渗透入我们的生活之中。 相关数据显示,全球半导体收入的增长速度将是全球GDP的两倍多,到2030年将达到1万亿美元以上。 而目前,世界上大多数领先的半导体技术都源于美国,在工艺上,由韩国和中国台湾占据主导。同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元件市场,并且越来越希望使用自己生产的芯片。 显然,目前如此有前景的市场,大家都不想错过。 今年3月,美国商务部和英特尔签署非约束性的初步条款备忘录,为英特尔提供85亿美元的直接资金补贴和110亿美元的联邦贷款担保,以推进其项目建设。 一个月不到,美国商务部又宣布将对台积电发放66亿美元的直接资金补贴,并提供50亿美元的低息政府贷款。 而其他国家也不甘示弱。 欧盟已经制定了一项463亿美元的计划,以扩大本地半导体的制造能力,目标是到2030年使欧盟的产量翻一番,占全球市场的20%。 德国计划拿出200亿美元补贴,以提高芯片产量,其中约75%的资金将流向英特尔和台积电,而资金或将在2027年前到位。 最近,日本政府宣布在2030财年前提供超过10万亿日元(约合4688亿元人民币)支持芯片和人工智能领域,并规划公共与私营部门共同投入50万亿日元。 而“当红炸子鸡”马斯克也没错过这场“热闹”。 12月5日,据知情人士透露,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已经向英伟达下了GB200 AI芯片订单。同时,马斯克本人还直接与英伟达CEO黄仁勋联系,并最终以10.8亿美元成交价获得优先交付的权利。 而这也为特斯拉的智能化打下坚实基础。 12月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集体发表声明,美国芯片产品不再可靠、不再安全,呼吁国内企业审慎选择采购美国芯片。 并非像大多数人所认知的一样,实际上,芯片并非什么罕见物,车载芯片的使用量非常大。 一辆车平均使用的芯片高达1400-1500颗,有的汽车使用的芯片量更是多达3000颗。 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曾透露,蔚来汽车全车芯片搭载数量在2017年为3200颗,2022年第二季度为3600颗,目前搭载的芯片数量是4200颗。 但芯片也足够重要,每一次按键都需要芯片将触摸转换成电子信号,例如车窗、车灯、雨刷等很多基础功能。 可以说,芯片就像人体的毛细血管,虽微不可查,但是对自身的稳定性来说,作用明显。 从汽车芯片来看,可分为计算及控制芯片、功率芯片、传感器芯片及其他芯片等。 而大家认为非常昂贵的芯片,就是计算及控制芯片,其包括SoC、CPU、GPU、ASIC等等。 其中,GPU具备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可以将任务分配给多个核心进行处理,非常适合用来机器学习。 据IDC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以137亿美元的收入规模,占据全球汽车半导体20.3%的市场份额。 而对于当前这场芯片之争,早就经历过“缺芯危机”的芯片人似乎早就做好了准备。 纳芯微电子创始人、董事长、CEO王升杨表示,2018年芯片国产的产业链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很多核心能力都是欠缺的,但经过这5年多时间的发展和成长,“现在在绝大部分领域,尤其是在非先进制程的领域,从设计到工艺到制造这些环节,甚至包含设备、材料、EDA等再上一个环节,国内的产业链都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 “从模拟芯片国产化的角度来看,整体模拟芯片的国产化率大概在10%左右,但是从模拟芯片的品类上看,国产芯片已经基本完成了大部分品类从0到1的突破,实现了品类的全面覆盖。” 可以说,芯片国产化的星星之火已经点燃。 目前很多大厂也在布局芯片,如吉利旗下的亿咖通与ARM中国合资成立了芯片公司芯擎科技,蔚来自研芯片产品LiDAR主控芯片NX6031(代号“杨戬”)等等。 记得有部电影叫《飞驰人生》,相比其他赛车手优渥的条件,男主人公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拥有队友、赞助、汽车,但这并不影响他冲向终点,飞向自己的巴音布鲁克。 而对于芯片来说也是一样,眼下的掣肘,只是暂时的困难,而属于中国芯片的辉煌时刻,也必将不会遥远。
12月2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修订了新的《出口管理条例》(EAR),将136个中国相关实体添加到“实体清单”。
小鹏G7重新定义20万级智能SUV的标杆
长安汽车以其卓越的设计与性能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长安 CS75 Plus,以其时尚的外观、出众的配置和强劲的动力,成为众多家庭出游的首选车型。近日,我与家人一同驾驶长安 CS75 Plus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旅程,以下是我这次旅行的详细记录和体验。
混动轿车终局首选,“智能电混四驱轿车”领克10 EM-P全球首秀
从D9车主到体验N9,王皓见证腾势科技豪华进化
6月的造车新势力成绩单一出来,车圈又“炸”了!鸿蒙智行以单月卖出52747辆,单日最高交付3651辆的耀眼成绩,不仅刷新自家纪录,还把新势力销冠奖杯收入囊中。乍一听,这成绩确实“炸裂”,但仔细一看,这里面还藏着大玄机:问界系列销量在鸿蒙智行里“一家独秀”,自己就扛起了八成以上的业......
智能驾驶系统提升驾车体验,告别紧张驾驶!
重庆渝大昌汽车音响改装!奔驰威霆汽车音响改装意大利卓傲大指挥官三分频系统,A柱倒模改装,拆防火墙全车隔音降噪内饰除异味改装!
朋友们!就在前两天,比亚迪在巴西巴伊亚州干了件大事,乘用车工厂首车正式下线! 巴西巴伊亚州州长等一众大佬都到场了,这排面直接拉满!共同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
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2025年比亚迪在巴西砸55亿建厂,首车下线啦!全球化又近了一步,未来将助力全球汽车变绿,一起期待新征程~
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 比亚迪巴西超级工厂首车下线
E汽车】从国民神车到全球标杆,解码比亚迪海鸥的百万销量奇迹
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巴西乘用车工厂首车正式下线,未来可期
新势力狂飙VS大厂二代崛起,车市正在加速淘汰!
比亚迪人事调整:腾势赵长江与方程豹销售负责人李慧对调
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 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
比亚迪天神之眼:新手司机的智能出行助手
比亚迪在巴西投产,彰显中国新能源车全球实力。
30.98万!2025款福特探险者郑州上市
新手必读!快3计划走势
蒋勤勤与腾势N9官宣 四大爷的白月光还是太会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