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奥迪一汽、一汽奥迪、上汽奥迪,都在一条船上。我们了解到,奥迪明年的几款新车A5L、Q6L都在等软件,正式SOP的时间预计在2025年5月之后。
受影响最大的是PPE。就在几天前,负责Q6L系列的奥迪一汽刚刚结束一轮长达半个多月的“暂停”。
文|邢芮芳
编辑|冒诗阳
汽车像素(ID:autopix)原创
01.奥迪一汽生变
奥迪一汽位于长春的总装线刚刚结束一场持续半个多月的“暂停”,本周恢复了生产。
我们独家了解到,奥迪一汽从11月21日开始暂停生产,在那之前,总装车间正在进行Q6L、Q6L e-tron的试制。Q6L系列是奥迪PPE平台在国内投产的第一款车,也是年轻的合资公司“奥迪一汽”成立三年多以来的首款产品。
一位接近奥迪一汽的负责人告诉我们,暂停这一决策来自奥迪一汽高层。随着项目的推进,奥迪一汽的高管之间、股东之间,在一些决策上出现分歧。
我们了解到,原本奥迪一汽可以在本周做出Q6L的DRC车,这是最接近量产(SOP)状态的车,生产的暂停,导致节点被延后。同样受影响的还有部分资金活动和一些礼仪性的互动,奥迪一汽原本计划本周在长春举办一次内部庆祝,股东方奥迪、一汽都会有代表参加,这也一度暂停,现在推迟到了12月下半月。
分歧出现在很多层面,值得关注的是业务。
按照当前进度,Q6L最早的上市时间是在明年下半年,那时这款车的对手更多,产品力更强。“一汽奥迪(销售公司)想要(为Q6L)定一个低的价格。”一位接近一汽奥迪的负责人告诉我们,一汽奥迪想定的价格可参考理想L8,但奥迪一汽方不完全认可低价,给出了相当于理想L9的价格,中间差了一个量级。
一位接近奥迪中国的负责人告诉我们,Q6L进口零部件的占比较高,成本较高,低价冲量的打法,可能会影响利润。PPE是奥迪和保时捷共享的平台,保时捷的纯电车Macan EV与奥迪Q6L共享很多零部件,而Macan EV的定价在59.8万到96.8万元之间。
低定价的效果也有待商榷。考虑到新能源车在高端市场上激烈的竞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低价也冲不起量”。
被动局面的核心问题,出自产品力。Q6L的产品定义早在三到四年前已经完成,为了跟上当下的竞争焦点,国产的Q6L会搭载华为提供的智能方案,但一位接近奥迪一汽的负责人告诉我们,华为提供的限于辅助驾驶系统,硬件只有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
奥迪一汽有可能会调整后续产品的节点,作为对激烈竞争的另一种回应。
我们了解到,已经列入计划的车型中,定价更高的Q6L Sportback版本的节点可能被延后,另外奥迪PPE平台下一款产品是中大型的轿车A6L e-tron,这款车本计划在明年9月前后实现SOP,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也可能会被延后。
一位接近奥迪一汽的负责人告诉我们,奥迪在观察中国市场。
02.软件拖累
11月的一轮暂停之前,Q6L系列在硬件层面进展如期。今年11月初,Q6L e-tron准备开始试模具,意味着新车已经处在PP阶段,到了量产(SOP)前的最后一个阶段。
早在2022年6月底奥迪一汽工厂开工建设时,公司便对外公布过自己的产品计划,第一款产品投产的时间设定在2024年底。
一位接近奥迪中国的负责人告诉我们,按照今年上月的进度,Q6L还有充分的调试时间,新车硬件可以在本月达到或接近投产的状态。
一位接近奥迪一汽的负责人告诉我们,2025年2月,Q6L已经可以实现生产端的SOP。硬件量产完成,依然不能上市交付。Q6L系列最终要达到可交付标准,需要等到2025年5月之后,拖慢进度的主要是软件。
我们了解到,明年2月开始生产的Q6L软件还不能正常使用,预装的电控系统(BMS)、车机等软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软件的BUG,要到明年5月,新版本的软件释放后才会解决。
奥迪PPE的软件,由大众汽车旗下的CARIAD公司负责开发。受到新版软件延期影响的不只是Q6L,还有南北奥迪的新车A5L,这款车会分别在一汽-大众、上汽大众投产。
一位接近上汽大众研发体系的负责人告诉我们,A5L可以在明年2月完成硬件SOP,但真正的软件SOP,同样要等到5月后,“明年2月开始生产,出来的这批车,5月份都要拉去进行软件升级。”
A5L定位于中级豪华轿车,是现款A4L的换代车型,主销车型延续自燃油车,是奥迪在自己优势细分市场中的优势产品。但Q6L不一样,它需要从理想、蔚来、问界等车企手中抢回被抢走的份额,智能化表现、产品力、价格,都会影响结果,上市时间越晚,Q6L的短板越短。如今到Q6L上市时,它所面临的竞争更为激烈,比如全新车型问界M8预计将在明年一季度推出。
CARIAD在PPE的进度中角色关键,Q6L等车型所需要的E³ 1.2电子电气架构是由CARIAD负责开发。早在2023年,CARIAD已确定拖累奥迪PPE平台进度,这引起了德国奥迪高层的不满。
但在中国市场,软件进度的落后只是PPE被动的原因之一。这批三四年前已完成产品定义的车,也很难在近两年的国内新能源市场中,取得奥迪所期望的成绩。导致PPE被动局面更关键的问题,是战略的制定和执行。
03.PPE 不再是唯一核心
奥迪一汽项目签约于2020年10月,比特斯拉在上海建厂的时间只晚了一年多。彼时奥迪将中国市场视作是电气化转型的机遇市场,2018年,奥迪董事会提出名为“ Audi,Progress,2025”的战略,要在2025年之前推出20款电动车,到那时,每三位奥迪用户中,应有一人选择电气化产品。
执行电气化战略的几年中,奥迪对战略内容的表述有多次调整,但方向没有变,投入的资金规模逐步扩大。中国市场是实现目标的重心,是全球新能源最大的增量市场,也是奥迪最重要的市场之一。2023年奥迪全球销量189.5万辆,其中72.9万辆卖到了中国,占比38.5%。
奥迪品牌在中国有两个主要伙伴,分别是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但在两家合资公司中,奥迪所持的股份分别只有5%和1%,奥迪在中国的核心业务依托于母公司大众汽车。
虽然德国奥迪由大众汽车完全控股,具体的经营上,两家是互相分离的独立公司。奥迪希望在实践电气化战略时,希望掌握更多主动权,因此在一汽-大众奥迪之外,又设立了新的合资公司奥迪一汽,奥迪汽车持股55%、大众汽车持股5%,一汽持股40%,中方公司是小股东。
新的股权结构下,奥迪一汽的CEO等主要决策者都来自外籍,这与国内大部分合资汽车公司都不同。多数合资汽车公司中,负责业务决策的高管经常来自本土,这为的是高管更熟悉本地市场,相应的,人事由合资中的中方股东任命,这为的是能获得更多资源支持。
总部位于杭州的一汽奥迪销售公司,便是其中一个案例,这家公司的核心高管,大多来自一汽体系。奥迪品牌在中国的生产,同时与一汽和奥迪两个公司合作,但在销售上,一汽奥迪销售公司同时负责一汽-大众奥迪、奥迪一汽和上汽大众奥迪的产品。
一位接近奥迪一汽的负责人告诉我们,外籍高管更注重结果的可控,对性价比的认知,与中方团队不同。比如奥迪一汽项目建设中,一半以上的项目管理负责人等重要岗位,都来自外籍,这样的好处是效果,这批外籍员工,此前大多都参与过奥迪墨西哥PPE工厂的建设,因此经验丰富,可以将成熟的流程带到奥迪一汽来。带来的问题是成本,外籍项目管理者的年薪,可能是本土人力的数倍。
虽然一汽是小股东,奥迪一汽筹备期的成本需要股东共同背负。背负的结果可以预见,PPE的首批产品,很难在中国市场获得足够的销量。对于这一点,更熟悉本土市场的一汽奥迪销售公司高管心知肚明。
“奥迪认为机会在高端市场。”一位熟悉奥迪的汽车从业者告诉我们,2018年前后的决策中,奥迪参考了特斯拉。2017年下半年特斯拉的Model 3刚开始交付,2018年已经交付14.6万辆,这让特斯拉的销量,在这一年翻了一倍多。
奥迪很早已关注到特斯拉,一些接近奥迪高层的人士对特斯拉的Model S进行了研究,结论是,制造工艺上与奥迪有明显的差距,比如接缝大、上车身很多地方没有对齐,“如果奥迪来做,可以做的更好。”
从决策到执行落地之间,奥迪用了近7年。奥迪一汽项目正式成立是在2021年一季度,随后工厂在2022年中正式动工,推出产品是在2025年。如今奥迪将要推出的PPE,已经是多年前设计冻结的产品。
传统汽车行业中,这样的速度并不慢,但奥迪难以料到的是,新能源市场产品和技术,迭代速度以两年为周期。大众汽车希望在2030年前后切换至SSP平台,这是大众未来新能源车的“终极平台”。对于奥迪而言,PPE只是过渡,更让这一平台迟到的产品处境尴尬。
站在今天的角度来回望,奥迪在2018年时,对未来七年中国新能源市场机遇的嗅觉是敏锐的,但对电气化机遇时间窗口的预估、技术方向的预判,是失误的。
如今奥迪已经在改变策略。即便在奥迪电气化转型的过渡期中,PPE也不再是唯一核心,奥迪同华为合作改良产品的智能化表现,利用上汽的技术,合作推出AUDI品牌等,都是奥迪适应中国本土竞争所作出的尝试。这些新的合作面前,仍然以PPE为核心的奥迪一汽项目,需要作出改变。
本文为汽车像素(autopix)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小米SU7璀璨洋红实车曝光 选装费用9000元
仰望U9已累计交付100台,成为国内超跑新标杆。其独特的易四方、云辇-X两大核心技术,以及可赛、可街、可玩体验,赢得了消费者喜爱。在韩国比亚迪品牌发布会上,仰望U9闪亮登场,引领百万级纯电性能超跑潮流。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占比持续走高,有不少车企凭借着前瞻的布局以及技术的投入,获得了不少消费者的认可。
车界速报—上汽通用6C电池即将应用、中国汽车2024销量
智能化升级一步到位,东风奕派与华为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日赚超1.34亿后,宁德时代两天内市值蒸发294亿。
劈波斩浪 拔节生长 东风猛士2024驭潮而上
寒冷的冬季来了,新能源车,特别是纯电动车续航骤降的问题,让很多车主头痛。这个季节,可油可电的增程电动车能大大缓解续航焦虑。然而,增程技术却被很多网友吐槽“落后”。不过,吐槽归吐槽,现实情况却是,增程电动车销量很不错
除了小米YU7 2025年还有哪些新能源车值得期待?
新能源
智能化升级一步到位,东风奕派与华为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在波涛汹涌的中国车市智电大潮中,总有那么一些勇立潮头的弄潮儿,以非凡的勇气和实力,引领着行业的前行。东风猛士科技,便是这样一位在豪华电动越野领域崭露头角的佼佼者。回顾刚刚过去的2024年,东风猛士科技以“满格”状态,迎风踏浪,拔节生长,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了显著成就,更在全球舞台上......
捷途汽车作为奇瑞集团的销量顶梁柱,1月22日发布了旗下定位豪华电混越野品牌——捷途纵横,并发布了3款全新车型。然而在整场发布会中,不管是发布的技术亮点,还是品牌未来上市的三款新车,我们却鲜有看到自身的研发及创新,摆在眼前的却是无尽的“致敬”。
在全球汽车产业波澜壮阔的变革大潮中,中国品牌正以破竹之势奋力崛起,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力量的无限可能。1月22日,正值温馨的小年夜,捷途汽车在灯火辉煌的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了一场以“心无界 自驰骋”为主题的盛大发布会,正式拉开了其全新豪华电混越野产品序列——捷途驰骋的神秘序幕。这......
陆地猛士联手深海蛟龙,猛士科技与博纳影业成就跨界合作新典范!
猛士科技x博纳影业,掀起中国汽车与中国电影跨界合作新风潮
英伟达放出前沿技术研究,5大技术助力自动驾驶。
小米SU7销量超过Model 3,雷军发微博庆祝。
零跑C10增程版勇闯北极圈 是如何做到的?
仰望U9最近实现了销量破百的里程碑,这也是中国超跑第一个销量破百的里程碑。在经历3次OTA以后,仰望U9“可赛、可街、可玩”的能力都更强了。而这一回更是首秀韩国,获得了路人的阵阵惊呼。#中国超跑的首个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