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零跑汽车月交付超过4万辆,小鹏汽车交付超过3万辆,极氪汽车交付达到2.7万辆,以上品牌均创造了各自的历史新高;此外,蔚来汽车交付超过2万辆,连续7个月超过2万辆,阿维塔、岚图、智己等品牌交付也都站稳了一万辆的水平。
上述新势力品牌都卖得盆满钵满。
中汽协数据显示,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56.6万辆和151.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7.1%和5.7%,同比分别增长45.8%和47.4%,前11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1134.5万辆和1126.2万辆,同比增长超过三成。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超过汽车总销量的40%。从今年6月份开始,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占比连续6个月超过50%。
似乎,中国新能源车市都徜徉在一片丰收的喜悦当中。
然而,新能源车市也不全都是好消息。最近哪吒汽车曝出张勇卸任CEO,极越汽车曝出大面积的人员优化等消息,给火热的新能源车市浇了一盆冷水,也给消费者敲响了警钟。
无论是像哪吒这样2022年还是新势力的销量冠军,至今仍有相当产销规模的优秀品牌,还是像极越这种背靠百度和吉利两棵大树、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明星品牌,谁都不能保证自己能安然渡劫。《西游记》中,在孙悟空的金箍棒下,有背景的妖怪还能逃过一命,没背景的只能呜呼哀哉。在中国车市在内卷到极致的大铁棒下,有没有背景都一样。
有错不认,挨打不立正
铜锣湾知名狠人靓坤有一句名言,有错就要认,挨打要立正。用在这里恰如其分。可偏偏在哪吒和极越身上,明明是它们的业务做得一团糟,一有风吹草动,不是官方辟谣就是法务部声明,嘴那叫一个硬啊。
10月份,哪吒汽车就出现了降薪的新闻,前几天,张勇辞职CEO,媒体甚至报道了张勇下一家的去处,就这,哪吒汽车还在官方辟谣;极越汽车更甚,市场销量明明就一直萎靡,有媒体做相关的经营方面的新闻报道和解读,迎来的就是法务部声明,什么“不实言论已经造成恶劣影响”,什么“要向主管部门举报”;有些车企集团甚至还做过更过分的事情。大领导前一天说过的话,第二天才发觉不是那个味,于是各种操作接连不断,让媒体很受伤,也让用户很无语。普通人还讲究一口唾沫一个钉呢。
辟谣的尽头往往是真相,法务部的背后常常就是事实。此话送给在看的所有人!
这种只能报喜不能报忧的思路,已经成了车企的思想烙印。我们一直在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可它们偏不。应该说,高层是知道实际情况的,可是无力回天。这是他们悲剧的地方。
然而可恨的地方在于,他们并不想消费者也知情。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极越汽车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案例。有极越用户发帖称:下午5点刚交了定金,晚上7点就倒闭了。这实际上就是欺骗。千万别说能交车就行了之类的废话,很多人买新品牌的车,看重的是不仅是车辆本身,还有用户权益,包括三电的质保,后续OTA的升级等等售后的事宜。放在传统大厂,用户绝对不会担心出现售后没人管的问题。现在不一样了,新势力车企一旦黄摊子了,真的就没人管了——上述的权益怎么维持,靠什么维持,维持多久,这都是问题啊。
买新势力一定要擦亮眼睛
哪吒和极越的案例,给消费者一个深刻的教训。那就是买车一定擦亮眼睛,不能只看车企高管们说什么,还要看他们做什么。短期的经营目标是什么,长远的企业愿景是什么,现在做的事情和他们说的是否匹配。
举例来说,有些车企把营销作为工作重心,再一看它的产品已经好几年没有更新,技术没有迭代,功能也没有新的体验,面对这样的产品,一定要有多远就躲多远;再比如,有些车企CEO天天口嗨,批评这个对手,点评那款产品,各种口无遮拦,这种也需要当心。
有些话,大家是要反着听的,辩证地听。以上,只是可能性比较大,大家需要仔细辨别。其实,最容易的鉴别方式就是,当你看中了一款车型,就时不时地去经销商或者直营店里实地考察,不管是试驾,还是观察客流量,总会掌握一些情况,这对于你的购车决策肯定会形成正面作用。有人上班忙没时间看车,但是买车不是小事,时间线拉长点又不损失什么。
在这里,笔者想说的是,有些时候,我们并不能以社交媒体上或者论坛上的口碑意见为主要参考依据,一方面是水军的原因,另一方面是每个人的需求不太一样。我们以燃油车时代销量榜排名前列的马路三大妈为例,它们最大的特点是用车省心,故障率较低,但是最大的缺点是动力太弱,提速超车着急上火。
看,这就是着重点不一样,导致买车结果也不一样。
说回新势力品牌,因为它们没有传统大厂那种长时间的市场经营,所以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不然就是钱包受伤。买车不同于买手机,一部手机几千钱,砸手里还能接受,一辆车少则几万十几万,多则大几十万。极越目前在售两款车型,极越01售价21.99~30.99万,极越02售价20.99~29.99万,一般家庭可承受不了。不差钱的人除外。
说句悲观的话,业内大佬一直以来都认为,未来车市淘汰赛越发残酷,未来存活的品牌只有少数几家。不管最后有几家能活下来,结果肯定是有大部分品牌会被淘汰掉。所以,别看现在有些品牌确实很红火,但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来,谁又能保证呢?
百姓评车
以前买车,可以闭着眼睛买,因为大家都是存活几十年的大品牌,有售后保障,有市场口碑,卖二手车还能收回一定成本;现在买车,就得擦亮眼睛,否则一不留神就砸手里。
在这里,笔者最后要说,车市新能源转型好不好,肯定好。后来者积极进步,前浪倒逼升级,大家共同促进发展。但是大家要有一颗敬畏心,无论是造车还是买车,都要认真对待,做好功课。
当暴风雨来的时候,不是所有人都能安然无恙。但是,我们能做的尽量不让自己淋成落汤鸡。
暴雨天通勤有多狼狈?打工人太懂了!但有了比亚迪,一切都不一样了!拿出手机,轻轻一点,车辆自动驶来,不用冲进雨中、不用淋湿衣服,真正实现“人等车”而不是“车等人”,这就是比亚迪的遥控驾驶功能! 其实为了解决用户的出行痛点,比亚迪在技术上做了很多创新。比如易三方技术让车辆转弯掉头更......
在合资品牌长期称霸轿车市场的过去,国产中大型轿车举步维艰,月销量常常只有几十到几百辆。但比亚迪汉打破了这一局面!上市5年,销量突破100万辆,且均价超20万,成为首个销量破百万的国产中大型轿车 ,堪称中国品牌在20万级赛道的一座里程碑。
禁止默认单踏板刹停,乘用车制动新国标#特斯拉#单踏板模式
比亚迪承诺为智能泊车安全兜底,比亚迪这次又上大分了!要知道,现在各家车企都在吹嘘自家的智能辅助驾驶有多牛,可一旦真出了小事故,不是甩锅就是跟保险公司扯皮,实在难堪!
销量暴跌,市值缩水,老板作妖,四面楚歌。
天神之眼B能自己过ETC了,首批就是腾势Z9GT跟腾势Z9,话说比亚迪今年路线好坚定啊,就没变过
比亚迪智能泊车保障政策助力消费者信心提升
430万辆见证传奇,全新一代速腾L开启A+级轿车新纪元
享界新LOGO发布,与用户共塑豪华新范式
新能源时代,合资反向出口潮迎来新变量?
新能源汽车的保费,老车比新车还贵?还不好买?保险公司凭啥拒保
上市五年交付累计超过100万辆!比亚迪汉产品力到底有多强?
今年大概率将成为我国乘用车历史上新能源渗透率过半的元年。
大喜报!王传福C刊发文,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之后再出大彩
江淮皮卡:上半年全球销售3.29万辆,国内国际双线飘红
法式六边形战士护航暑期 东风标致新408龘龘款
能够让智能驾驶超越到老司机之上的要素,除了华为的强大实力储备厚度,还有一以贯之“以人为本”的态度。
众所周知,2025年买车看智驾,智驾已经成为消费者购车时的重要考虑因素。根据国际通用的分级标准,智驾可分为L1-L5五个级别,其中L4可简单理解为在特定条件下,驾驶员可“脱手脱眼脱脑”,事故责任由车企承担。现阶段,智能驾驶普遍存在责任划分界限模糊的问题,车企不会承诺对智驾过程完全......
比亚迪正式交付客户第9万辆新能源汽车——腾势D9,并在泰国工厂下线了首辆泰国产比亚迪驱逐舰05。出海泰国三年,比亚迪以“交付9万辆”的卓越速度,成为比亚迪出海的重要标杆,在泰国市场的持续拓展又一关键节点。
2025年买车看智驾,智驾已经成为消费者购车时的重要考虑因素。根据国际通用的分级标准,智驾可分为L1-L5五个级别,其中L4可简单理解为在特定条件下,驾驶员可“脱手脱眼脱脑”,事故责任由车企承担。现阶段,智能驾驶普遍存在责任划分界限模糊的问题,车企不会承诺对智驾过程完全负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