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恭喜比亚迪易三方技术获评“中国心”年度十佳动力系统奖项,其实比亚迪还有个获奖的,是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获评“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及混动系统。
不过作为比亚迪一个很具代表性的技术,易三方是非常不错的,易三方整车智能控制技术平台融合了第五代DM技术、e平台3.0 Evo等技术优势,打造出插混纯电双一流平台,而它的技术亮点,这个可以看一下它的获奖理由:
易三方整车智能控制技术平台是全球首创三电机独立驱动系统,结合整车智能,可带来安全、灵活的驾驭体验。
同时,在后轮双电机差速扭矩分配和双电机独立转向的组合下,不仅能够为整车提供稳定的侧向力和纵向力,还可以实现圆规掉头、智能蟹行、4.62米极致转向等极限循迹能力。
然后你要问比亚迪易三方技术靠哪些实力获得的奖项,其实比亚迪官方已经给出了答案,就是他前几天发布的易三方拆解视频,还邀请了知乎的大V做视频讲解,这些视频给出的正解会更为详细,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
分好几个篇章分别阐述了易三方的技术优势,分为:电驱技术、独立转向、三电机、EHS电混系统等。
比亚迪易三方技术是腾势专属的技术平台,首搭于腾势Z9GT车型,是全球首个能够实现三电机独立驱动和后轮双电机独立转向控制的整车智能控制技术平台,并且也融合了第五代DM技术、e平台3.0 Evo等顶尖技术优势。
易三方的优点则在于,三电机独立驱动与后轮双电机独立转向技术能够实现每个电机的独立控制提供更精准的动力分配和车辆控制,而基于这个可以实现五大标志性核心功能:极致转向、圆规掉头、易三方泊车、低附路面增稳系统、智能蟹行。
但是这样的技术并没有说很贵,腾势Z9 & Z9 GT的售价区间是:33.98w-38.98w,而腾势Z9GT作为易三方技术的首搭车型,不仅好看还展现了极致的性能与操控,最大马力近1000匹,插混版零百加速仅3.6秒,纯电版零百加速仅3.4秒,展现了超越12缸发动机的极致性能。
而且看销量腾势Z9GT卖的很好,截止12月1日累积销量7818辆,11月一个月就卖了3557辆,对于这个售价区间的国产车来说,在刚上市没多久,能够取得这么多的销量,真的是不容易了吗,从评价来看用户对腾势Z9GT的满意度较高。
讲真,要是其他车企有这个技术,我估摸着不是30w起步,这也是我喜欢比亚迪的原因,希望比亚迪将继续坚持技术创新,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至高补贴20000元!江淮新能源轻卡百城千店欢乐购潮给利
在AI等技术的发展和赋能下,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2025年2月9日,长安汽车在重庆正式发布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2.0”计划,携手奇瑞、吉利、长城、比亚迪、广汽、东风、蔚来、北汽、小鹏、上汽、腾讯、英飞凌等等“中国智驾合伙人”,共启全民智驾元年,打造中国智驾新名......
去年有些新能源车企倒闭,搞得大家都谨慎许多,买车知道先了解品牌背景了。不过也有人看到某些车企负债几千几万亿,担心后面是不是也要倒闭了。其实不然,汽车作为重资产行业,能负债几万亿,那都是“本事”。既然要谈负债就不能只看表面,谈负债要谈企业规模和营收。
全面接入DeepSeek大模型 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开启智能营销新篇章
2025年2月9日,长安汽车在重庆正式发布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2.0”计划,携手奇瑞、吉利、长城、比亚迪、广汽、东风、蔚来、北汽、小鹏、上汽、腾讯、英飞凌等等“中国智驾合伙人”,共启全民智驾元年,打造中国智驾新名片!
【胖哥选车】今日解答:①注重高速辅助驾驶,比亚迪海豹06 DM-i 、宝骏云海、吉利银河L7怎么选!②注重空间利用率、长途舒适性和安全性,别克昂科威和雪佛兰探界者谁性价比高?③主要用作人员转运,本田奥德赛和别克GL8选谁?
车界速报—Flyme Auto合作车型总销量、蔚来推出优惠金融政策
汽车产业“关停并转”加速推进。
比亚迪一个创造奇迹的品牌,而旗下被称为工业奇迹的秦L DM-i智驾版已到店,它的到来将全面进入智驾时代。
奇瑞在智能汽车技术领域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正在加速挺进智能化第一梯队。
在淡季的情况下销量实现同比增长,为全年销量增长奠定良好基础。
15 万以下标配城市 NOA?各大主流车企智驾,好用但也有 “坑”
智能化车辆开起来方便,维修成本真的有点高
夜间高速突遇狗探头怎么躲?比亚迪智驾的救驾瞬间
比亚迪 2024 年全球销量三冠王 新能源汽车领军实力凸显
截至2月10日零时,《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已超80亿元,位列中国电影票房总榜榜首。与此同时,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在2025年召开股东沟通会,透露其正在进行的E轮融资计划,计划融资规模约40亿至45亿元人民币,领投方将出资约30亿元。
比亚迪2025智能化战略发布,未来会全系车搭载吗?
智驾元年 一路长安 正式迈入“北斗天枢2.0”新时代
纯电动小型SUV谁的保值率最高?宝骏悦也夺得桂冠
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25%的关税,是成为今年美国车市增长的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