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王凤英“盘活”小鹏,魏建军后悔了吗?

​王凤英“盘活”小鹏,魏建军后悔了吗?

车壹条 2474浏览 2025-01-25 IP属地: 未知

​王凤英“盘活”小鹏,魏建军后悔了吗?

何小鹏的底气,从来没像现在这么足过。

​王凤英“盘活”小鹏,魏建军后悔了吗?

在2025年的公司年会上,他身穿绛红色毛衣,满是抑制不住的激动和兴奋,放声高喊“2025年要大胆花钱”。尽管谨慎地进行了“该节省也要节省”的补充,但这句尽情撒钱的豪言让人印象更为深刻。

过去一年,小鹏汽车无论是在经营上还是影响力上,都完成了不同程度的绝地逆转。对小鹏汽车今后的发展走向,人们开始下意识积攒期待,但小鹏实际给出的反馈似乎比想象中要好得多。“舍得砸钱”成为一个重要的体现。

在年会上,何小鹏说今年小鹏汽车还将招聘6000人,算上目前拥有的21850名员工,2025年总员工人数会达到27850人。员工同时可以在小鹏汽车领取一些额外的福利,包括但不限于完成硕博学历提升获得3000元/5000元的一次性奖励、生二胎/三胎获得1万元/三万元的补助。

与招人同步进行的,还有小鹏将于今年8月启用的新总部。新址位于广州天河智慧城岑村,面积约50多万平方,办公空间翻了三倍,餐厅配备5千个餐位,以及地下多达四层的自动化停车场。全算下来,小鹏为此共投资了40亿元左右。

​王凤英“盘活”小鹏,魏建军后悔了吗?

据何小鹏透露,除了小鹏的广州总部,还会扩建全国所有办公室,包括北京、上海、武汉、深圳,这也将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在人们眼中,新势力车企裁员、减薪稀松平常,但扩招、发钱的举动却更值得关注,这些事实在共同论证一个真相,小鹏汽车的确好起来了。

一个共识性的原因在于,小鹏汽车越卖越多。以MONA M03为节点,彻底打开了小鹏的爆款思路,不过更重要的是,何小鹏找对了背后托举这一切的精兵强将王凤英。

王凤英力挽狂澜,小鹏走向正轨

来到小鹏两年多,王凤英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最近一次是在MONA M03的庆功宴上。为了庆祝新车大卖,王凤英向支持小鹏的伙伴敬出人生第一杯白酒,以此表达重视和感激。这与印象中擅长推杯换盏的高管形象反差极大。

作为曾与魏建军开疆拓土共事三十年的长城二把手,王凤英在长城时一直主导市场营销、销售业务与公司的整体运营,为长城汽车成就SUV领导者的名号立下汗马功劳。由于工作风格雷厉风行,又做出过巨大成绩,让王凤英在外有“铁娘子”之称,内部则称呼她为“凤头”。

这样一位关键角色,在滴酒不沾的情况下一路披荆斩棘换来在长城的位高权重,更加折射出了王凤英在企业管理中的铁腕风范,不靠酒桌,只凭本事。对自己对同事对上级,一律如此。

​王凤英“盘活”小鹏,魏建军后悔了吗?

对自己,何小鹏描述王凤英像创业者,一周七天高强度工作,出差坐经济舱、日常只喝白水。对同事,在小鹏汽车工作,她的标准是敏捷执行,快速反馈,如果有误必然大发雷霆。对上级,何小鹏不止一次说过,小鹏内部全都得听王凤英的,包括自己。坊间传言,在长城工作期间,王凤英也是唯一一个敢跟魏建军拍桌子的人。

从传统车企加入新势力后,王凤英不出面、不刷存在感、也不制造噱头,但不影响她是仅次于何小鹏的二号人物,也就是小鹏汽车总裁。现在王凤英不仅负责市场、营销、产品定位等工作,还全面负责产品规划、产品矩阵以及销售体系,直接向何小鹏汇报。

对王凤英而言,怎么利用30多年的经验,帮小鹏从地板线走到新势力的第一梯队,不只是工作任务,也是关乎其自身的尊严之战。

在接手相关业务后,有两件对小鹏后续发展起到关键指引性的决策出自王凤英。第一是对小鹏的标签重新定位,王凤英明确指示,宣传上只聚焦智能化,没有第二条。

​王凤英“盘活”小鹏,魏建军后悔了吗?

“聚焦”两个字对王凤英来说是熟悉的也是擅长的,曾经长城靠聚焦SUV一度成为市场霸主,而王凤英就是全程深度参与的核心人物。对小鹏,王凤英依旧强调聚焦的重要性,从产品定义阶段到要求终端主动讲解智能配置,从G6到MONA M03再到P7+,聚焦战略屡试不爽。

第二件事是“反腐”。2023年以前小鹏利润微薄,核心原因是内部腐败导致零部件采购价格长期高于市场价,成本也高居不下。但王凤英是细节控,对价格十分敏锐,并将传统车企严格的审核标准也带入了小鹏。

具体到每一项业务费用,她会亲自审批,找出漏洞,严厉指正,另外如何以成本更低的材料达到同样的效果,王凤英常常起到一针见血的作用。

在大刀阔斧的改革之下,小鹏的成本控制能力快速提升。以极致质价比引爆市场的MONA M03便是第一个成功例证。

站在何小鹏背后的王凤英,已经让小鹏汽车在2024年完成了19万的交付量,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也是王凤英的“成就感”。对何小鹏来说,王凤英是当之无愧的左膀右臂,但不知道的是,对魏建军来说,会因失去这样的搭档而感到惋惜吗?

​王凤英“盘活”小鹏,魏建军后悔了吗?

公开数据显示,王凤英离开长城是2022年,2021年成为长城最后一个销量天花板,全年销售128.1万辆,从2022年开始长城走向了下坡路。戏剧的是,王凤英已经与新搭档何小鹏为小鹏的百万目标发起挑战了。

挑战在前,小鹏关关难过关关过

何小鹏和王凤英不同,跟后者相比,前者仍然只能算是造车新人。不过何小鹏自我认知很清晰,出身互联网的他在创业期间只遵循一个原则,“企业是大家的,谁有本事谁上,谁说的对听谁的”。

曾经在创建UC浏览器时,联想副总裁俞永福带着雷军的400万投资选择加入,由于俞永福的管理和投资经验更加丰富,比技术出身的何小鹏更加适合担任管理者,于是何小鹏决定“让贤”,由俞永福担任总经理,自己甘居第二降位为副总经理。

​王凤英“盘活”小鹏,魏建军后悔了吗?

最终UC在一个优势互补的团队架构下快速扩张,以被阿里收购为结局,何小鹏摇身一变财富自由人。

二次创业时对待王凤英这个汽车圈的内行,何小鹏也同样如此。不仅全面放权让王凤英掌舵操盘,在王凤英对小鹏发起改革,因涉及相关人士利益而频繁被离职传闻裹挟时,也是何小鹏出面澄清力挺,一句“她主内,我主外”让谣言不攻自破。

在新创企业中,团队信任与合作至关重要,这决定了能不能真正劲儿往一块使,而小鹏汽车的发展走势也与何小鹏和王凤英之间的磨合程度成正比。目前来看,小鹏的确在节节升高,王凤英与何小鹏也在默契协作中努力向前。

但对他们而言,2025年仍是需要提高警惕的一年,因为小鹏还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

​王凤英“盘活”小鹏,魏建军后悔了吗?

此前,何小鹏为小鹏汽车定下的2024销量目标是翻一番,按照2023年的目标测算2024年应该完成28万交付量,而实际只完成了目标销量的67.8%。同时通过三季度财报看,虽然毛利率进一步攀升到了15.3%,但小鹏仍处于亏损状态。有数据表明,自2018年起小鹏累计亏损已超366亿元。

这让外界认为,小鹏在年会上的“撒钱”行为有些操之过急了,因为可能没有那么多钱可以拿来撒。

所以,如何提升盈利能力应该是小鹏最先关注的领域。但是,这也恰恰是外界争议最大的一点。

有观点认为,王凤英在渠道上主导的木星计划过于激进,不断增加的下沉市场覆盖率,加上不具有高溢价能力的主销车型MONA M03,让小鹏越来越快的失去了以技术立身的名片。因为下沉市场的用户往往对智驾没那么敏感,智驾也不是中低端市场的决定性购车因素,所以小鹏的核心技术优势无法有效凸显出来。

倘若长期依赖低价车型增加市场份额,那么盈利能力的提升或许会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王凤英“盘活”小鹏,魏建军后悔了吗?

另外,小鹏的研发力度也不及理想和蔚来,去年三季度投入16.3亿。与此同时所有押注新能源的企业都在发力智能化,包括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方案的华为ADS 3.0智驾系统、可实现车位到车位的理想AD Max智驾系统等,都是小鹏的劲敌。

未来,怎么确保智驾标签的独特性、如何实现盈利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又该怎样从追求量和利之间寻求平衡,是何小鹏和王凤英2025年需要突破的关卡。

不过值得肯定的是,小鹏过去的每一次变化后都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至于新总部的落成、发放的员工福利,完全可以作为当下成绩的奖赏,也让人们对小鹏的2025年拥有了更高的期待。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车壹条 9粉丝    151作品 关注 一个在碎片化信息时代推崇深度阅读的汽车新媒体。
推荐作者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