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长安比亚迪吉利开打“智能战”,他们要难受了……

长安比亚迪吉利开打“智能战”,他们要难受了……

汽车公社 2367浏览 2025-02-10 IP属地: 未知

春节期间,笔者借了一台问界M7,体验了一周多时间,其智驾能力,给了笔者深刻的印象,可以用“真香”两个字来总结。


就这么说吧,只要设置好导航,从乡村道路到市区再到高速,绝大时间都可以自动运行,驾驶者只需要实时监控,确实带来了不一样的用车感受和体验。


节后上班第二天,笔者将公司一台理想L9的试驾车,从上海杭州开了一个往返,其智驾宣扬的端到端大模型,无论是高速的智驾,还是城区的NOA,乃至到公司地库这样重复路线的代客泊车能力,和之前的汽车产品相比,确实比较震撼。

1


虽然在体验过程中,时不时也会出现一些不明所以的降速,一些变道习惯和决策,和不同开车人之间会有一些出入,仍需要给予更多时间让其迭代,但至少加速和减速的柔和性,复杂路况的处理能力,打开了不一样的新汽车世界大门。


这也难怪,以智能化或者说智驾为代表卖点的问界和理想,可以暂时称霸新势力市场。由此也不得不让笔者作为行业从业者,重新刷新对智能驾驶的认知。


如果说新势力吸引了电动化和智能化的目光关注、推动了发展进程,那么作为传统大厂,他们在趋势验证和跟进之后,已经摘得了上半场电动化的累累硕果,那么在下半场的智能化新战场,随着奇瑞、长安、比亚迪和吉利们的相继发力,即将迎来了最残酷的斗争。



自主四强开启智能大战



2月9日,长安发布北斗天枢2.0计划,展示了其在智能驾驶技术上的新突破,以及全栈式智能化能力上的进展,打响了2025年智能化开局新战役。


2月10日,比亚迪也会召开一场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发布“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希望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智能驾驶使用门槛,推动全民智驾普及。


吉利没有赶在长安和比亚迪跟前宣布自己的智能化举动,但2月9日吉利的内部经营大会已经确定,将于今年3月初对外发布重磅AI智能化战略,吉利将成为智能汽车AI科技的引领者,为用户带来颠覆性的智能化体验。



如果算上去年10月,奇瑞在全球创新大会以“火星架构、鲲鹏动力、雄狮智舱、大卓智驾和银河生态五大技术领域全面进阶,实现鲲鹏电池、端到端大模型、智舱大模型、飞行汽车、云台智能底盘2.0等10+项重点技术突破,并喊出:2025年奇瑞的智能化也要不客气了”的这个节奏,头部四家车企竞相发力智能化赛道,并将在2025年实现真正的产品落地的PK。


按照电动化落地,头部四家车企实现了在销量和影响力上对主流合资和新势力们的全面赶超,那么叠加智能化加持的自主四小龙,又将会在市场掀起怎样的血雨腥风?这个结果虽然暂时无法预见,但我们依旧可以从电动化的进程上,去窥探自主四强智能化深化对行业和格局带来的颠覆意义。



新能源打样,谁量大谁优



回顾2024年全年的销售数据不难发现,新能源销量的排名,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全年汽车销量的排名和行业地位、影响力。


2024全年销量前四的车企分别为比亚迪(425万辆)、奇瑞(251万辆)、吉利(217万辆)、长安(164万辆),而新能源的销量排名则是比亚迪(425万辆)、特斯拉(91万辆)、吉利(88万辆)、长安(66万辆)、上汽通用五菱(63万辆)、奇瑞(53万辆)。


今年1月份新能源车企的销量,基本上和去年全年销量更加一致了,比亚迪(29.6万辆)、吉利(12.1万辆)、长安(6.5万辆)、特斯拉(6.3万辆)、奇瑞(5.4万辆),除了奇瑞因出口销量占比过半占据重要地位、拉升了其整体竞争力优势;特斯拉因为外独资、中国产汽车出口等因素影响外,新能源势能决定整体销量和排名势能的规律已经板上钉钉。



所以在上半场电气化战略已经树立格局走势之后,智能化之争,将决定下一个五年各大车企在新能源市场和未来汽车竞争赛道上的核心优势。这意味着接下来的智能化PK,不仅将变得残酷,各家之间的销量、排名、市场地位也将随之迎来改变。同时各家间的竞争势必将大大加快中国汽车智能化发展的进程,对产业链的转型升级,中国智能化能力全球地位的进一步抬升,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提到智能化,一般理解为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但其实随着春节期间DeepSeek爆火带来的AI进化,和其带来生产工具和生产力的革命,其实对汽车行业将带去更深层次的影响。



长安:数智赋能深度转型



首先来看2月9日长安发布的“北斗天枢 2.0”计划,其将围绕数智产品、数智运营、数智制造、数智生态四大核心领域,开启“四大数智升级行动”,显然智能化已经脱离了单纯的车辆智能化范畴,而是要全面赋能汽车产业的深度转型。


按照长安的规划,2026 年,长安天枢智驾将实现全场景 L3级自动驾驶,2028 年进一步实现全场景L4级功能。


产品方面,长安汽车旗下所有品牌乘用车将全面向数智产品转型,从今年起,长安将不再开发非数智化新产品。未来3年,将累计推出35款数智新汽车产品。同时,从今年的全新产品开始,长安将全系标配开通智驾接口。



此外,自2025年开始,长安将加速推动旗下所有工厂向超级工厂迈进,未来五年,计划增设8座符合超级工厂标准的新型工厂。同时,长安正推进“一体两翼”AI发展策略,通过AI重塑研发、供应、生产、营销、服务等体系,更高效地为用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而作为长安旗下新能源转型的代表作,深蓝汽车也公布了三套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分别是 DEEPAL AD PRO、华为乾崑智驾 ADS SE 和华为乾崑智驾 ADS,并喊出了“普及智驾”的口号。深蓝S07/L07/S05智驾版车型也正式上市,三款车型在现款车型基础上根据配置不同搭载了不同的全新全场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并且在价格方面进一步下探,性价比进一步提升。



比亚迪:从车普及到智驾普及



其次是比亚迪,虽然文章发布时比亚迪还未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但从先前一些消息可以看到,比亚迪将重点在智驾领域发力。按照规划,包括比亚迪全新秦PLUS、秦L、海豚、海鸥、海豹05 DM-i、海狮07、汉、唐、汉L、唐L等车型,均将在今年搭载“天神之眼”系统,推出新款智驾版。


“天神之眼”系统将有三个版本,采用单目摄像头的入门级产品,基本上实现L2的全面普及;采用算力接近100TOPS的中阶智驾,主要以高速NOA为主;当然还有300和600TOPS算力的高阶智驾,搭载激光雷达,比中阶多了城区NOA的功能。



今年完成爬坡后,高阶产品在全年车型中占比约为40%至50%,销量约为200万到250万台。100算力产品预计占60%至70%,300算力产品占10%左右,600算力产品占10%左右,入门级(L2)产品占20%。比亚迪希望通过“天神之眼”系统,在2025年实现60%以上车型搭载高速NOA及以上智驾系统。


随着市场对自驾产品接受度提高,比亚迪智能化带来的能力将会增强产品力竞争优势,比亚迪可能会采用智能化提升但不加价的策略,从而提升比亚迪的市占率。


另外虽然智驾最终比拼的是数据驱动的能力,虽然目前比亚迪在算法和算力方面落后华为等新势力公司,但比亚迪将凭借规模化带来的资金优势和更多车辆带来的数据积累能力,力求在1~2年内实现追赶。这方面资本市场的反馈是积极的,得益于智能化的即将发布,比亚迪资本市场便一片向好,持续走强,一度涨停。近两天,市值已经涨超千亿。



吉利:要用AI造车



再次则是目前在新能源市场势头甚猛的吉利,其智能化露出的信息不多,但根据内部预告,吉利银河将在架构技术、智能汽车全域AI、智能驾驶等方面持续创新,加速推动端到端语音大模型、AI数字底盘、高阶智能驾驶等最新AI技术的逐步上车。


考虑到吉利已经在内部拉开了整合大幕,极氪与领克已经合并,所以在智能座舱层面,Flyme Auto的能力将继续赋能吉利转型,特别是AI原生OS整合车端、云端及多终端设备,实现情感化交互与主动服务。前不久,吉利也宣布融合DeepSeek R1大模型,提升意图理解和主动服务能力。



而在智驾方面,吉利的思路基本上和比亚迪类似,低阶方案中用国产化替代,性价比更高,主要应用在吉利银河中,当然银河的高端产品也会采用激光雷达方案;中阶方案有不同传感器组合,行泊一体方案降本;次高阶和高阶方案增加激光雷达,比如极氪001、007和银河E8搭载了速腾聚创的M1激光雷达。算力方面国产芯片、英伟达OrinX芯片和下一代的Thor平台都会出现在吉利不同级别和细分市场产品中。


届时,更多智能化战略规划将会在3月初的发布会上披露。



奇瑞:何以不客气?



最后则是奇瑞,其之前已经在全球创新大会发布了面向未来的高阶智能驾驶技术方案,进化大卓智驾C-Pilot 4.0到C-Pilot 5.0,让创新技术普惠用户,自动驾驶照进现实。



2025年奇瑞智能车全面进入高阶智驾NOA元年,高阶智驾将搭载十几款车型量产上市,从无图城区NOA到自主旗舰高速NOA,依托于端到端技术快速实现NOA规模化量产。奇瑞发布的奇瑞智驾大模型,通过云端world model生成丰富场景,形成感知大模型加规划大模型模拟人脑行为决策,2025年将实现一段式端到端,2027年,形成VLA大模型,让汽车真正进入智能驾驶时代。


雄狮智舱则将重新定义人机交互,带来好看、好用、好听、好智能、好国际的新五好AI座舱,并以Lion.AI智舱大模型作为大脑,融合人工智能领域多项领先技术,为用户带来智能、专业、周到的个性化、舒适化的用车体验。



他们要难受了……



可以看到,从比亚迪到奇瑞,从吉利到长安,每家在智能化能力上都给出了杀手锏,系列产品均将逐步实现落地,气势汹汹。伴随着智能汽车对人们认知的教育和重塑,未来自主四强的智能化汽车产品,将对行业带去不小的冲击。


其一肯定是一些弱势和销量中后部的品牌,由于他们体量较小,没办法形成快速的智能化反应和迭代能力,淘汰将进一步加剧。



其二则是合资品牌们的压力更大了,头部自主的快速反应能力,一定会对合资品牌再次带去打击,在奋力抢夺市场份额中,同质化大背景下的战斗速度显得尤为重要。这次长安、比亚迪和吉利相继发布智能化战略,就可以看出自主头部在抢速度这方面,有目共睹。


其三则是新势力的溢价,应该也会受到挤压。比亚迪、吉利们通过规模化效应,将新势力所谓的智能化能力用更好的性价比展现出来,届时新势力的优势、成本控制能力都会再次受到挑战,将会再一次拷问新势力的生存能力,特别是目前还未形成盈利和正向循环能力的新势力车企,挑战会更大。


头部继续壮大,弱势退出,兼并重组等画面,将会成为接下来两三年车市的主旋律。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汽车公社 0粉丝    241作品 关注 速度 态度 深度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