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俣祺
导语:在国内汽车行业的舞台上,小米汽车自登场以来就备受瞩目,旗下首款量产车型SU7更是凭借出色的性能和智能配置,迅速在新能源市场中崭露头角。然而近日的一起交通事故,却将小米SU7推向了风口浪尖,一场关于“断轴”的争议瞬间掀起了惊涛骇浪。
网传“断轴”引发轩然大波
2025年1月30日的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一辆小米SU7在乡村公路上行驶,原本平常的出行却因道路状况变得不平静。从流传出的视频和照片来看,车辆右后侧轮胎瘪塌,轮毂严重变形,右后悬架损坏严重,空气弹簧滑出,摆臂以及减振器也有不同程度的磨损。这样的场景,让不少人第一时间联想到了“断轴”,这个汽车质量问题中最为敏感的词汇之一。
消息一经传出,迅速在网络上发酵,网友们纷纷发表看法,各种猜测和质疑甚嚣尘上。有人开始翻出之前网友爆出的小米SU7各种质量问题,比如有说内饰装配工艺不够精细的,还有质疑电池续航稳定性的。一时间,小米汽车仿佛陷入了多事之秋,形象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但事情真的就这样简单吗?
小米官方辟谣与真相大反转
很快,小米汽车官方就给出了回应,郑重澄清不存在所谓的“断轴”情况,这一回应也让大家开始重新审视这起事件。
小米官方通报显示,事发时车辆以约70km/h的车速通过设有20km/h限速标识的乡村公路坑洼路段。如此高的超速幅度,达到了250%,这无疑是一个关键因素。从事故过程来看,首先是轮胎异常受力。在70km/h的高速下,轮胎与坑洼边缘剧烈碰撞,胎压瞬间超过临界值导致爆胎。爆胎后,轮毂直接承受地面冲击,并通过轮毂螺栓传递至下摆臂。经专业检测,下摆臂在承受超过设计载荷3.2倍的冲击力后发生塑性变形,最终导致悬架系统失效。
为了让公众更加清晰地了解事故真相,小米采取了“数据可视化”的回应方式。行车数据记录仪原始视频,完整地还原了事故发生的瞬间,然后用高精度激光扫描的坑洞三维模型,精确地展示了事故现场路况,最后开具了悬架部件金相分析报告,从专业角度解析了部件受损的原因。这种基于工程数据的回应模式,不仅让真相更加透明,也开创了汽车行业危机公关的新范式。
小米SU7的悬架实力与新能源安全的困境
要真正理解这起事件,我们还得深入剖析小米SU7的悬架系统。小米SU7的前悬架采用全铝双球节双叉臂独立悬架,这种悬架通常应用于高端运动型车辆。全铝材质降低了非簧载质量,提高了悬架对路面的响应速度,让车辆在操控性上表现出色。双球节设计则赋予了悬架更多自由度,在转向时能让车轮保持最佳定位状态,减少侧倾,提高过弯稳定性。后悬架采用全铝五连杆独立悬架,三根铝合金连杆和两根冲压钢板连杆的组合,在保证强度和耐久性的同时,降低了簧下质量,提升了悬架的响应速度和车身动态性能。部分车型还搭载了采埃孚CDC连续阻尼可变减震器和闭式空气弹簧系统,能够实时调节悬架软硬度,根据路况调节车身高度,提升通过性和稳定性。
从技术参数来看,小米SU7悬架系统设计标准为可承受45km/h时速通过深15cm坑洞的冲击。与同类车型对比,特斯拉Model 3的悬架系统设计时速阈值为65km/h,小米SU7的安全冗余度处于行业主流水平。第三方检测报告也显示,涉事车辆悬架系统各项指标均符合国标要求。
那么,为什么新能源汽车更容易出现类似问题呢?一方面,为了追求时尚的外观和更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许多新能源汽车都跟风采用轿跑设计,底盘较低。这样在遇到坑洼路面时,悬架更容易受到冲击。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重量较大,导致车身整体重量增加,惯性增大。以小米SU7为例,其整备质量相比同级别燃油车要重不少。在高速行驶通过坑洼路段时,巨大的冲击力就容易对悬架系统造成损伤。而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较快,部分车企可能在研发、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研发周期短、验证不足,供应链管理经验欠缺,生产工艺不成熟等,这些都可能影响到车辆的整体质量。
销量增长下的舆论危机
回顾整个事件,我们会发现这其实是一场乌龙。小米SU7本身的悬架结构、技术和质量都是经得起考验的。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舆论风波呢?
近年来,小米汽车的销量一路高歌猛进。2024年累计销量为139487辆,进入2025年,热度依旧不减,有博主爆料1月小米SU7锁单量直逼4万。如此出色的市场表现,让小米汽车成为了行业内的焦点,也难免会引来一些不必要的关注和竞争压力。在这个信息传播迅速的时代,一些不实信息很容易被放大和传播。此次事件中,15秒的原始视频在短视频平台被剪辑成5秒,再经过社交平台的文字描述,最终“断轴”标签被固化,导致了信息的严重失真。
这也让我们联想到当下的热点话题,在社交媒体时代,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越来越难以保证。一条未经证实的消息,可能在短时间内就传遍全网,对企业形象造成巨大的损害。对于汽车行业来说,产品质量和安全是生命线,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消费者的担忧。
小米汽车在此次事件中的处理方式,也为行业提供了借鉴。在事故发生后的72小时黄金窗口期内,小米积极与用户沟通,代报保险、安排拖车救援服务,展现了快速的响应速度。同时,通过公开详实的数据和报告,让公众了解事故真相,有效避免了舆论的进一步恶化。这也提醒其他车企,在面对类似危机时,要重视证据留存,建议标配区块链存证系统,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
写在最后
小米SU7的“断轴”风波虽然只是一场误会,但它却反映出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包括技术可靠性、舆论应对、信息传播等。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车企们还是需要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安全,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同时也希望消费者能够理性看待汽车产品,不要被不实信息误导。在未来,相信新能源汽车行业会在不断的反思和进步中,为消费者带来更加安全、可靠、智能的出行体验。
哈弗说新能源他们只做四驱车?#2025上海车展 #二代哈弗枭龙MAX
2025年上海车展,MG品牌以新形象、新产品、新生态焕新亮相。在品牌维度,MG发布全新品牌主张“YOUNG FOREVER智领风尚”;在产品维度,推出历史首款“方盒子”Cyber X、设计大师卡班艺术版Cyberster Black、MG Cyberster 2026款;在生态维......
上海车展合集 东方的汽车T台秀,未来交通出行还得看中国?下
腾势也出概念跑车了,一起来看看腾势Z概念跑车。 Z代表什么呢?熟悉科技圈儿的朋友一看就知道,当然是科技和极致。 概念跑车前瞻未来,腾势Z概念跑车全球首秀首搭云辇M,自从在上海车展看了腾势Z以后我的眼里就再也容不下其它跑车,跑车就得这么设计,腾势果然有技术够极致。
最受全球车企青睐的智能驾驶公司Momenta怎么做到的?
之前在比亚迪唐L汉L发布会上,我们就了解到了比亚迪最新的兆瓦闪充技术,这次上海车展,比亚迪也是把技术说明搬到了展台上。
比亚迪维权行动:保护企业权益,抵制谣言传播!
实拍阿维塔06,配华为ADS,还有双动力可选,限时仅19.49万起
广汽丰田发布铂智7 鸿蒙座舱与激光雷达加持 智电转型加速
嫌加油贵又闭眼买问界M8Ultra我图什么?
上海车展现场宁德时代用黑科技圈粉各家车企大佬
深蓝S09正式上市,不到24万起,还是大型SUV,压力给到理想L9
以有温度技术创电气化未来 凯迪拉克LOVE纯电家族全球首秀
安全可靠!全新沃尔沃XC90试驾品鉴会长沙站圆满落幕
在 2025 年上海车展的舞台上,智己汽车凭借一项突破性技术吸引了全球目光 —— 线控数字底盘技术正式亮相。这项技术不仅是智己汽车技术实力的彰显,更被视为智能汽车迈向 “具身智能” 时代的关键一步,彻底革新了智能汽车的底层架构与用户体验。
让赵今麦心动? 深蓝G318无忧穿越版亮相上海车展
2025上海车展仰望展台 唯有突破才能仰望
方程豹登陆2025上海车展 583家族首次集结亮相
“经典新生” 欧拉携闪电猫旅行版亮相上海车展
上海车展潮这看,8.1比亚迪馆主打的新能源汽车盛宴,比亚迪品牌,仰望品牌,腾势品牌,方程豹品牌旗下车型全面亮相,仰望U8L、腾势Z概念超跑、海洋网Ocean-S概念车、王朝网Dynasty-D全尺寸概念车全面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