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大家都在说:“中国品牌车越来越好了!”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我们自己觉得好,那外国人认不认可呢?
正好这里有一份数据,日前,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公布了一份2025年1-2月份汽车销量排行榜,我把数据简单整理了一下,做成了下面这张图表。
制作完这张图表之后,我发现了4个有意思的现象:
【现象1】比亚迪的销量竟然排在了第一位,1367台的总销量超过了奔驰、宝马、丰田,这还是挺让我意外的,我们完全可以说:“比亚迪在海外表现亮眼”;
【现象2】新加坡人应该都挺有钱的,因为奔驰、宝马、保时捷的销量都挺靠前的;
【现象3】中国人钟爱的大众汽车,到了新加坡却备受冷落,1-2月份只卖掉了70台,奥迪也大幅落后于它的两个老对手(宝马、奔驰),1-2月份销量同样只有70台;(我还特意仔细核对了好几遍,这两个数据都没有错)
【现象4】除了比亚迪以外,中国汽车品牌的销量表现称不上优秀,总体销量排名还是比较靠后的,甚至不如韩系车;
说到这里,我想重点表扬一下比亚迪,如果把这些汽车品牌比作在同一个班级里面上课的学生的话,那比亚迪应该算是“学渣逆袭成的学霸”吧?
要知道,在燃油车时代,比亚迪的表现其实并不算理想,但是自从它全面转战新能源车之后,销量真的是“小母牛坐火箭——牛上天了”,它也把自己的新能源车卖到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说实话,国产车这几年的发展真的是有目共睹的,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车型走上了国际舞台,作为一个汽车行业从业者,我也衷心希望中国汽车品牌能够造出更多优秀的车型:我们不仅要在国内卖,更要卖到国外去!
吉利“收购”极氪,“风筝收线”打造更抗风险的未来
奇瑞威麟产品战略解码:全球化视角下的新能源皮卡破局之道
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中国车市犹如一片充满活力与挑战的竞技场。各家车企在这片战场上激烈厮杀,不仅比拼产品竞争力、市场份额,更在财务健康状况上展开一场无声的较量。那么,将中国车企与国际车企的财务表现放在一起审视,究竟谁能在这场“财务马拉松”中跑得更稳、更持久呢? &......
丰田与中国五矿、明和产业成立合资公司
看起来很有科技感,用起来一点不方便。
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财务健康状况成为了衡量车企竞争力的重要标尺。国际车企与中国车企在财务赛道上展开了激烈角逐,而深入剖析它们的财务数据,能让我们洞察到中国车企在全球车市中脱颖而出的独特优势。 资产负债率:中国车企的稳健底色 汽车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
合资公司成立仪式在长沙举行,丰田中国董事长上田达郎、长沙矿冶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卓晓军、五矿新能源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张臻、明和产业社长吉田毅等各方代表共同出席并致辞。这一合作标志着中日企业在新能源产业链闭环建设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高负债≠高风险,比亚迪负债,其实是高速发展的佐证
赵心童夺冠,成为海狮07 EV车主,比亚迪为何备受名人青睐?
最近国内外车企2024年的财报数据相继出炉了,咋一看,好多车企的负债数字看着都吓人。那么为啥车企都爱“背债”呢?因为车企的规模越大、营收越高,就越需要“借钱搞事”,自然其总负债也就高了。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别一听负债高就觉得这家车企要玩不转了,重点要看这些车企借的什么钱,......
星愿销量增长解码:何以成为A0级市场“黑马”?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汽车产业重资产、长周期的特性,决定了前期需投入巨额资金,回报却相对缓慢,也使得高负债率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对话 | 石柏涛再回中国:奥迪布局产品大年携两家合资伙伴共同应对在华挑战
吉利银河星耀8上市:以“高价值”重塑中高端混动市场格局
不讲伪情怀,只造真武器!全尺寸火星9越野刀锋版实力破局
终于被莲花找到小米的把柄了!
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电动化投入高峰期,高负债≠高风险。真正考验企业的,是能否将债务转化为技术壁垒和市场份额。当国际车企深陷借钱扩张循环时,中国车企正探索出一条规模与质量平衡的发展路径,这或将成为下半场竞争的关键筹码。
2024年全球车企财报陆续出炉,资产负债率成为焦点。数据显示,国际巨头如丰田、大众总负债均超万亿元,甚至超过同期营收,而国内车企如比亚迪、吉利等负债率显著下降。
近期,全球车企财报季落幕,高负债成为行业共性,但中外车企呈现不同态势。我们都知道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从 2024 年财报看,国际汽车巨头和国内头部车企资产负债率大多超 60% 。不过,国内头部车企负债率下降明显,比亚迪近半年降幅近 7 个百分点,有望降至 “6” 字头。
工信部将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与安全相比风阻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