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从零跑B10座舱,解构仪表板20年变迁史

从零跑B10座舱,解构仪表板20年变迁史

驾仕派 2505浏览 2025-03-19 IP属地: 未知

从零跑B10座舱,解构仪表板20年变迁史

我是06年入行,一直从事汽车内外饰行业,接触过多款汽车内饰仪表板的产品开发、工艺开发、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最近在网上看到了零跑B10的内饰渲染图,很多网友也在积极讨论,褒贬不一,一下子勾起了我的诸多回忆。

回想起来,才发现最近20年国内主流在售车型的仪表板真的已经发生了太大变化。

从零跑B10座舱,解构仪表板20年变迁史

讨论这些变化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仪表板究竟是个什么东西。用最近比较火的DeepSeek搜索了一下,它也很容易把汽车仪表板和汽车组合仪表混为一谈,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回答,再在其他网络工具上搜索,也就知乎上有少量的文章介绍。

其实在汽车BOM里面,我们都习惯把汽车仪表板叫成IP—“— instrument panel”的简称,其中instrument是仪表的意思,加上一个panel,意思就是给汽车驾驶用的各种仪表和机械装置提供一个装载的载体。

侠义的汽车仪表板仅仅指Tier 1的供应商生产的一个壳子,仅仅起装饰作用,唯一具有功能性的部分就是空调出风口和手套箱。而广义的汽车仪表板总成,还包括了方向盘、气囊、组合仪表、空调、HUD、中控大屏、阳光传感器、CCB、各种线束和实体按钮。

从零跑B10座舱,解构仪表板20年变迁史

由于上述零部件的价值比较高,又是不同供应商提供的,一般是由汽车总装车间的分装工序来完成。当然也有特殊例子,比如长安福特,它把分装放到了仪表板供应商IAC的车间里。

从零跑B10座舱,解构仪表板20年变迁史

相对于仪表板来说,大家经常还会听到一个“副仪表板”的说法,它是在前排两个座椅之间承载挡杆、杯托、无线充电、扶手箱等功能的另外一个机构。既然有了副仪表板的说法,那么前面我们讨论的仪表板也可以叫“主仪表板”,但实际上很多场合我们提到仪表板,就默认为它是跟副仪表板对立的主仪表板,不会再特别说明一个“主”字。

副仪表板和主仪表板是两个独立的系统,起的作用不同,很多时候这两个东西也会给到两个不同的供应商来做。当然可能还有很多朋友比较迷糊,分不清它两的区别。那就换个说法,现在的车都流行“冰箱彩电大沙发”,那么大部分情况装冰箱的那一块就叫副仪表板,装彩电那一块就叫主仪表板。本文我们重点讨论汽车主仪表板。

从零跑B10座舱,解构仪表板20年变迁史

汽车仪表板是集装饰、功能、安全、人机、舒适于一体的复杂载体,相对于座椅来说,它算汽车座舱内第二最重要的东西,拥有一定的技术含量。

从零跑B10座舱,解构仪表板20年变迁史

但我国的汽车消费受人均收入水平影响,即使到了2000年以后,占据销量榜前列的都是以工具属性用车为主,所以那个时代非常畅销的大众捷达、桑塔纳、五菱之光、长安之星等车型的仪表板都非常简单,整个框架都是一体式注塑,几乎没有任何美感和舒适性可言,能摸到的地方都是硬塑料,只是简单的集成一下空调出风口、组合电器开关。甚至连五菱和长安的部分车型还没有乘员侧的安全气囊。

从零跑B10座舱,解构仪表板20年变迁史

那个时代的仪表板虽然结构简单,但造型为了辅助中控面板的电器件,在断面上并不是流线型,甚至还显得比较复杂,安全性一般。在工艺上因为是一体式注塑成型,大型弧面缺少支撑,很容易变形,装配时很难保证与中控面板之间的间隙一致性,也没啥做工可言。

从零跑B10座舱,解构仪表板20年变迁史

随着生活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到2010年左右,消费者对汽车的审美水平也逐渐提高,设计师发现单色一体式仪表板已不能满足需求,很多时候需要把上盖设计成深色,下盖设计成与下车体软内饰匹配的浅色。

但是材料依然是硬塑料,以注塑工艺为主,只不过把原来一体式改成了分体式,多了一套模具,使用螺钉或者焊接连接。这个时期的仪表板大多开始有了配备乘员侧安全气囊的意识,但有很多低成本的做法——把安全气囊区域设计成外露的盖板,美观度大打折扣。即使一些使用了隐藏式弱化线的仪表板,但因为表面材质是硬质的塑料,气囊在低温低爆时偶尔还会出点问题。

从零跑B10座舱,解构仪表板20年变迁史

到了2013年以后,大量平民化车型开始在仪表板表面普及搪塑材质。汽车仪表板的搪塑表皮主要是PVC材料,模具需要使用镍,成本较高,并且模具设计技术掌握在外资供应商手中,在那个年代能用上搪塑的产品都算高级货,很多车评人在评价的时候都会来一句“这个地方有搪塑包覆”,来着重强调该车型的内饰档次。

搪塑在生产过程中有个缺点,就是随着模次增加,有些残料会卡在纹理间隙中,导致表面光泽发生变化,所以一定模次后必须清理模具,不能偷懒,否则产品表面就会起“斑”,一块暗一块亮。

从零跑B10座舱,解构仪表板20年变迁史

从零跑B10座舱,解构仪表板20年变迁史

搪塑只是表皮的成型形式,表皮要与仪表板的塑料骨架粘接在一起,还要放在凹模内发泡或者阴模成型。如果是非搪塑材质的表皮,还可以采用阳模成型。

从零跑B10座舱,解构仪表板20年变迁史

从零跑B10座舱,解构仪表板20年变迁史

搪塑的优点是表皮柔软,即使有轻微变形也不影响最终成型的效果,可以成型一些注塑模具成型不了的结构,但表皮比较薄,不能增加更高级的缝线,只能成型假缝线。所以更高级的仪表板就需要使用更高档次的皮革来单独包覆,可以在表面增加各种风格、样式的缝线。

从零跑B10座舱,解构仪表板20年变迁史

其实在介于搪塑和包覆之间,还有一种喷塑的PU表皮。因为是喷塑,所以壁厚很不容易均匀,在各种转角的地方很容易堆积和流挂,导致发泡表面凹陷或不平。那为什么还有车型使用这种材料,尤其像沃尔沃、神龙、宝马、大众的豪华/高阶车型最喜欢用。

主要是因为这种材料的密闭性非常好,能隔绝仪表板骨架原材料散发的气味和排放物质,所以被国外崇尚“环保主义”的人士所推崇,另外这种工艺可以成型更深的皮纹,不容易被拉伤。在CMF定义时,如果喜欢更深的皮纹风格就可以选择这种材料。

同时这种材料抗紫外线和老化能力比较好,不容易开裂。这种表皮无法在表面做真缝线,所以像沃尔沃XC60等高端车型的仪表板上包覆了两层表皮——在最底下是喷塑的PU表皮包裹仪表板骨架的基础上,再在表面包覆一层带缝线的PVC 表皮来增加舒适性和豪华感。

从零跑B10座舱,解构仪表板20年变迁史

从零跑B10座舱,解构仪表板20年变迁史

丰田普拉多曾经推出过微发泡注射的仪表板,它的原理是在同一个设备中分别先后注塑出仪表板骨架和注塑出表皮,再在这个设备中浇注发泡结合在一起,减少了模具和成型工序。

但这个设备只有克劳斯玛菲能生产,造价一个亿起步,因为普拉多的量比较小,而且这个工艺并不流行,也不能共用在其他项目来分摊设备成本,所以普拉多多年前想对在成都产的车型的仪表板进行国产化的愿望最终落空,最后还是KD提供。

从零跑B10座舱,解构仪表板20年变迁史

当然,特别崇尚环保主义的沃尔沃和极星,个别配置还会在仪表板表面使用可回收的织物纤维材料或亚麻进行点缀,看起来有种特别的感觉,个人觉得比翻毛皮顺眼多了。

回顾相对久远的历史后,就快来到新能源车时代了。

上面无论是提到的哪种材料仪表板,其实在那个年代的结构都大差不差。都是在驾驶侧用一个带帽檐的组合仪表罩来遮蔽异形组合仪表,中间是一串复杂的实体按键,以及老旧的空调和娱乐设施。

那个时代电子挡把和怀挡并不流行,所以副仪表板也必须与仪表板紧密连接,这也让整个中控显得特别复杂,甚至很多车型在这个位置处理得并不好,断面轮廓特别突出,甚至存在断层。

左中右的四个出风口一般都设计得硕大无比,甚至会打破仪表板的连贯性,有的还会搭配上一些奇奇怪怪的各种纹理的装饰板,风格并不年轻时尚简洁。很多都是在仪表板上很小的区域分布七八种颜色或纹理的原材料,毫无紧凑感,哪怕用上了最豪华的材料,看起来都非常累赘。

从零跑B10座舱,解构仪表板20年变迁史

特斯拉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切的传统。

在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只需要一个大屏交互,就能把中控和组合仪表的所有复杂东西全部取消掉,悬浮式的大屏不再需要镶嵌在仪表板表面,让整个仪表板的断面可以特别平整,隐藏式出风口的出现让你都看不到出风口在哪儿,这样就会让仪表板可以设计得特别简洁,看似取消了很多东西,当时让很多消费者误以为是偷工减料,其实增加的大屏和电动隐藏出风口一点也不便宜。

总之,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简直让所有多余的东西都销声匿迹。手套箱用电磁铁就节约了复杂的锁机构,屏幕换挡让方向盘上的怀挡都不需要了,转向灯开关集成在方向盘触摸按键里,应急灯开关放顶棚上,让整个仪表板上没有一个实体按钮,甚至方向盘都还可以“省一半”变成yoke造型。

就是这样的“乞丐”风的内饰,很快就得到了大量科技爱好者的青睐,就像苹果触摸屏手机的出现,一下把有实体按键的诺基亚打倒那样,特斯拉的出现迅速风靡全球,仅仅凭借一款车型的销量就能吊打不少传统汽车集团,简直叹为观止。

从零跑B10座舱,解构仪表板20年变迁史

在特斯拉成功的基础上,引领了一大批新能源车型的仪表板设计新风潮。比如蔚来取消了手套箱,增加了与用户进行情感互动的NOMI。

从零跑B10座舱,解构仪表板20年变迁史

还有越来越多的车型用上了HUD,越来越多的车型缩小了组合仪表屏幕,或者也跟特斯拉一样取消了组合仪表的屏幕。没有了变速箱的新能源都用上了怀挡,越来越多的车型还在仪表板上设置了电子后视镜显示屏或者补盲屏,屏幕变得越来越长,或者越来越多。

从零跑B10座舱,解构仪表板20年变迁史

从零跑B10座舱,解构仪表板20年变迁史

当然,在功能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仪表板的结构也在悄悄改变。

之前的仪表板虽然也存在上下分体或者分色的结构,虽然断面存在很大的凸起或者显得很复杂,但基本上下都是一个整体。但从智界S7开始,鸿蒙智行的部分车型在仪表板的上下之间设计了很大一个错位,存在很大一个分层,这就在乘员侧出现了一个很大的利用空间。在S7首发宣传时,把这里当成一个梳妆台,下面设计了一个储物空间,可以存储化妆品,也可以把这里当成一个放笔记本电脑办公的地方。其实这个宣传点在当时引起了一些争议:一是仪表板的断面不齐整,驾驶侧的屏幕被迫移到远端且美观度欠奉;二是不少人担心乘员侧气囊打开时的安全性。

从零跑B10座舱,解构仪表板20年变迁史

其实在阿维塔12发布时,也有类似的仪表板结构,因为远端带鱼屏的使用,可以让仪表板上下层之间出现一个很大的错位,乘员侧也有一个很大的平台,只不过阿维塔并没有把这里利用起来。

从零跑B10座舱,解构仪表板20年变迁史

后来小米SU7发布时,虽然没有使用错层的仪表板,但是在仪表板上增加了很多拓展结构,比如仪表板上的几颗螺母可以用来增加支架,屏幕下面的接口可以接入实体按钮。

从零跑B10座舱,解构仪表板20年变迁史

以上几个案例可以说明,无论是增加笔记本电脑办公区域、梳妆台功能,还是增加拓展接口,都是乘客有额外的空间和功能拓展需求。

这次发布的零跑B10同样契合了这一需求,在乘员侧增加了很多镂空的结构。在官方宣传中可以利用这几个镂空结构来增加支架来额外储物或者固定物品,增加了拓展空间和功能。

从零跑B10座舱,解构仪表板20年变迁史

从零跑B10座舱,解构仪表板20年变迁史

零跑B10为了实现这一功能,没有将仪表板设计成鸿蒙智行那种明显的分层式,也没有像小米那样把可拓展的接口设计得更隐蔽,而是非常直白的留了几个大洞,这让一些强迫症患者可能很难接受。如果你再仔细观察,这几个拓展口所在的结构与仪表板的主体部分是分开的,站在挡风玻璃朝车内看,二者之间有很大一个间隙,这在汽车工业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这种设计。

从零跑B10座舱,解构仪表板20年变迁史

有一个大胆的想法,这种设计意味着整个这一圈是可以拆卸的,我们见过很多外观改装套件,但几乎没有人改装汽车仪表板。而零跑B10的这一设计,让这一圈与气囊所在的区域是分开的,如果把这一圈取下来,做一些个性化定制也没有任何安全隐患。分体式的设计会让改装非常好操作,不知道官方有没有这样的打算来提供改装支持。

从零跑B10座舱,解构仪表板20年变迁史

零跑B10这种镂空式仪表板,自从一官宣就引起了业界哗然,讨论热度很高,你很难定义这种风格叫什么,是“杀马特风”还是“宜家风”?巧合的是,零跑B10的对标车型是元PLUS——元PLUS当年一面世,座舱风格也是因“重口味”让很多消费者接受不了,但实际上元PLUS的销量相当可以,侧面说明造型不是影响销量的最主要因素,这个价位和定位的纯电车主要还是看经济实用性。

从零跑B10座舱,解构仪表板20年变迁史

实际上零跑B10的这个座舱设计要比元PLUS正常很多,看起来更顺眼。别忘了零跑的股东——斯特兰蒂斯旗下的很多法国车的内饰造型就很大胆,不知道零跑B10的内饰造型究竟有没有法国人的建议,毕竟这款车可是要在欧洲发售的。

其实类似零跑B10这种大面积增加拓展功能的车,这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之前一些A00级的车,比如吉利熊猫,就在仪表板上“凹了很多洞”来为这种储物空间稀缺的小车增加拓展空间。

从零跑B10座舱,解构仪表板20年变迁史

从零跑B10座舱,解构仪表板20年变迁史

其实,零跑B10这个仪表板的材料并不高级,只有下面可以拓展笔记本与手接触的位置使用了皮革包覆,其余地方都是硬塑料。这种镂空做法虽然节省了材料,实现了很好的轻量化效果,但是过多的分件也付出了须要多开几套模具的代价。但无论怎样说,以后的座舱拓展需求一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也许还有高手会玩出新的花样。

(END)

文章标签:
试驾测评
 
相关推荐
驾仕派 26.8万粉丝    9087作品 关注 有趣、有用、有品。中国汽车行业坚持原创传播的代表。
推荐作者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