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它就是有史以来最好的领克?

它就是有史以来最好的领克?

萝卜报告 3152浏览 2025-03-24 IP属地: 未知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2017年领克01首发的场景,那款紧凑型的SUV给了当时的中国市场不小的震撼。不仅仅是因为它在设计上推陈出新,拥有极高的品牌辨识度,更是因为它在质感、驾乘感受方面都达到了同时期中国品牌的顶尖水平。可以说,自领克品牌诞生之初,设计和驾控就已经深埋于领克的基因内,之后的8年时间里他们也一直在贯彻这样的理念。直到今年1月,领克推出了基于SPA Evo架构的全新大型SUV--领克900(九零零),正式开启了与理想L9、问界M9的竞争。众所周知,寅哥之前已经静态拍摄过领克900了,对车辆的造型、内饰、空间都有了详细的体验,所以这次我就重点来聊聊这款新车的驾驶感受,看看一台车长超过5.2米的领克,还能保持驾控灵魂吗?首先在动力部分,领克900全系采用EM-P插混系统,但与竞品单一的1.5T+双电机增程不同的是,领克900光是在动力部分就提供了3个版本可选。具体来说,领克900入门版采用1.5T发动机,搭配3DHT结构(P1+P3),后桥还有一个独立的P4电机,0-100km/h加速仅需4.8秒,已经比理想L9和问界M9更快了。在此之上,领克900还提供了两个2.0T发动机的版本,3DHT变速箱采用P1+P2电机布置,后桥则提供了单P4电机以及双P4电机,0-100km/h加速分别为4.6秒、4.3秒,性能相当强悍。并且双P4电机的版本还支持后桥左右轮独立控制,来实现原地调头、蟹行、后轮转向等多种功能。而这次我们试驾的是中间的版本,也就是2.0T+3DHT+单P4电机的车型。这个版本的综合功率达到了734马力,峰值扭矩1038N·m,极速可以达到240km/h。另外,领克这台P4电机的转速可以达到20000rpm,稳定转速也可以维持18000rpm,在混动车里算是很强的存在了。从实际的体验来看,领克900在城市道路工况下都是靠着后桥P4电机来驱动车辆的,与一台电动车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在高速行驶时,2.0T+3DHT的组合也带来了非常充沛的后段动力,与增程车以及单挡串并联车型后段疲软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并且在一整天的试驾过程中,我都没有感受到P1+P2电机的3DHT变速箱换挡的动作,整套动力总成的平顺性已经被优化得挑不出什么毛病。比起性能和平顺性,隔音其实是我更关注的指标,因为之前领克的车型普遍在隔音上不是那种特别安静的类型。在领克900上,得益于双层隔音玻璃的应用,这次车辆的风噪抑制非常出色,即使我们在高速上跑到120km/h,车内的风噪也非常轻微。只不过,275/45 R21规格的固特异轮胎在噪音方面的表现并不算特别好,成为了车辆高速行驶时的主要噪音源。另外,如果你在高速行驶时打开了车辆的强制保电功能,此时2.0T发动机会以比较高的转速运转来同时为电池和驱动电机供电,此时的噪音也会比较大。当然,正常情况下我们肯定不会这样设置的,毕竟高速工况还开强制保电,这个场景太过少见了。如果只是普通的混动模式,发动机运转的声音在车内基本不会被察觉到。底盘!底盘!底盘!每次试驾领克,底盘总是值得关注的重点。这次领克900采用SPA Evo架构打造,悬架为前双叉臂、后多连杆形式,并且搭载了双腔闭式空气悬架+CDC的组合,在同级竞品里算是很高规格的配置了。其中,双腔闭式空气悬架值得多提一嘴。双腔和单腔空悬的差异大家应该都有了解,简单来说单腔空悬通常不能同时调节软硬和高低,而双腔空悬则能同时调节高低和软硬。闭式空气悬架则对应开式空气悬架,简单来说,开式空气悬架的气路对外界开放,在悬架降低时,会将气路内的空气排到大气之中,升高时需要从外界获得空气。而闭式悬架则不与外界连通,升降用的空气完全储存在高压气罐内。这种闭式结构可以降低空气悬架的工作能耗,不容易受外界气压变化影响,工作噪音低,升降速度快,并且可以连续升降。从最终实现的效果来看,领克900可以做到+40~-65mm、最大105mm的高度调节范围。标准状态下离地间隙194mm,最高可以升高40mm,达到234mm;行驶时最多可以降低25mm达到169mm。另外,车辆在方便上下车模式能够降低40mm,在后备厢搬运模式可以降低65mm。同时,领克900还搭载了Super AI数字底盘技术,通过双目摄像头+底盘传感器实时扫描前方的路面,调整空悬和CDC系统,来实现预瞄式魔毯悬架的效果。在实际体验上,领克900提供了舒适魔毯和运动魔毯两种模式,并且每个模式下都提供了软、标准、硬这三级阻尼。在舒适魔毯情况下,领克900并没有像理想L9的舒适魔毯那样一软到底,而是在充分过滤路面颠簸的情况下,保留了一定的韧性和少量的路感,行驶在乡村的水泥路上时恰到好处,既不会觉得不舒服,又没有开船的摇晃感。如果在山路上调到运动魔毯模式,此时车辆的底盘阻尼感会更强,对于路感的反馈更加直接,并且过弯时的侧倾也会明显变小,跑山时的信心非常强。可以很负责任地说,领克的车在驾驶层面从来都不会无聊。对于驾驶体验来说,转向手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领克900同样延续了底盘的风格,没有将转向做的过于轻盈而丧失阻尼感,在标准模式下就能提供一定的转向阻尼,轻重非常适中,车头对于转向输入的指向性也非常清晰,方向盘的随角度增益也非常线性,高速行驶时则有明显的中心感,已经称得上是一套好的转向系统了。硬要让我挑一个毛病的话,那就是目前领克900的前悬架在舒适魔毯模式下经过减速带时动作不算太利索,会有余震颤动。如果切换到运动魔毯,这个现象会得到缓解。考虑到我们试驾的车型依旧不是最终的量产版本,我也已经将这一点反馈给了厂家的工作人员,相信后续的量产版会有一定的改进。关于领克900在静态层面的体验,之前寅哥的视频其实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车内最大的元素是两块30英寸6K分辨率32:10超宽屏,与其他品牌的双屏拼接设计相比,一体式大屏的沉浸感更强,在观看宽幅电影时也更加震撼。领克900另外一大亮点就是第二排两张可以电动180°旋转的座椅,这也是目前第一款采用这项设计的SUV,无论是一家人出行在车内吃吃喝喝,还是旋转90°对着外侧方便残疾人士上下车,这样的设计都是非常好用的。在空间部分,从我的主观体验来看,领克900的整体乘坐空间是要略优于理想L9,尤其是第三排相比理想L9要更宽敞一些。在座椅配置上,领克900全车6个座椅均支持靠背/座垫/腿托的全方位加热,并且前两排座椅支持通风和16点按摩,第三排座椅也支持8点按摩。值得一提的是,领克900在第三排两侧均设置了一组控制按键,第三排的乘客也可以在这里调节二、三排的座椅角度,并且也拥有杯架、手机槽、Type-C充电口等配置。此次领克900的另外一大亮点设计就是它采用了目前中国新能源SUV里独一份的电动天地门设计,并且也提供了电动伸缩的拖车钩(拥有2吨拖拽资质)以及可以单独选装的后备厢揽景座椅和吧台。考虑到领克900面向的主要用户就是高知精英人群,这样优雅的生活方式,确实能够俘获不少人。在我看来,领克900是领克品牌打破自我圈层的重要车型。过去领克面向的是年轻人市场,他们的产品也大多以时尚、运动、紧凑为主。而到了领克900这里,他们在保留领克“好开灵魂”的同时,又在空间、格调、生活方式方面有了全方位的升级,舒适性也不再是短板。现在剩下的问题恐怕就是绕不开的价格了,以它的级别来看,领克900完全有资格与理想L9和问界M9掰手腕,但那两款车都是在市场中成名已久的存在,如果领克900想要分走L9和M9的蛋糕,在定价和配置上还得拿出点诚意才行!按计划,领克900将会在3月25日开启预售,看看到时候领克会给我们怎样的惊喜吧!


文章标签:
试驾测评
 
相关推荐
萝卜报告 33.5万粉丝    4074作品 关注 是一档融合资讯,评测的专业汽车类视频节目。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