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追击端到端,比亚迪自研步入第二阶段

追击端到端,比亚迪自研步入第二阶段

HiEV大蒜粒车研所 976浏览 2025-03-25 IP属地: 未知

作者 |德新

编辑 |王博

追击端到端,比亚迪自研步入第二阶段

2月10日,比亚迪发布「全民智驾」战略,首批21款车型搭载「天神之眼」智驾系统上市

HiEV获悉,在这一批次21款车型中,除去有激光雷达的天神之眼A和天神之眼B,仅海狮07EV与卓驭科技联合开发,其余的天神之眼C车型均系比亚迪自研,包含英伟达OrinN和地平线J6M平台。

比亚迪全民智驾项目于去年9月在内部立项,在实现第一阶段天神之眼C平台搭载自研的「高速NOA与自动泊车算法」之后,继续向「端到端城区」迈进

比亚迪的自研算法开发,由新技术院下的算法中心在全力推进,这一团队的目标是在今年实现自研端到端城区智驾的量产。

一、从高速向城区,比亚迪自研第二阶段

2024年第三季度末,比亚迪在内部立项了推动全民智驾量产的「A项目」,即比亚迪的大部分车型,上至百万级的仰望下至10万元以内的海鸥,要标配智驾。

其中,配置份额最高的天神之眼C平台,要率先实现自研算法量产,功能上覆盖高速NOA与自动泊车。C平台指的是英伟达OrinN与地平线征程6M这一级的中算力平台。

2月,这一部分的自研算法成功交付,随即比亚迪「全民智驾」战略顺利对外发布。

在下一阶段,比亚迪要实现「端到端城区」算法的自研量产。HiEV获悉,端到端城区算法的开发前期基于双OrinX平台正在开展

比亚迪的智驾开发归属于外界熟知的「规划院」。

2024年,比亚迪改组「产品规划及汽车新技术研究院」为「新技术院」,并将智驾开发升格为「智驾中心」与「算法中心」两大部门。

其中算法中心,由前比亚迪第五事业部软件中心总监李锋领导。「算法中心」作为供应商之一,向韩冰领导的「智驾中心」竞争定点车型,「智驾中心」则负责所有车型智驾方案的验证和集成交付。

具体到端到端城区智驾,比亚迪汽车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杨冬生在去年8月接受晚点采访时曾提到,「正组建一个精英团队,主攻端到端。」

目前,这一工作正由算法中心旗下一支团队在推进,向李锋汇报。

「算法中心」当前的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端到端城区智驾量产上车,这与长安等车企的自研目标一致

2024年10月,长安的自研智驾团队交付了基于单OrinX的高速NOA方案,其目标是在2025年交付端到端城区智驾。

此外,除蔚小理等新势力品牌之外,还有吉利体系中极氪和路特斯分别量产了基于双/单OrinX的城区智驾方案。

二、500万车辆规模下,自动驾驶的Scaling Law

2024年在特斯拉FSD V13的带领下,业界在大模型驱动的智驾系统上取得显著突破。华为、理想、小鹏等也先后推送了基于端到端大模型的城市NOA。

搭建数据闭环的搭建,数据闭环工具链的开发,以及从大量的实际行驶数据中筛选高质量的数据称为提升系统性能的关键。

2023年中,比亚迪曾经公布已积累有150PB的行车数据,不过在那之前,比亚迪大部分车辆上搭载的都是L2基础辅助驾驶系统,其数据质量难以用于当前的模型训练。

2024年下半年,配合即将到来的大规模量产计划,比亚迪已经开始投入搭建数据闭环平台,包括算力与大数据平台。

目前在新技术院下,还设有先进技术研发中心,也称「AI中心」。

据晚点报道,先进技术研发中心,包括 AI 实验室、AI 超算开发部、大数据平台部等,主攻 AI 算法、AI 基础设施、大模型等技术及平台。

根据华为车BU公布的数据,其在2025年2月有53.27万活跃智驾用户;理想汽车截至2024年底,有智能驾驶用户数110.9万人。

凭借全民智驾,比亚迪希望撬动每年500万台级的智驾车规模,实现对智驾先发者们的追赶。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HiEV大蒜粒车研所 0粉丝    66作品 关注 新一代智能汽车创新研究平台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