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比亚迪的“兆瓦闪充”已经天下无敌了,谁能想到极氪、华为还憋着个大招,这是谁的部将?
新能源汽车的兆瓦时代可能就要正式来临了,就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呢,在国内的新能源行业真的是上演了一出兆瓦充电接力赛。
自打比亚迪3月17号率先发布了全球首个兆瓦及全场景充电方案,一口气攻克了车端和桩端的所有技术难点之后呢,在最近的中国电动车百人论坛上,华为发布预告,4月22号将发布1.44兆瓦的重卡兆瓦超冲,紧接着极氪宣布二季度落地全球首款单枪1.2兆瓦的液冷充电桩。
从技术层面,极氪对比比亚迪来对比,极氪1.2兆瓦全液冷充电桩首次曝光,比比亚迪刚发的1兆瓦闪充还猛20%。
此前,比亚迪祭出全域千伏高压加10C闪充电势的组合拳,用1000伏电压和1000电流实现1兆瓦功率,5分钟补能407km。
而极氪直接梭哈全球首个全液冷1.2兆瓦单枪,理论上充电速度能实现1秒补能约4km,真正实现了油电同速。
如一辆极氪009的140度电池,用1.2兆瓦桩从10%充到80%可能仅需7~8分钟。
并且极氪极氪集团副总裁赵昱辉在百人论坛上还宣传,该技术将在4月上海车展正式亮相并落地,真的是一波波速度对比,让多少普通人都惊掉了下巴。
从目前新能源车企的发布节奏来看,国内头部新能源车企显然都已掌握兆瓦超充技术。不得不说,优秀工程师们常常心有灵犀,大家都在观望,等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比亚迪率先发布兆瓦超充,不仅解决了技术认证难题,还成功扫除了舆论障碍,为整个行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比亚迪的先行之举,给市场营造了一种错觉:似乎无论比亚迪推出什么技术,其他品牌都能拿出更优方案应对。但实际情况是,越来越多品牌投身兆瓦超充领域,不管是对整个行业,还是对比亚迪而言,都大有裨益。这不仅推动兆瓦超充技术加速发展,还能帮助比亚迪分担部分舆论压力。
比亚迪一家发布兆瓦超冲的时候呢,你可以说这个技术不实用,电池不安全,电网扛不住,然而,随着越来越多车企也做了,是不是就可以堵住这些人的嘴了呢?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进兆瓦超充落地时,车企要做到发布即量产,量产即交付。同时,桩端和车端最好能同步实现兆瓦超充,单纯发布兆瓦充电桩,无法给消费者带来实质性的体验提升,难以推动行业真正进步。
这场超充争霸赛,从比亚迪率先突破兆瓦超充技术,到极氪、华为以1.2MW、1.44MW的更高功率接力,新能源汽车行业正以“闪电战”速度进入“充电5分钟,续航数百里”的新纪元。
这场技术竞赛背后,是车企对用户补能焦虑的深刻洞察,也是对电网承载力、电池安全性的极限挑战。当单枪功率突破1MW成为常态,行业更需警惕“为快而快”的盲目扩张——若桩端车端无法协同升级,再快的充电速度也只是空中楼阁。
未来,技术突破与生态协同的平衡术,或将决定谁能真正定义“兆瓦时代”的游戏规则。
城市节日启动!2025重庆国际车展早鸟票限时开抢
15万级别新能源SUV卷到什么程度了?青岛车展实拍长安启源Q07
科技感背后的尴尬:汽车设计如何影响驾驶体验?
长三角技能精英齐聚芜湖 奇瑞全球赛首次“三赛联办”
4月24日,荣威紧扣“中国家庭对美好出行的想象”这一时代命题,携约瑟夫·卡班亲自操刀的全新概念车、头部合作伙伴豆包AI,以“体面、超值、信赖”为三大核心价值,开启品牌发展新篇章。此次品牌焕新,是荣威“为中国家庭造国民好车”这一初心的新实践,更是荣威向中国家庭用户递呈的新答卷。
别犟!新能源车上大量使用的三个配置,是真的好用,几乎没有差评
周鸿祎直播送车这款硬核SUV打动他
【车市百晓生】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亲历者长城汽车自然有自己的见解,近期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接受了媒体专访,也让我们听到了来自于“亲历者”的心声。
小米SU7 Ultra“机盖门”谈判陷入僵局:车主维权诉求与品牌危机的双重考验
腾势N9,科技安全旗舰SUV。无论是城市或是跑山,自驾或是驾驶辅助,再加上“百变空间”和各种智能化的科技配置,让这辆车能够满足豪华、舒适、安全、便利等全场景的需求。这一期未完待续,下一期我们还要尝试一下腾势N9的极限。
高端车主增购新能源车,为何都愿意选择零跑C16?看完你就知道了
时光淬炼传奇:保时捷持续扩大旗下经典车服务供应范围
成熟大叔H9和潮流青年300的越野之争
丰田bZ5正式下线,e-TNGA平台打造,底气是品质与安全
整车购买起售价338,000元 蔚来新ES6 新EC6全面进阶上市
5米车转弯半径比海鸥小,比亚迪又一爆款科技!
堪称新能源车中的不一样设计,隐藏式门把手要被整顿了?
2025年5月16日,2025第二届越野车&SUV新能源化与智能化发展大会在“创新之城”深圳市成功召开。大会汇聚了来自汽车行业、学术界、资深媒体等众多大咖,共同探讨越野车与SUV在新能源化与智能化领域的发展趋势、技术挑战及市场机遇,为推动我国越野车与SUV产业的转型升级献计献策。......
腾势易三方科技体验日在哈尔滨举行,明星车型阵容展现豪华实力,吸引了大量用户和媒体前来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