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电动车公社的社长。
本以为上个周末,各家车企应该偃旗息鼓、积极备战。但谁承想,火药味居然比平时还浓!
6月7日的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诸多车企高管齐聚一堂,针对“反内卷”“技术安全”“出海”等热议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现场气氛也是针锋相对、剑拔弩张。
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更是直接炮轰:
“有些企业争当卷王,以卷为荣。如果继续这样卷下去,汽车产业的良好生态很可能会被带向邪路。同行们应当按照行业的规矩,按照自己签署的行业协议,相互监督、互相尊重,真诚地一起公平比赛。”
对此,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也表示:
“欢迎同行之间相互监督,但针对恶意举报、拉帮结派、诋毁抹黑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也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那么,抛开大佬们的口水仗不谈,车圈恒大是否真的存在?当下的汽车行业,又该如何反内卷、高质量发展?
今天,我们就来实事求是地好好聊一聊。
01. 车圈真有恒大?
车圈恒大论大家都听过了,但还是需要还原一下魏建军董事长原本的观点——
“有些主机厂,在市值和股价方面下的功夫太大。这样持续下去,中国汽车产业安全会遭到严重的威胁。现在汽车产业里边的恒大已经存在,只不过是没爆而已。”
言外之意,魏建军是在批评汽车行业的过度资本化:再叠加内卷导致的严重亏损,很可能影响新能源乃至整个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那么,比亚迪究竟是不是车圈恒大?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比亚迪资产负债率74.54%,乍一看确实有些危险。
但其中,却有几项关键数据完全不同!
第一点,是有息负债,说白了就是“需要按期还利息和本金”的欠款。恒大就是因为贷款利息高于毛利率,才入不敷出的。
但比亚迪和其他国内主流车企一样,有息负债的负担并不重。
第二点,是资产减值风险,叠加高资产负债率,很容易“资不抵债”把自己玩崩。
比亚迪这里,2024年底的固定资产(厂房、设备、公寓等)和现金基本和年初持平,存货(造出来但还没卖掉的车)占比15%,风险不算高。
第三点,则是压死恒大的最后一根稻草——资不抵债不可怕,只要企业还有盈利能力,就有翻身的余地。
去年,比亚迪的净现比是330%(1335÷402.5亿元),意味着卖车收到的现金比挣的钱还多(这在重资产的汽车行业很常见),利润率也有5.18%。
如果非要挑毛病的话,只能说比亚迪近几年扩张的速度确实飞快,最近4年的复合增长率超过了70%,如今的规模已经2020年的近4倍。
看到这里,比亚迪是不是“车圈恒大”,大家应该也心知肚明了。这件事之所以在最近被全民热议,背后折射的,其实是外界对于汽车行业过分内卷的焦虑和担忧:
汽车行业卷到最后,究竟会不会一地鸡毛?
02.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事实上,并不是只有这几年的汽车行业在疯狂内卷。
就拿隔壁的智能手机行业来说,早在全球出货量巅峰前夕的2015年,就已经从快速增长的蓝海市场,变成了竞争残酷的红海市场。
那一年的9月23日,小米和魅族的发布会居然巧合地在同一时间举行(看价格也知道是真的卷);
甚至连接待台,都同样设在了北京五洲皇冠假日酒店的大堂,只不过一个在左手边,一个在右手边。
到了10月份,整个手机行业举办了18场新机发布会,涵盖了中兴、奇酷、坚果、OPPO、魅族、大神、努比亚、乐视、荣耀、华硕、蓝魔、一加等一系列主流品牌。
这,像极了去年国庆节前后多款车型密集上市,共同围攻Model Y的场景。
如今的智能手机行业,在经历了大规模的内卷之后,只剩下6家出货量稳定的品牌:vivo、华为、小米、苹果、荣耀和OPPO,其他品牌几乎只能列为others。
2025~2027年,汽车行业很可能会和那几年的手机行业一样,面临最残酷的淘汰赛。最终有几家品牌能最终活下来,还很难说。
从手机行业的经验来看,如果想要在淘汰赛中留下来,必须从卷数量到卷质量;也必须从低端的中国制造,转型为高质量的中国智造!
正如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所说,“中国汽车在经历了高度竞争的蓬勃发展之后,必须回归本源,追求长期主义,追求高质量发展,这也是中国汽车由大变强的必经之路。”
而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正是四个字:技术研发。
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
其中一定绕不开的,是排名第一的比亚迪。
其在2024年砸了500多亿研发资金,这已经是比亚迪连续第14年研发投入高于净利润了,也是连续第3年位列中国品牌第一名,可见比亚迪对研发的重视。
用李云飞的话来说,“最核心的就是用技术创新打造世界级的汽车品牌,最好的流量就是技术,最大的财富就是工程师,我们希望用领先技术打造中国新能源名片。”
在高强度的研发之下,无论是续航超2000km、油耗低至3L的第五代DM技术,还是能原地起跳、三轮行驶的主动底盘云辇,乃至比奔驰EQG早了一整年的易四方,都已经突破了国外品牌的技术封锁,甚至取得了全球领先的水平。
此外,小米集团也值得说一说。
虽说小米集团不只有小米汽车,但今年的研发费用暴涨了50亿,多出来的部分几乎都砸在了汽车和AI上。这对于一位造车仅4年的新人来说,可以说是巨大的投入。
小米汽车,也确实预研了不少“黑科技”:SU7 Ultra上的高转大功率电机、YU7上的天际屏、还有未来的全主动悬架、线控底盘等等,水平也都处于行业前列。
而比较值得尊敬的,就是蔚来了。
如果考虑到吉利集团打算将极氪私有化、和集团共享渠道和研发资源,那么在这份榜单上,唯一没能实现盈利、还在坚持巨量研发投入的,就只有蔚来。
包括可充可换可升级的能源服务、NOMI、全球首款5nm车规级芯片、能“立香槟塔过减速带”的天行底盘,都出自蔚来的手笔。
但要想反内卷,只靠技术研发还远远不够。
这时,就要摸着石头过河了。
03. 拒绝内耗,积极出海
一个冷知识:去年狂卖427万辆、同比增长41%的比亚迪,在全球汽车销量榜单上只能位列第五名。
排在比亚迪之前的第四名,是569万辆的Stellantis集团;再往前的第三名,是723万辆的现代起亚集团;再加上常年榜一榜二的丰田大众,都是全球布局的一把好手!
(2023年的销量榜上,很明显能看出各家的“势力范围”各不相同)
纵观过去的几十年里,日韩能够在本国汽车市场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催生出全球顶级的汽车巨头,都离不开海外销量的巨大帮助。
可见死磕本国市场是没有前途的,唯有成为世界级的企业,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获得长远的发展。大厂想要稳住规模如此,小厂想要求生存亦是如此。
说白了,不能只留在新手村刷小怪,而是要勇敢闯世界,才能变得更加强大!
好的一点是,目前整个中国汽车行业的出海进度非常快,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继2023年超越日本、成功登顶全球第一汽车出口大国之后,2024年我国又以585.9万辆的成绩,迎来了19.3%的同比增长,坐稳了第一名的位置;
单车的均价,也从2020年的1.45万美元提升到了1.83万美元,属于“量价齐升”。
其中贡献比较大的,无疑是连续22年登顶的奇瑞,以及在欧洲、东南亚深度布局的上汽。
但到了今年,比亚迪的风头也很盛——
2025年一季度,比亚迪共出口21.7万辆,位居国内第二名,甚至还在意大利、澳大利亚、泰国、巴西等地成功登顶,拿下了新能源销冠;
包括在全球第二大新能源市场——欧洲,比亚迪也趁着马斯克的舆论危机,完成了对特斯拉的超越。
只不过,中国品牌的出海之路也依然存在挑战。
正如尹同跃所说,“不能把价格战卷向海外,更不能相互诋毁拆台,而是要在品质安全性能服务上多下功夫。我们不仅仅要把车卖出去,更要为当地带来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供应链、一流的生态,真正贡献和服务当地。”
在这里,社长也希望接下来的汽车行业能够少一些内耗,多一些高质量发展;
也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见到中国车遍布全世界大街小巷的那一天。
我觉得10万块钱的雪铁龙凡尔赛C5X,没有任何缺点,虽然采用了扭力梁的后悬架,但是麋鹿测试能做到80公里/每小时,全系车型均采用175马力的1.6T涡轮增压发动机、爱信8AT变速箱,关键定位为一辆跨界多功能轿车底盘却比SUV还高。
具体来看,在刚刚过去的二季度,特斯拉总营收224.96亿美元,同比下滑12%,低于市场预期的226.4亿美元。这一下降幅度创造了特斯拉2012年以来的最大单季跌幅。
7月销量68034辆 同比增长3% “合资新力量”成色更足
阿峰侃车|试驾风云A9L:全球真C级旗舰,驾控质感同级领先!
吉利博越自2016年上市以来,凭借高性价比、本土化设计和智能化配置,曾经成为紧凑型SUV领域的一款非常受欢迎的车型。但随着近几年国产品牌的车型越来越丰富,配置越来越高,用户可选择的车型也多,博越的销量不免显得有些吃力,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博越也进行迅速换新,一起来看看吧。
一入江湖岁月枯。
山路+高快+城区全场景体验,猛士M817智能辅助驾驶好用么?
电费不够一顿火锅钱?广本P7勇闯魔幻重庆
很简单,只要在各大汽车网站搜索9系列,便满眼都是各家自主车企的旗舰代表。若想要最高端的体验,看着“9”来选绝对不会错。只是,一系列的9系列也代表着高高在上的售价。直到——奇瑞风云A9L以14.99-20.79万元、超级置换价13.99-19.79万元正式上市。彻底颠覆了我们对9系......
15万级家用中型SUV 空间与配置均衡 海狮06DM-i应该怎么选?
8月份伊始,新势力车企们就迫不及待的公布了7月份的销量表现,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7月份各大新势力车企的销量表现吧。
实时显示歌词,被吹爆的深渊镜字幕音箱,花再Halo PixelBar值不值得玩?
不敢想,一台身形庞大的越野车,辅助驾驶竟如此丝滑,HUAWEI ADS 4赋能,猛士M817也像个老司机。
售价20.08万起 对标奥迪Q2L e-tron等车型 沃尔沃EX30怎么选有性价比?
把加油站和冬天一起拉黑:智己“恒星”的1500公里叛逆旅行
很多人或许都没有注意到,其实马自达EZ-6这车的销量一直都很不稳定。
随着国产新能源的强势崛起,现在合资燃油车不得不降价来换取销量,曾经都是十多万的车,现在不到7万都能入手,例如我们今天要说的北京现代伊兰特就是其中一款,更是经过市场检验,稳定可靠耐用省心,作为家用代步车再合适不过,今天我们就聊聊在市场中关注度一直不错的北京现代伊兰特。
近日,上汽荣威公布旗下中大型插混轿车荣威M7 DMH的续航信息:在CLTC标准工况下,纯电续航里程160km,综合续航里程2050km,亏电油耗低至2.91L/100km。
“一箱油跑半个中国”不是梦:智己“恒星”把增程车卷进1500 km时代
后置后驱+云辇C悬架系统,海狮06 EV开起来怎么样?本期视频就来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