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智行迎来大爆发,6月全系交付新车52747辆夺新势力销冠》
本月一号20点前后,笔者照例于晚饭后刷新好友圈了解最新车圈动态时,看到了鸿蒙智行的一位朋友转发了上面这条推送内容。
这是篇直来直去的官方推送,核心表达内容仅从标题就能一目了然。此外,文中还列举了“39个月内累计80万销量”“6月间创下单日交车3651辆的日交付纪录”等数据和亮点。在文章的后半部分,还给出了目前已经上市销售“四界”的部分最新信息以及细分数据。
图丨这份喜报多少让人感觉到年初以来持续数月的憋屈,好在终于翻身了
总而言之全文的意思归纳起来就是——从今年1月到6月,鸿蒙智行在走出一个大大的U型曲线后,终于回到了正确的轨道,并且还站到了更高的起点之上。
6月的成绩当然可喜可贺,但当前的这种态势对于完成2025年的年度目标而言,前路依旧堪称艰巨。毕竟在今年2月中旬,余承东定下的年度目标是100万辆。
去年6月,问界品牌曾经触及上一阶段销量峰值。
当时的核心产品矩阵M5、M7以及M9,当月销量分别为近6800台、超过17500台以及超过16500台。三款车加到一起,使品牌月销首破4万大关。
自从2023年9月,2024款问界M7上市以后,问界品牌的整体销量就呈现水涨船高的趋势。特别是在当年12月末M9车型发售以后,品牌趋势呈现口碑与销量双丰收的状态。
一方面,M7凭借在当时看中大型SUV中极致的性价比,成功将销量拉了起来。另一方面,体现当时智舱和智驾国内顶尖技术的M9车型的及时上市,也迅速拉动了自主新能源车型的高端市场需求。至于定位中型新能源车型的问界M5,在去年4月换代之后,最高月销量也曾达到接近七千规模,成为了品牌入门产品的重要支撑。
总而言之,这三款尺寸覆盖中型、中大型和大型SUV的产品,构成了较为完整的产品矩阵。
由于同时在中端和高端SUV市场,拿出了堪称一时之选的优秀产品,问界品牌乃至于赛力斯集团自然是无限风光。去年下半年,无论是在各种行业会议,抑或是年末的鸿蒙智行“四界同框”,赛力斯从创始人张兴海到全体员工,可谓扬眉吐气,挺直了腰杆。
进入2025年以后,因为车型面临改款等因素,问界品牌的总销量一度下滑,连带鸿蒙智行的总销量呈现显著下滑。直至三月下旬,M5和M9最新年度改款车型同时上市。
2025款的M5和M9车型,其升级模式承袭去年。首先是对配置和设备做了一定的提升,多了一些新功能并且对现有问题进行优化。同时也更新了座舱设备,车载系统升级至HarmonyOS 4.0。此外动力系统也进行了升级,除了使用新的高功率电机外,增程版换用了最新的增程器降低了能耗。
年度改款推出后,M5和M9车型的销量在4月份就开始了快速反弹,并在5月份达到了近5000和1.5万辆以上规模。但问界品牌真正的发力是在4月中旬——首款基于完整魔方平台开发的车型问界M8,正式宣布上市。
问界M8的定位从其型号即可一目了然,其售价区间也完美填补了此前M7和M9之间的空隙。其定位“家庭智慧旗舰SUV”,也恰好对应M9的“全场景智慧旗舰SUV”。
M8上市之后,立即得到了市场的热烈响应,5月交付即实现破万,6月根据官方口径交付量达到了21185辆。一款售价区间36~45万的大型SUV,居然在国内SUV细分市场内月度销量排名第四。
根据官方数据,6月份问界全系的月度销量为46086,在“四界”中占比达到87.4%。其起落也直接决定了鸿蒙智行的整体销量。
除问界以外,鸿蒙智行目前正式推出产品的,还有智界、享界与尊界。合作的整车集团分别对应奇瑞、北汽以及江淮。
智界的销量从去年11月起,曾有一波冲高。基于奇瑞E0X平台开发的中大型SUV车型R7于年末上市后,因为更加年轻化的外观以及相对更高的配置(配备空悬系统,为“满血”途灵底盘),吸引了相当一部分消费者购买。月销曾在去年12月一度冲高至接近1.6万辆的水准,连同同门S7车型整体销量接近1.8万。
图丨智界R7一度分流走了相当一部分问界M7的销量,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鸿蒙智行体系目前所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
但在进入到今年三四月份,随着问界M5/9车型推出年度改款,以及全新M8车型的上市,4~5月销量还维持在五千多的区间,6月整个智界品牌的销量已经降至2459辆的程度,仍将智界S7算在内的数据。
在某种程度上,这也说明实际在鸿蒙智行体系内,消费者也形成了对于品牌的路径惯性。当然,这确实也仅仅只是“惯性”而已——一旦习惯的品牌面临换代空窗期的时候,认同由华为智能技术背书的这个鸿蒙智行体系的消费者,并不抗拒于在同体系内寻找替代产品。
享界S9的销量趋势,是值得专门一提的。今年4月中旬,享界S9增程版车型上市。并立即在市场层面上有所反应——5月S9的销量突破2000台,6月的交付量较上月翻倍,达到了4154辆。
从绝对数量上看,四千出头的月销似乎并不算多。但考虑到消费者对于B级以上轿车的挑剔程度,以及这毕竟是一款售价区间在31~45万之间的豪华车,我们似乎也不该苛责太多。毕竟国内乃至全球市场能够大卖的B级、C级新能源轿车,数来数去也只有满身buff的特斯拉Model 3,以及是能够提供大量情绪价值的小米Su7,或者是真的性价比和口碑爆炸的比亚迪汉。而同样的问题,也是智界S7当前所直面的。
当然,在说过智界、享界的轿车产品所面临的问题之后,也不妨看一下同属鸿蒙智行的“反例”。
鸿蒙智行内已经有产品上市的“四界”,已知6月的官方销量分别为:问界46086辆、享界4154辆,智界则是2459辆,而鸿蒙智行的总销量则是52747辆。而考虑到尊界是目前没有6月具体销量数据的唯一一个品牌,简单做个减法后剩下的1449辆,是否便是其6月交付数据?
尽管尊界S800作为一款定位D级超豪华、定价区间在70.8~101.8万的国产轿车,月销能够逼近一千五百看似有些不可思议。然而考虑到同价格区间的仰望U8在上市之初也曾达到过1600以上的月销,则这个数据也是真实可信的。
而官方不以此作为宣传重点,想必是考虑到预热到正式上市前累计订单的集中释放,以及此类豪车正常月销通常不过三位数的现实情况。毕竟尊界S800具有标杆性质,尽量拉高体系的上限,便是其存在的最大意义。
关注问界品牌动向的朋友可能发现了,早在去年4月中旬的时候,赛力斯就已经发布了M7的Ultra版。其正式上市,是在去年的5月末。
图丨M7车型在问界产品矩阵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但作为一款在2023年9月,点燃问界品牌乃至整个鸿蒙智行市场热度的主力车型,赛力斯却几乎并未在今年以同样的周期推出其年度改款。而是“坐看”其销量从年初开始下跌,目前维持在四五千一线(6月销量5411辆)。
考虑到M5以及M9年度改款的迅速和果断,则关于M7的真相显然只有一个——赛力斯今年推出的M7改型,将是基于魔方平台进行的重新开发版本。换而言之,大概率是一种换代车型。
现款M7车型,其底盘设计传承自东风风光ix7,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汉兰达。简言之,其本质源自丰田TNGA架构,与一众国内新能源汽车拥有相近的源头。
汉兰达底盘设计的优势,是国内乃至全球车企普遍都承认的事实。但站在2025年的视角,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质量普遍突破2.2吨,并且在向着2.5吨增长的前提下,其设计冗余和潜力,正在逐步消耗。
以23/24款M7车型为例,虽得益于“半套”途灵底盘(相比问界M9和智界R7,少了双腔空悬)的加持,但总体而言其驾驶体验仍以舒适稳妥为主,本质上走的是家用/商务定位,是典型的城市SUV。很难在驾驶体验上更进一步。
图丨尽快普及魔方平台的另一项重要意义在于,能够进一步降低问界全系的综合生产成本,加快开发速度
所以,既然赛力斯已经拿出了基于魔方平台开发的M8,则将M7车型通过魔方平台重新开发,也就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此外,新的M7基于当前M8/M9的设计语言设法统一家族化设计风格,也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而自从5月起,不断爆料的新M7路试车偶遇,也间接证明了大改或者换代问界M7已经接近完成的这个事实。
以问界M7这款车的市场定位,以及曾经的受欢迎程度,一旦其完成换代工作,则大概率月销将恢复到去年的全盛期。这一关键变量意味着,问界品牌在下半年月销突破5万辆会是很轻松的一件事,而整个鸿蒙智行的月销相信未来将不止于6万辆的规模。
然而,这似乎远不足以实现鸿蒙智行方面年初提出的百万辆年销量目标。那么,如何保证全年销量尽可能逼近这一指标?这就要看另一个,更大的潜在变量——与上汽集团合作的尚界品牌。
图丨尚界正式官宣现场
现阶段,鸿蒙智行体系内的最低起售价,分别为问界M5增程 Ultra后驱版以及智界S7 705km Pro这两款车,不考虑厂商优惠只看指导价,均为22.98万元起。
换而言之,迄今为止的“四界”,并没有一款价格平易近人的走量车型。但这种状况,相信将在下半年随着尚界品牌的正式启动告一段落。
根据目前已经流出的各种线索,尚界的首款产品大概率将基于上汽体系的现有车型进行升级优化而来,大概率将是从飞凡、荣威品牌中选择一款现有或者即将上市的产品。起售价格根据年初的情报和推测,价格区间应该在17~25万之间。
当然以目前的标准推测,起售价格会有不低的概率被下调至15万一线,以求打入目前市场上最容易走量的区间。毕竟如果真拿2月份那个百万辆目标当回事,想要尽力去完成的话,在走量车型赛道中钉入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楔子,是非常有必要的。
时间已经过半,头顶百万年销目标的鸿蒙智行,前路绝非坦途。特别是上半年约20.5万辆的累计销量,与目标存在显著差距。换算下来,下半年月均需冲刺近13万辆,压力可谓空前。
尽管我们已经非常清楚破局的关键,在于依托魔方平台新生的问界M7,以及是否能下探到15万亲民线的尚界。然而精准激活这两大变量引擎,以及其动力是否足够强劲,一切仍旧是未知之数。
图丨网友绘制的25年度鸿蒙智行全车系前瞻图,部分车型价格为年初数据未及时更新。部分尚未发布车型为设想图,作者见图上标注
但纵然百万辆的远大目标注定无法实现,下半年难道就不值得为之拼搏了吗?纵观从华为智选到鸿蒙智行的这几年历史,其一路走过的经历告诉了产业,中国顶流ICP巨头赋能的强大,以及主机厂所能爆发出的强大潜力。
将数字埋在心底,埋头去干就是了。此后向前迈出的每一步,都将为中国汽车工业书写新的历史。
7月,随着比亚迪官宣启动“天神之眼”史上最大规模的智能驾驶OTA升级,秦L再次成为行业关注焦点。这场涵盖四大品牌、三大功能板块、十余项功能的技术进化,不仅标志着比亚迪智能驾驶布局进入全新阶段,更将智能泊车这一“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场景,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省油5%,折寿3年!全网怒骂的“自动启停”,是时候该取消了?
“每个男人都渴望代表科技方向的座驾!” 电动邦联合创始人-何毅老师正式解锁仰望U7纯电旗舰!为明星推荐过200多台车的何老师,自己选择了仰望U7,交付现场亲启专属紫色内饰,揭秘 “必选纯电”三大理由:超700km续航终结焦虑、高压快充高效补能、静谧舒适颠覆认知。仰望专属 “三件套......
比亚迪上线「手车互联」,覆盖华为、OPPO、荣耀、vivo、小米等国内主流手机品牌,车机互联更开放更
租辆氢能车游海南是什么体验?
威马汽车复活计划曝光:年产1万辆只是开始,还是最后的挣扎?
增程SUV+溜背小车,小米两款新车谍照再曝光
比亚迪为智能泊车兜底已经过去一周,国内车圈还在观望,反倒是国外媒体坐不住了。 美国知名商业媒体《Fast Company》专门报道了比亚迪这次发布的媲美L4级智能泊车,标题直接亮出狠话:“比亚迪可以完全自动泊车,特斯拉完了。” 一向以科技先锋自居的美国媒体,如今开始直言比亚迪......
比亚迪手车互联,这次真把「无缝衔接」玩明白了
零跑C11上新款!硬件升级 槽点全改,价格依旧给力,兄弟们来一起看一看~!
瑶光CDM拿欧洲ENCAP五星!就跟呼吸一样简单?
“得中级轿车得天下”的传统说法,不灵了。
乐道L90给出19万诚意价后,理想i8纯电豪华牌怎么打?
家人腰并不是很好,请问出行时乘坐领克900的“零重力座椅”能缓解吗?
比亚迪OTA大升级啦! 手车互联 全品牌覆盖
创富利器皮卡终极对决,大将军F9凭何超越江铃宝典成商用首选?
各位比亚迪车主和准车主们,现在立马扔掉你车里的手机支架!本以为手机和汽车的合作会是拉帮结伙,谁知道比亚迪一声号令,竟让华为、小米、OPPO、VIVO、荣耀、一加、Realme、iQOO这些“日常互怼”的手机巨头罕见同框,集体“上车”了! 这不是科幻片预告——比亚迪全品牌手车互......
探店埃安UT ultra:超帅外观,不到10万就能拿下
秦PLUS 6月劲销38618台 家轿冠军即将迎来实力升级
绷不住了!特斯拉也玩加长?Model Y L秋季登场,靠第三排提振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