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汽车冷启动原理 决定了热车是个假想命题

汽车冷启动原理 决定了热车是个假想命题

牛车网 2010浏览 2019-12-25 IP属地: 未知

进入冬季,“热车”这个话题又成为了用车的高频词汇。是否需要热车?热多久为最佳?如何热车最科学?今天,牛车实验室就从发动机的技术角度带大家解读一下“热车”的奥秘。

首先我们要知道热车一词,或者说热车的习惯是从何而来。早期的汽车采用化油器技术,在寒冷环境下,化油器不能正常工作,燃油不能被充分雾化,造成发动机供油不稳定。所以在早期,冬季车辆启动后要进行热车,让化油器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后再上路行驶,而这样的习惯也一直流传下来。

不过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现在的发动机早已告别了化油器技术,取而代之的是电控喷油系统。电控系统的优点就是受温度影响小,让发动机在低温环境下也能保证良好的雾化喷油效果。这也是有些人认为冬季不需要热车的主要原因。

车辆在停放一段时间后,机油会受重力影响流回油底壳,发动机缸壁会处于无油状态,缺乏润滑。此时突然开始工作,必然会造成发动机磨损,影响使用寿命。

这样看来,冬季热车似乎是个必备环节了。如果看到这你就想关闭窗口,那么你将错过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如何热车才是最科学,你了解吗?

如何热车,其实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首先,大部分新款汽车在冷启动后,发动机的转速都要明显更高,这其实已经是发动机在进行“自我润滑”,通过升高转速的方式让机油快速附着在缸壁上,达到正常的工作效果。

一些较老的车型,冷启动后转速不会自动升高,这时需要人为热车一两分钟。这里也有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热车时间越长,发动机内越润滑,效果越好。其实不然,发动机长时间处于怠速状态下,燃油燃烧不充分,会造成节气门产生多余积碳,长此以往会影响车辆动力,增加油耗。

此外,发动机冷启动后还有一个附属影响,就是排放略高。这主要是由于三元催化器由于温度低不会正常工作,不能有效稀释排放中的有害气体,造成污染物超标。

在很多车型的用户手册中,都能够看到不少关于无需预热发动机的提示。以我们自费购买进行测试的轩逸为例,《驾驶常见问题答疑手册》特意提到:“一般常温下,发动机无需刻意怠速热车,低速行驶暖机效果更好。”

看到这,很多网友可能会说,原来正确的热车步骤并非原地,而是缓慢行驶?其实并不全对,冬季正确的热车步骤应该是启动车辆30秒后,缓慢行驶一段时间,待水温灯消失或是达到90℃后,就可以正常驾驶了。

所以这么看来,其实我们车主几乎是无需特意热车。上车后正常启动发动机,检查各项仪表,系上安全带等操作,基本也过去半分钟了,随之驶出地库或小区,一般也都是低速道路。因此对于车主而言,冬季不需要额外增加热车时间,只是在冷启动后不要激烈驾驶即可。

综上所述,冬季热车其实只是一个假想命题,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汽车厂商早就为我们消费者解决了曾经的用车难题。怎么样?从明天起,不用再早出门10分钟在车里挨冻了吧?

文章标签:
技术解析
 
相关推荐
牛车网 1.2万粉丝    1万作品 关注 牛车网是汽车互联网江湖的挑战者,立志打破汽车与消费者之间信息
推荐作者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