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深度】大众特斯拉相爱相杀,报复性消费会出现在汽车界吗

【深度】大众特斯拉相爱相杀,报复性消费会出现在汽车界吗

【悦车圈】 1207浏览 2020-05-06 IP属地: 未知

新能源车板块暴涨,是因为特斯拉又降价了,降到27万,这还不如一块金劳贵。只能说特斯拉的车越来越像电子产品了,让人不得不怀疑未来电动车会像苹果颠覆诺基亚一样取代燃油车。

特斯拉,一位传奇的老板打造的传奇企业。犹记得特斯拉出世以来,许多传统车企都不把他放在眼里,觉得这只是千千万万个昙花一现式企业之中的一个,认为自己的车企只要愿意,肯定能推出新车打败特斯拉,但是事实证明,特斯拉的电动车这么多年来一直都占据着世界第一的位置,或者说是龙头老大的地位。

【深度】大众特斯拉相爱相杀,报复性消费会出现在汽车界吗


就在前几个月,特斯拉的市值冲破1000亿美元,超越大众、奥迪、保时捷、兰博基尼、宾利、布加迪,随后又冲破1500亿美元,仅次于丰田。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并不是靠销量走到今天的地位,Model 3的系统才是给众多工程师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环,也是市值的保证。比如工程技术研究与咨询公司Munro Associates认为,Model 3的电子元件简直是杰作;一家德国工程公司在逆向开发后,也被Model 3震惊了,而这一次,轮到傲娇的大众认怂了。

【深度】大众特斯拉相爱相杀,报复性消费会出现在汽车界吗


日前,我们从外媒了解到,大众将特斯拉视为新能源领域的劲敌,大众集团CEO迪斯在大众内部在线会议上表示:“大众追赶特斯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主要难点在驾驶辅助系统等软件方面。”迪斯认为,大众需要向特斯拉学习的还包括不用钥匙就能进入车内,多功能和简洁的设计等,大众须在这些领域向特斯拉学习。

【深度】大众特斯拉相爱相杀,报复性消费会出现在汽车界吗


大众CEO迪斯还表示:“最让我们头疼的是驾驶辅助系统的功能配置,50万辆特斯拉如同一个神经网络,持续收集数据,以14天为周期,为客户提供改进的功能和新的驾驶体验,目前没有其他汽车制造商能做到这个。”大众也开始重视用户体验,看来特斯拉的更新能力真的给传统车企带来不小的冲击。

另一方面大众早有动作,在2019年6月成立了汽车软件部门,根据规划显示,大众计划在2025年前在汽车软件上投资70亿欧元,未来大众软件自研比例将提升至60%。

【深度】大众特斯拉相爱相杀,报复性消费会出现在汽车界吗


作为中国市场老大,大众也有不愿低头的野心。为了能与特斯拉一较高下,大众正在构建一个新的软件机构以实施"特斯拉追赶计划"。实际上,大众已经在全新ID.3纯电动车上构建了许多类似于特斯拉汽车的软件功能,在软件领域,半路出家的大众跟科班出身的特斯拉还是有些许差距的。

【深度】大众特斯拉相爱相杀,报复性消费会出现在汽车界吗


早在2017年9月,大众就启动了业内最全面的电动化战略"Roadmap E",目标是到2030年,集团的整个车型阵容全部实现电动化。根据去年4月在上海车展公布的计划,大众将在十年内推出近70款电动车型,到2028年,计划在全球交付2200万辆纯电动汽车。

迈出如此激进的电动化步伐,或许就是为了此时追赶特斯拉做足准备,但是俗语说了,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据《Manager Magazine》去年12月报道,大众ID.3存在"大量"软件问题,其不完备的软件架构将影响到2万辆产品,并且需要手动更新软件去解决,这无疑是让本不成熟的大众软件系统雪上加霜。

【深度】大众特斯拉相爱相杀,报复性消费会出现在汽车界吗


特斯拉之所以估值高,并在疫情期间依然能保持市值暴涨的势头,部分原因是比起汽车企业,特斯拉更像是一家软件公司,它拥有高速的更新迭代能力,自然也就能够在看似不变中蓬勃生长,与用户产生更紧密的连结。似曾相识,就像乔布斯的苹果。

或许这就是硅谷汽车的智能化与德国汽车工业之间思维差异产生的距离,在传统汽车制造商无法短期内扭转思路的情况下,未来能与特斯拉在技术层面正面抗衡的,或许会是尚未爆发的"苹果"势力,注意,仅仅是没落地的技术层面哦,说到做车,苹果在众多车企面前还是小孩子。

【深度】大众特斯拉相爱相杀,报复性消费会出现在汽车界吗


我们能不能解读为,在这个时候,迪斯向外界释放了这条消息,或许大众未来有和特斯拉联手的可能,一位有电动车技术,一位有现成的生产规模,这样的“巨无霸”会对汽车界造成怎样的冲击?

而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疫情期间被压抑的消费需求逐渐释放,所谓的“报复性消费”正在部分行业上演,尤其是餐饮业。饿了么4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前有超过8万家火锅店订单数量超过了疫情前,6万余家奶茶店销量恢复到疫情前,甚至有所增长。

【深度】大众特斯拉相爱相杀,报复性消费会出现在汽车界吗


这一数据想必让汽车圈人士精神都为之一震,也在暗暗期待汽车业报复性消费的到来。然而,报复性消费似乎并没有降临到疫情之下遭遇重压的车市。

根据相关数据表明,乘联会近日发布的3月乘用车销量数据显示,狭义乘用车3月零售量达到了104.5万辆,同比下降40.4%,环比增长317.5%;批发销量为100万台,同比下滑48.1%,环比增351.1%。

【深度】大众特斯拉相爱相杀,报复性消费会出现在汽车界吗


随着国内疫情的逐渐好转,国内汽车销量从2月的低谷中逐步复苏。不过对比去年同期,3月汽车销量仍然呈现较大幅度的下滑。此外,不同于餐饮业情况,国内汽车销量并未恢复至疫情暴发前的水平,据乘联会此前发布的数据,2019年12月,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为216万辆,远远高于今年3月水平。

由此来看,3月汽车销量好转的背后,其实并非所谓的报复性消费,叫做恢复性消费或许更为贴切。那报复性消费还会出现在汽车界吗,从以下几点来看,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严博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疫情只是让消费者购买私家车的短期刺激因素。从长远的战略角度来看,公共交通仍然会扮演更加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城市发展的关键角色,毕竟更加方便和便宜。

【深度】大众特斯拉相爱相杀,报复性消费会出现在汽车界吗


其次,从消费能力来看,一方面,相对于火锅、烧烤、奶茶,汽车所要付出的代价明显更大,购买奶茶可以不用想太多,直接买买买,但购买汽车消费者大都会慎重考虑一番;另一方面,尽管疫情期间公共交通不便,引起了一定的购车需求,但与此同时,由于疫情导致诸多企业业绩出现大幅下滑,部分消费者的收入也因此受到影响,这可能会导致原本想购车的人计划搁置,原本买不买都可以的人暂时不考虑购车。

我们自己每天切切实实感受到的是,此次疫情对就业、收入、物价等方面的影响,使得大多数人抗风险意识提升,消费趋于理性。据融360维度披露的《疫情期间大众消费信心调查》显示,超6成受访者表示会更加趋于理性消费,仅有11%表示将扩大消费。可以想象,疫情之后再疯狂的消费群体也会“悬崖勒马”,例如90后、00后的超前消费习惯,可能也会冷下来。

巨大的变革中,往往会有人掉队,也会有人顺利上岸。问题是,哪些车企可以抓住这次机会、哪些又会被时代所抛弃?虽然暂时还不知道答案,但可以预见的是,汽车业的大戏正在上演。

 
相关推荐
【悦车圈】 143粉丝    36作品 关注 【悦车圈】 每周为你网罗身边最IN,最新的汽车品牌活动!
推荐作者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开老表改车 关注
开老表,日常汽车改装工作分享:通风座椅、氛围灯、汽车音响等。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