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当新升级的GL8遇到刚出道的威然,“扎堆”而来的MPV谁更强

当新升级的GL8遇到刚出道的威然,“扎堆”而来的MPV谁更强

汽扯扒谈 3299浏览 2020-05-09 IP属地: 未知

在全新一代GL8即将公布售价前几个小时,上汽大众宣布定位高端全新MPV的中文名为“威然”,抢风头的意图非常明显。在MPV市场有些“寂寞”的GL8,迎来了同集团的强劲对手。

当新升级的GL8遇到刚出道的威然,“扎堆”而来的MPV谁更强

对于GL8而言无论是资历还是销量,都是同级无可争议的标杆,此次全方位提升之后,基本没有明显短板;而威然则开辟了大众在MPV领域全新的细分市场,继轿车和SUV车型之后,大众准备“收割”MPV市场,因此这两款车型对比确实是看点十足。

但高端MPV市场竞争远不止这两款车型唱“二人转”,据了解已有多个合资车企已经将打造高端MPV车型提上了议事日程。

GL8“组团”仍偏商务

进入中国二十余年的GL8,已经在中国市场深深的扎了根,甚至成为商务接待用车的“代名词”,而这款车型也从单一车型到新老同台,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

当新升级的GL8遇到刚出道的威然,“扎堆”而来的MPV谁更强

而新推出的新一代GL8家族,产品阵容进一步扩充。分别包括GL8 Avenir艾维亚、GL8 ES陆尊和GL8三大车系,最高价格更是突破50万元,不仅创造了通用国产车型售价新高,车型也完成从豪华到奢华的跨越。

当新升级的GL8遇到刚出道的威然,“扎堆”而来的MPV谁更强

GL8由单一车型变成家族矩阵,三大车系针对不同的目标客户群,定位非常清晰。全系车型在搭载2.0T+9AT的动力总成基础上,单是通过车身颜色上就一目了然车型定位,而且不同定位车型内饰在视觉及触觉感受差别明显,这也是此次新GL8调整最成功之处。新GL8近30万元的价格区间跨度,构造出中高端MPV市场完整圈层,进一步确立了市场领导地位。

对于新GL8而言,最明显的变化还是在科技感与舒适感两方面提升。但是无论从设计、尺寸还是以往给消费者印象,整车仍偏向商务定位。

威然“独大”尚欠经验

上汽大众要推出高端MPV的消息一发布,就获得非常高的关注度,而随着车型信息陆续曝光之后,这款命名威然的MPV已逐渐清晰。对于威然的第一印象就是“大”,车长达到5.3米,轴距达到3.18米,均明显超过GL8。

当新升级的GL8遇到刚出道的威然,“扎堆”而来的MPV谁更强

威然在外观、内饰、动力方面都是一台非常典型的“大众”品牌车型。因此虽然是一款全新车型,但是给消费者的感觉略显平淡。在配置方面,威然还是很投入的,各种豪华与科技配置都很齐全,对于第二排的“行政座椅”照顾的非常周到,甚至还带有多种模式按摩功能。

当新升级的GL8遇到刚出道的威然,“扎堆”而来的MPV谁更强

威然最终售价还未公布,但是从两款车型35-40万元的预售价格来看,与别克新GL8 ES陆尊的定位基本一致。对于威然而言,虽然身背大众品牌背书,让消费者对于车型的品质不用有太多担心。但是大众在高端商务MPV方面,还是缺少成功“案例”。因此威然在市场要站得住脚,还是需要在一定时间磨合与消费者口碑传播。

更多合资MPV加入战局

对于国内定位中高端MPV市场来说,主要还是三分天下。一块是广汽、吉利等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另一块是别克GL8在商务出行“一家独大”。还有一块就是本田、丰田为代表的日系车型。本田奥德赛与艾力绅已逐渐获得众多家庭用户青睐,而丰田埃尔法在高端MPV市场,一直延续加价传奇。

当新升级的GL8遇到刚出道的威然,“扎堆”而来的MPV谁更强

而随着上汽大众推出首款高端MPV,丰田在中国的两个合资公司,也加快了国产高端MPV的步伐。有消息称,已经在国外发布的丰田全新一代Sienna(塞纳),将陆续引进广汽丰田与一汽丰田国产;北京现代首款MPV路试谍照也被曝光,这无疑让国内高端MPV战局更为激烈。

高端MPV“扎堆”为哪般?

实际上,MPV车型在中国车市的市场容量并不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合资品牌却“扎堆”推出中高端MPV,这并非偶然。一方面是由于消费升级引发市场需求变化。购买车型消费者中,换车或者购买第二辆车的比例明显提升,因此豪华品牌近两年涨势迅速,而符合消费者驾乘品质和二孩出行要求的中高端MPV,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需求量迅速增长的“风口”。

当新升级的GL8遇到刚出道的威然,“扎堆”而来的MPV谁更强

另一方面,近两年受豪华品牌挤压,合资品牌不断下探。而随着中国品牌实力提升,合资品牌向下的空间也越来越小。因此合资品牌同样有着品牌向上提升、拓展价格空间的诉求,而高端MPV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当新升级的GL8遇到刚出道的威然,“扎堆”而来的MPV谁更强

但是相比于SUV和轿车,消费者对于MPV的品质要求明显更高。而高端MPV获得消费者认可,也不能仅仅是豪华配置的堆砌,而是驾乘感、空间感、静谧性、可靠性的综合考量,因此对于车企造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未来对合资车企而言,是否得“高端MPV”者也会站在品牌力的高点,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标签:
技术解析
 
相关推荐
汽扯扒谈 2.2万粉丝    4403作品 关注 在这里轻松读懂汽车!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