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试驾宝马530Le,豪华插混产品的正向循环案例?

试驾宝马530Le,豪华插混产品的正向循环案例?

雅斯顿 6浏览 2020-05-10 IP属地: 未知

试驾宝马530Le,豪华插混产品的正向循环案例?

为何宝马530Le会在PHEV市场一家独大,甚至将诞生不久的奥迪A6L插混秒成了渣渣?为何5系受众群愿意为PHEV版车型买单?

相较于纯电车型,PHEV产品并非新能源领域的香饽饽,一定程度上讲,消费者选择它有两种原因:其一是单纯为了一块绿色牌照来维护一线城市的路权;其二是希望日常通勤成本更低,并寄希望于燃油动力的保留,最大程度缓解对续航焦虑的不安。

其实这两种价值观都没有错,也是PHEV身为过渡产品,存于世的底层意义,但事实上这类消费者的基数并不大。

数据显示,车市滑坡背景下的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为近92万台,同比下降1.2%。其中纯电车型销量增长0.9%,而PHEV车型份额下降8%,下降后重混动车型总销量20万台有余,大概占新能源市场20%不到。

插混市场格局几何?

有意思的是,单纯从数字上看,根本无法理解PHEV市场的竞争格局,在本就狭小的市场空间下,这片似蓝非蓝的海域并非百家争鸣,而是几款产品在各自圈层独大。

试驾宝马530Le,豪华插混产品的正向循环案例?

以去年PHEV车型销售榜单举例,位列前五的车型有途观L插混、帕萨特插混、比亚迪唐DM、荣威ei6和宝马5系插混,也就是530Le。也许是疏于关注PHEV市场,530Le全年25586台的销量让人有些惊讶,其销量远远超过榜单上混迹运营领域的低价产品。

更令人惊讶的是,即便抛开18%的大客户购买数据,宝马530Le销量依然高过其他产品位居第一,不难看出在PHEV领域,宝马5系具备雄厚的群众基础。那么纵向比较如何呢?

2019年,宝马5系共销售16万台有余,一定程度上讲,5系始终能为华晨宝马提供稳定、持续、有力的销量输出,此中插混车型共销售近2.6万台,占比近25%,数据不可谓不优秀。

拿出3月数据,宝马5系共销售1.2万台占品牌份额38%,而插混卖了2100台左右,权重依旧不低,要知道1.2万台的销量几乎与疫情爆发前的1月持平,而混动则猛翻5倍。

试驾宝马530Le,豪华插混产品的正向循环案例?

为何宝马530Le会在PHEV市场一家独大,甚至将诞生不久的奥迪A6L插混秒成了渣渣?为何5系受众群愿意为PHEV版车型买单?带着这两个问题,我借了一台530Le里程升级版,希望从试驾中找到答案。

宝马很在意PHEV

这个小标题看似苍白无力,却能通过530Le的升级动作找到佐证。顾名思义,这台里程升级版将工信部纯电续航里程升级到理论值95km,相比于原来的67km提升40%左右。但值得一提的是,二者皆为2020款,上市时间相隔不到5个月。

由此可见,相比于新款车型,67kw的纯电续航里程对于市场而言,无法禁得住考验,毕竟愿意为530Le买单的消费者其财富值较高,而且多为一线城市用户,那么大城市通勤的交通环境下,过低的续航里程难免会让人焦虑,而有钱人的快乐,在于如何消除焦虑。

试驾宝马530Le,豪华插混产品的正向循环案例?

技术上,里程升级版的高压电池采用了811镍钴锰三元锂电池,工程师在不改变电池包形状、体积和电芯数量的情况下,将电能总容量提升了37%,达到17.7kw/h。

所谓811,即为正极材料中为镍钴锰,同时含量比例为80%:10%:10%的三元锂电池。按照镍、钴、锰三者用量比例不同,镍钴锰三元锂电池具体可细分为111型、523型、622型和811型等,现在多以523和622型为主,单体能量密度在200Wh/kg。而811电池可以达到300Wh/kg。

试驾宝马530Le,豪华插混产品的正向循环案例?

毫无疑问,这台530Le的动力电池依旧由宁德时代提供,但2018年5系插混的电池能量密度还为111Wh/kg,可见得益于电池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供货方的技术进步,宝马才能引入质量能量密度更高的电芯,进而不改变电池组形状和体积。

与此同时,里程升级版并没有加价,电机技术上也没有改动,依旧为P2位置永磁同步电机,采用发动机、离合器、电机、离合器、变速箱、差速器、车轮的整体布局,其电机集成在采埃孚8AT变速箱之后,轴向长度增量依旧为13mm,没有变动。

新车的配置标配项方面几乎无变动,但在选配项方面更「贴合」新一代三系的思路,这让49.99万的低配版配置更灵活,比如车主不想用花里胡哨的手势控制等功能,那么可以单独掏1万块加装自适应巡航。

试驾宝马530Le,豪华插混产品的正向循环案例?

不难看出,宝马之所以短期内快速升级里程,是因为弥补530Le的最大不足,此背后的逻辑,是必须将奥迪A6L e-tron的54km纯电续航短板放大,于数字端按在地上摩擦,进而继续保持竞争力。

530Le驾驶感受如何?

于静态层面要讲的不多,它继承了5系燃油版的内外装设计,因为削减了油箱容积并且电池组形状无变动,其后排空间依旧是5系该有水准。

但值得一提的是,我所试驾的530Le里程升级先锋版售价53.69万,而且是顶配,厂家已经把这台试驾车武装到牙齿,有的没的只要能选配悉数加装,甚至精确到了后排座椅加热。

试驾宝马530Le,豪华插混产品的正向循环案例?

有一说一,如果不选装的话,530Le顶配在舒适性、功能性配置上要弱于燃油版的530Li行政豪华型,比如说后排多媒体、更丰富的座椅调节、感应后备箱以及英国顶级扬声器宝华韦健。

试驾宝马530Le,豪华插混产品的正向循环案例?

但是530Le的硬核配置方面却反超后者——比如空气悬挂、自适应巡航、逼格满满的触控钥匙。尤其是空气悬挂,全系标配的姿态让燃油版车主想都不敢想。

说完静态说说动态。530Le的能量管理模式依旧为三种,分别为分别为AUTO eDrive、MAX eDrive、BATTERY Control。

试驾宝马530Le,豪华插混产品的正向循环案例?

其中AUTO eDrive由行车电脑自行调配动力输出模式,将燃油和电机按照不同工况自由搭配;MAX eDrive为纯电输出模式,此时它的工况表现就是一台纯电车型;BATTERY Control的使用频率应该没有前两者高,驾驶员可规定一个预期电量百分比,在动力电池的能量储备达到预期前,车辆完全由燃油机驱动,到达预期电量后则改为AUTO eDrive模式。

以上三种模式对应的试驾诉求分别为:

①BATTERY Control下驾驶感受与燃油版相差几何?

②AUTO eDrive模式下急加速表现如何?

③MAX eDrive下掉电到底快不快?

本想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但经过140km左右的试驾之后,我得到的信息却不止于上述问题。

首先,接手试驾车时燃油续航里程为280km,纯电续航里程为0,在BATTERY Control下我将电量预设为100%来模拟亏电状态。本以为电池不蓄满电机会完全怠工,但是BATTERY Control的控制模式却没那么死板,只要电池存在一丁点电,在起步阶段都会稍稍介入来降低油耗,起步感受与部分48V轻混模式很相似。

试驾宝马530Le,豪华插混产品的正向循环案例?

诚然,530Le需要这种逻辑,因为车主在消除纯电续航里程焦虑后,仍然要面对油箱容积过少的焦虑……

另外,BATTERY Control模式下其动能回收系统的表现非常积极,这种积极我没法用语言量化,因为新能源车型在抬起刹车踏板后,都会有极强的拖拽感,并且我没有开过此前的插混版,所以我只能用数字表达。

比如,我在燃油续航里程为208公里时,电池蓄满了100%……

此间,宝马5系的驾驶感受于燃油版相差不大,甚至我没感受出来2.1吨重的大车身带来了什么负担,那种低速平稳行驶下的滑行感依旧很有韵味,只是动能回收系统让红绿灯前的那100米尤为不舒服。

想要找回燃油性格,必须深踩地板油,将转速轰击至4000rpm以上,那个熟悉的4缸增压声音又会回到车内,此时跟它一见如故。

不得不说,纯燃油下184匹的动力依旧足够,但300多公斤的自重增加带来了转向时的略微迟滞感,转弯或者急加速并线时,明显能感觉出差异,具体表象是转向初段车身姿态变化带有一定滞后,而这或许是插混全系标配空气悬挂的原因——咱讲究舒适。

试驾宝马530Le,豪华插混产品的正向循环案例?

将模式换为MAX eDrive后,说实话中低速下除了油门变电门之外,没感受到什么不同。大体就是动力来得更直接,就连原本极小的涡轮迟滞都没了,那种属于纯电动车要多少、给多少、得多少的动力特质全盘托出,而重要的是这对于家用电桩党而言,是几乎微成本的提速享受,并且无声的速度爆发很容易让人沉迷。

只不过,拖拽感同样很强的动能回收系统在此时就不那么违和了,因为现在这是一台纯电车。

与蓄满电池速度同样让我惊讶的是,纯电模式下掉电速度也很快。开空调20度状态下,行驶20公里后纯电续航里程从71km变为35km,当然其中包括多次急加速,对于日常通勤党而言,剩余续航还算是过剩的。

最后换为Auto eDrive模式,毫无疑问这是体验530Le急加速表现的最佳模式。

地板油后,燃油+电机双重驱动下可以感受到,扭矩完全爆发,这种踹背感要比燃油版来得更早更直接,由于存在电机辅助,整个加速过程感受不到档位跳动带来的加速「段落」感,而是它一直保持峰扭状态向前冲。

试驾宝马530Le,豪华插混产品的正向循环案例?

以我个人经验,这种加速感的确有6.9s之实,倘若用一套精准设备,憋转速完成零百测试,即便达不到6.9s,也会崩出7秒出头的数据。不过这种测试对530Le而言基本没有意义,这不是细分受众想要的数据,但这过程中的峰值动力线性输出却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要知道急加速中发动机和电机并非两个独立个体在似有似无的配合,而是通过行车电脑将二者整合为一体,加速过程中换挡带来的转速变化声消失不见。

有趣的是,在Auto eDrive下,这台530Le的纯电续航里程不再像eDrive模式减少得那么耿直,它的油耗与普通油电混车型区别不大,由于我没通过满箱接手再满箱交回来测量真实油耗,所以只能凭感觉给出7L左右的参考值。

分别测试完三种能量管理模式后,我开始坚信530Le升级里程的必要性。

试驾宝马530Le,豪华插混产品的正向循环案例?

首先,530Le是消费者寻求消费升级的标的,其预算必然不差,在此基础上更舒适、更省油并且还带绿牌的530Le具备壁垒级优势;其次,这不是一台单纯崩运动的车,空气悬挂和多种能量管理模式让这台车更注重豪华氛围下的务实,舒缓而畅快的用车理念下,能源补给缓解每省一元钱都是车主所在意的;最后,纯电模式必然会成为它的存在意义,换言之里程升级之后更多消费者会在新产品上选择纯电行驶,这是A6L插混较低的续航所不能给予的。

所以,预算充足的话,530Le在多维度都有优势,比如配置、油耗、动力、悬挂,此时此刻那张绿牌或许仅仅是多项优势背后的催化剂。

雅斯顿小结

530Le是幸运的,产品投入一年之后得到了积极的市场回应。面对竞品的冲击,厂家也在通过续航里程来多方位压制对手,保全产品力。而这次里程升级也很好的踩中了竞品上市节点,通过3月530Le的销量增长不难窥探此次升级带来了正向循环,应景的是A6L插混恐怕要被动陷入负面循环了。

图 | 来源于网络

文章标签:
新车爆料 新能源
 
相关推荐
雅斯顿 9112粉丝    1274作品 关注 以消费者的目光探讨汽车,分享更多原创真实的汽车观点。
推荐作者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