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又见保军,从零起跑

又见保军,从零起跑

汽车葫芦圈 12浏览 2020-06-23 IP属地: 未知

题记:

8年不见,别来无恙!又见保军,竟然是在杭州。

第一印象是,人瘦了,气色不错。

问过才知道,原来他一直在做健身与长跑。

“我今天早晨刚刚跑完7公里,顺便熟悉下这个城市,这里很像广州的珠江新城……”

保军轻松地说,同时扫了一眼腕上的黑色运动手表。这应该是一个习惯性动作。

又见保军,从零起跑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21世纪的杭州,已经成为中国准一线城市,且带有明显的互联网标签。

钱塘江南岸,滨江高新区商业楼宇鳞次栉比,有一条小路,名曰物联网街,堪比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128公路”。

这里,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创业热土之一,汇聚了众多行业龙头和未来之星。吉利控股、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安恒信息等大批高新科技企业在此落户。

从芯图大厦14楼宽大的落地窗放眼望去 繁华都市、远山、近水,风光无限。

这里,将是吴保军的最新办公室,他的最新身份是零跑科技联合创始人、总裁。

又见保军,从零起跑

吴保军,曾经是众多汽车记者耳熟能详的名字。

在很多人印象中,吴保军的名片上印的一直是“广汽丰田规划营销部长。”

称呼他“吴部”,好像是好多年前的事了。

现在年轻的汽车记者,可能并不了解他。

汽车人吴保军

1993年,吉林工业大学汽车与拖拉机专业的吴保军一毕业便入职当时中国第二家合资汽车企业——广州标致。“那时汽车还是奢侈品,尚未进入百姓家庭。”吴保军回忆道,“那是中国新一代汽车人拓荒的年代,一切都在摸索中前行,非常锻炼人。”

“离开东北老家,只身前往广州,当时感觉我自已还是有些勇气的,好在专业对口。”

从基层做起的“汽车专业优等生”吴保军,干过生产,干过销售,参与过广州标致最早的经销商网络建设,直到成为销售科东北区域经理。

1998年,作为骨干成员之一,吴保军加入早期的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初创团队。那是中国汽车工业真正开始野蛮生长的年代,而广州本田也被业界誉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汽车“黄埔军校”。吴保军当时担任销售科管理系系长,主要负责销售管理及大客户采购。

2005年,广汽集团旗下第二家合资企业——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经过历练的吴保军从广本调任广丰,成为广汽丰田负责销售业务第一任的担当部长,“那时公司的编制并不健全,准确地说,应该是销售科长。”他向记者补充道。

“从工厂建成到第六代凯美瑞投产,广汽丰田创造了中国汽车速度奇迹。”吴保军带领团队,在不到12个月的筹建准备期里,完成100家销售店建成开业,实现次年即完成销售6.2万辆,超出计划55%。

2008年,吴保军奉命改组规划营销部,“广汽丰田规划营销部部长”成为中国汽车记者对他印象最深的职务称谓。这期间,得中高级者得天下的“雅凯之争”成为业界最火爆的话题。值得一提的是,在吴保军的推动下,“大七座神车”汉兰达率先导入国产,“无界限”七座城市SUV不败神话至今尚无人打破。众多号称“吊打汉兰达”的SUV车型无一不是败下阵来。

伴随中国汽车产业从青铜时代迈向黄金时代,

赋有生产、销售、品牌、营销全领域经验的汽车人才吴保军日臻成熟,

他已成为广汽集团高级管理干部的重点培养对象。

然而,命运似乎另有安排。

金融人吴保军

历史的时针指向2012年。

吴保军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将近20年之后,被广汽集团委派至旗下新业务版块——众诚保险公司,任副总裁。

服从组织安排,吴保军被调离汽车行业的同时,也逐渐淡出汽车媒体的视线,他将进入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保险业。

这对吴保军来说是一个全新挑战。“保险行业同样也具有较强的技术性,比如产品精算,承保理赔,投资融资等都需要重新学习,要想成为保险公司的高管,还必须要通过银保监会的批准”。

“保险行业,并不好干。”

吴保军非常清楚,虽然背靠广汽集团这棵大树,是众诚保险的先天优势,但随着商业车险费改、综合赔付率低、规模有限等情况出现,这种优势正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

吴保军在2014年11月接手公司总裁一职后,众诚保险便遭遇了一次严重的增资困境,“当时,由于目标不太清晰,公司亏损数额非常大。亏损直接导致投资者信心不足。后来,在多方的努力下才度过难关。”

在经历一系列摸索,同时向外资企业学习了诸多经验之后,吴保军凭借对宏观层面和微观细节上的精准把控,在与集团领导和公司管理层充分沟通后,对众诚保险公司未来有了一个清晰的规划,确立了“最佳性价比”战略。

2016年6月众诚保险在新三板挂牌,成为国内首个挂牌新三板的专业车险公司,同时积极推动研究IPO的路径。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连续7年亏损后,2018年众诚保险终于在第8个年头实现了首次盈利,符合保险行业“七平八盈”定律。据公告显示,众诚保险2019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4957万元,同比增长约318.5%。

2019年,吴保军当选为众诚保险公司董事长,其管理能力及金融领域开阔的视野获得广泛认可。

直到2020年2月,吴保军因个人原因辞职;对于广汽集团来说,吴保军做到了不辱使命。

朴实依旧、睿智依旧、微笑依旧。

除了身材更加匀称,吴保军依旧是原来的样子。

但是谈话间,记者发现他的逻辑思维更加缜密了,

50岁,应该是男人思想最成熟的年龄吧。

哲学人吴保军

吴保军说,他这些年在利用业余时间研究历史与哲学,特别是对哲学方面很感兴趣。

“我偏爱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对自然科学的认识,目前或者某一时期当前的自然科学真理,都是基于一种猜想,虽然在特定条件下可以重复实现,但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更可能的是‘证伪’还没有取得突破性成果,而且更多的人在证明这个真理的伪真性,一但证伪成功,则会产生新的‘猜想’,即新的‘真理’。即:科学的逻辑:猜想与反驳”

说实话,吴保军这番一本正经的哲学观点表述,对于大脑一片空白的记者来说,理解起来非常吃力,甚至完全没有听懂。

“说点简单的吧!比如你有偶像吗?”

记者发现采访被吴保军带偏了节奏,慌忙抛出另一个事先没准备的话题。

“如果非要我说一个,我目前最崇拜的应该是尼古拉·特斯拉,他是唯一一个让爱迪生都嫉妒的人。尼古拉·特斯拉一生有许多伟大的发明,特别是他发现的交流电,给世界带来了光明和生活的便利!这与零跑汽车努力在‘smart智能化’和‘convenience 便利性’两个方面超越竞争对手,与我的向往有共鸣!”

终于聊到采访正题了!

又见保军,从零起跑

为什么选择重回汽车行业?

为什么选择造车新势力?

为什么是零跑汽车?

你的工作使命是什么?

零跑人吴保军

人人都知道,“造车新势力”缺钱。一种说法是,从零开始到造出量产车,至少需要400亿资金。

但在零跑汽车眼中,造车似乎并没有那么花钱。按照吴保军的说法,零跑只用了20亿就已经造出了两款量产车。

这并不是奇迹,更不是因为零跑造的车不行。而是零跑比别人更加务实——高调造车,低调造势。

大家至今还记得,2018年北京车展,造车新势力集体亮相,作为汽车市场中的后起之秀,新势力们一登场就十分张扬,展位面积和展车数量甚至比传统车企还多。针对“PPT造车”,吉利董事长李书福一度毫不客气地正面“怼”到:“互联网公司造车就是一天到晚在忽悠老百姓。”

而大笔烧钱的结果是,除了蔚来、威马、小鹏和零跑这样的“极少数”,绝大多数“新势力”甚至都没有熬到造出量产车的那一天。欠薪、失信、甚至于跑路、“下周回国”,无奈成为了大多数“新势力”在2020年的日常。

作为对比的是,2019年的广州车展。零跑汽车选择了一个“角落里”的展位。虽然没有大把的宣传费用,但也不必去费力画哪些可能永远无法兑现的大饼,零跑实实在在地在消费者面前展现了自己的量产车型。

科班出身、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了近30年的吴保军,或许正是看中了零跑的这份低调与务实。

“加盟零跑汽车,我是经过认真考虑的,因为零跑造车理念更加务实,或者说更加符合目前的市场需求,特别是在电池成本暂时无法降低的情况下,小车的质价比优势会更明晰。因为,中国汽车市场日益成熟,汽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正在逐步回归其工具属性。”

又见保军,从零起跑

“我是学汽车的,也干过汽车行业,智能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发展方向,这是大势所趋。当然,新能源汽车可能会与传统的燃油车长期并存,这个过程会很长。未来的新能源车也不一定都是纯电动车。”对于造车新势力的看法,吴保军对许多人持否定观点表示理解。“一窝蜂造车,确实让市场呈现无序状态,大批的新势力倒下,也很正常。特斯拉是目前行业的标杆,但中国品牌还是有机会的,特别是几个头部公司的产品,我都试驾过……”

关于资金问题,吴保军说,“以我个人的了解,造车并不需要数百亿资金,零跑应该是成本控制得好,目前大约只用了20个亿,就已经实现两款车型的量产,第三款车型明年即将上市。当然零跑还需要后续资金注入,但数目并不会太大”.

“大华股份雄厚的资金实力及技术支持是零跑造车的核心优势,创始人朱江明先生拥有近30年的研发制造经验,擅长嵌入式算法及计算机底层的芯片级软硬结合领域,这也是我看好零跑汽车的原因。”

又见保军,从零起跑

作为旁观者看来,零跑并不缺乏具有产品力的车型。据了解,吴保军加盟零跑后,作为公司总裁,他将负责公司全面管理工作,重点将是销售、服务与下一轮融资。

当“新势力”的淘汰赛由预赛进入决赛阶段,吴保军或许将是为零跑吹响“起跑哨”的关键之人。

又见保军,从零起跑

后记:

这次采访较为匆忙,吴保军也并没有透露过多细节,关于零跑,他的回答略显官方,或许并未让记者找到真实答案。或许答案只有在波普尔的“科学的逻辑:猜想与反驳”中才能够找到。

不管什么原因,反正吴保军确定归来了,为他祝福吧!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汽车葫芦圈 4.4万粉丝    3796作品 关注 中国新主流媒体汽车联盟核心成员发起。传递车界新知,新科技。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