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安行有约|吉利:被消费者笃定选择的背后,就是“死磕”自己

安行有约|吉利:被消费者笃定选择的背后,就是“死磕”自己

时尚自驾圈 485浏览 2020-09-26 IP属地: 未知

出门在外,无论开车也好,乘车也罢,听得最多的嘱咐是“安全第一”。

逢年过节,无论是对内的问候,还是对外的寒暄,收到最多的祝福是“身体健康”。

“安全”和“健康”之于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难想象,少了其中任何一项,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正所谓世事无常,有时候,偏偏就会撞上这一“墨菲定律”。

眼下,混乱的国际环境引发人们对安全发展前景的担忧,肆虐的新冠疫情加剧人们对健康生存环境的关注。当安全和健康双双面临潜在的威胁,生活在2020年的你我是不是有着更深刻的感触?

一直以来,我们寻求“吃”得健康,“穿”得舒适,“住”得温馨,“行”得安全。这其中,“行”作为我们走出家门与外界沟通的特殊存在,在日常生活中起着绝无仅有的作用。而汽车作为越来越普及的出行媒介,如何确保人们出行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让生活与工作更加的“行”之有效,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愈发关注的话题。

安行有约|吉利:被消费者笃定选择的背后,就是“死磕”自己


“你的车有防碰撞刹车辅助系统吗,有多少个气囊,安全性如何?”

“你的车是否有防PM2.5甚至防细菌的智能空气进化系统?如何实现健康出行?”

“你的国产车居然比我合资车用的轮胎都好,配置也高,行驶质感怎么样?”

……

这些有些“简单粗暴”的话题,却反映出越来越多的有车一族对安全出行和健康出行的关注,同时也体现出国产汽车近年来取得的长足进步,人们不再唯“品牌或出处”马首是瞻,而是更理性地看中汽车本身的品质。

正因如此,国内唯一以“汽车安全”为核心的大型公益平台、同时也是国内最高规格的汽车安全推广平台——安行中国(我们),奔赴全国各地,与各大汽车品牌进行高层对话,一方面,从汽车人的角度,对汽车安全和健康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另一方面,帮助广大消费者加深对心仪汽车品牌和产品的认知和了解,进而解决心中的顾虑或疑问。

安行有约|吉利:被消费者笃定选择的背后,就是“死磕”自己


安行中国之汽车品牌高层对话的最新一“站”,我们来到了杭州,走进被尊称为自主汽车品牌“一哥”的吉利汽车(以下简称“吉利”),而此次对话的对象则是吉利品牌销售公司总经理——宋军。

吉利宋军:安全最需要做到“有余"——点开视频,专访精华马上看

安行有约|吉利:被消费者笃定选择的背后,就是“死磕”自己


众所周知,过去的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出现大幅下滑,但吉利仍以累计销量1,361,560辆的成绩稳居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一;自2017年以来,吉利已连续三年夺得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一。

2020年的新冠疫情让整个汽车市场按下暂停键,但吉利依然逆势而上,是最快从低谷中走出来的自主汽车品牌之一——7月,吉利总销量达到105218辆,同比增长15%;1-7月总销量63万+,持续排名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一。

安行有约|吉利:被消费者笃定选择的背后,就是“死磕”自己


一切让事(数)实(据)说话!能在如此艰难的大环境下逆势而上,让广大消费者对自己选择更加笃定,吉利出类拔萃、备受爱戴的背后,到底有何魔力?

被爱之魔力一:安全

谈到汽车安全,不得不提到素以“安全”著称的著名汽车品牌——沃尔沃,而早在十年前,沃尔沃就被吉利收购,成为吉利大家庭的一员。于是有人说,吉利能有今天的市场成就,是因为吸纳了沃尔沃的安全科技和造车技术,沃尔沃功不可没。

我们也再次向宋军提出了这个多年来一直被外界津津乐道的话题:吉利和沃尔沃,究竟谁是谁的老师?

在宋军看来,吉利与沃尔沃之间,是融合与互补,而不是某一方的单向输出。是类似“一家人”一样的互动,让吉利与沃尔沃相互赋能、共同成长。这种关系,是之前中国与海外品牌之间所没有的。

而这,与我们秉持的观点不谋而合:吉利携手沃尔沃,更像是一场你情我愿的跨国联姻,二者互通有无,互相促进,成就彼此。

安行有约|吉利:被消费者笃定选择的背后,就是“死磕”自己


“吉利在低成本方面的优势、吉利对中国市场的认知和洞见,都是沃尔沃相对欠缺的;而沃尔沃对欧美市场、豪华市场的产品定义,则是吉利所需要的。吉利也可以吸收更多的能量,因为吉利也要走向全球市场。”宋军如是说。

事实上,吉利自诞生之初,便一直将“安全”放在造车理念的第一位,并首创“安全识别圈”理念,从驾驶安全感、辅助驾驶系统、信息辅助及安全警示、主动避祸安全和被动碰撞安全五个层面,全面呵护驾乘者行车安全,成为中国车市的安全典范。

安行有约|吉利:被消费者笃定选择的背后,就是“死磕”自己


“中国消费者总是有备无患,车最好大一点、可以更安全一点。其中,安全是最需要的。”宋军说。而这,也是吉利对于中国市场的洞察。“‘安全’是吉利造车的基因”。

此外,他还再次强调了吉利对于中国消费者的承诺:到2025年,实现没有人因为驾乘新款吉利汽车而导致重伤或死亡。这是一个类似沃尔沃2020愿景的承诺。宋军也坦诚,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并不容易,但吉利有这个信心和勇气去挑战新的奇迹。

安全是吉利在研发中投入最大的部分,竭力对标全球一流大厂,并在技术层面做了不少努力。

例一,通过研究实际交通行为和事故走位安全技术,发现追尾事故占车与车碰撞事故的60%以上,为此,吉利优先开发和应用了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吉利是中国最早开展此项研究,并把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技术开发的整车企业。

例二,吉利努力让汽车安全技术迈向智能化,在被动防御上升级更多主动预防技术。同时快速普及更多新科技。2018年,吉利博瑞GE就达到了L2级别自动驾驶。目前,吉利新量产车型的L2配置率和市占率都达到了中国品牌第一。

安行有约|吉利:被消费者笃定选择的背后,就是“死磕”自己


可以说,在“安全无小事”这件事上,吉利与沃尔沃相当默契,并在汽车安全科技方面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从吉利1.0时代的技术与经验的匮乏;到吉利2.0时代的技术与经验的积累;再到吉利3.0精品车时代,吉利在汽车品质上的腾飞有目共睹。

就在6月,吉利宣布正式进入“科技吉利4.0时代”。在这个新阶段,吉利与沃尔沃合作研发的CMA架构是最大的显性优势,随之而来,吉利的安全将更上一个台阶。

安行有约|吉利:被消费者笃定选择的背后,就是“死磕”自己


在技术上,宋军并没有讲太多CMA架构如何先进?如何符合模块化的理念和智能化生产的工业4.0时代需求?——这些内容已经被说得太多。相反,他用了一个不起眼的小细节,来讲述吉利如何与沃尔沃在技术上进行互动。

宋军向我们展示了一辆星越的电动尾门上的一个小部件——后备厢隔板挂绳上的限位块。在其他汽车品牌上,这个部件多数是以橡胶球或者更简单的塑料卡扣的形式出现的。而在吉利星越上,它是多个叶片组成的万向轮。

安行有约|吉利:被消费者笃定选择的背后,就是“死磕”自己


“这是吉利的工程师基于中国消费者的产品体验而进行的小改进——在用车过程中,消费者很可能因此划伤手指、或是物品。”宋军说,“吉利的处理方式,沃尔沃也采用了,因为沃尔沃的工程师也觉得,这是一个很人性化的设计,同时展现了吉利对于中国消费者细致入微的认知。”

可以说,在“安全无小事”和“以人为本”方面,吉利绝不是在喊口号,而是切切实实地在产品上默默精雕细琢,打造良心产品。可以说,吉利和沃尔沃互为老师,又互为学徒,两个皆对安全极为“较真”的汽车品牌,在各个方面互相促进、良性发展,为消费者打造更优质的产品,是我们乐于见到的。

安行有约|吉利:被消费者笃定选择的背后,就是“死磕”自己


被爱之魔力二:细节

不少人认为,一辆车只要不出什么大毛病,就是一辆好车,因为汽车或多或少有点小毛病都是正常的。这种“通情达理”的想法到底是想他(车)人(企)所想,还是面对现实不得不做出的妥协?值得深思。

或许,对某些车企来说,被动获得如此用户的理解着实让人“欣慰”。但对吉利而言,主动寻求自我突破,对产品品质精益求精,才是赢得用户信赖、助推企业发展的根本。而反映品质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安全,反映安全最核心的东西就是细节。

消费者对于安全始终保持着高度关注,一年一度的不同车型的C-NCAP碰撞测试成绩,总能引起人们的横评和热议,能够获得C-NCAP“五星评级”更成为大众评判一辆车安(好)全(坏)与否的风向标。

但C-NCAP“五星评级”并不能说明一切,能够将产品细节毫无保留地展示在大众面前,那才是真正的实力。

6月初,吉利用一颗来自新车吉利豪越、仅164g重的车身螺栓,成功吊起了一座重达10吨的房子,且螺栓不变形、不磨损,震惊世人的同时,展现出吉利对自己产品品质的高度自信。

安行有约|吉利:被消费者笃定选择的背后,就是“死磕”自己


一颗小小的螺栓,折射出吉利对于汽车安全的极致追求,也是吉利“死磕”每一个造车细节,对产品品质精益求精,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态度。

不仅如此,为了测试车辆的耐久性,豪越的整车路试里程超过400万公里,连起来可以绕地球100圈。确保车辆10年内在正常工况使用下,整车底盘永不松动、乘员舱永不漏水、车身关键部位永不锈穿!这在同级车型中,绝无仅有。

安行有约|吉利:被消费者笃定选择的背后,就是“死磕”自己


在我们的访谈中,宋军还特别提到了吉利曾经首开先河进行的“魔鬼碰”。

早在2016年的C-NCAP十周年庆典上,吉利就在中央电视台的直播下,进行过一次公开汽车侧碰试验展示。在那次公开实验中,一辆帝豪GL以50km/h的速度,垂直撞向速度为16.67km/h的另一辆帝豪GL,以此来模拟十字路口常见的违章行驶事故。

安行有约|吉利:被消费者笃定选择的背后,就是“死磕”自己


在那次碰撞试验中,吉利帝豪GL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为中国汽车安全领域提供了一份极具参考价值的试验数据。宋军表示:“吉利之所以为人所不为,体现出的正是吉利对于汽车安全的高标准、严要求。”

“国际上那些知名的汽车大厂,并没有普遍做这样的测试。而吉利之所以选择做这样一道‘超纲题’,是因为我们通过数据发现,侧碰事故已经成为影响行车安全的首要威胁,发生比率仅次于追尾,而此类事故车内成员伤亡比例又非常高。”宋军说。

安行有约|吉利:被消费者笃定选择的背后,就是“死磕”自己


如今,C-NCAP碰撞测试依然是广大消费者购车的重要参考,同时对车企安全研发、完善产品细节起到前瞻正向的引导作用。二者相互依存,对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正如宋军所说:“随着汽车新四化的逐步实现,对汽车安全的要求也在升级,碰撞测试并不能完全展现一辆车的安全系数。比如,对于信息化、互联化的汽车产品,信息传输的速度与安全,显得越来越重要;而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乃至电动系统,都比传统汽车更加复杂,安全要求更高。而这些层面的安全,是传统碰撞测试尚未囊括的。”宋军认为,“未来或有新的、更加全面的测试标准产生。目前,吉利也在积极探索并参与相关标准的制定。”

安行有约|吉利:被消费者笃定选择的背后,就是“死磕”自己


被爱之魔力三:健康

近年来,受雾霾等自然环境的影响,人们对健康的重视持续高涨,加之2020新冠疫情的“推波助澜”,健康之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更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识时务者为俊杰。想客户所想,满足客户所需,是任何一家企业由“优秀”迈向“杰出”的必经之路,而吉利在这条路上早已驾轻就熟。

2020年,吉利提出了“全方位健康汽车”理念,先期投入3.7亿元启动全方位健康汽车的研发工作。“所有这些,不管是主动安全、被动安全、还是健康座舱的概念,都是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了人的应用场景。这也与安行中国提出的‘全域安全’理念不谋而合。”宋军说。

安行有约|吉利:被消费者笃定选择的背后,就是“死磕”自己


“在今年疫情期间,我们更在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地方用心。以前我们说,这个车有没有天窗呢?百公里加速怎么样?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但是在一辆汽车上,可能还有一些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比如,我们的方向盘可以实现抗菌的功能,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保护着我们的健康安全。”宋军说。

安行有约|吉利:被消费者笃定选择的背后,就是“死磕”自己


而宋军口中所说的这款具有“方向盘抗菌”功能的车型,便是行业首款全系标配 “车规级CN95高效复合空调滤芯”的量产车型——吉利ICON。不仅如此,ICON还率先搭载具备车内病毒隔离和防范功能的IAPS智能空气净化系统,为用户提供医用N95级别的安全守护。

安行有约|吉利:被消费者笃定选择的背后,就是“死磕”自己


豪不夸张地说,吉利ICON在关注健康出行方面的重视程度和远见卓识,遥遥领先其他品牌和竞品(自主或合资)车型,甚至超过了部分豪华品牌车型,至今仍是行业典范。

安行有约|吉利:被消费者笃定选择的背后,就是“死磕”自己


安行有约|吉利:被消费者笃定选择的背后,就是“死磕”自己


时时保持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洞察,让产品的研发与市场的需求保持同步,是吉利在做且将一直做下去的事情。正因如此,吉利赢得了同行的尊重,也获了市场的认可。

经过多年发展,吉利的产品线日渐丰富。当我们问到,吉利的哪一款车能够被称为安全领域的“C位担当”时,宋军的回答是:“吉利的每一款车,都是以安全作为第一诉求研发,每一款都是所在细分市场的‘C位’。星越、ICON、以及刚刚上市的豪越,都是安全方面的标杆。”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辆是嘉际。“到目前为止,嘉际是唯一获C-NCAP五星评价和C-ECAP白金评价双料安全认证的中国品牌MPV。同时,嘉际也是首款获得中德健康双认证的生态健康车。”宋军自豪地表示。

安行有约|吉利:被消费者笃定选择的背后,就是“死磕”自己


“嘉际最早搭载了通过中汽研第001号认证的车规级CN95高效复合空调滤芯,同时还获得了全球知名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集团’第001号整车级‘气溶胶过滤防护’的认证。”

安行有约|吉利:被消费者笃定选择的背后,就是“死磕”自己


不仅如此,与同级竞品车型相比,嘉际不仅在安全辅助配置方面更加全面,还具备更好的性价比优势。在此以嘉际、传祺GM6顶配和上汽大通MAXUS G50的顶配车型为例,如下:

安行有约|吉利:被消费者笃定选择的背后,就是“死磕”自己


如此多的“第一”和更加全面的防护,在MPV这样一个较为特殊的细分市场中,嘉际的安全、健康和性价比优势十分明显。

被爱之魔力四:成本

既拥有出类拔萃的产品品质、又满足用户的现实需求固然重要,但能否让消费者买得起这份“荣耀”,才是产品实现价值、车企赢得市场的“临门一脚”。如何在安全(包括健康)与成本之间做好平衡,同样是衡量企业和产品的重要指标。

在安全和健康层面不遗余力,但吉利并没有因此陷入成本陷阱。以刚刚上市的豪越为例,一辆车身长度超过4.8米,各方面配置都相当齐全的SUV,价格却出乎意料的亲民——顶配版车型的指导价仅仅13.96万元。

安行有约|吉利:被消费者笃定选择的背后,就是“死磕”自己


相比诸如别克GL6、传祺GM8等同级别竞品车型,拥有ACC自适应导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自动泊车等齐备的驾驶辅助功能,且至高仅有13.96万元售价的嘉越无疑是最具有性价比和竞争力的那一个。

安行有约|吉利:被消费者笃定选择的背后,就是“死磕”自己


安行有约|吉利:被消费者笃定选择的背后,就是“死磕”自己


吉利是如何平衡安全和成本的?用宋军的话说,那就是“洞见”和“规模”。

随着吉利在安全领域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和规模化效应的赋能,吉利很好地平衡了投入与成本。

“首先,安全一定要付出成本,这一部分成本,也是消费者认可的价值。消费者认可价值下的成本,都是值当的。在这当中,要找到这样的成本和价值之间的平衡点,需要一个完整的造车体系才能支撑。像我们前面谈到了,要搞清楚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是什么,然后在他需要的地方要下够足够的成本,特别是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在安全的保障上下足成本。”

“其二,我们预计今年(吉利)在四季度会实现累计一千万辆的保有量,有足够量大的消费者作为支撑,价值口碑就能达到一定厚度——这就像我们经常聊到的华为手机——自然而然就会有这样的价值呈现。”

简言之,吉利通过“洞见”市场需求,以“规模”平衡投入与成本,不仅实现企业发展所需的正向现金流,同时满足了大众对产品的“性价比”需求。

安行有约|吉利:被消费者笃定选择的背后,就是“死磕”自己


结语: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从1997年正式进入汽车行业、成为中国第一家民营轿车企业开始,吉利便将“安全第一”放在产品研发的第一位;风雨峥嵘岁月23年,吉利早已成为了自主汽车品牌No.1。这背后,是吉利十年如一日地时刻保持对市场的“洞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死磕”产品品质,对内助力品牌向上,对外推动产业发展。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高度和格局,值得同行的尊重和用户的爱戴。

我们需要这样的吉利,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吉利”!

 
相关推荐
时尚自驾圈 93粉丝    17作品 关注 有车一族自驾出行的首选自媒体平台!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