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吉普,都叫JEEP。”这句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广告语,如今听起来更像是一种讽刺。
11月6日,广汽集团发布2020年10月产销快报,10月产量达到201620辆,同比增长18.7%;1-10月累计产量1591772辆,同比下滑1.38%,总产量基本与去年持平。旗下广本、广丰、甚至传祺品牌、广汽新能源销量均保持高速增长。在这些品牌逆势增长、大放异彩的衬托下,广汽菲克的惨淡答卷显得格外刺眼。数据显示其10月份销量4007辆,同比下滑26.23%;1-10月累计销量31682辆,同比下滑45.19%。
日积月累的下降的口碑、不断下滑的销量业绩以及停滞不前的业务经营,让外界难以看到广汽菲克前进发展的步伐。因此也给了撤资等传闻酝酿发酵的基础。
撤资 不是空穴来风
截至到现在,整个广汽菲克Jeep品牌每个月只能卖出不到4000台车,月销1000多台的指南者已经是Jeep最畅销的车型了,而如此“畅销”的结果也是拿大幅优惠才换来的。看似性价比极高却无法吸引消费者购买,原因还是车型产品力落后。
长此以往,广汽菲克产能大面积闲置,企业出现经营亏损,并爆发数十家经销商维权事件。有接近FCA的相关人士透露,FCA已经单方面提出从广汽菲克撤资,但尚不明确这一计划的进展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如果FCA从广汽菲克撤资,这将是菲亚特和克莱斯勒两家公司第二次在中国败走麦城。
对此传闻FCA于11月6日给予了明确否认。FCA回应称:“菲克集团一直致力于拓展中国市场,关于菲克集团从其在华合资企业——广汽菲克撤资系失实报道。
尽管官方辟谣,但外界对广汽菲克的未来依然充满质疑。广汽菲克旗下曾经的四大品牌,如今仅剩JEEP品牌在苦苦支撑,而JEEP今年以来也没有一款新车推出,这在品牌和新车云集的中国市场,是致命的打击。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销量连续暴跌的同时,也引发公司渠道、供应商等一系列问题。
2018年8月经销商代表成立维权工作组,集结广汽菲克总部维权,要求厂家尊重经销商利益,赔偿损失等。也有部分经销商对品牌方失去了信心,最终选择退网关店。在产品层面,早期Jeep品牌2.4L发动机出现烧机油问题,客户大面积维权事件,对品牌及经销商的经营均造成影响。
机油门事件后,广汽菲克脆弱的营销体系也暴露了出来,显然,烧机油事件成了广汽菲克“过山车”的转折点,此后至今,广汽菲克全线崩溃,一蹶不振。
然而厂家在危机出现之后没有选择挽救,而且任由其发展下去。种种迹象显示,FCA似乎从来没有把广菲克当作是中国业务的唯一支点,只是把广菲克当作生产公司,把中国市场当作是收割利润的阵地,没有长期耕耘的战略。甚至大部分业内人士在谈及广菲克时,都不清楚FCA和JEEP品牌在中国的原动力,究竟是在上海红宝石路(FCA亚太办公地所在),还是在湖南长沙(广菲克合资公司总部所在地)。
一体化战略并未奏效
FCA前CEO马尔乔内曾经在接受采访时公开表示:“Jeep在中国被打造成了一个充满异域情调的品牌,这是不对的。
的确,在中国市场上,被贴上小众标签的车企往往活不下去。为了打破自身业绩腰斩魔咒,提升销量,摆脱小众标签。去年广汽菲克对公司的人事架构进行了调整,换掉了广汽菲克销售公司总经理郑杰。
同年5月,广汽菲克和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运营机制进行了调整,实行了“一体化”运营,由股东双方各委派一名高管分别担任“一体化合资公司”的总裁和执行副总裁。蔡迪霓担任广汽菲克“一体化合资公司”的总裁,张宗胜担任广汽菲克“一体化合资公司”的执行副总裁。同时,Patrick Dougherty和郭百迅担任“一体化合资公司”主管销售的副总经理。
广汽菲克希望调整完成之后,中外双方的能动优势能更好地得到发挥,提高效率,也有利于产销双方“管办分离”发挥各自所长。然而,广汽菲克一连串的动作并没能阻止其连续下滑的业绩。主要原因在于,内部调整结构并不能有效提升产品质量。
今年年初,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信息显示,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自2月3日起,召回部分装配1.3T发动机的2019年款指南者和自由侠汽车,共计2.64万辆,相当于去年销量的35.7%。由此可见,广汽菲克实行一体化“运营”一年多的时间,但对暴跌的数量和经不起考验的质量而言,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效果。
回想2016年,Jeep品牌旗下自由光、自由侠、指南者的主力阵容矩阵高歌猛进,当年累计销量达到18万辆,同比劲增260%;但在2018年,Jeep的销量就开始缩水,仅售出12.47万辆,同比下滑39.1%;而到了2019年,Jeep的销量更是惨遭腰斩、仅售出6.32万辆——而这样的数字,与其它合资大牌车企相比,甚至还不如其一些单款车型的半年销量。
这其中,除了产品更新速度慢、营销乏力、市场策略调整迟缓等因素,产品品控问题也是广汽菲克Jeep在竞争中逐渐被挤出“赛道”的重要原因。在对手更多、且变得更强的市场大环境下,与广汽菲克同门的菲亚特两度退出中国市场,已是前车之鉴,而个中缘由其实也大致相似——在一个竞争充分、且日渐成熟的汽车市场,所有这些也都在情理之中。
百姓评车
尽管FCA对撤资给予了声明否认,但对于广汽菲克来说,一纸声明还远远不够。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不再像五十年前一样,期待外资企业进入。虽然目前受各种因素影响,中国汽车行业压力巨增,但是长远来看,未来中国市场就是一片沃土,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良好的消费基础带给这片沃土更大的发展空间。
诸如广汽菲克、广汽三菱等弱势合资品牌想在华扎根,必须立足本地,全心全意服务消费者,在高品质的基础上谈未来。不过当下再谈这些可能晚矣,市场对是否放弃广汽菲克Jeep已经做出选择。
自此,山东重工开启了一场逐绿向新、启智攀高的登峰之路。
【韩系动向1620】重磅好消息,现代汽车调整战略,聚焦中国市场!
比亚迪这波操作我给满分!7月17日官宣全系车型上线全新手车互联功能,直接把华为、OPPO、vivo、小米等主流手机的生态壁垒打通了,管你是哪家粉,上车都能无缝衔接。 这次整合了Carlink、HUAWEI HiCar、荣耀车联三大系统,实用度拉满。导航开着走近车,路线自动跳上......
极石ADAMAS登录第397批工信部公示
拒绝减配内卷!吉利用规模换体验:充电5分钟跑200km、售后覆盖98%城市,用户终成赢家。
在新能源越野市场持续升温的当下,豪华与智能成为用户核心诉求,众多产品纷纷入局。而即将于7月17日开启预售的猛士M817,凭借东风猛士的军工越野底蕴与华为的尖端智能科技,成为该赛道最受期待的车型之一。它定位豪华智能越野SUV,剑指40-50万级市场,有望以“铁血猛士×满血华为”的组......
近日,赛力斯(601127.SH)对外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公司利润表现进一步延续了此前增长态势。据公告披露,预计2025年半年度赛力斯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00亿元到32.0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同比上升66.20%到96.9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
太猛了!比亚迪6月及上半年销量双夺冠!要知道2025年才过一半,上半年销量就直接干到214万辆,这是什么概念呢?大概就是平均每天卖出1.17万辆,比部分友商一个月卖得都多啊。按照这个势头,全年500万辆的目标似乎触手可及,你觉得呢?
成功汽车携星马T3E亮相链博会 为全球绿色物流领域注入更强动力
当合资SUV仍依赖品牌溢价时,瑞虎9以中国超舒适旗舰SUV之姿,用技术普惠重塑市场格局。瑞虎9以15万级价格提供40万级体验,打破合资品牌技术垄断。
奔驰电车翻身,就靠纯电猎装轿跑CLA Shooting Brake!
方程豹钛 3:有了智能EVO + 平台,可城可野轻松玩
近日,上交所官网显示,江西九岭锂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九岭锂业”)更新招股书,向沪市主板市场IPO发起冲刺。据招股书显示,九岭锂业IPO保荐机构为国金证券,本次拟募资总金额为31.35亿元,拟将用于研发中心综合大楼建设项目、丰城九岭锂业有限公司新能源材料生产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第五届中国汽车质量技术大会走进宝马,迈向“新世代”
还有黑科技? 方程豹新车型钛7亮点解析
在长途运输的广阔舞台上,每一次停靠都不再是简单的休憩,而是一场关于舒适与效率的华丽蜕变。骆驼集团以科技创新为笔,匠心独运地推出了第三代驻车空调锂电P525,新品的推出给大型商用车用户再次带来用电体验的革命性飞跃。
日前,汽车门网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新势力品牌投诉指数排行。本期内容,我们继续盘点2025年上半年新势力车型投诉指数。
猛士M817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铁血猛士”与“满血华为”的深度融合。
近日,赛力斯(601127.SH)对外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公司利润表现进一步延续了此前增长态势。据公告披露,预计2025年半年度赛力斯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00亿元到32.0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同比上升66.20%到96.9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
近日,英菲尼迪在中国市场投放了2026款QX50。据了解,新车共提供三种配置可选,官方指导价35.08万-39.18万元,与老款车型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