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蓝鲸动力要让中国品牌从“芯”开始强大?

蓝鲸动力要让中国品牌从“芯”开始强大?

汽车通讯社 6浏览 2019-06-21 IP属地: 未知

“过去‘躺着’就能挣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一位汽车销售向笔者的诉苦,或许颇能代表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经历了中国汽车市场近三十年来首次负增长的中国汽车人的心声。

在车市迟迟不见回暖之际,长安汽车却在六月初做出了在业界堪称石破天惊的举动:不促销、不甩卖,而是以对动力体验永不妥协之势推出了全新的动力品牌——蓝鲸动力。第二天,基于蓝鲸NE动力平台的首款产品——蓝鲸NE 1.4T高压直喷发动机,就搭载在量产车型并正式亮相于重庆车展的观众面前。

蓝鲸动力要让中国品牌从“芯”开始强大?

在那些已经“拼红了眼”的友商看来,这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大家为了挽救不断萎缩的市场份额、或是为了生存,正在无比惨烈的“价格战”中打得焦头烂额,你为啥还有闲心搞这些不能立刻见到“真金白银”的“花活儿”呢?

“凛冬”不会马上离去?中国汽车品牌如何“过冬”?

相信各位车迷和车主朋友都对"买发动机送车"的本田、"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大众EA888等等车界传奇耳熟能详,这些段子恰恰说明了优秀的发动机对于一款产品的成败以及口碑塑造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蓝鲸动力要让中国品牌从“芯”开始强大?

近几年来,中国品牌在整车制造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饰都慢慢地可以和合资、进口车型一较高下;但是在汽车的“心脏”——发动机方面却长期没能取得重要突破。在笔者看来,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是这些年车太好卖。在SUV热潮的带动下,许多车企只重营销、不重技术研发,希望短时间看到回报率。而打造一款优秀的发动机,却是一项十分严谨和艰苦的工作,没有持续的技术和资金注入,何来高质量的发动机呢?

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主席赵福全指出,中国汽车市场增速放缓甚至较长时间的负增长都会是很正常的现象,“车市出现负增长会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倒逼我们转变思路,加快转型。”在他看来,唯有把产品真正做好做专、在前瞻性的关键技术和产品上敢于投入的企业,才能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大潮中走的更远:“汽车产业的竞争从来不是短跑比赛,而是马拉松比赛,比的不是一时的快慢,而是长期的能力和耐力……这考验的是中国企业家和经营团队的大战略和大智慧。”

蓝鲸动力要让中国品牌从“芯”开始强大?

毫无疑问,长安汽车恰恰是在车市“凛冬将至”之际,就为这场“马拉松比赛”进行了积极备战。

有多硬核?能否与国外先进发动机一“战”?

相信大家对2016年11月旗舰车型CS95上市时搭载的蓝鲸2.0TGDI还有印象,当时这台发动机就因为动力强劲而备受关注。2019年6月,当蓝鲸动力正式掀开神秘面纱时,我们才发现这个开创了中国汽车动力技术平台元年的动力品牌已经拥有了由蓝鲸发动机、蓝鲸变速器、蓝鲸油电混驱组成的庞大家族体系,不仅兼顾了强悍动力与高效节油,也提出了许多令人眼前一亮的面向未来的动力集成方案。

蓝鲸动力要让中国品牌从“芯”开始强大?

那么,蓝鲸发动机究竟能不能与国际上的先进发动机产品“一较高下”呢?

过去,德国汽车企业为了消除涡轮迟滞,将涡轮增压峰值扭矩转速做到了1250转的极致表现。而通过同级唯一的“双出口集成排气歧管+双涡管电控涡轮增压”的技术方案,蓝鲸NE发动机同样在1250转时即可达到峰值扭矩,达到行业顶尖水平,而且可以让涡轮迟滞消减到不被驾驶者感知,实现更好的动力响应。此外,蓝鲸NE动力平台将发动机扭矩提升至200Nm/L,使得1.5T引擎的蓝鲸NE发动机便能拥有媲美3.0L排量的动力输出,从而突破了民用汽车动力天花板。

蓝鲸动力要让中国品牌从“芯”开始强大?

在6月初举行的重庆车展上,蓝鲸NE动力平台下的首款发动机——蓝鲸NE1.4T高压直喷发动机搭载于第二代逸动、CS35 PLUS之上,正式与观众见面,其最大功率116kW、最大扭矩260N·m、百公里加速时间7.9秒等数据已经可以比肩主流合资车型,而且新车百公里油耗只需5.9升,每箱油比同级产品可以多跑190公里,迅速获得网友好评。

而这一能耗成绩,得益于蓝鲸NE动力平台在发动机的核心评价指标——热效率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一方面,蓝鲸NE动力平台采用了"AGILE"高效超净燃烧系统,350bar高压直喷喷射的雾化燃油与高滚流气道形成的气流运动完美配合,使缸内混合均匀,快速燃烧,在满足国6b排放的同时、实现油耗与动力的最佳平衡(热效率高达41%的丰田A25B发动机正是采用了这一技术方案);另一方面,长安汽车的伙伴——舍弗勒的最新产品Smart phaser(智能凸轮调相系统),在全球范围内的首次量产应用就是在蓝鲸NE发动机上,相比普通产品可实现更低的机油消耗,调节响应速度提升175%,使发动机在加速时更快速地建立扭矩,不仅有助于发动机效率的提升,而且还能让用户获得更好的驾驶体验。

蓝鲸动力要让中国品牌从“芯”开始强大?

在国际先进厂家中,传统版增压直喷发动机平均热效率为36%,大众最新混动米勒发动机热效率39%,而蓝鲸NE发动机将热效率提升到了创纪录的40%,这不仅将许多中国品牌甚至合资品牌产品甩了“一条街”,甚至使搭载内燃机的整车油耗几乎可以和混合动力产品相媲美(已经能够与丰田TNGA架构下的2.5L发动机分庭抗礼),蓝鲸NE发动机也因此跻身全球领先的增压直喷发动机“第一阵营”。

简而言之,对于消费者来说,蓝鲸发动机能够带来的最直观感受就是相比一流发动机,动力更强、油耗更低、运行更安静,这就是蓝鲸NE发动机平台的强大之处。不过,蓝鲸NE1.4T高压直喷发动机还只是“蓝鲸家族”中很小的一部分,其在新能源方面的技术方案,包括国内首款高度集成P2混合动力系统——蓝鲸油电混动系统同样值得期待。

何止于强?蓝鲸发动机“生”于千锤百炼

打造“最强中国芯”不意味着“闭门造芯”,长安汽车重庆总部与长安英国研发中心采用了“时差接力”的方式进行同步实验和开发,依托"五国九地"全球研发体系(重庆、北京、河北、合肥、意大利都灵、日本横滨、英国伯明翰和美国底特律),在来自多个国家的200位工程师的共同努力下,历时4年时间终于打造出了中国OEM首个动力模块化平台——蓝鲸NE动力平台。

蓝鲸动力要让中国品牌从“芯”开始强大?

《汽车通讯社》了解到,长安NE研发研发团队中不乏前捷豹路虎、宝马、阿斯顿马丁团队成员,例如技术专家Martin拥有30年发动机开发工作经验,曾经就职世界级汽车工程公司捷豹路虎和电装等,拥有丰富的从概念设计到生产制造的经验;曾就职于里卡多、丰田等世界著名车企的技术总工程师Ken Pendlebury拥有24年开发大型全球动力总成项目经验的工程师;曾经在包括阿斯顿马丁和宝马等工作的蓝鲸NE技术主任工程师Stephen Young同样了得,他曾为著名阿斯顿马丁DB9发动机、V12和V8基础发动机和动力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等……

为了确保蓝鲸NE发动机的高质量,长安汽车重庆总部和英国中心同步进行试验开发及可靠性验证,每台蓝鲸NE发动机都要经过多达300余项系统级、2000余项零部件级的试验验证,同时针对我们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额外增加30余项验证试验。蓝鲸NE动力平台发动机都经历了超过2.5万小时的台架可靠性验证,搭载整车道路耐久累计里程超过140万公里。

蓝鲸动力要让中国品牌从“芯”开始强大?

过去国产发动机饱受质疑的另一大问题,就是瑕疵不断、质量不稳定。为了给蓝鲸NE动力平台的制造过程“保驾护航”,长安汽车从设计阶段就采用先进的设计平台、可穿戴设备、集成先进的方阵软件等,计算出最优的工艺参数并直接对接生产制造车间系统,实现了高效、高智能的柔性生产线模式。

我们常常羡慕日系和德系车企的“精益化生产方式”与“工匠精神”,长安汽车并没有将它们停留在理论和口号上,而是依托高效、高智能柔性生产线模式,高度整合32个国际一流供应商提供的先进设备,利用全方位的信息系统,为蓝鲸NE动力平台构筑起立体的质量防控网络。

蓝鲸动力要让中国品牌从“芯”开始强大?

当然了,坚持不懈的研发投入也是蓝鲸NE动力平台能够“诞生”的重要支撑。长安汽车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投入到研发,“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已累计投入496亿元(其中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总投资43亿元)。拥有涵盖振动噪声、碰撞安全、制动性能、底盘试验、驱动系统等16个领域、194个国际先进实验室(包含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混合动力乘用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如今,长安汽车拥有来自全球18个国家的1.2万名工程技术人员,其中研发人员7000余人,高级专家近600人,傲居中国汽车行业前列。

写在最后

长期以来,专注于前瞻性研发和技术创新的长安汽车被称作业界的"理工男"。随着蓝鲸动力品牌的成功发布,许多消费者惊喜地发现,这个过去低调“不会讲故事”的中国品牌,经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升华,终于"开花结果"了。蓝鲸发动机不仅证明了中国品牌也拥有研发世界一流水准发动机的强大能力,更重要的是,志向远大的“蓝鲸”,也为处于全球汽车产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以竞合博弈的方式实现“突围”的中国汽车品牌指明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END——

《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对不遵守本声明、恶意使用、不当转载引用《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文章标签:
技术解析
 
相关推荐
汽车通讯社 1.8万粉丝    4416作品 关注 汽车资讯领域的彭博社,提供权威的全球汽车资讯及案例分享。
推荐作者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