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提起丰田,诸如凯美瑞、汉兰达、卡罗拉、省油、皮实……等等字眼,就会自动浮现在脑海里。而丰田之所以能在中国市场上保持居高不下的热度,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以上的明星车型和特质。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在这些标签之下丰田成为了大多数消费者心中“中庸”的代表,好几十年都是一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模样。直到TNGA架构的到来,给旗下产品赋予了更张扬的个性,有更多的年轻人开始青睐于丰田这个以往只属于“父辈”的品牌。
TNGA架构下丰田新产品的运动熟悉一直是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话题,全新的发动机和带齿轮的CVT以及运动化的底盘调教,即便是那个此前最“古板”的凯美瑞,都不可同日而语。
只是TNGA推出至今已几年时间了,而如果我没记错,哪怕强调运动的产品不断上新,在威兰达之前,丰田也未曾在中国市场里任何一款产品上,用上“高性能”这几个字。
了解的朋友应该会知道,日本品牌从来都是非常严谨的,比如他们食品外包装上的图案从来都不会夸大其词,不论是尺寸、颜色还是质感,都会和包装里的一模一样。车也是一个道理,我深知丰田绝不会因为一套运动套件或者一个弹射模式之类的东西,就给自家的产品安上这样的名号。
因此当不少人对威兰达的“高性能”三个字表示质疑时,擎哥内心的OS只有一句:等着被打脸吧。
强大的动力表现是威兰达高性能版给我的“见面惊喜”。三款高性能版本车型都搭载了阿特金森循环的2.5升直列四缸发动机,有着14:1的高压缩比。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32千瓦,最大扭矩224牛·米。
擎哥本次试驾的车型为顶配激擎四驱版,搭配了前后双电机,其中前电机峰值功率134千瓦,最大峰值270牛·米;后驱电机峰值功率40kW,峰值扭矩121牛·米。系统综合最大输出功率达到225千瓦,在同级别车型中算是傲视群雄。
在官方的宣传话术里,这辆车的零百加速时间为6.6秒,而在实际测试中顶配车型的成绩甚至比6秒更快。一脚油门,发动机和电动机都能够非常迅捷地响应加速指令,纯电驱动的特性使得动力的爆发没有任何的迟疑,一丝一毫都没有,整个加速过程十分顺畅。
以上我说的,是在AUTO EV/HEV模式下,普通驾驶模式的动力表现。而在Sport模式中发动机介入会更早,大约在40km/h油门开度一半就会介入。此时整台车基本提供到了一台3.0排量自吸车型的驾驶体验,跟脚的动力储备在山路陡坡超车时能给人前所未有的自信。
其实除了以上两种,作为一辆混动车型,新车在动态模式方面的可玩性相当高,有两种驱动模式——EV和HEV,以及三种驾驶模式:普通、节能与运动。
选择AUTO EV/HEV模式后,常规行驶环境下动力系统都会以EV状态运行,包括较平稳的红绿灯起步和缓坡行驶,系统也能很敏锐地判断出需要HEV模式介入的情况,非常快速而平顺地衔接上发动机。
当然也可以选择EV最优先的模式,此时的动力表现相较于HEV模式会轻柔很多,不像纯电动车型那样有着直来直去的暴躁性格。同时电池电量一旦低于30%系统便会自动切换为“HEV-行驶充电”模式,对电池进行反向充电,从而防止因电量过度消耗对电池造成损伤。在我们实际测试的过程中,全长5公里左右的山路滑行为电池补充了接近十公里的电量,能效转化率不错。
高配版车型搭载的E-FOUR电子四驱系统,可实现前/后轴100:0~20:80的宽广扭矩调节范围,脱困估计洒洒水,但对于日常驾驶操控性的提升功不可没,开启后整车的寻迹性明显变高。
总体而言,威兰达高性能版这套动力总成的表现在我看来是无可挑剔的。作为所有新能源当中成本最高,技术最复杂的动力结构,丰田工程师所作出的努力完全不愧其高性能之名。
不过接下来,我想谈谈和这三个字不太匹配的地方。
首先是底盘方面,威兰达高性能版使用了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悬架则与其他版本威兰达不同,改用双叉臂式独立悬架,优化了减震器和螺旋弹簧。转向系统配备了高精度齿轮齿条电动助力系统。
从实际驾控体验来说,威兰达高性能版偏向踏实稳健的风格,转向没有那么灵动,虚位很大,在运动模式下会有一丢丢的提升。或许是由于电池组的加入,悬架传达的路感也不算太细腻,同时对于侧倾的控制有些跟不上动力输出的表现。
第二就是车辆的外观,尽管相较于普通版车型,全新的黑色高光网状格栅更具冲击力,两侧雾灯的位置被竖条形LED日间行车灯取代,前保杠加入银色哑光饰条,进一步将车头的视觉重心降低,但整体而言还是太温和了一些,攻击性不强。内饰也是一样,除了仪表台、门板和一体式座椅等地方增加的红色缝线,并没有太刻意的营造运动氛围,有点对不起观众。
当然了,车辆的配置还是值得夸一夸的。主驾驶席带有10向电动调节(含2向电动腰靠),堪称奢华;丰田最新的TSS智行安全系统已经非常成熟,能够舒适且大幅度的降低驾驶员的操作负荷。
12.3英寸全液晶仪表,无论是在显示效果还是功能上都有着不错的水准,内部程序很好的根据PHEV车型进行了优化,可以清晰直观的显示当前车辆处于的驾驶模式以及电机、电池与电池的工作状态,并且同样可以根据驾驶模式改变其显示风格。
此外,该车还搭载了一块大尺寸的悬浮式中控屏幕,并且进行了更好的本地化升级,支持高德地图与微信等功能,但是在显示效果尤其是360环影、倒车影像成像等方面还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像素低得就像看图片没加载完成一样。
写在最后:在威兰达上市之后,不少人吐槽售价太贵,但转头想一想,PHEV既有发动机、变速箱又有电机、电池,仅从硬件上看成本就要高不少,更别提两种动力的相互匹配、调校、输出又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
因此我个人认为新车的核心竞争力还是相当强劲的。丰田多年深耕电动化技术,庞大的市场基数和用户口碑,这让人觉得丰田PHEV是先进又可靠的选择。威兰达此前已经推出了燃油版和双擎版车型,上市以来月销量稳定在万辆左右,而四驱车型销量占比达到了40%,可见其市场认可度相当高。
如今威兰达高性能版作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更能平衡动力与油耗表现,还能上绿牌,怎么看比买一辆纯电动车型更实用。
未来伴随威兰达高性能版车型的加入,全新集结的威兰达家族车型阵容将扩充至15款,涵盖2.0L自然吸气、2.5L双擎混动、2.5L插电式双擎混动3种动力,以及DTC智能四驱、DTV动态矢量四驱、E-FOUR电子四驱3种四驱系统。
且不论将来这些车型在各自的细分市场销量表现如何,至少从目前威兰达高性能版车型的出现来看,在进一步满足消费者高价值、多元化购车需求的层面上,它的确是做到了。
MAZDA EZ-60订单破1.8万 长安马自达新能源双子星高价值突围
一路向西 启程出发 北汽集团“悦野·中国”IP发布
极氪或将退市后又迎大事件!将与广汽能源合作!双方充电网络双向互联互通合作,双方在充电基础设施和用户服务领域实现资源整合
当全球车企还在卷800V,比亚迪已用千伏高压撕开纯电天花板
五一假期,汽车行业最热闹的事莫过于自媒体博主测试阿维塔12风阻,实测数值与宣传数值差距过大,引发大家关注汽车风阻是否虚假宣传一事了。
近日,仰望带着自己的U8、U9、U7参加了汽车文化盛宴——2025金盏速度节,在爬山赛、出租车赛道上,旗下车型大秀技术,漂移、爬坡、过交叉轴,展现了中国顶尖汽车品牌的内涵和实力。
起步即旗舰 重新定义中高级电混轿车新标准
比亚迪海外出口销量或将超越奇瑞
上汽通用五菱:以品牌建设为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
什么?车辆合格证也能不合格?
中国汽车产业也曾经面临很多道路的抉择。最终,我们绕过了欧洲的柴油机路线,绕过了日本的油混和氢能路线,更绕过了美国的大排量汽油路线,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能源道路。
2025年5月2日,大.敢不同的领克900在洛阳五一国际车展正式上市发布。
2025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车市再创历史——每卖出2台车,就有1台是新能源。数据显示,Q1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284.9万辆,同比增长44%,零售渗透率飙升至54.1%。政策补贴加码、混动技术普及、智能配置下沉,让新能源车从“尝鲜品”变成“刚需品”。就连三四线城市大爷大妈都知道......
昊铂HL与理想L8:30万级增程SUV,哪款是你的心头爱?
现在很多厂商大力宣传:智驾已经能完备覆盖99%正常使用场景,让人们以为它好像已经成熟了。其实这是个“圈套”。
高配低价上市的吉利银河星耀8, 网友表示:插混市场的天真的变了!
比亚迪宋家族:颠覆日系混动霸权,全球新能源SUV新标杆
中消协点名车企背刺!定金、车型更新、补贴争议,新能源购车乱象大起底
创新玩法点亮赛场 奇瑞集团运动嘉年华燃动芜湖
极狐新阿尔法S5 VS 埃安RT!15万预算两台绕不开的车!哪台更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