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车联网到底有没有用?我们采访了 30 个人,他们说……

车联网到底有没有用?我们采访了 30 个人,他们说……

极客汽车 3293浏览 2019-10-15 IP属地: 未知

我们经常能听到,有人这样评价一些车联网功能:车里装上这个能有什么用?

很多业内人也承认,现在的车联网功能的确无法影响人们的购车决策。

那么,车联网真的没有用吗?

有没有用不是一个人说了算,所以我们采访了 30 个人,听听他们的看法。这 30 个人中,有 20 个是和车联网有一些联系的人,比如联网汽车车主、科技爱好者以及汽车销售,还有 10 个是位于车联网一线的专家。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 20 位大众都说了什么。

(PS:本次谈论的车联网泛指智能网联化的服务应用,不谈论辅助驾驶。)

大众如何看待车联网功能?

我们一共准备了 5 个问题,有开放类问题,也有选择类问题。开放类问题我会摘出一些有亮点的回答放出来,选择类问题我会用图表的形式呈现。

问题一:你觉得车联网功能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

滴滴司机:大屏看高德导航挺方便的,大屏终究还是看着舒服些。语音用起来也还行。

EX5 车主:感觉可以做很多以前在开车的时候做不到的事。

奔驰 A200L 车主:不太了解具体功能,平时除了听音乐也不干别的。

福特金牛座车主:导航和手机体验没区别了,另外手机可以远程查看、控制汽车,这点不错。

特斯拉车主:QQ 音乐比较方便,远程控车用的比较多。

理想车主:感觉全是大屏控制汽车,有些不太方便,需要慢慢适应。

特斯拉车主:也不是因为车机买的车,平时就连蓝牙听点东西,和油车用起来没什么不一样。

……

问题二:你可能会/已经用到了哪些车联网功能?

截屏2019-10-14下午4.15.47

能看出来,导航/语音/音乐几乎是所有联网汽车车主都用过的功能,其他还捎带着一些品牌自己的 App,以及其他的内容资源,比如电台/视频之类的。

……

问题三:车内一些娱乐性的功能(游戏/唱 k/点外卖/社交等)你感兴趣吗?

截屏2019-10-14下午4.15.56

滴滴司机:我就跑单的时候就用语音和导航,别的根本不会点开。

EX5 车主:充电的时候会玩游戏,唱 k 不会。点外卖和社交估计不会常用,还是习惯用手机。

小鹏 G3 车主:游戏的话孩子估计会喜欢,但是我开车他不能玩,我停车他就跟我回家了。

奔驰 A200L 车主:有的话最好,但是我用不用是另一回事。

福特金牛座车主:点外卖功能我车里有,但从没用过,没必要非用手机定。

智能手机爱好者:对游戏有点兴趣,不过感觉还是手机更方便。

科技爱好者:这些手机都能做到,除非车机能给我带来更多好的体验,否则感觉没啥用。

IoT 大学教师:这些功能对汽车来说算是一种创新,还没落实到实用。人开车的时间本来就没几个小时,还必须集中注意力,另外车规级标准非常复杂。所以我个人认为它们暂时还不太适合在汽车中使用,它们更适合未来实现无人驾驶的时候再搭载。

……

问题四:与车相关的一些车主服务(无感停车/无感加油/车主特权优惠等)你感兴趣吗?

截屏2019-10-14下午4.16.05

EX5 车主:这个可以有,但担心支付安全,怕被盗刷。

小鹏 G3 车主:能带来实在的好处,肯定愿意。

奔驰 A200L 车主:优惠力度不大的话不太在意,无感停车加油感觉比较实用。

福特金牛座车主:我绑定了 ETCP,在一些停车场已经可以直接支付了,算是感兴趣吧。

……

问题五:你觉得车联网的未来发展空间在哪里?

EX5 车主:发展空间不好说,我更关注隐私和安全。

小鹏 G3 车主:能提前帮车主计划好问题和需求最好。

特斯拉车主:能像手机 App Store 有一个应用商城就好了。

福特金牛座车主:车里的功能尽量简洁吧,千万别太复杂。

IoT 大学教师:减少驾驶员操作步骤,普及免操作,在未来无人驾驶时代让车载系统代替移动设备。

车险销售:其实我觉得现在的在线音乐、车机导航、在线视频就挺好了。

科技爱好者:能根据路况修改日程表,紧急事件能够快速全网通知,比如救护车之类的,另外还可以商业化吧,只有良性的商业化模式才能刺激行业发展。

……

从上面 5 个问题能看出来,大屏里的车联网功能的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便利,但这些便利几乎是微乎其微,之前通过蓝牙、手机映射或者直接用手机几乎也都能得到类似的体验。车联网发展了这几年,人们最常用的功能无非还是老三样儿:语音、导航、音频内容,似乎功能生态并没有得到繁荣发展。另外还出现了一些争议很大的功能,比如点外卖、唱 k、社交等等,负面评价多于正面。而真正对人们有益的车主服务功能,只在一些试点地区昙花一现,快速大面积落地几乎无望。

总结下来,用户对现在这些应用的评价不算很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手机都能实现这些功能。所以互联网的繁荣发展,对车联网来说,既是助力,也是阻力。

但是另一方面,他们也给予了这些功能很大的耐心,甚至是真金白银。似乎他们相信,车联网会像之前的智能手机行业一样,在不久的以后大放光彩。

白马

这个现象的确也得到了正面的印证。我采访了 3 位汽车销售,一个来自新造车势力品牌,两个分别来自 BBA 其中一家。

他们都表示现在的用户,对于大屏,或者大屏里面的功能,确实非常买账。就算一开始不买账,稍微讲解一下也很快就会买账。

其中一位对我说:中国人喜欢「大」。一切大的都喜欢,大屏同样不例外。而里面有什么,好像无所谓,反正也不怎么用。至于我的语音和别家的语音有什么差别,没人会纠这么细。中国人买车,其实还是比较盲目,不太理性,或者说这个行业门道太深,真的不好钻研。

业内人如何看待车联网功能?

除了大众端和销售端,我还采访了 10 个奔波于车联网一线的专家,他们普遍对车联网的发展持正面的态度。下面列举了一些专家的观点:

专家一:

虽然汽车销量会横盘很久,甚至还要下跌,但是车联网的装机量肯定会不断提高,所以车联网还是有机会不断创新。大家需要坚定信念,开放合作,我看好车联网未来的发展。

车联网是为了提高粘性,然后转化为车厂内部服务,转化为第三方服务,然后产生价值。说具体点儿,目前确实没有太多的功能服务,但音频内容肯定是刚需,所以这里就是增量市场,接下来就是运营和商业化。

哪怕实现 L4 以后,人的本质需求不会变,视觉也不会完全解放,因为很多人在行驶过程中,盯着屏幕会晕车,所以场景化可能依旧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截屏2019-10-14下午4.58.54

专家二:

车联网还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在我看来,车联网可以分为两条业务线:1. 车联产品。2. 车主产品。

1 是接入大家都有的车联网功能,并且开放更多的数据接口和推送场景。2 是从品牌角度出发,实现「产品车联网+用户运营+IP 运营」。

车机比手机有个天然的优势:分众能力+精准的地理位置。所以未来也许可以围绕车主的衣食住行,用手机+车机联动的方式,联通线上线下的服务。有点类似白金信用卡的玩法。

依据 1 的数据反馈,来分析用户,推送场景 2 的内容。再在场景 2 中,联通 1 的产品功能。

截屏2019-10-14下午4.59.21

专家三:

我认为未来中国市场,所有的车都在线是必然。

汽车在线主要有两个层面的需求,一个是车企本身的需求,一个是车企给用户提供用户服务。

对于车企本身,主要是指:产品质量改进,产品体验提升,供需匹配和 OTA 能力。另外,车联网还能帮助车企更好地了解用户是谁,用户对业务/产品的需求和痛点是什么,以便之后提供用户服务。

再有一个我觉得更多是面向「出行服务」,也就是网约车/分时租赁等。车企想做好出行服务,其实还是应该把能力前装到车里,而不是用手机实现。

我觉得车联网的爆发并非一定要等到 L4,但是 L4 肯定会让车里的业务发生很多不同。目前车上有用的功能,一方面要和出行刚需相关,另一方面需要确实给用户带来价值,比如方便/省钱。

现在车联网的业务体验一般,主要是业务深度不够,但不能说车联网业务没用。只能说时机还不理想吧,但价值还是有的。

截屏2019-10-14下午4.59.33

如何理解车联网的发展阶段

看完用户和专家的观点,不难发现这些负面评价,都是从微观上去否定一些具体的现象和功能,却没有人从宏观上质疑车联网的发展潜力。

在我看来,现在这个阶段,出现一些花枝招展、放飞自我的功能很正常,甚至一些公司生生死死也很正常,我们看的是一个行业的发展,这些细节不过是时代洪流中的一份子,最终市场会选择留下来真正的好东西。

现在的车联网还在非常初期,行业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明确的商业模式。

如何理解当前车联网的发展阶段呢,我们可以试着从此前计算机的发展,后来的 PC 以及智能手机的发展来对比一下:

在 IBM-PC 还没有出来之前,计算机几乎都是企业级的市场,从处理器研制,到硬件制造,到软件开发,都需要 IBM 自己做。

timg

那时候,世界上还没有独立的软件公司,软件的价值需要通过销售硬件来实现。直到上个世纪 70 年代,埃里森创办了甲骨文,才终于出现了第一家只卖软件,而不是靠收服务费生存的公司。

也就是说,纯软件公司至今最多只有不到 50 年的历史,而计算机业务却已经发展了近百年。

oracle

再比如后来的 PC 的产业格局可以描述为英特尔的芯片+微软的操作系统,即 WinTel;智能手机的产业格局可以描述为高通/博通/Marvell 的手机芯片+Google 的 Android。

这些都可以算作是计算机行业的明确分工,但是在车联网行业里我们还没看到这样的现象。不过,从软件角度来讲,我们能观察到,一个渴望拥有自我灵魂的汽车品牌,往往紧紧攥住自家车机操作系统的定义权。

截屏2019-10-14下午4.38.40

上个世纪 90 年代,雅虎开创了门户网站,并且明确定义了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即开放、免费且盈利。至此,我们开始拥有了大量免费的内容资源。如果不是雅虎,互联网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只是有钱人的奢侈品。

对比来看车联网行业,虽然都在讲用户运营,企业品牌自身运营,但是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商业模式。是靠广告收费,还是软件使用权收费,似乎都还在探索。是希望所有车主都受益,还是让它只成为少数人的工具,要看发展。

雅虎

另外,我们从开头的用户反馈就能看出来,很多人都觉得车联网里的内容资源太匮乏,有价值的功能太少。的确如此。那 PC 时代的内容/功能是在何时爆发的呢?是从微软及一系列软件公司的爆发开始。

根据安迪-比尔定律,软件行业的发展,督促着硬件性能的提升(软件的更新会不断吃掉硬件提升的性能,不更新硬件,很多新软件用不了),两者的相互作用则刺激着用户频繁更新电脑。所以安迪-比尔定律把电脑/手机等商品变成了一个一段时间后必须换新的消耗性商品。

在车联网行业里,我们几乎没看到过软件消耗硬件的案例。目前应该只有特斯拉有这样的状况。Model 3 更新 V10 系统后加入了在线视频功能,而 2.0 版本硬件的 Model S 升级后却没有,2.5 版本硬件的 Model S 有没有还有待考证。这就是软件更新消耗硬件的案例。也许未来车机硬件需要频繁更替,而汽车的寿命却长达数年,这是车企需要考虑的问题。

model s

总之,车联网的发展虽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但是真正受到重视也就这几年。短短几年内,我们看到每年联网车辆在不断攀升,L2 级自动驾驶几乎已经下沉到十几万级别的车型里。

用户的焦虑我们都理解,行业的发展我们也都看在眼里。我们不要高估一年能做的事情,也不要低估十年能做的事情。总之,车联网是一片广阔的蓝海市场,其中还有无限的想象空间等待我们去挖掘。

 
相关推荐
极客汽车 7.4万粉丝    848作品 关注 专注汽车智能化、人机交互、自动驾驶以及新能源技术等前沿领域。
推荐作者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