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驾仕派立场无关。)
不久前魏建军在接受新浪财经采访时提到了中国汽车出海,说:「满分10分,现在打3分差不多。」
传着传着,变成了「魏建军说中国电动汽车没有核心技术。」
我在一个B站up主那里看了30:05秒的完整视频,魏建军在那段话题中说的是:中国汽车品牌溢价、技术实力、营销,这三点和海外车企都有差距,还提到了当下主要是出口,接下来的目标是当地建厂。具体在技术实力上,他说的是: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链最好、算法做得很好,电机、电控、芯片都是别人的。
总结一下,魏建军说的是,技术实力还有差距,或者说还有短板。
至于「中国电动汽车没有核心技术」,他没说。
但怎么传着传着就成了魏建军说「中国电动汽车没有核心技术」,原因大概就和之前小米汽车被说「没有核心技术」,以及蔚小理乃至特斯拉最早也都被说过「没有核心技术」一样——
汽车这个舆论场里,普遍有一种对「核心技术」的盲目崇拜。
很多人似乎认定了,大众、丰田、BBA乃至保时捷、法拉利、劳斯莱斯它们之所以那么厉害,就是有「核心技术」,有它们各自的独门秘技,别人谁也学不去,所以它们才能几十上百年保持领先。
说白了,就是把企业经营当武侠小说看呢。乔峰为什么厉害,会降龙十八掌啊;张三丰为什么厉害,会太极拳啊。然后把这套逻辑再给套到汽车里——大众、丰田、BBA为什么厉害,它们肯定有核心技术啊。
咳,商业世界,哪有什么核心技术可言。
1、比如说专利,说到所谓「核心技术」的话,最直观的体现肯定就是专利了。但问题是,专利又能证明什么呢?
2017/18年,特斯拉真正开始席卷全球。传统巨头支持者没法再拿全球纯电冠军是Leaf来说事了,为了继续证明「传统巨头一发力,分分钟搞定特斯拉」,就搬出了另一项数据——
论纯电汽车专利数,排名第一的是丰田,特斯拉根本都排不上号。
还真别质疑,这的确是事实。不仅当初是事实,只怕到现在也是事实。
2021年时,日经中文网联合专利调查公司Patent Result就美国纯电汽车专利进行过调查,截至当年7月上旬,结合各车企申请专利数,得出了一份专利竞争力排行,如下:
2022年,日本公司IP Landscape 又就2010年后电动车「专利申请量」进行了调查,特斯拉更是从头到尾榜上无名。不光特斯拉,比亚迪、蔚小理等等汽车公司,只要今天电动车卖得好的,在这份榜单上那是一个也没有:
▲图片来源见右上方水印
传统巨头专利——所谓「核心技术」——那么多,又如何呢?倒是应了那句经典台词「听过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申请了那么多专利,还是卖不好电动车。
商业世界里的技术,跟武侠小说里的武功秘籍本来就不一样。更何况,哪怕就算一样,真拿到了一本秘籍,谁又知道那本秘籍的含金量如何,谁又知道那本秘籍是李寻欢写的还是柯镇恶写的,谁又知道那本秘籍到底是不是真迹呢?
▲来自《功夫》
2、于是又引出了下一个重点,有多少公司,内部明明有着宝贝,却给当成废物一样对待。
延续上面的话题,哪怕商业世界的技术真像武功秘籍一样,企业就一定会勤学苦练吗?要知道在武侠小说里,几乎总是设定人人都知道武功秘籍好,人人都在拼了命去争,比如《九阴真经》、比如《葵花宝典》。
但是在商业世界里呢?一项技术有多大的商业潜力,将来能创造多少收益,那都是不确定的,有些人有远见,一眼就能看到宝。然而远见这东西,从来都不是人人都有的。
今天传统巨头到处疯狂投资,希望在新能源和自动驾驶方面迎头赶上。而我们都知道,当年特斯拉落魄的时候,可也是跟不少传统巨头联系过的,找上门求投资,除了戴姆勒和丰田,其它一概「谢邀」。而那两家也不过各投了几千万而已,和现在动辄几亿、几十亿的收购与战略相比,完全是九牛一毛。
说到底,当特斯拉还是秘籍的时候,传统巨头只拿它当个小东西,或者甚至就看也不看一眼。现在特斯拉自己成宗师了,传统巨头反应过来,才又四处去找秘籍。
更直观的例子,图形界面。
这就是科技商业史的经典故事了。施乐公司1970年投资建立PARC研究中心,意图进军计算机行业,当时这个团队就开发出了图形界面的雏形。手握这么个大宝贝,施乐没有进行完整的商业化落地,而是为面对日本科技的竞争,有意砍掉PARC,并大幅削减项目资金。
之后又被乔布斯蛊惑,以100万美元低价收购苹果股份为条件,答应让苹果团队深度拜访PARC中心。
结果就是图形化界面这个计算机行业创时代的成果,几乎是被施乐拱手送给了苹果。乔布斯回忆那段历史时的话,也已经是科技商业史上的经典:「施乐其实完全可以在今天掌控整个计算机产业,它可以比现在的规模大上10倍,可以成为90年代的IBM,或者是这个时代的微软。」
类似案例数不胜数。三十多年前,中村修二就职于日亚化工,在资金、团队都捉襟见肘的情况下,攻克了科学界十多年来的难题,开发出成熟可量产的蓝光LED(还在20年后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日亚化工又是怎样对待这个天才的呢,奖励20000日元,约合人民币一千出头。
最终结果是中村修二愤而离职前往美国教书,更奇葩的来了,日亚甚至连他的离职补偿也没给。2004年中村修二将日亚化工告上法庭,最后达成和解,获8.4亿日元的赔偿。
就算核心技术真如武功秘籍一般,给了那些不争气的企业,哼……
▲截图自《征服》
3、即便把一切都理想化,核心技术如武功秘籍,也到了有远见的人或公司手里,又如何呢?
我们沿着上面苹果得到图形界面技术这条故事线往下看。图形界面的价值不用多说,当下所有电子设备都是基于这一技术存在的,苹果掌握了它,自然绝对是当成核心技术来对待的,也绝对是不想让任何人染指,想要自己独享的。
在苹果开发出基于图形界面操作系统的Mac之后,微软紧随其后发布了同样基于图形界面的Windows系统。之后苹果起诉了微软,再之后,施乐起诉了苹果。两个起诉都失败了。
「核心技术」被别家攻克。
▲截图自电影《史蒂夫·乔布斯》
时间线再往后推,苹果推出iPhone,多点触控与滑动功能对于手机的意义,不亚于图形界面对电脑的意义。苹果公司后来也指责三星抄袭了这些功能,还就多项专利与三星相互进行了为期数年的法律诉讼。
但这些诉讼并没有真正影响如今的手机行业,多点触控与滑动早就是所有手机共同的功能了。就算这次的确是苹果光明正大地拥有这些技术,它们也阻止不了其它公司使用。
特斯拉几年前曾起诉小鹏窃取自动驾驶的机密技术,最终败诉。但就算胜诉了又如何呢,小鹏也不会就开发不出自动驾驶技术,更何况还有蔚来、理想、小米、各种界呢。
同样把时间线往后推,一体化压铸也是特斯拉最早开发并申请了专利的技术。如今一体化压铸也早就是新造车领域的通用案例了。
「核心技术」一次次被别家攻克。
专利流氓诚然存在,但各国相关部门也同样会对专利申请进行严格的限定,以防止科技或细分行业被专利捆绑、难以持续发展的状况。也恰恰是因为这样的状态,「核心技术」的概念本身其实就是伪命题。
根本不存在如武功秘籍那样的「核心技术」。存在的只是优势与劣势,领先与落后。任何人都可能随时迎头赶上。
企业与其支持者们幻想中那种能皇图永固的、无法逾越的护城河般的「核心技术」——那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
4、更极端的,绝对极端的不存在案例。
当下商业世界里,最接近幻想中「核心技术」的现实模版大概就是光刻机了。
卡脖子的确存在,但能看到的信息是,中国也在持续不断地投入巨额资金与人力物力去研发,这一行为本身就证明了,差距可以追赶,而不是只能束手就擒。技术是动态发展的,如果某个公司或个人可以凭借某样东西一劳永逸,英特尔又怎么会搞到要卖身,王朝又为何更替。
更多的所谓核心技术,甚至连重要都谈不上,不过是全球化结构里不同区域的分工所造成了产业结构差异而已。就好比国内家具大多是佛山生产,鞋帽大多是福建生产,假发多是许昌生产,把这些产品换成医疗器械、芯片、电机、电池……任何一种设备或元器件都有其主要生产区域,如今终究是全球化的时代,粮食、能源都有各自的主要产地,谁能真正完全卡住谁的脖子,谁能完全靠自己独立生存?
社会本就是人与人、集体与集体协作的机制。
▲截图自电影《铁雨》
最最最最极端的案例——核武器。商业世界的所谓「核心技术」再怎么夸张,再怎么被描述得神乎其神,其技术壁垒也绝对比不上核武器这个政治军事的绝对大杀器吧。
核武器又如何呢,朝鲜都有了。
5、魏建军说错了吗?
魏建军在那一段采访里说中国汽车还有差距,重点点提了三个方面:品牌溢价、技术实力、营销。
事实上,他对中国汽车最有信心的恰恰是技术,否则也不会说产业链领先、算法做得好。他真正觉得差距巨大的其实是品牌和营销。并且没必要隐晦,他当然也认为中国汽车的技术同样有差距。
差距当然就是要正视的东西,不仅仅是字面意思上的正视,还有对「差距」这个词的正视。
很多人之所以这么敏感地反应,魏建军说有差距之所以被传成了「中国电动汽车没有核心技术」,原因就在于,很多人把「差距」误解成了一种静止不变的东西。就是因为很多人把技术优势误解成了「核心技术」,误解成了武功秘籍,把科技同样误解成了静止不变的东西。
结果就是一听说「有差距」,就如遭五雷轰顶。
哪有那么可怕,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无法逃脱的宿命,就是改变,竞争者会变、支持者会变、朋友会变、敌人会变、环境会变、自己会变,所有一切都会变,差距就是用来被磨平或追赶的。
无法正视差距,等于无法正视自己,连差距都不敢承认,进步又从何谈起。
(END)
当汽车产业迈入智能化时代,当整车设计从机械硬件定义汽车变成软件定义汽车,所有人都要面对一系列新的挑战:如何在紧张的开发周期中减少软件BUG的产生?面对黑客入侵,车辆如何构筑安全防线?AI时代下,人工智能如何赋能车辆开发?
对新时代奶爸们来说,买车如何照顾到全家人的需求应该是终极需求,但当购车需求从个人的驾驭乐趣转变为全家出行的幸福承托,选择就变成了一道复杂的方程式。今天这三个核心选项:乐道L90、理想L8和问界M7,它们背后站着的是蔚来、理想和华为三大阵营,也代表着不同的造车理念。那它们到底谁更契......
行业|魏建军亲驾哈弗H9柴油版长城三大品牌征战2025敦耐赛T2组
世界之大 无7不有|方程豹钛7福州荣耀上市,首批车主共启智慧出行新篇
后有阿维塔的前高管李鹏程,在朋友圈用数据抨击这一现象:“据不完全统计,年初至今,中国乘用车小订已经突破了5000万辆,其中80%都是在新车发售72小时内完成的。” “其中80%都是在新车发售72小时内完成的,为中国汽车点赞!”李鹏程的话语中讽刺意味甚浓。
别让老实人心凉
8月销量
一汽红旗,不想被特殊对待
L3级车型生产准入将有条件批准,具备自动驾驶能力的汽车何时能来
上牌桌只是第一步,风云A9L还要做规则制定者。
中国车企掌舵人躬身赛事,成为中国汽车发展史上一道前所未有的跨越性里程碑。
太惨了!油车真的卖不动了!8月销量前10名竟然只有3款油车
汽车企业应当对网红、博主等角色敬而远之,要避免成为下一个西贝
魏建军驾哈弗H9征战2025敦耐赛,长城汽车三大品牌集结!赛事正酣
作为中汽摩联认证的国家A级赛事,它以河床、戈壁与沙丘等极端地形构筑超1000km赛道,对参赛车辆的耐久性和可靠性,以及驾驶者的技术和毅力,均提出了近乎极限的考验。
9月12日,仰望汽车旗下全尺寸行政豪华SUV——仰望U8L鼎世版正式上市,售价128万元。作为一款集鼎级安全、鼎级体验、鼎级豪华于一身的全新力作,U8L鼎世版以“鼎立天地”的设计哲学和细致入微的感官体验,配合易四方、云辇-P+、全新首创全铝大车架等极致技术,重构全尺寸行政豪华SU......
9月13日,2025中国汽车越野拉力锦标赛金塔分站赛暨第六届敦耐赛(以下简称:2025敦耐赛)正式开幕。
9月13日,2025中国汽车越野拉力锦标赛金塔分站赛暨第六届敦耐赛(以下简称:2025敦耐赛)正式开幕。作为中汽摩联认证的国家A级赛事,它以河床、戈壁与沙丘等极端地形构筑超1000km赛道,对参赛车辆的耐久性和可靠性,以及驾驶者的技术和毅力,均提出了近乎极限的考验。
9月12日,在由钛媒体主办的IT Value Summit数字价值年会上,易鑫成功入选“2025创新场景[年度AI应用TOP榜]”,成为登榜的唯一一家汽车金融领域科技企业
广州3亿汽车补贴狂潮!埃安多款车型加码普惠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