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数据造假?前九个月中国乘用车小订数量破五千万台

数据造假?前九个月中国乘用车小订数量破五千万台

优视汽车 2155浏览 2025-09-14 IP属地: 未知

前有知名汽车博主吴佩在2025年8月底的社交平台发文中,直接撕开了汽车行业的“遮羞布”。


他揭露某些新车发布会上吹得天花乱坠的“小订过万”,压根就是广告公司提前几个月策划出来的假数据。奉劝某些人“克制一点”。



后有阿维塔的前高管李鹏程,在朋友圈用数据抨击这一现象:“据不完全统计,年初至今,中国乘用车小订已经突破了5000万辆,其中80%都是在新车发售72小时内完成的。”


“其中80%都是在新车发售72小时内完成的,为中国汽车点赞!”李鹏程的话语中讽刺意味甚浓。



今年前8个月,全国乘用车累计批发为1793.4万辆,零售1469.8万辆,同比增长只有9%。去年国内乘用车销量已经算是最近几年的一次小高峰了,乘用车年销量也才2756万辆多一点。但今年到现在还没有进入四季度,国内乘用车小订就突破了5000万辆,这还只是统计车企主动公布出来的。



照此趋势计算,今年全年的汽车小订岂不是要奔着1个亿去?中国14亿人,包括老人和小孩,包括那些家里已经有车的,平均每14个人就要下订购买一辆车?我国啥时候变成这么发达的汽车国家了?


就算转化率打个对折,最后的大订也接近5000万辆,对比去年全年销量,那也简直就是一次大跃进。



在汽车行业,“小订(定)”和“大订(定)”有着本质区别。大定则意味着消费者与车企签订了正式购车合同,不仅订金金额高,而且通常不可退。


小订不仅金额低,一般都在99-5000元之间,而且消费者随时可以反悔,申请退款。所以对车企来说,“小订”数据就是一个营销工具,虽然水分高,说服力不强,转化率不确定,但足以糊弄普通小白。



当然,并不是说小订过万就一定造假,只不过小订数据的背后确实包含较多的“虚量”,它的营销价值远胜过实际价值。就像此前某品牌未上市的新车,小订订金仅10元,不到一杯咖啡的价格,借此斩获了4万辆的订单。这样的订单很难说有多高的含金量。


至于单纯的订单造假,理论上也不是不可能。所谓撑死胆大饿死胆小,订单造假这件事,不存在敢不敢,能不能,只是看厂家想不想这么做。毕竟,所有数据都是厂家自说自话。



除非将来哪一家车企在公布订单数据时还顺带请公证处来公证,但如果行业真发展到那一天,每家车企都需要剖腹自证清白,未尝不是一种悲哀。


实际上,即使从营销角度来讲,汽车行业包装小订数据也是有一套完整的套路的。


吴佩指出,广告公司会提前数月为汽车厂家设计“小订过万”的营销方案。那么,从前期策划,到后期执行,必然是有成体系的流程。


夸大和包装订单数据,组织水军在网上造势,连和用户说的营销话术都得提前编好,这是一整套营销动作。某广告公司从业者透露:“这类项目通常以‘营销推广’名义签约,合同金额从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


甚至包括新车上市发布会上,安排假用户发言、假车主故事,全流程专业得像一部精心排练的话剧。圈内人士对此司空见惯。



一位在上海的大学生证实,他接到过“参加车企新车预售发布会、上市发布会、到店试驾的兼职,同样也接到过下预订单的任务,下完预订单,等到车企公布数据后就可以退款”。每项任务的报酬在80-150元不等。


车企对晒数据这件事乐此不疲,一是让市场和消费者觉得是爆款;二是哄领导开心。


在资本密集的汽车行业,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持续融资,或是市场表现不佳的车企,订单数据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



一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一个令人惊叹的“订单”数字,可能就意味着新一轮融资的到位。同时又可以从心智上征服消费者:看!有这么多人选择这款车,这款车一定很棒!


而在新车研发上投入巨资,反复进行了所谓的市场调研后,车企领导层也希望看到新车被市场热捧的现象,谁也不愿意还没开卖就承认自己产品不行,又有谁不想大声告诉所有人自己的产品很牛。一位不愿具名的车企营销负责人坦言:“营销部门有时不得不采取一些手段来满足领导层的期望。”



但更本质的原因,还是现在汽车行业的竞争压力太大了。


每一家车企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希望能够做出爆款车型。很多时候在这种激进的愿景,扭曲的激励下,叠加市场内卷的加剧,“营销”和“造假”的界限变得模糊。营销动作一旦变形,就很容易沦为造假。


如果所有车企都沉迷于此,透支的将是整个行业的信誉根基。那些原本坚守底线、认真造车、不搞套路的品牌,要么是在压力之下也跟风造假,要么就会被这些“数据”挤压得喘不过气,落入到“劣币驱逐良币”的困境之中。



前两天,工信部、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


整治行动除了针对第三方平台“非法牟利问题”外,车企夸大和虚假宣传问题也再度被点名。主要涉及汽车企业不规范营销。其中就提到了“引用、捏造虚假数据,选择性披露销售数据,巧立名目发布销量排行等各种榜单。”



不过,包括虚假数据在内的各种不规范营销,不仅要依靠政府监管,更重要的还是企业能够自律。


而我们作为消费者在看到新车上市时,也要擦亮眼睛。其实完全没必要依据“小订”数据,或因为一些限时权益就冲动下单。与其去纠结“小订过万”是造假还是营销,不如认清一个事实:造车是长跑不是短跑,最终衡量车企销量的真正标准,一定是新车上市后几个月的“大订”数据、最终交付量和上险量。


其实换个角度想,你若不轻信小订数据,数据也就是失去了意义,车企自然也就对晒数据失去兴趣了,虚假宣传还会有土壤吗?(文/优视汽车 老炮 )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优视汽车 7.5万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知名汽车新媒体,视频好看,文章有料。
推荐作者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