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州车展新势力的声量空前,各种奇思妙想都在车上实现,让人眼花缭乱,颇有当年山寨机的架势,但花里胡哨的设计最终成为时代大潮中的浪花,最终胜出的是华为、小米、三星,还有智能机的开创者苹果。
为什么有些品牌退出,有些品牌胜出,网上有很多讨论,最终的胜利者需要具备的几个因素是共识:产品品质、用户需求、关键技术。
2024年的新能源市场很卷,外行人看研究出了各种开门、关门、屏幕玩法、座椅变幻的新方式,内行人才能发现背后较劲的是硬实力,三电技术、平台架构、智能网联、软硬件实力。
有一款车笔者认为不容忽视,广汽本田全新纯电品牌、全新豪华纯电SUV P7,新车将于2025年上半年上市。这是一款很有可能改变当下新能源发展趋势的车型。
本田重剑无锋,电动车大巧不工
新势力都喜欢强调百公里加速,但快并不是厉害,反而是因为过去燃油车时代技术门槛太高,发动机、变速箱的调教是非常复杂的,想要提升哪怕零点几秒都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但电机可以轻松完成。
过分或者单一强调快,往往会忽视很多用户体验,带给的体验感其实并不好,比如加速快晕车、细节做工不到位、造型设计趋同、底盘悬架过软跳跃感强等等。
基于这些电车痛点,广汽本田P7带来了“八不”,即“不晕、不累、不慌、不悬、不卡、不怕、不同、不糙”。这就是金庸小说下的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不需要外在多么夸张唬人的外表,真正的电动车技术需要的是内在功力。
具体看不晕和不悬指的是底盘,50:50的前后黄金重量配比、前双叉臂后五连杆全独立悬挂等跑车级底盘规格,搭配前副车架双重隔振、ADS自适应减震系统、3D陀螺仪控制减震等技术,有效过滤路面颠簸,保持车身稳定,在各种路况下都不会感到晕眩。车身采用高强度钢占比68%,热成型钢占比25%,扭转刚性高达4万牛·米/度,即使在复杂路况下行驶,车身也不会有松散、悬浮感,始终稳如磐石。
不怕是指安全,广汽本田P7采用高标准的电池安全设计,12000吨一体化压铸铝铸造工艺的电池壳体、创新的一体化集成水冷流道和大量高阻燃高隔热材料,以及碰撞后电池不到1秒即自动断电的保护机制。
不同和不糙指造型和造车工艺,广汽本田P7是全新的造型设计,一眼难忘,在当下千篇一律的新能源车型中非常独特。车型在广汽本田全新电动车工厂生产,历经36个月完整闭环测试流程,实地测试里程高达100万公里,从生产工艺到零部件品质都严格把控,造车的严谨程度上你永远可以相信本田。
不慌是指搭载Honda SENSING 360+高阶智驾以及Honda CONNECT 4.0智导互联系统,更支持华为HiCar/苹果CarPlay/百度CarLife三车机互联,不卡:配备高性能芯片和优化的软件系统,确保车机系统运行流畅,不会出现卡顿现象,不累指座椅自带通风加热,承托包裹感一流,能有效缓解驾乘疲劳。
W架构继往开来,传承与创新
广汽本田P7内功深厚的背后是全新一代智能高效纯电专属平台Architecture W,延续本田运动调校造诣,具有高刚性、低重心、轻量化特性,拥有:顶级驾趣、极致稳定、越级安全优势。
总结本田车型的标签其实就是两个字:驾趣。这是一个高度概括的词语,包含了本田的操控、安全、智能、品质诸多方面。而这些都在电动化时代的W架构上得以进一步发扬光大。W架构并不是凭空出来的噱头,不是新势力造车的画饼。仔细研究能够发现W架构和本田过去燃油车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时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升级。
本田一直秉持“以人为本”的造车理念,为用户提供出色的驾驶乐趣。W架构继承了这一理念,通过高刚性、低重心、轻量化等设计,实现50:50前后配重和顶级操控稳定性,让纯电动车也能拥有媲美燃油车的驾驶乐趣。燃油车时代本田在悬挂系统调校上积累了丰富经验,W架构沿用并优化了相关技术,如前双叉臂后五连杆全独立悬挂,有效过滤颠簸,抑制侧倾,确保车辆在加速、刹车和过弯时的稳定性,提升驾乘舒适性和操控性。
但又有创新,比如燃油车多以发动机前置前驱或后驱为主,而W架构主要为纯电动车设计,可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等驱动形式。纯电动车无需布置发动机、变速器等传统燃油车部件,W架构对车内空间进一步优化,实现更宽敞的乘坐空间和更合理的储物空间。相比燃油车,W架构采用全新开发的电动专属E&E电子电气架构,支持更高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和智能互联功能。
不得不提本田在F1赛事有辉煌的历史,F1赛车运动很多技术转移对民用市场有诸多帮助。在操控这方面你永远可以相信本田工程师的追求。赛车对高性能的追求验证了车辆极限状态下的能力,让民用车的操控性、稳定性和舒适性得到了显著提升,本田通过F1赛场的经验积累,不断优化底盘调校技术和悬挂系统,应用到民用车型上,使车辆在弯道和高速行驶时的操控性能更加出色,本田的i-MMD混动系统就借鉴了F1混动技术的运行逻辑。
除了操控,更重要的是安全和可靠性,赛车在极限条件下对车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本田在赛车领域多年的耕耘,推动了民用车在制动系统、车身结构、安全配置等方面的发展,提高了民用车的安全性能。
因此本田燃油车以可靠性著称,W架构在零部件选型、制造工艺和质量控制上借鉴了燃油车的成熟体系,选用全球优质供应商的零部件,确保纯电动车的整车品质和长期可靠性。
本田厚积薄发,三电行稳致远
曾有人调侃,特斯拉一开源,涌现了一众新势力造车。新势力造车就像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孙猴子,但是本田的三电技术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不是拿来主义,本田的三电技术有清晰的发展脉络,从混动、到插电混动、再到纯电,经过了30多年的经验累积和市场验证。
早在1980年代,受石油危机及美国尾气排放规定收紧等因素影响,本田开始电动化相关技术开发 。1987年末,本田技术研究所召开清洁能源会议,1988年4月正式启动新能源“R研究”。
1997年本田开发出第一代混合动力系统IMA,并推出概念车Honda J-VX,随后第二年1999年IMA混合动力系统搭载Insight车型,抢在丰田Prius之前登陆美国市场,成为第一个在美国销售的混动车型。之后迈入千禧年本田加快了步伐,2001年-2012年本田陆续推出了第二至第七代IMA混合动力系统,并应用于思域、雅阁、飞度等多款车型上。
2013年,本田第一代i-MMD双电机混动系统问世,实现了换道超车。然后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本田在i-MMD混动系统基础上开发出第四代i-MMD插电式混动系统,并应用在全新雅阁e:phev和全新皓影e:phev等车型上。
具体到三电技术的研究,本田的雄心壮志不亚于任何人,在技术领域做出了很多开创新的实践,1964年,本田首次参加F1赛车比赛,为高性能电机开发积累经验.1997年,本田在高崎工厂完成了EV Plus的试装,这是九十年代末美国最先进的电动车之一,尽管只生产了20辆,但推动了本田电气化发展。2002年,本田推出全氢燃料电池车FCX,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得到官方认证的氢燃料电池车,2016年,本田与日本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共同研发出全球首款无需使用任何重稀土金属的电机。
2024年本田在日本栃木县樱市建设了全固态电池示范工厂,传统液体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有助于固体电解质层致密化的辊压方式,提升与电极界面的黏合性,目标是开发出高性能、低成本的全固态电池生产技术。
写在最后
目前电动车行业容易陷入搞噱头,浅验证,不长期的局面,对于消费者而言,有太多不确定因素,电动车的更新频率比手机还快,刚买的新车几个月之后就成了旧车,这可能还是好的,有的可能是绝版,厂商倒闭跑路时有发生。
燃油车时代,车辆必须经过两冬两夏的验证才能量产,实践周期至少36个月,新势力品牌可能一年两迭代,缺少深层次验证。很多时候beta版本就交给用户,然后再迭代,用户成为车型的验证检测员,从这个角度也就能理解为什么经常有失控、失速的事情发生。
对于传统大厂而言,会将新技术的边界尽可能放在工厂,边界尽可能往里划线,而不是往外划线,广汽本田更希望是能陪伴用户走得更长远,广汽本田P7行稳致远,走得慢但是走得稳,这是一款可以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车型。
比亚迪6月销量38.25万辆,出口量暴涨228%!
无界空间+超混自由!比亚迪海豹06DM-i旅行版正式上市
百科小知识!幸运快3预测大与小双单
腾势汽车以科技护航EMBA戈友 正式成为戈20首席战略合作伙伴
近日,腾势汽车正式官宣实力派演员蒋勤勤成为腾势 N9 产品体验官,这一强强联合瞬间引发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蒋勤勤凭借其在演艺界的卓越成就,以及从容自信、优雅知性的独特气质,与腾势 N9“好看、好开、好安全” 的豪华纯电座驾形象高度契合,二者携手为高端出行领域带来全新想象。
奇瑞借中兴汽车复活皮卡,网友:比亚迪也可学学?
6月30日,方程豹豹8迎来了第四次OTA升级,以16项新增功能、10项优化体验,在智能驾驶、AI座舱、动态控制三大领域完成了一次有态度的进化。此次升级,让豹8不仅拥有机械素质铸就的力量感,还能读懂生活的细节,让智能不止于功能堆砌,更是想你所想的出行伙伴。
中国智造里程碑,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
7月3日,“百万强汉 一路朝前——第100万汉车主交车暨汉L赛道体验日”活动盛大举行,众多媒体与用户齐聚比亚迪合肥赛车场,一同感受汉L的魅力!汉家族上市五年全球交付累计超过100万辆,成为中国品牌20万级首个交付破百万的车型!在中国汽车向上之路中,汉家族已成为一面鲜明旗帜!
挑战极限有什么意义?人民网定调小米汽车
随着比亚迪的海鸥缓缓驶下生产线,巴伊亚州政府官员与中国高管共同鼓掌,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
轿跑SUV也可以大空间,智界R7科技豪华打造新舒适
3岁小暖拿了人生当中的第一个冠军,老母亲激动的心颤抖的手……
9万级SUV首配座椅通风 2026款起亚赛图斯领潮上市
轿车操控,SUV空间,比亚迪海豹06DM-i旅行版10.98万元起
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啦!从2014年深耕到2025年,7年销量从260辆飙至超7.6万辆,纯电市场份额92.16%!55亿雷亚尔建拉美最大新能源车基地,15个月速成,年产15万辆和提供2万+岗位,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
小米YU7虽然火爆,但是价格、车型可能并不能满足所有的用户需求,而且新车的排期又不知要到什么猴年马月。不过近日,工信部公布了最新的申报名单,其中也不乏有实力、有亮点的新选手,至于它们表现如何,我们一起来看看。
对于纯电车来说,续航固然很重要,但快充也一样,为了追求更快充电,各大车企也是不断升级电压平台,从400V到800V到1000V,目前更是迈入千伏时代。
零跑、鸿蒙智行卖爆了 6月新能源销量排行
乐道最近给L90搞了一个雨天湿滑路面被卡车“前后夹击”的碰撞场景挑战:被测试的乐道L90先是被8吨货⻋以50kph的⻋速追尾,随后被顺势推向前方的静止货车。从画面中可以看到,碰撞结束后这台L90的座舱部分基本保持完整的结构,作为最后一道防护这个表现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