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欧洲10万失业汽车人的新饭碗瞄准了中国品牌

欧洲10万失业汽车人的新饭碗瞄准了中国品牌

水滴汽车App 1343浏览 2024-12-06 IP属地: 北京

欧洲10万失业汽车人的新饭碗瞄准了中国品牌

曾在德国大众集团从事技术开发的安克・延奇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全球数一数二的汽车巨头有一天会对本土工厂和工人举起“屠刀”。

20多年前他以实习生身份进入大众汽车时,这份工作可是妥妥的“金饭碗”——每周工作35小时,每年30天带薪年假,收入和福利都高于德国平均水平。并且,早在1994年,大众汽车就许下诺言,在2029年之前不会对其核心品牌的德国工厂工人进行强制裁员。

然而不久前,德国大众彻底抛弃了承诺,发布声明称,为了解决产能过剩和竞争力下降的问题,进一步削减成本,将在2026年前关闭至少三家位于德国的工厂,裁员数万人。不仅如此,大众还计划将员工的薪资削减至少10%,并且2025年和2026年都不会再有调薪动作。

欧洲10万失业汽车人的新饭碗瞄准了中国品牌

消息一出,立刻引发员工的强烈不满,目前德国金属行业工会(IGM)已与大众高层进行了多轮谈判,均无法达成一致。当地时间12月2日,大众集团旗下9家汽车和零部件工厂的工人,展开了持续数小时的罢工。据该工会统计,此次参与人数接近10万人,是大众工人近两个月来的第二场罢工,也是德国自2018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一场。

德国金属行业工会扬言,如果在下一轮工资谈判中未能达成协议,罢工可能会升级为24小时或无限期罢工。

对于大众高层来说,这可能会是公司面临的最棘手的劳工纠纷,相信他们很清楚,在大众汽车87年的历史上,首开关闭本土工厂的“先河”有多晦气;他们也应该明白,大众汽车对于其大本营狼堡,乃至整个德国经济有多么重要。就像延奇对英国《金融时报》所说,大众汽车集团对该地区的影响不限于汽车行业,还包括“街角的面包师、理发师”。

欧洲10万失业汽车人的新饭碗瞄准了中国品牌

但企业高层很难给工人一个满意的交待,因为大众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大众汽车集团全球销量为652.43万辆,同比下滑2.8%,其中第三季度销量为217.63万辆,同比下滑7.1%。更令人担忧的是,前三季度大众总营收同比微增0.9%,营业利润却缩水了20.5%。

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奥博穆表示,在经济环境艰难、行业竞争,以及德国作为制造业中心竞争力正在减弱的情况下,集团必须采取进一步措施。大众汽车品牌负责人舍费尔也认为,大众汽车要摆脱目前的困境,不能只靠“创可贴”式的措施。大众汽车的人力成本目前是其他欧洲同行的近两倍,需要在3~4年内减少40亿欧元,在德国关厂裁员是不可避免的。

欧洲10万失业汽车人的新饭碗瞄准了中国品牌

大众铁了心要壮士断腕,事实上不只大众,今年以来,欧洲汽车产业都在危机中挣扎,宝马、奔驰、保时捷的最新财报均出现显著利润下滑,Stellantis集团刚刚因上半年的糟糕业绩提前炒掉了CEO唐唯实。

上游供应商同样煎熬,博世2024年销售回报率预计仅为4%,低于2023年的5%,企业宣布全球裁员5500人,其中德国裁减3800个岗位;大陆集团上半年净利缩水近六成,2025年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7150人;采埃孚今年第三季度营业利润几乎腰斩,计划在欧洲裁员约4700人,其中德国本土约2800人;采埃孚下手更狠,到2028年仅德国就将裁员1.1万~1.4 万个工作岗位;米其11月5日宣布将关闭其位于法国西部的绍莱和瓦纳工厂,并裁员1250人,还准备在2025年之前关闭德国的两家工厂……

欧洲10万失业汽车人的新饭碗瞄准了中国品牌

汽车,这个曾让欧洲引以为傲的工业明珠,正在快速黯淡。

笔者看到,不少西方媒体将矛头指向中国,近日,欧洲汽车新闻网刊文《中国让欧洲汽车供应商损失了5万个工作岗位》,而据其他外媒估算,2020~2030年整个欧洲汽车行业将至少有10万人失业。

今年4月,美国“欧亚评论”网站更是大肆鼓吹,欧盟需要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高达55%的关税,才能阻止中国电动汽车进入欧洲市场,否则即使加征30%的关税,像比亚迪这样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中国车企,仍能在欧洲市场获得较高利润。

欧洲10万失业汽车人的新饭碗瞄准了中国品牌

事实上,几乎每一次西方世界遭遇危机和挑战,都会把中国视作“罪魁祸首”。这一次,他们的理由更加充分:中国已经成为引领全球汽车市场的“技术高地”和“成本洼地”;中国品牌不仅在中国市场抢走了合资品牌的蛋糕,更是打到了对方的家门口。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0月中国品牌在国内的市占率增至65.8%。在欧洲市场,2019年中国品牌的电动汽车占比不到1%,到今年,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市占率预计高达25%,其中中国本土品牌的份额有望达到11%。

更让欧洲人破大防的是,他们的老牌车企纷纷开启东迁,大众正在合肥再建一个狼堡。宝马在中国建立了德国总部之外最大最完备的研发体系,以及全球最大最先进的生产基地。奔驰也在不断加大投入,将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及软件等前沿技术的研发中心放在中国。

欧洲10万失业汽车人的新饭碗瞄准了中国品牌

德国《图片报》此前曝光了大众汽车派到中国员工的高薪酬、高待遇,看似是在指责他们尸位素餐,但字里行间都透着满满的酸味——这也是目前很多欧洲汽车人及政客的普遍心理。

但欧洲汽车产业的危机不是中国企业造成的,是时代变了,老牌车企躺着挣钱的日子过去了。笔者认为,未来,只有中国才能够拯救欧洲汽车业。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汽车产业践行“改革开放”,用市场换技术。大众是最早一批尝鲜者,也是最大的收益者之一。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得益于庞大的中国市场,大众一跃成为年销近千万辆的世界头号汽车集团,能够与丰田掰手腕。而中国汽车产业也通过合资品牌学到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管理理念,培养了大批人才,构建起完整的供应链,这些都是日后自主品牌崛起必不可少的基石。

欧洲10万失业汽车人的新饭碗瞄准了中国品牌

如今风水轮流转,掌握先进技术和生产力的一方变成了中国,而且中国与欧洲有极强的互补性,相比美国,更具合作的可能性。中国企业需要走向全球,欧洲则需要先进的智电技术和稳定的就业岗位。

据笔者了解,从上汽、比亚迪、吉利、奇瑞等主机厂,到宁德时代等上游供应商,都在加速出海,其中欧洲是所有企业重点布局的关键市场,它们都期待与本土有实力的企业联手。既然如此,欧洲与其眼睁睁看着超过10万名汽车人失去饭碗,为何不效仿当年的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与中国汽车企业合资合作,用自己全球化的经验和深厚的本土资源,帮助中国企业扎根当地,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共赢。这难道不是欧洲重振汽车产业的绝佳机会吗?

所以,10万欧洲汽车人别急,张开双臂拥抱中国企业,就能翻盘。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水滴汽车App 4.8万粉丝    6979作品 关注 构建汽车宇宙大局观,相信你爱的才是好车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