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的来临,汽车防冻液的更换问题再次成为车主们关注的焦点。许多车主对防冻液的作用及更换周期存在误解,认为其主要作用仅在冬季防冻,夏季无关紧要,因而常常忽视其更换需求。然而,事实上,车上的任何液体都有其使用寿命,防冻液的及时更换对于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和寿命延续至关重要。
原车防冻液的使用年限通常在 3 - 6 年左右,公里数大致在 6 - 10 万公里之间。但这一数值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会因车型、防冻液类型以及使用环境的差异而有所波动。以部分德系豪华车型为例,它们配备的高品质有机型长效防冻液,在正常城市道路行驶且保养得当的情况下,其使用年限能够达到 8 年甚至更久。这得益于有机型防冻液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抗老化性能,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有效保护。相反,一些普通经济型轿车所使用的无机盐型防冻液,若长期在高温高湿的南方地区行驶,由于环境因素对其化学性能的加速侵蚀,可能 3 年左右就需要进行更换。因为高温会加速防冻液中水分的蒸发和化学物质的分解,高湿环境则可能导致防冻液混入杂质,从而影响其性能。
那么,如何准确掌握自己车辆防冻液的更换周期呢?最可靠的方法便是查阅本车的保养手册。不同车辆的防冻液更换周期差异显著,切不可盲目参照其他车辆的情况。在正常用车状态下,遵循厂商建议的更换时间是较为稳妥的做法。然而,若车辆处于恶劣的使用环境中,如经常在高温酷热的沙漠地带、极度寒冷的严寒地区行驶,或者频繁进行暴力驾驶、长时间超负荷运转,防冻液的寿命将会明显缩短。在这些情况下,车主应当提高警惕,增加对防冻液状态的检查频率,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更换。
部分车主仅通过检测防冻液的冰点来判断其是否需要更换,这种做法是不准确的。冰点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但绝非唯一标准。当防冻液的冰点低于当地最低气温时,必须立即更换,否则水箱和发动机有被冻坏的风险,这将带来高昂的维修成本。例如,若当地最低气温为零下 20 摄氏度,而车内防冻液的冰点仅为零下 15 摄氏度,一旦遭遇低温天气,防冻液必然结冰,进而引发严重的损坏。然而,即使冰点高于当地气温,也并不意味着防冻液无需更换。随着时间的推移,防冻液中的防锈和防腐蚀添加剂会逐渐消耗殆尽,其对发动机冷却系统中金属部件的保护能力也会随之下降。
发动机内部的水道通常为金属材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若无有效的防锈和防腐蚀措施,极易生锈腐蚀。而防冻液的重要作用之一便是防止水道生锈,确保冷却液的正常循环。倘若防冻液失效,水道生锈将会堵塞冷却液的流通通道,导致防冻液循环不畅,进而引发水温升高的故障。此外,水泵作为冷却液循环的关键部件,其叶片也会因防冻液的失效而生锈腐蚀,致使泵水能力下降,同样会引起水温过高的问题。长期的水温过高将对发动机造成严重损害,如气缸垫损坏、缸体及缸盖变形等,维修费用相当可观,甚至可能导致发动机报废,这绝非危言耸听。
当原车防冻液达到更换周期时,一般建议直接更换,以确保发动机的可靠运行。但如果车辆使用频率较低,且车主保养细致,也可通过一些方法对防冻液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可以延期更换。首先,可打开膨胀水壶观察防冻液的颜色。新的防冻液通常呈现翠绿或亮红色,若颜色发生明显变化,如变深甚至趋近黑色,且内部出现杂质或絮状物,则表明防冻液已变质,需要及时更换。其次,通过嗅觉来判断,若闻到防冻液有酸臭味或其他难闻的复杂气味,也说明其已发生变质。当然,如果防冻液的颜色依然鲜艳且无杂质,同时经过专业的冰点检测后确认其性能正常,则可考虑继续使用一段时间,但仍需密切关注其状态变化。
目前市场上除了传统的原车防冻液外,还出现了长效防冻液,其宣传具有很长的更换周期,甚至声称可终身免更换。然而,这类长效防冻液虽然在技术上有一定的进步,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从价格方面来看,长效防冻液通常较为昂贵,性价比相对较低。而且,一旦车辆出现防冻液缺少或泄漏的情况,由于其市场普及度相对较低,可能难以找到相同型号的产品进行添加,往往只能返回原更换维修厂,这无疑给车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相比之下,传统的普通防冻液价格亲民,在市场上随处可见,即使出现泄漏等情况,也能轻松在加油站、汽配店等地购买到,后期维护更为便捷。
例如,某车主长期忽视原车防冻液的更换,车辆发动机冷却水道因缺乏有效防护而严重生锈堵塞,致使发动机在行驶过程中水温急剧升高,最终导致气缸垫冲毁、缸体出现裂缝,维修费用高达数万元,这一案例深刻地揭示了及时更换防冻液的重要性。又如,一位车主为追求长效保护而更换了高价的长效防冻液,却因该防冻液与车辆原有的冷却系统部件兼容性不佳,引发了一系列不明原因的冷却系统故障,经过复杂的排查才发现问题所在,这也凸显了长效防冻液在实际使用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
综上所述,车主们应高度重视原车防冻液的更换问题,依据车辆实际情况和保养手册的建议,及时、正确地更换防冻液,以保障发动机的稳定运行,避免因小失大,为车辆的长期使用奠定坚实基础。
魏建军出征2025敦耐赛,长城三大品牌剑指T2组冠军
日前,知嘹汽车从相关渠道获取到了2025年上半年全球上市车企毛利率排行榜。根据排行榜来看,在竞争激烈的国内汽车市场,毛利率是衡量一家车企产品力、竞争力的核心指标。其中,法拉利以52%的毛利率位列第一,而赛力斯和小米集团则紧随其后,分别位列榜单第二、三名。
以前提起宝马5系,那可是不少中年人的“梦中情车”,40、50万的价格往那一摆,妥妥的身份象征,过年开回家都特有面子。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去年还卖将近44万的车,如今26万就能开回家,有的4S店销售甚至明里暗里表示“价格还有空间”。即便26万给的是贷款价,算上利息、手续费等等实际价格......
行人、非机动车肇事可承担全责,强势方无过错则无需人道主义赔偿
日前,知嘹汽车从中国乘联会获取到了2025年8月份国内汽车市场交付情况。根据公布的榜单来看,国内车市爆发“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市场分化也是加剧明显。其中,排在前三的吉利星愿、特斯拉Model Y、五菱宏光MINI EV,交付量均突破3万辆。而反观排行榜靠后的位置,还有9款车月销仅......
“暴走团”的商业逻辑和潜在威胁:其威胁的不仅是道路交通安全
9月13日,2025中国汽车越野拉力锦标赛金塔分站赛暨第六届敦耐赛(以下简称:2025敦耐赛)正式开幕。作为中汽摩联认证的国家A级赛事,它以河床、戈壁与沙丘等极端地形构筑超1000km赛道,对参赛车辆的耐久性和可靠性,以及驾驶者的技术和毅力,均提出了近乎极限的考验。
跨界造车早已不再新鲜,但小米代工厂起家的追觅从扫地机到超跑的跨界有点让人吃惊!有消息称,追觅创始人俞浩在朋友圈发了三张汽车的渲染图,并配文,追觅-布加迪,将在美国CES上,首发并展出样车。
比亚迪推出e-Bus平台3.0和全新客车C11,加速道路客运电动化
比亚迪发布e-Bus平台3.0,推动电动客车实现“电比油强”
想感受驾驶乐趣,但又不想承担太多经济负担,二手福克斯,可以了解一下
前段时间,众泰汽车发布公告称,重庆T300生产线因流拍而被强制拆除,今年无法复工复产,持续经营能力存疑。
方程豹汽车近日在济南融创茂成功举办钛7商圈快闪展活动,通过沉浸式品鉴体验与多元化互动形式,全方位展示了全新旗舰车型钛7的产品魅力。作为方程豹品牌推出钛系列的第二款车型,同时也是品牌首款承载式混动SUV,钛7以其独特的产品定位和创新设计理念,为都市SUV市场带来了全新选择。
奔腾小马再出新色,“奶咖棕”请查收!
近日,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上汽乘用车积极响应,坚决反对各类组织化、恶意性黑公关和水军行为。自7月29日法务部官方举报微博账号正式开通以来,旗下荣威&MG品牌持续加大维权力度,并于9月12日、9月15日相继发布“最高500万元!上汽......
网上开大货车的视频,司机座椅为啥一跳一跳?
9月15日下午,2026款岚图梦想家正式上市,发布了鲲鹏和乾崑两大智能化系列,五大配置版型,以及PHEV和EV两种动力模式,官方指导价格为32.99万-43.99万,同步推出多项购车权益。新车上市即交付,用户无需等待,下单即可开启全新豪华体验。
2025中国(天津)国际汽车展览会(简称2025天津国际车展)将于2025年9月30日至10月6日,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办。此次展会以“向新·向上”为核心理念,展出规模达20万平方米,集中呈现近千款全新车型及多项行业领先技术成果,是本年度我国北方地区规模领先、品牌阵容最为完整......
睿蓝蓝气球9月13日正式发布,开启城市乐享出行新方式
速腾发动机拉缸却需要自费维修,4S店面对媒体为何依然敢于拒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