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5年开始,市场竞争只会更加激烈,要想从淘汰赛中突围,就要打好手里的牌。
35万辆,同比增长83%,销量近乎翻一番,这是小鹏汽车的2025年销量目标,理想很丰满。现实也暂时性地给予了小鹏向上的回应,2025开年,小鹏便以30350辆的交付成绩,把蝉联新造车销量榜首两年多的理想拉下王座。
2024年前三季度,小鹏汽车其实还在持续性的低迷中。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将这9个月的经历描述为“在血海里游泳”。直到MONA M03和P7+两款车的到来,月销到1.5万辆,甚至2万辆,爆款认定,小鹏才打出一场酣畅的翻身仗。
但君莫忘,G6也曾惊艳一时,短暂地把小鹏从ICU中拉出来过。所以在复苏迹象初显,拿到新势力销量周榜第二时,小鹏内部的战略会上,大家都很开心,何小鹏和小鹏汽车总裁王凤英却在焦虑:下周销量能保持吗?没错,核心问题是,这种势头可以持续下去么?尤其是在2025年,这个竞争烈度累积到接近引发裂变的节点。
刚刚过去的2024年,中国汽车大盘的产销都在正向发展,其中乘用车销量2310万辆,同比增长5.3%。但表面的销量增长已经遮不住汹涌的暗潮,2024年1-11月,汽车行业利润4130亿元,销售利润率仅为4.4%,持续性低于制造部门的均值。尤其在2024年下半年,汽车行业甚至多次出现月度利润率不足3%的情况,形势谈不上明朗。当房地产行业处于调整期后,汽车作为另一个支柱性产业,腰身不可以再收窄下去。
生产端过于旺盛的精力投入,急需被消解,这场智能电动化竞争,到了决生死的时刻。恰如何小鹏之前所言:2025-2027年将是中国汽车行业最卷的三年。极越的极速消亡,哪吒的挣扎求索,仅是淘汰赛开场的序曲。如G6这般的“强心剂”已不解决车企们的生存问题,甚至会在多次使用后,伴随药效递减和副作用凸显。牺牲健康财务回报为代价换来短暂性销量增长的模式,已不合时宜。车企们需要的是能带来持续造血能力或希望的爆款,而且不止一款。MONA M03和P7+会是小鹏盼望的盖世英雄么?起码,它们有这个潜质。因为在这两款车上,小鹏开始展现出造车的成长与成熟。
小鹏G6是一款典型的空优型车型,造型绝对服从于空气动力学的优化,以保证能耗的表现,在这个基础上,再兼顾车内空间后,就造成了外观设计的妥协。G6被诟病最多的一点,便是颜值过于个性化,这就造成了其受众的小众化,可以凭借智能化与极致性价比,快速俘获一定量不在意颜值的用户,但却难以为继。
而MONA M03和P7+则是在空间、能耗和外观上找到了更平衡的取舍,保证了宽泛的潜在受众。魔鬼之处,则在于MONA M03和P7+两款车型效率与成本的真正提升。何小鹏表示,P7+的BOM(bill of materials cost 物料成本)控制得很好。而这首先源于重视,在于对于细节的把控。何小鹏反思曾经自己“不懂业务、也不亲自管”,所以总被骗。如今何小鹏则是亲自管技术,管所有横向流程,尤其是采购,以董事长的身份,但管理颗粒度甚至堪比“车间主任”。
每个月,何小鹏都会在内部主持降本会,把所有环节捋清楚,不该花的钱不花,省下的钱花在该花的地方。一辆汽车有上万个零部件构成,每一处细节的精控,都不可或缺。要干好制造业,还需要引入专业的力量。一些互联网造车企业不重视汽车专业人才,甚至在招聘上,会侧重吸纳没有造车经验的人,但制造业是极其复杂的工业门类,汽车作为制造业集大成者尤甚。
小鹏汽车G9初战折戟后,挖来了汽车行业的老将王凤英,因为何小鹏那时意识到,需要找一个更懂汽车的人。王凤英刚刚入职,便发现了小鹏汽车钢材采购方面的成本问题,由此掀起了一场内部反腐和流程优化。研发上,也能找到需要汽车专业能力的例子。如果有更为经验的项目负责人控场,就不会发生,为了节约100块的BOM,重写EEA架构,造成之前架构搭建的成本、模具重开的成本这样的资源浪费。
与大众的合作,也为小鹏的降本做出贡献,与大众联合采购,也让小鹏汽车单车成本得以降低。更具决定性的因素,则是“技术降本”。例如通过进一步提高三电系统与底盘的集成化,小鹏汽车的生产效率,以及车辆能耗表现可以被优化。尤其后者,对于新能源车至关重要。电池是纯电汽车成本最高的零部件,如果通过能耗优化,用60kWh电池做出600km续航,那么相比友商用70kWh做出600km续航,10kWh电池的BOM差距大约就在6000元。
相比ES6,蔚来第二品牌乐道能把同为中型SUV L60的成本降下来,很重要的原因也是能耗表现进化。电池的BOM下降,同时电池重量降低后,也会带来底盘用料和设计的从容。诸多降本措施下,MONA M03才能下探到12万元战场,P7+下探到18.68万元,实现价格上的战略卡位。
上市即批量交付的节奏也很重要,技术快速迭代,价格战力度持续加码的中国车市场,迟一分,便意味着比较竞争优势被追回一分。2025年和2019年,大不一样,“企业得先赚钱,才能花钱,而不是靠融钱”,而想要赚到钱,破除“新势力越卖越亏”的魔咒,必须有规模,汽车终究还是个规模游戏。只是,2025年,竞争还在加速,而且是从第一个公历月份开始,不再休战到春节后。五菱缤果SUV 510km版本2025年1月1日起便将售价下探至8万元级,正如何小鹏2024年12月底的预测:价格战(2025年)1月开始点燃。
小鹏也在春节后跟进,推出“行业唯一5年0利息0首付,至高贴息金额5.7万元”的优惠政策。特斯拉则再次在Model 3上祭出“5年0息+保险补贴8000元+特享充电权益”的杀招。暂时性“迎春”的小鹏能否真正“回春”,关键还是在于持续性战力,MONA M03与小鹏P7+能否保持住势头,以及位在MONA M03和P7+之上,今年推出的4款新车能否贡献实质性增量。
本文作者为踢车帮 孙小树
智驾普及再添新力量,宝骏汽车欢迎比亚迪共启全民智驾时代
三菱根本没有停止前进,海外新车持续发布,产品力惊人
作为品牌复苏的 “现象级引擎”,P7+以 “上市3个月交付突破3万台” 打破同级最快交付纪录,成为中国车市开年最炙手可热的智能纯电轿跑。
比亚迪元UP智驾版上市,9.98万买高阶智驾+401公里续航
4.09万元起,奔腾小马2款新车型上市|同级唯一DeepSeek加持
加配不加价,汉家族智驾版16.88万起,标配天神之眼高阶智驾
十多万预算,就能买到适合女神的精品座驾?就在这5款里选
小鹏G6外观层次感强,配备多项智能驾驶辅助功能
比亚迪 2024 年全球销量三冠王,彰显新能源汽车领军实力
车海战术来了,起亚启动产品大年计划
今年3月,现代就将发布固态电池方案?
极氪这回真长脸了!!
唐DM-i智驾版标配高阶智驾上市,打造更适合中国家庭的智慧大七座SUV
小鹏P7+火爆背后的用户洞察:从选择到热爱的油智同价密码
爆款是怎么练成的?解析小鹏P7+为啥能这么畅销?
就在今天,华为鸿蒙智行正式宣布百万豪车尊界S800定档在2月20日举办,而小米此前也是透露,小米SU7 Ultra同样会在2月底发布,80万元左右的售价同样昂贵。小米与华为也将手机界的竞争延伸到汽车上,两款车同样近百万的售价也是十分的接近。
极氪009玩转亚冬会,这才是国产真豪车!
比亚迪一口气推出22款升级车型,其中海洋网涵盖7万-30万的智驾版本,实现全民智驾
开年王炸!“冠军”上市自砍“两刀”,宋Pro DM-i智驾版10.28万元起
900匹马力的丰田GR超级跑车,最快今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