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中国汽车行业,像极了手机圈里的“神仙打架”——国内车企们一边疯狂内卷,一边组团出海抢地盘。640.7万辆整车出口量,22.7%的同比增长,这些数字背后藏着不少戏剧性反转:曾经默默无闻的奇瑞突然登顶,被关税“卡脖子”的上汽硬扛压力,比亚迪闷声发大财增速67.2%......这场大戏不仅让车企们杀红了眼,更让消费者手里的购车选项越来越“香”了。
一、出口榜单大洗牌:奇瑞逆袭,比亚迪闷声发大财
如果说2024年的中国汽车出口是场马拉松,奇瑞绝对是最让人意外的黑马选手。114.4万辆的出口量直接冲到榜首,把被欧洲关税“背刺”的上汽集团挤到第二。奇瑞的秘诀其实就仨字:农村包围城市。在东南亚、中东、南美这些对性价比极度敏感的市场,奇瑞用瑞虎系列SUV打出了“皮实耐造+价格真香”的组合拳。当地人买车可不管什么品牌溢价,能拉货、能跑烂路、维修便宜才是硬道理。反观上汽旗下的MG,虽然靠着英伦血统在欧洲混得风生水起,但欧盟一纸关税直接让成本涨了15%,逼得MG紧急宣布要在欧洲建厂——这波操作像极了当年华为被制裁后的“全球本地化”策略。
更值得玩味的是比亚迪的表现。虽然总榜上只排第六,但单看品牌出口,比亚迪以67.2%的增速杀到第三,直接把特斯拉甩在身后(特斯拉出口量仅26万辆,排名第八)。刀片电池技术+全产业链自研的护城河,让比亚迪在欧洲新能源市场硬刚大众ID.系列。德国网友甚至调侃:“以前我们笑话中国车是‘移动冰箱’,现在比亚迪的车机系统比本土品牌还流畅。”
二、价格战打到海外,消费者躺赢?
车企们在国内卷完配置卷价格,现在直接把战场搬到了海外。奇瑞在墨西哥卖SUV比国内还便宜10%,长安的电动皮卡在非洲标价比长城炮低20%——这种“出口倾销”策略看似疯狂,实则暗藏玄机。国内新能源产能过剩,与其库存积压,不如低价出海换市场份额。结果就是:全球消费者被迫卷入中国车企的“内卷福利”。
对国内消费者来说,这场厮杀的好处更直接。举个例子,2023年卖15万的混动SUV,到了2024年直接降2万还送充电桩;以前30万才能买到的700公里续航电动车,现在25万就能拿下。车企们为啥这么拼?因为国内市场的增速已经放缓,谁能在海外多抢一块蛋糕,谁就有底气继续打价格战。消费者相当于坐在家里,享受车企“出口反哺内销”的红利。
三、技术战升级:从“冰箱彩电”到真刀真枪
前几年国产车还在靠“车内KTV”“女王副驾”这些花活吸引眼球,2024年的竞争已经进入深水区。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开创油耗“2”时代,吉利自研的7nm车规芯片直接对标高通8155,长城甚至搞出了氢燃料电池重卡......这些技术突破带来一个连锁反应:合资车的溢价空间被彻底打崩。
最典型的例子是大众朗逸和比亚迪秦PLUS的对决。前者优惠完还要12万,后者直接杀到9万级,油耗、配置、智能化全面碾压。消费者用脚投票的结果就是:2024年德系、日系合资车市场份额再跌5%,而国产车市占率突破60%。一位4S店销售的话很真实:“现在年轻人进店第一句话就是‘有没有对标比亚迪的款?没有的话我再去隔壁看看’。”
四、普通人买车,记住这三条“潜规则”
面对车企们的混战,消费者要想不吃亏,得学会“薅羊毛”的正确姿势:
等等党永远不亏:下半年车企冲销量,优惠力度比上半年大10%-15%。尤其是12月,销售为了完成KPI,连“送终身保养”这种大招都敢放。
海外爆款=国内性价比之王:奇瑞在俄罗斯卖疯了的瑞虎8,国内终端价已经跌破10万;比亚迪在欧洲主推的海豹,国内经销商偷偷给2万置换补贴。
别被“期货技术”忽悠:某新势力吹嘘的“2025年量产固态电池”,不如现实点选个现款刀片电池车。技术迭代再快,也快不过电池折旧的速度。
结语:卷,往死里卷!
2024年的中国车市,像极了一部全员“黑化”的商战剧。车企们卷技术、卷价格、卷出海,消费者则一边吃瓜一边捡漏。但这场疯狂竞赛也暗藏危机:价格战压缩利润→研发投入减少→技术停滞→再次价格战......如何打破这个死循环,或许是下一个五年的关键命题。但至少在今天,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感谢中国车企,让我用思域的价格开上了‘电动帕拉梅拉’!”
领克900护航百人援疆越天山
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
奥地利大奖赛迈凯伦赛车展现了绝对优势,双车统治了比赛。由于迈凯伦车队允许自由竞争,本站两位车手缠斗成为焦点,赛场上的双龙会以诺里斯的获胜而结束。
长三角地区四大汽车经销商商会联名发函:敦请涉嫌违法主机厂自律
纳米06的第一口电 充电体验怎么样?
2025年7月3日,广汽昊铂宣布,昊铂HT/GT同步推新上市,2025款昊铂HT共推出4个版本,售价为18.99万-22.99万;2025款昊铂GT共推出2个版本,售价为17.39万-18.59万。聚焦纯电用户出行痛点,双车共迎四大产品升级,针对安全系统、颜值设计、座舱交互等维度......
2025年7月2日,坦克品牌正式发布销量数据:截至6月30日,全球累计销量已突破70万辆大关,成为最快且唯一实现70万销量成绩的中国越野品牌。
闻 “汛” 速援,爱暖榕江!骆驼蓄电池驰援贵州抗洪一线
销量快讯:一汽丰田6月销量72209台,同比增长14%
在大众汽车ID.3和ID.4的中期改款中,大众汽车将重新启用实体按键
玛莎拉蒂正面临严峻挑战,2025年前五个月中国市场销量仅384辆,同比暴跌44%。电动化转型滞后、产品线断档和营销策略混乱是主要原因。母公司斯特兰蒂斯集团对其表现不满,可能将其剥离或削减资源。玛莎拉蒂亟需加速电动化、优化产品结构并重塑品牌形象,否则将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沃尔沃在吉利体系内面临严峻挑战,2024年中国市场销量下滑8.2%,新能源车型占有率仅0.56%。电动化转型缓慢,技术优势丧失,定价与国产新势力重叠但智能化落后。吉利已多次减持沃尔沃股份,若无法通过2025年新车型实现突破,沃尔沃可能被列为“非核心资产”,面临资源缩减的风险。
7 月 1 日,巴西卡马萨里市,比亚迪巴西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仪式在此举行,一辆崭新的比亚迪海鸥驶下生产线,这一时刻不仅是比亚迪全球化征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预示着中国汽车在海外市场的扩张进入了全新阶段。
即将于7月12日-21日盛大启幕的长春汽博会,重磅打造了前瞻性十足的“未来出行展区”。这绝非普通的技术陈列,而是一场顶尖智慧汇聚、“含新量”爆棚的沉浸式科技盛宴。现场将描绘出一幅关于未来出行的壮丽画卷,观众也将提前感知智慧出行、移动生活的澎湃脉动。
7月1日,长安汽车发布2025年上半年成绩单:半年累计销量135.5万辆,创近8年新高
特斯拉6月销量实现双增长,新车型Model Y E80曝光
车坛快报|超10家车企发布7月购车优惠,小米汽车2027年考虑出海
全新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开启预售 限时26万起
2025上半年,上汽大众累计终端销量52.3万辆,同比增长2.3%。
从北京到天津:一汽丰田战略重塑后的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