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汽车业硬刚特朗普:马斯克也反了!

汽车业硬刚特朗普:马斯克也反了!

天天汽车 2455浏览 2025-04-11 IP属地: 未知

一纸关税令,全球车企“血流成河”。

就连特朗普的头号粉丝,特斯拉CEO马斯克都直接掀桌,并且呼吁特朗普撤销关税,其直言:“全球供应链一乱,谁都跑不了!”据外媒称,这是两人最激烈的一次分歧。

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挥下“关税大棒”——对所有进口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加征25%关税,并威胁对中国等国家进一步上调至54%。这一政策如一颗深水炸弹,瞬间引爆全球汽车业。

汽车业硬刚特朗普:马斯克也反了!

美国车企股价暴跌、欧洲工厂紧急停产、日韩巨头连夜调整供应链。数据显示,美国市场45%的汽车依赖进口,而关税将直接导致新车价格飙升最高1.2万美元,二手车库存仅剩30天。这场以“国家安全”为名的贸易战,正将特朗普推向全球汽车业的“公敌”之位。

#关税重锤:“全球无差别打击”#

特朗普政府所施行的对等关税究竟有多少“杀伤力”?先来看看数据,其对等关税对中国为34%、对欧盟20%、对韩国25%、对日本24%、对泰国36%,而且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对符合《美加墨协定》的加拿大、墨西哥商品豁免关税,但是不包括汽车、钢铁、铝材,汽车的25关税是在已有关税基础上加征。

所以说,这是一个面对汽车行业“不分敌我”的全方位打击,从整车到小到不能再小的零部件,都逃不脱关税的“制裁”,那么在这样的无差别攻击之下,在美国受到波及的汽车品牌和产品可就太多了。

汽车业硬刚特朗普:马斯克也反了!

要知道2024年全年,美国汽车进口约800万辆,这个数据占总销量的50%,可以这么说,美国市场其实相当依赖进口车,同时以美国市场作为主销的汽车品牌来说,这也是盈利的根本。

从往年的销量数据来说,在关税的冲击之下,最受影响的汽车产地主要有四个,分别是加墨、日本、韩国和德国,以2024年数据为例,加墨、日本、韩国、德国分别对美出口530万辆、137万辆、100万辆和55万辆整车。

汽车业硬刚特朗普:马斯克也反了!

日韩车企当中,现代汽车63%在美销售的车辆依赖进口,随着关税大幅上涨,成本或激增27.5%;丰田、本田在美低价车型,如卡罗拉、思域等车型,几乎全部产自墨西哥或亚洲,针对此类产品的受众,若是关税带来产品大幅涨价,对于销量有着极大的影响。

对于欧洲品牌来说,美国市场算是其一个比较大的利润来源,比如奔驰、宝马等传统欧洲豪华品牌,超过30%的利润都来自于美国,那么相比于之前2.5%的关税,当今的关税政策直接翻了十倍,如果不对价格进行调整,新的关税政策或致其年利润缩水22亿美元。

汽车业硬刚特朗普:马斯克也反了!

当然,除了整车之外,汽车行业的零部件供应链同样受到很大的影响,发动机、变速箱、电池、轮胎、减震、线束等均在关税笼罩之下,像发动机、变速箱主要来自墨西哥和日本,关税推高成本4000-12000美元/车;而动力电池、线束、传感器等电子电气化部件主要依赖中国和墨西哥,像通用与福特,30%的零部件都来自中国供应链,随着高关税的打压很可能面临断供、短缺的风险。

众所周知,汽车是一个极度依赖全球化的产业,那么在关税政策下,不管是美国本土还是海外的汽车制造商都将会让生产、制造、运营等关键环节变得更加复杂。

#停止进口+裁员,车企“反制与自救”#

短短几天,加征25%关税引发的连锁反应开始在市场显现,不管是出于对关税政策的反制还是在乱局之中的自救,车企已经开始行动。

率先做出反应的是来自英国的捷豹路虎汽车,4月6日,该汽车制造商宣布该公司将暂停向美国发货一个月,目前捷豹路虎在美国市场的现有库存预计可以维持约两个月的时间,而后续如果持续发货,市场可能会有超过20天的空窗期。

汽车业硬刚特朗普:马斯克也反了!

与此同时,后续捷豹路虎也表示不排除产品涨价以应对关税政策的情况,按照25%进口汽车的关税政策,预计将使美国市场新车大幅涨价,上涨范围在5000至10000美元,约合人民币3.6-7.2万元。

北美一直是捷豹路虎的重要市场,往年这一市场承载了其全年四分之一的总销量,但高关税所带来的价格上涨必然会对其后续市场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据悉暂停发货这一行为为目前所采取的短期行动,公司正在制定中长期计划以应对关税打击。

来自德国的奥迪在4月7日也决定暂停向美国经销商交付新车,在奥迪公司给美国市场经销商的信件当中显示,所有在4月2日之后运抵美国的车辆将被暂时扣留,不会移交给经销商。

汽车业硬刚特朗普:马斯克也反了!

目前奥迪在美国有3.7万辆库存车不会受到关税的影响,但这一数量只能够让该品牌销售两个月的时间,同时奥迪在美国没有自建工厂,所以全部产品都依赖进口销售,比如走量的奥迪Q5出自于墨西哥工厂,其他车型则来自德国、斯洛伐克以及匈牙利。

在关税调整之后,奥迪在美国市场的境遇可能会持续下滑,今年一季度的市场表现已经是奥迪在北美连续五个月下滑,后续产品销售再附加额外成本之后,或许面临更少的消费者为其买单。

以上两个在美国市场纯采用进口销售的品牌已经做出反应,后续类似的汽车或许也将跟进,那么在美国建立了工厂的品牌是否也会受到关税的影响呢?答案是必然的,比如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在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落地之后,宣布临时解雇约900名美国工人。

汽车业硬刚特朗普:马斯克也反了!

Stellantis美洲区首席运营官安东尼奥·菲洛萨表示,公司正在评估关税对业务的中长期影响,并决定立即采取行动以应对当前的贸易环境。

根据美国媒体报道,Stellantis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的沃伦冲压厂、斯特林冲压厂,位于印第安纳州的印第安纳变速箱厂、科科莫变速箱厂和科科莫铸造厂将临时裁员约900人。与此同时,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温莎装配厂将从下周一开始停产两周、墨西哥托卢卡装配厂则将在整个四月停产。

抛开上述车企,处在头部的丰田、现代、大众等多家车企已开始调整生产和定价策略,不管是品牌的自救还是对关税政策的反制,归根结底都是要控制自身在关税上涨之后于美国市场生产、销售的诸多成本。

汽车业硬刚特朗普:马斯克也反了!

而且作为特朗普曾经的"美国优先"战略盟友,马斯克也已经开始抨击此次挥下的关税大棒。其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段已故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视频,视频中弗里德曼通过分析制造一支简单木制铅笔的材料来源,解释了国际贸易合作的好处。同时其也呼吁欧洲和美国应该走向零关税,从而有效地在跨大西洋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同时也促进人员流动。

对于关税政策,目前似乎只有特朗普政府内部认为能够带来积极的发展,而普遍的分析都认为这一政策会直接拉高美国市场的汽车产品价格,进而导致消费市场的低迷,甚至会导致美国车企的大规模裁员。

#特朗普的“制造业回流”能实现吗?#

特朗普在筑起关税高墙的背后,真正想达到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目前能够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三点,第一点,商人本性,谈判的筹码,通过这几天的关税我们就已经看到个别经济体降低对美关税以求其关税豁免政策;第二点,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第三,则是贸易保护主义,保护部分产业生产就业,以及“强迫”制造业回流。

汽车业硬刚特朗普:马斯克也反了!

那么针对汽车行业,加征关税的目的就很简单了,特朗普政府认为:“关税能救‘美国制造’”。那么特朗普一心向往的制造业回流是否能够实现?是经历短期阵痛就能实现的事情?还是一个长期悖论?

在关税政策落地之后,很多车企顺应了特朗普政府的心意,也就是计划将生产转移至美国。

比如比较依赖美国市场的现代汽车集团,计划在未来的三年内在美国投入210亿美元,其中包括电池本土化生产率提到到70%、生产提升到年产120万辆的水平;丰田则计划扩建肯塔基工厂,提升汉兰达的产能;大众将在美国提升本土化率至75%,并且将在墨西哥建造两座动力电池工厂。

以上种种确实是特朗普挥起关税大刀的背后意义,但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是,这些车企的做法是否能够在市场当中发挥出实际的意义。

汽车业硬刚特朗普:马斯克也反了!

首先,在短期内,供应链的迁移是难以实现的,供应链重组需数年+数千亿美元投资,那么在此期间,零部件以及供应链建设的成本该如何转嫁?最终很可能就是让消费者去买单,那么这样的消费市场所带来的阵痛持续多长时间?后续是否还能轻易恢复?不确定性都较大,而这一风险很可能将有车企来承受。

再加上美国政府现在的朝令夕改已成习惯,很多企业的高资产投入就像是一场赌博。比如之前向墨西哥征税的例子,先是加征25%的关税,随后经历了两轮的取消和恢复,这对于一个政府来说就像是玩玩闹闹。

汽车业硬刚特朗普:马斯克也反了!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投资和回报之间就画上更多的问号,尤其是汽车供应链转移这样一个长期的规划,后续是否能够实现成功的本土化,对于车企来说没有明确的政策依靠,也没有准确的成本核算,若是哪天再一次朝令夕改,投资基本上就打了水漂。

此外,从长期来看,归根结底要看的关键因素就是成本,现阶段在关税的打压之下,本土化生产看似会来带来更可控的成本优势,但是美国向来不是一个制造业国家,现阶段其制造业也面临结构性问题,同时美国工人时薪是墨西哥的3倍,本土生产后续或将推高终端售价,反而削弱竞争力。

汽车业硬刚特朗普:马斯克也反了!

而且,从业生产制造相关领域的人士还说出了一个扎心的点:“人们总以为很多企业将生产线放在海外等地仅仅是因为劳动力价格低廉,但是实际则是不仅价格便宜,最重要的是专业素质够硬,而美国本土工人生产效率、纪律性都差,靠关税根本补不齐这个差距。”

同时,现阶段车企所规划的大多是面向新能源转型的建厂以及规划,那么现在电动车电池、芯片仍依赖中日韩,新能源市场的发展,传统欧洲品牌也在逐渐失去竞争力,而美国对亚洲等地区的超高关税很可能造成让自身陷入卡脖子的风险。

所以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来看,特朗普的制造业回流可能并不是一件能轻易且顺利去完成的事情,那么如今的关税壁垒很可能最终被冲破,并砸了自己的脚,产业链没有转移,后续所引发的一系列事项还将影响市场的消费能力。

汽车业硬刚特朗普:马斯克也反了!

据相关机构预测,此次的关税高筑或致美国汽车业裁员10%,经济增速降至1.7%,同时,我们可以类比的近期一个相关案例就是:2018年钢铁关税使福特年利润损失10亿美元,一度被称为“21世纪最昂贵的政策实验”,而最终为其买单的却是可怜的消费者。

#特朗普的贸易壁垒,挡不住全球化的车轮#

当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时,他或许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汽车工业是现代全球化的最高结晶。一辆车的诞生需跨越8国边境、整合数万零件,而强行“本土化”只会撕裂产业链、推高通胀与失业。

汽车业硬刚特朗普:马斯克也反了!

“贸易战没有赢家,只有共同沉没。”产业升级的胜负手,早已从贸易保护转向开放创新,当代车企的生存法则也是“拥抱合作,加速进化。”

这一点已经从现在很多行业巨头的做法当中体现出来,比如大众、丰田等巨头和中国新能智能化产业链的合作,再有相互优势产业的集合整合,毕竟现在汽车行业要抢的不仅仅是产品自身的实力,更是推出产品的时间与快速响应。

所以说,搞敌对是没有用的,不管是汽车行业还是放宽到全世界的任意行业,绝不该退回相互封闭、彼此分裂的状态。全球化的车轮早已经瞄准贸易壁垒,并蓄势将其碾碎,而特朗普的关税闹剧,最终的结局,或将就被全球化浪潮所吞没。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天天汽车 6粉丝    1329作品 关注 车主的汽车美学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