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降价增程双管齐下,2025款菱智新能源能否打破商用车市场困局?

降价增程双管齐下,2025款菱智新能源能否打破商用车市场困局?

AM车镜 976浏览 2025-05-20 IP属地: 未知

2025年5月18日,东风风行2025款菱智新能源正式上市,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其价格策略。新车官方起售价为10.98万元,较2024款直降4.21万元,若叠加限时置换政策,门槛可进一步下探至9.98万元。这一价格调整堪称精准卡位——既杀入10万元主流商用车价格带,又与同级别燃油车型形成直接竞争。

从市场定位看,此举显然瞄准了价格敏感型用户群体。对于个体运输从业者、小微企业主而言,购车成本往往是决策核心因素。以一台年运营里程5万公里的物流车为例,新能源车型较燃油车每年可节省约1.2万元能耗成本,3年即可覆盖购车差价。东风风行通过"价格下探+低运营成本"组合拳,试图在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撕开一道口子。

但需注意的是,价格下探也可能带来潜在风险。过度依赖价格战可能损害品牌溢价,尤其是在向高端市场渗透时形成阻力。此外,低价策略能否持续取决于供应链成本控制能力,若电池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影响终端售价稳定性。

动力革新 增程式补位纯电短板

此次改款的另一大亮点是新增增程式动力版本,与纯电车型形成"城市短途+跨城长途"的场景互补。纯电版搭载64.4kWh电池,CLTC续航420公里,支持35分钟快充补能50%,适合日均行驶100-200公里的城市配送场景;增程版则配备1.5L增程器,CLTC纯电续航110公里,综合续航可达900公里,彻底解决了纯电车型的里程焦虑,尤其适合跨省物流、充电设施薄弱的县域市场。

不过,增程版的动力参数有所妥协:电机最大功率60kW,低于纯电版的70kW,且未配备安全气囊。这种取舍显然出于成本控制考量——增程系统本身增加了发动机、油箱等部件成本,若要维持价格竞争力,只能在非核心配置上做减法。但安全气囊作为被动安全的基础配置,其缺失可能引发部分用户顾虑,尤其是在载人场景中,安全配置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从技术路线看,增程式在商用车领域的应用值得探讨。相较于纯电车型的"零排放"优势,增程式本质上是一种过渡方案,但在当前充电基础设施尚未普及的背景下,其"可油可电"的特性确实能拓宽用户使用场景。数据显示,我国三四线城市公共充电桩覆盖率较一线城市低47%,增程式车型在这些区域的实用性显著高于纯电车型。

产品定位 商用优先的实用主义哲学

新车延续了菱智家族"商用优先"的设计理念,车身尺寸超过5.1米,提供5座(2+3)和7座(2+2+3)布局,座椅支持旋转、折叠等多功能调节,载货空间最大可扩展至4.8立方米。这种"空间灵活度优先"的设计,精准契合了商用车用户"一车多用"的需求——既可以用于客运接驳,也能满足货物运输,甚至临时充当移动办公空间。

配置层面则体现出鲜明的"工具车"属性:全系标配倒车雷达、前排电动车窗等基础功能,但10英寸中控屏、倒车影像等科技配置需选装。对于以载货为主的用户而言,这类配置可能并非刚需,但在客运场景中,基础的智能化配置缺失可能影响乘客体验。值得肯定的是,新车标配了ABS+EBD、胎压监测等主动安全配置,在主动安全层面守住了底线。

从产品策略看,菱智新能源走的是"精准满足刚需,剔除冗余功能"的路线。这种策略在成本控制上具有优势,但也可能导致产品力单一化。当竞品开始尝试"商用+家用"跨界定位时,菱智若一味固守商用场景,可能会错失家庭用户市场的增量机会。

市场挑战 内忧外患下的破局之路

尽管新款菱智新能源在价格和动力上实现了升级,但市场竞争环境不容乐观。横向对比来看,其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北汽制造锐胜王牌E-M7(8.78万-20.28万元)、江淮瑞风E3(13.99万-20.88万元)等车型。锐胜王牌E-M7以更低的起售价抢占入门市场,而瑞风E3则在品牌口碑和渠道网络上更具优势,菱智需在性价比之外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从销量数据看,菱智新能源当前市场表现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025年1-4月,其单月零售销量分别为27台、71台、111台、130台,虽呈逐月增长态势,但体量较小,4月销量仅位列MPV市场第505名。这反映出消费者对"传统商用车品牌转型新能源"的接受度仍需培育,尤其是在用户更关注品牌可靠性和售后网络的商用车领域,东风风行需加强品牌宣传和服务体系建设。

深层挑战还包括行业趋势的变化:商用车新能源化正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用户需求从单纯的"降本"向"全场景服务"升级。例如,菱智家族推出的"创富者联盟",试图构建从购车、充电到货运订单匹配的闭环生态,这一方向值得肯定,但生态建设需要时间积累和资源投入,短期内难以转化为销量优势。

AM车镜总结:

站在行业变革的关键节点,2025款菱智新能源的上市具有双重意义:既是东风风行应对当下市场竞争的主动出击,也是其探索商用车新能源化路径的重要一步。客观而言,新车通过价格下探和动力补位,已在性价比层面建立了一定优势,但要实现长期增长,仍需解决三大核心问题:

首先就是,安全配置的平衡性。建议在增程版车型中至少标配主驾驶安全气囊,这既是对用户生命安全的尊重,也是提升产品口碑的必要举措。其次是品牌形象的升级。传统商用车品牌向新能源转型时,需打破"低端工具车"的固有认知,通过技术展示、用户案例等方式塑造"智慧创富伙伴"的新形象。然后是生态服务的落地。"创富者联盟"等概念需转化为具体的服务触点,例如与物流平台合作提供稳定订单、建立专属充电网络等,让用户切实感受到生态价值。

在"“双碳”"政策持续推进和个体创业浪潮的背景下,商用车新能源化是确定性趋势。菱智新能源若能将性价比优势与生态构建能力结合,有望在10万元级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但最终能否破局,既取决于产品力的持续迭代,也离不开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和行业生态的前瞻布局。市场终究会给出答案,而我们乐见更多创新者推动行业进步。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AM车镜 3.2万粉丝    3992作品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