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清醒”魏建军:中国汽车工业的理性灯塔
时至今日,中国汽车市场表面销量增长的欣欣向荣,似乎很难继续掩盖暗流涌动的危机。
最近高层发言人李超的公开表态,揭开了系统整治“内卷式竞争”的序幕。这场始于价格战、陷于信任危机、困于生态恶化的行业狂欢,终因利润率跌至4.3%、超4000家4S店退网、供应链集体承压的惨烈数据而迎来转折。
一语成谶,此前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的预言——“放血式竞争将摧毁行业根基”,似乎正在变成现实。
当“价格战”成为企业家论坛的高频词,当续航虚标、降质降本的新闻频现,当0公里二手车的灰色交易冲击市场规则,中国汽车工业的集体焦虑早已蔓延至产业链末端,一场非理性狂欢背后的行业危机悄然浮现。
“什么样的工业产品能降10万还得到质量保证?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魏建军在《新浪财经》访谈中的诘问振聋发聩,同时也暴露了一个现实:这场看似普惠消费者的让利狂欢,实则是透支行业未来的慢性毒药。
恶性竞争带来系统性危机
彼之蜜糖,吾之砒霜。此前的价格战,将中国车企拖入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怪圈。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过去的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4.3%,低于整个下游工业利润率及2023年的水平。30家上市车企净利润总和不及丰田一家的1/3,约为大众集团的2/3,同时远低于奔驰、Stellantis集团、宝马等多个知名跨国车企一家的净利润,新能源汽车领域更是重灾区。
对此,魏建军尖锐指出:“大面积的纯电车亏损严重,根本形不成商业闭环。资本赚完钱离场,产业却被留在泥潭中。”
事实上,这种无序竞争将衍生出三重恶果:
第一层是产业链崩塌。“无限度逼迫供应商降价”已突破成本底线,当利润率压缩到1%以下,当回款周期被无限延长,铝换铁,降低钢材标号等操作,在消费者看不见的地方缩减成本成为习以为常的事情。
第二层是信任危机。续航虚标、安全减配、终身质保不透明导致的维权事件,让消费者对“中国制造”产生疑虑。魏建军直言:“降10万的车,安全寿命可靠性必然打折,这是新车主被背刺。”
第三层则是国际化困局。有些平台出现的0公里二手车乱象,新车无序降价策略,让中国品牌信誉受损。“15万的车,半年后跌到10万,外国消费者怎么信任我们?”魏建军的反问戳中行业痛点。
随着高层明确系统整治当前多个重点产业中出现的“内卷式竞争”问题,可见魏建军的目光之长远,国家政策的及时干预,印证了这种以价换量、无序竞争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发改委提出的“创新驱动替代低价倾销”,恰是对饮鸩止渴式竞争的纠偏。
长城实践:长期主义的价值突围样本
也正是因为掌舵者的清醒,当行业陷入价格战时,长城汽车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由此收获了更具含金量的成绩单。
根据长城汽车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长城2024年营业收入2021.95亿元,同比增长16.73%。净利润达到126.92亿元,同比增长80.73%;单车净利润更是同比提升0.46万,达到了1.03万元,盈利水平远超其他车企。这组数据背后是魏建军对价值竞争的执着:“吸引消费者不能强调单纯的便宜或者贵,而是产品值不值。”
而这种坚守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
技术投入的定力。长城汽车投入大手笔研发国产大V8发动机,构建全球首个越野场景分级标准,在混动四驱技术上实现家用市场突破。对于所有身处汽车行业的人们而言,造车是一场马拉松,行稳才能致远。
质量底线的坚守。当同行用降本换取销量时,长城建立行业首个全流程质量追溯系统。魏建军的“较真”在供应链管理上尤为突出:“拖欠供应商货款、突破成本底线,最终损害的是整个产业生态。”
全球化视野的突破。针对非洲柴油车需求、俄罗斯低温环境、东南亚混动市场推出的差异化产品,印证了其全动力解决方案的前瞻性。“我们要做汽车强国,实际上汽车强国要为全球所有的市场提供出行的解决方案。”魏建军看似简单的一句感悟,却揭示了出海战略的本质。
这种发展模式在资本市场获得正向反馈:长城汽车研发投入强度达5.4%,远超行业均值,但市盈率反而保持领先,实证了魏建军所言:“企业不盈利就是浪费社会资源。”
破局之道:从政策纠偏到产业觉醒
目前来看,发改委的整治行动,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进入战略调整期。但政策规制仅是外因,行业觉醒才是破局关键。在此次访谈中,魏建军一直坚持的“技术向善”理念,倒是为转型提供了一些方法论。
比如建立良性竞争规则。呼吁公布质量投诉率、纳税额等多维评价指标,打破唯销量论。当主机厂都在比拼谁更敢降价时,创新动力就被扼杀了。来自魏建军的警示正在催生改变,越来越多车企开始披露研发投入占比。
其次是重构技术发展路径。“电动车要找到最适合的场景,而不是替代所有能源。”魏建军这种务实态度,正在影响行业技术路线选择。在他看来,小型电动车聚焦城市通勤、混动技术突破续航焦虑、燃油车持续迭代的全动力战略,能够破解了技术路线的非此即彼之争。
这场变革需要政企合力:国家层面完善技术创新容错机制,企业层面建立质量追溯体系,资本层面改变短期套利思维。当魏建军说出“汽车产业的恒大已经存在”时,不仅是预警,更是呼唤行业建立真正的商业闭环。
钟述
中国汽车工业正站在历史转折点。从魏建军的“逆耳忠言”到国家政策的重拳整治,从价格战的虚假繁荣到价值竞争的本质回归,这场转型注定伴随剧烈阵痛。但现实告诉我们,唯有尊重产业规律、坚守质量底线、回归用户价值,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只要这个行业得到健康的发展,不要为中国制造抹黑,遭受巨大的损失,我觉得挨两句骂也值。”
当行业沉迷资本游戏时坚守制造业本质,在参数内卷中回归用户真实需求,魏建军所展现出来的这份近乎执拗的赤诚,恰是中国汽车人最珍贵的品质。这份独特的“人间清醒”并非孤独执念,而是一个时代对制造业本质的回望与期待。
2025年戛纳电影节可真有意思,以往红毯边清一色外国豪车,今年彻底变天——比亚迪带着宋PLUS DM-i和腾势车队,直接包圆明星接送!国际大咖从机场到红毯全程坐咱国产车,车门一开,闪光灯咔咔猛闪,这波操作直接把“中国高端新能源”的招牌砸进老外眼里!
5月25日,由长春市人民政府与吉林省体育局联合主办的2025一汽红旗长春马拉松即将鸣枪开跑!
冠军致敬冠军!赵心童成为比亚迪冠军形象大使
冠军致敬冠军!赵心童成为比亚迪冠军形象大使
比亚迪4月智驾车型销量榜首!智驾全维度领先:全民智驾战略燃爆
AI技术重新定义新车上市发布会,看央企如何玩出新花样
2025年4月,比亚迪智能驾驶车型单月销量达213,325辆,占其国内乘用车总销量的71%,累计销量突破48万辆,稳居行业榜首。这一数据不仅远超新势力等众多品牌销量总和的两倍,更标志着比亚迪“全民智驾”战略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通过技术普惠与全系标配策略,比亚迪正加速推动智能驾驶从......
赵心童正式成为比亚迪冠军形象大使
中国橡胶助剂行业龙头阳谷华泰,正在以并购促进主业转型。
菱智新能源新品9.98万元起,打造行业首个10万内可油可电可气多能源矩阵
5月23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武汉正式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比亚迪固态电池来了!充电12分钟能跑1500km,零自燃,价格还不贵
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绝密较量》中,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剧中频繁出镜的公务车大多为比亚迪品牌的身影...
红毯之外的中国主角——比亚迪车队闪耀戛纳
冠军致敬冠军!赵心童成为比亚迪冠军形象大使
5月2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正式拉开帷幕。广汽集团携手华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重实验室,首次联合发布“人车家-文化科技引领未来生活态”。这不仅是广东展团在本届文博会推出的第一个重磅活动,更是一次用文化赋能产品,用产品彰显未来的创新之举......
5月23日,比亚迪宣布亚洲首位斯诺克世界锦标赛冠军赵心童正式成为比亚迪冠军形象大使,中国冠军双向奔赴。
本届赛事设置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健康跑三大项目,吸引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共约3.5万名跑者齐聚北国春城,用脚步丈量城市脉络,以激情点燃运动热忱。作为2025年长春马拉松官方合作伙伴,一汽红旗已经连续五年以“官方赞助商”身份陪伴长马成长,同时,红旗天工双子星——天工06和天工......
车坛快报|本田拟缩减电动汽车投资,马斯克继续执掌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