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行业观点、言论频频登上热搜,引发了广泛讨论。而近日最具代表性与争论性的两个话题是:“汽车圈恒大论”与“爆款营销论”。
前者源于某品牌董事长的一句发言——“现在汽车产业里的‘恒大’已经存在了,只不过还没爆而已。”后者则来自某职业经理人的感慨:“今天这个时代,有的人只卖了一款车就卖爆,有强大的流量营销品牌能力,我们产品比他好还卖不过他。”
这些言论看似理性分析,实则情绪化表达居多。此类言论不仅缺乏数据支撑和逻辑依据,更暴露出部分企业面对竞争压力时的焦虑与无力。
一、“爆款营销论”:不是别人赢在营销,而是你输在产品与战略
“爆款营销论”的核心在于:某些车企认为,市场上销量突出的品牌,靠的是“流量+营销”,而非真正的产品实力。这种说法乍听之下似乎有一定道理,但细究之下,其实是一种典型的“失败者归因偏差”。
部分品牌通过高额投放广告、请明星代言、举办奢华发布会、高额付费车评人等方式试图打造“流量爆款”,结果却是“叫好不叫座”,甚至出现“发布会开得比车展还频繁,销量却连预期都达不到”的尴尬局面。
成功的汽车营销本质上是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认知-兴趣-购买-忠诚"的价值传递体系。那些被视为"仅靠流量"成功的品牌,实际上掌握了用户需求精准洞察和内容共创能力,流量变现的本质,在于精准洞察与用户共创。
没有扎实产品力支撑的营销终究是空中楼阁,好产品的定义和用户体验绝非简单的参数堆砌和自嗨。真正的爆款从来不是“造出来的”,而是“长出来的”,是在用户真实需求、技术创新与市场契合度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同行的诋毁,本身就是一种仰望。
二、“汽车圈恒大论”:断言“谁是下一个恒大”,需建立在科学判断之上
“汽车圈恒大论”则是另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话题。该观点的核心在于:某车企目前的经营状况类似于当年的恒大,只是“还未爆雷”。这一说法看似危言耸听,实则缺乏严谨的数据支持和行业理解。
要判断一个企业是否接近“恒大式风险”,关键要看以下几个指标:资产负债率、有息负债规模、应付账款与付款周期、营收与现金流匹配度。
我们以被舆论重点关注的比亚迪为例进行分析:
1. 资产负债率:比亚迪70%,远低于全球主流车企
比亚迪当前资产负债率为70%。乍看之下这个数字似乎偏高,但如果横向对比全球主流汽车品牌,我们会发现波音高达102%,福特84%,苹果80%,通用76%,即便是国内同行,吉利为68%,赛力斯更是高达76%。比亚迪的资产负债率在行业内并不算高。
更重要的是,资产负债率只是一个静态指标,不能单独用来判断企业是否存在“爆雷”风险,还需结合其他因素综合评估。
2. 总负债:比亚迪5800亿,仅为大众、丰田的零头
比亚迪总负债约5800亿元人民币,而大众集团高达3.4万亿元,丰田2.7万亿元,福特1.7万亿元,上汽集团也高达6104亿元。可以看出,比亚迪在总负债方面仍处于行业中下游水平,不具备“恒大式”债务膨胀特征。
3. 有息负债:比亚迪仅286亿,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有息负债”才是衡量企业资金链风险的关键指标。比亚迪当前有息负债仅为286亿元,相较之下,吉利为860亿元,上汽为945亿元,福特高达1.1万亿元,丰田更是达到1.8万亿元。显然,比亚迪的资金结构更为健康。
4. 应付账款与付款周期:比亚迪表现优于多数同行
在供应商付款方面,比亚迪应付账款为2440亿元,与上汽2411亿元、吉利1824亿元基本持平。而应付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比亚迪为31%,吉利32%,上汽38%,长城39%,比亚迪表现更好。
在付款周期方面,比亚迪与吉利同为127天,长城163天,上汽高达164天。可见比亚迪在供应链管理上更为高效,不存在恶意拖欠问题。
三、从“汽车圈恒大”到“爆款营销论”,本质就是“无能狂怒”
无论是“汽车圈恒大论”还是“爆款营销论”,这些言论背后都折射出一个现实问题:部分企业在面对比亚迪等强势品牌的崛起时,表现出明显的焦虑与无力感 。
“爆款营销论”把销量不佳归咎于对手的“营销能力强”,实际上是对自身产品竞争力不足的逃避;而“汽车圈恒大论”则是一种毫无根据的情绪宣泄,既缺乏数据支撑,也不符合行业常识。
比亚迪之所以能够实现持续增长,根本原因在于其用20年构建的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早已不是某一项技术或产品所能概括,而是一种系统性的竞争壁垒。
其一,护城河不在于独门绝技,而在于技术体系的整体效率 。从刀片电池97%的量产良率,到全栈自研带来的2000V碳化硅电控响应速度,再到电机电磁仿真数据库的十年积累,这些看不见的技术纵深,构成了真正的竞争力。友商可以模仿功能,但难以复制工艺、迭代速度与成本控制能力。
其二,垂直整合是别人不敢下的重注 。比亚迪覆盖电池、电控、电机、半导体、整车制造的全产业链布局,不仅带来成本优势,更实现了技术协同与快速迭代。2024年研发投入高达542亿元,是蔚小理总和的两倍,这种持续高强度投入,构筑了难以逾越的门槛。
其三,比亚迪正在定义新赛道 。“易四方”重新定义车辆控制逻辑,“璇玑”架构构建整车AI大模型,全球首个新能源智慧物流体系落地,这些布局不仅是技术领先,更是规则重构。真正的护城河,从来都不是防守出来的,而是不断开辟新战场的能力。
其四,市场数据是最好的证明。2024年1月至5月,比亚迪累计销量达127万辆;2025年同期更是攀升至176万辆,同比增长38.7%,真正实现了“遥遥领先”。
其中方程豹汽车销售12592辆,环比增长25.4%,同比增长418.2%,销量创历史新高,品牌累计交付突破10万辆;腾势汽车5月销售15806辆,同比增长29.3%,旗下腾势D9销售9935辆,稳居MPV市场销冠,腾势N9销售4617辆,科技新贵首选座驾。
这种快速增长态势使部分传统车企感到压力,言论上的反应实质是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外在表现。而在这种背景下,与其空谈“谁是下一个恒大”,不如静下心来打磨产品、优化供应链、提升用户体验。唯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写在最后
未来,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将更加白热化。那些真正具备核心技术、完善产业链与强大市场洞察力的企业,才有望笑到最后,而那些只会“甩锅”、制造焦虑、情绪化表达的言论,终将被市场淘汰。
在这个伟大的变革时代,中国汽车产业需要更多基于事实的理性讨论,而非缺乏根据的情绪宣泄。正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言:"在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沿用过去的逻辑做事。"
中国汽车走到今天何其不易,中国汽车人应当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变革,用创新应对挑战,共同推动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毕竟,这个行业不需要“键盘侠”,只需要“实干家”。
重磅消息:2025年7月17日,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将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政策进行调整,起征点由之前的每辆零售价格(不含增值税)130万元调整到90万元,并明确新能源车型纳入征收范围,新规自7月20日起执行。
人民越野触手可及,纪念版3分钟抢空引爆市场
暴雨等极端天气怎样开车才安全?老司机分享几条实用经验
工信部拟推行:新车登记后6个月内禁止转二手
只要你会改装,见魏总其实并不难。
马自达 EZ-6 的安全承诺经得起时间考验吗?
这次直接就是前腿瘸了!
紧急声明!极氪回应「0公里二手车」传闻
在高温炙烤之下的灵魂提问:为什么电动车偏爱全景天幕?
国之骄傲 红旗天工之夜 庆祝红旗突破200万销量大关
炎炎夏日,出门坐进车里可谓极度酸爽,那么燃油、混动、纯电几个车型,哪种空调降温更凉快呢?又有啥降温小妙招?
“年轻”是核心关键词 哈弗大狗26款上市暨60万用户大会
猛士M817预售订单1小时破9713台,全民越野“拐点已至”
比亚迪正式向旗下全品牌推送「手车互联」功能OTA,并且兼容中国所有主流手机品牌。不管你是华米耀OV,还是它们的子品牌通通全部支持! 做到打通虽然研发难度更大,但把麻烦的事情留给自己,方便自己的车主,也是比亚迪以用户为中心的开放战略造就的!#比亚迪全品牌上线手车互联功能# #比亚迪......
汽车正在向快消品转型,你认同这个观点吗?
猛士M817:从“机械硬汉”到“智能战士”,越野圈要变天了
丰田宣布零配件涨价?其实根本不值得吹捧!
第四代CS75PLUS智慧卓越型,11万内家用SUV的务实答案
为什么这么多人选择魏牌高山?交车仪式给你大揭秘。魏牌高山交车仪式有海边烧烤,有手工制作,有海风落日派对,魏牌高山车主的福利。
跑高速:踩到120,滑行到100,如此反复,会更省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