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华为不是“狼”

华为不是“狼”

汽车公社 1807浏览 2025-07-21 IP属地: 未知

“饭圈式捧杀的言论,不是真正的华为支持者。”华为内部的朋友曾这样对我说。



“以讹传讹”的极端夸赞和吹捧,往往并不能真正描述企业真实的长板,反而加剧了业界的戒心,堪称伪装成蜜糖的毒药。


因此,当我们为华为汽车智能科技、比亚迪电动化产业链等冲至世界先进水平而欣喜,需要提防“饭圈式捧杀”,杜绝“老子天下第一!”“灭杀所有合资品牌!”之类的言论。


新近又有自媒体撰文称“余承东靳玉志把华为车BU暨引望打成嫁不出去的圣女”。第一眼以为是“黑”;结果全文充斥着“主机厂被打服了”、“技术霸权让资本望而兴叹”等言辞,因而第二眼看起来是极端“吹”;但仔细揣摩,扭曲而极端的“吹”,依然是“黑”。



包装在爱国情结之下的极端言论,恰恰让那些优秀品牌以饭圈化而孤岛化,对公众形成产业认知的误导,同时也会对真正支持国产品牌的阵营刷上污名。


以智能化技术深度和广度而言,华为在国内乃至全球都堪称拔尖,同时对中国汽车产业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但华为并不是杀入汽车产业的“狼”,而是带动群体跑得更快的“马”。


01“阴谋论”不是方法论


“这是技术垄断对资本逻辑的终极胜利!”自媒体开始炮制各种“引望市值应该达到4,200~4,800亿”、“技术垄断性远高于博世”之类的耸人听闻说法。


听起来似乎令人眼前一亮的言辞,实际上落入“说书人”的窠臼。瓦舍评书从来都充斥着各种添油加醋式的演绎,而不能当作正史。


而对于华为或者相似的科技龙头的真正支持者而言,反而要当心极端的吹捧,“似粉实黑”的副作用最大。



市井之间喜欢听各种阴谋论或者宫斗大戏,但当代产业的发展背后的巨手是什么?时代的伟力、行业规律的巨力,以及国家的宏观调控;技术的进步背后的支柱是什么?研发团队的汗水挥洒,和企业的巨大投入,按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EO 靳玉志提供的数据,华为集团2024年研发投入1,797亿元,其中车BU占100+亿元,研发人员8,000人。


因此,华为的领跑,中国汽车的崛起,绝非依靠说书人摇唇鼓舌描绘的那些伎俩手段。


华为和整车企业之间有没有博弈?当然有。但这并不是阴谋论的石锤,同一家企业内部的跨部门协作也存在博弈,更别说跨公司。因此,这种博弈并不适合简单归结于是技术垄断VS资本控制。


整车企业代表多方利益,无法简单用资本一言以蔽之,即便是地方政府关联的股东也不能等同于官僚资本。


当代企业巨头往往具备复杂的身份角色,只用极简模型按宫斗或者阴谋论去推演,起码一半场景下都是过分简单粗暴,不合现实。


华为真正的优势,从来不是作为一匹离群的孤狼,而是在宏大的中国制造背景下,通过雄厚的人才沃土与产业链根系,以参天大树之姿向上增长。



中国汽车市场正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工业革命”。


当比亚迪凭借垂直整合体系将中型轿车价格下探到10万元出头,当零跑B10将带激光雷达的高阶智驾车价格打到12.98万元,当特斯拉Model Y在华为ADS、Momenta、元戎启行和卓驭的围剿下不得不放弃智驾标签、降价应战,这场战争早已超越产品力的单一维度,演变为供应链效率、规模效应与成本控制的综合博弈。


背后是什么?中国汽车无可比拟的供应链和人才土壤,全球最完整、最庞大的体系,最努力、最勤奋的人才。


为何特斯拉放弃激光雷达?除了极简思路不想要多重数据来源之外,成本是最大拦路虎。但中国凭借速腾聚创、禾赛等头部企业,通过多年的拼搏,将主流车规级激光雷达的单价,从昔日万元级下降到如今的三千元水平,未来将进一步下探到千元级。


再看智驾研发团队,华为车BU智驾研发团队超过7,000人;比亚迪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杨东生表示,比亚迪投入智驾工程师5,000人以上,研发时长7年;吉利将研究院智驾中心、极氪自研智驾团队、路特斯智驾团队、子公司亿咖通,以及脱胎于吉利的福瑞泰克整合之后也是数千人,小米智驾团队将从1,500人提高到2,000人。


除了14亿人口、受教育程度97%以上的中国,还有哪个国家可以提供这样多的人才?除了经过互联网经济、电商经济洗礼的中国,还有哪个国家能给业界提供如此厚实的智驾研发基础?虽然特斯拉号称智驾研发效率远高于友商,但终究只有120人。


02合作>博弈


当极端言论称“岚图、深蓝等都采用HI Plus模式”、“整车赶紧争抢HI Plus席位”时,我们一帮懂华为的朋友都笑喷了。


的确,按华为高层公开说法,鸿蒙智行和当年完整版Huawei Inside的席位有限,因为研发团队再庞大也有能力边界。但Huawei Inside到底是什么定义?从智驾、智舱到电驱动,全栈采用华为技术。



如今整车企业与华为的合作,哪些能够得上当年Huawei Inside的水准?显然不是逮到一家合作伙伴就封一个“HI Plus”头衔。


现在我们已经见不到华为提Huawei Inside,而是用“乾崑智驾+鸿蒙座舱”两大技术供应取而代之。完整版HI除了用乾崑智驾,鸿蒙座舱,还要用华为底盘控制和智能电驱,除了渠道和营销没有交给华为,技术层面不比鸿蒙智行含华量低。


鸿蒙智行军团: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原Huawei Inside军团:极狐(仅αS车型)、阿维塔(现存品牌独苗)、广汽AH8(中途被放弃,现昊铂HL,但未用华为智驾,留给华望)。



其他和华为合作的模式,都不是什么HI Plus,因为电驱动等全栈技术并非彻底采购华为。


东风:岚图从梦想家到全系用华为乾崑智驾+鸿蒙座舱,但是电驱动是东风马赫。


猛士、奕派也是类似。此外,合作范围还有智能化商用车。作为自研智能化品牌,东风有天元。因此华为给东风客户分配的资源和人力不会有HI完整版客户那么高。


长安:除了阿维塔是HI独苗,深蓝也采用乾崑智驾,但深蓝L07用的是主视觉ADS SE版本。启源用华为Hicar桌面和华为数字能源超充。长安自己的智驾品牌有北斗天枢。


广汽:华望汽车,把之前AH8的HI席位延续下来,但不清楚是全系完整版HI,还是像东风和长安,用的只是单项或者几项技术。广汽自己也有智驾系统Adigo。


奥迪:从Q6L e-tron和A5L开始,一批新车采用华为乾崑智驾,但座舱并不是完整的鸿蒙座舱。


比亚迪:方程豹搭载乾崑智驾。


北汽:除了享界,之前还有魔方等合作车型。


江淮:除了尊界,江淮还加入华为超充联盟。


一汽:红旗和华为的合作没有大幅度进展,但红旗出现在华为车BU乾崑智驾客户名单序列。


长城:加入华为超充联盟,咖啡智驾融入华为HMS生态。


小鹏和理想都采购了少量华为电驱。


宝马:与华为展开生态合作。


上汽:除了尚界,之前飞凡采购华为HUD,五菱出现在华为车BU乾崑智驾客户名单里。


综合以上看,华为整车客户比大多数人所知道的多,但除了鸿蒙智行和阿维塔,没有一家能够得上HI的程度,所以华为能提供的席位很多,不像自媒体写的那么耸人听闻——大门关上了、后来者没机会之类。



因此,事实并不像自媒体耸人听闻——整车企业必须上赶着求华为留一个鸿蒙智行或者Huawei Inside席位。无论是整车客户,还是作为供应商的华为,各方都存在努力向上的进步空间。


03成长空间,华为有,整车也有


中国汽车在智能化赛道上高歌猛进,既是受到华为、Momenta、地平线等技术巨头的推动,也给这些龙头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不过,迄今为止,没有一家整车企业或者供应商巨头能掉以轻心,断言自己已经稳坐不败。



快速发展的汽车智驾市场,关联着华为汽车业务盈利和壮大。


汽车公社基于终端销量统计城区领航辅助装车量数据。5月份,城区领航辅助车型销量保持上升势头,TOP20整车品牌总计182,725辆,环比增长18.1%,比上个月的环比增幅16.0%更高。


1月~4月分别为120,055辆、98,474辆、133,367辆和154,699辆,除了2月份存在小月和春节的季节因素,整体上一直保持上行态势,并且环比增速还有所提升。


由此可见,此前一些智能辅助驾驶的事故风波,并不能阻挡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脚步。


但从市场份额看,尽管华为在豪华品牌城区领航辅助配套方面占据绝对优势,5月甚至超过半数市占率,但仍然不是汽车智能化一枝独秀。


以智驾系统定点客户数量而论,Momenta到今年5月超过130款整车,高于华为。如果统计高速领航辅助,Momenta与比亚迪合资企业迪派市占率惊人。


尽管HSD系统目前装车不多,但地平线的智驾芯片与域控制器出货方面处在领先地位。


在技术维度,华为智能化整体水平堪称遥遥领先,从关联到汽车的算法、芯片、云、传感器到底层操作系统(非修改或贴牌),全球能够彻底覆盖的厂商独此一家。但是,技术单点超越并非不可能,例如元戎启行在一段式端到端技术应用方面早于华为。



哪怕在云端算力、技术广度和算法团队方面,华为有优势,都不能忽略这些竞品某一两个维度的数量长板,因为规模的意义被时代放大了。如果说,之前功能汽车时代追求规模,主要原因是制造业追求规模经济和成本摊薄使然,那么智驾和智舱对数据积累的追求,让规模优势的重要性更上一个台阶。


我们与华为员工接触过程中,感觉到他们从来也没有对竞品掉以轻心,因为自身的领先优势“积累如登,垮台如崩”。


一匹矫健的骏马,冲在队伍最前方,何必被描述为众生莫近的孤狼?


当中国汽车产业大步流星换道超车,华为作为代表的技术龙头需要得到广泛的支持和爱护,但绝不是无边际的捧杀和吹嘘。


在钢铁与代码的裂缝中播种未来,与其刻画华为在汽车领域的“狼性”,不如放眼大国崛起的韧性,这才是中华有为最强有力的背书。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汽车公社 0粉丝    847作品 关注 速度 态度 深度
推荐作者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