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含华量"背后的战争:合作伙伴该怎么破招?

"含华量"背后的战争:合作伙伴该怎么破招?

百姓评车 998浏览 2025-08-16 IP属地: 未知

以前,华为的汽车业务分为三条线,一条是智选车,一条是零部件模式,一条则是HI模式。

后来就发生了变化:智选车升级成了鸿蒙智行,问界、智界、尊界、享界和尚界都囊括其中;后两者整合成立了引望公司,聚焦智能驾驶、座舱等增量部件研发。

如今,华为的汽车业务模式又在发生新的变化。

"含华量"背后的战争:合作伙伴该怎么破招?

先是五界之内的智界,已经成为鸿蒙智行旗下首个拥有独立公司的品牌,其运营架构已调整为产销服一体化独立运作模式;前不久,与广汽合资成立的华望汽车,后者提供智能驾驶、座舱等技术,前者主导销售网络建设。双方在智能化技术、产品开发及产业链资源等各方面的优势,打造面向30万级高端市场的创新产品。也就是说,华望首款车型的“含华量”将非常接近鸿蒙智行产品。

这就变得很有意思了。打着华为技术旗号的新车型肉眼可见地越来越多。鸿蒙智行体系、引望体系、华望以及其他合作的品牌,大家在智驾技术上变得不分你我。

都说物以稀为贵。可站在车企的角度来说,友商的宣传语上都是华为字样,这仗还怎么打?对这一趋势,各家车企需要审慎制定差异化战略,在技术依赖与自主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

业务探索从未停止

华为在汽车领域的探索一直都没有停止。无论是在哪个阶段,都呈现出多层次、差异化的特点。

"含华量"背后的战争:合作伙伴该怎么破招?

起初,智选车模式是华为与车企最为紧密和有效的合作模式,其特点在于全链路参与,包括产品定义、研发设计、智能技术(如鸿蒙座舱、ADS智驾)、渠道销售(华为线下门店)及品牌运营。与赛力斯合作的问界品牌成为这一模式的标杆案例。问界M9搭载的HUAWEI ADS 2.0智驾系统支持120km/h高速自动刹停,其全铝合金底盘和智能空气悬架技术由华为与赛力斯联合开发,硬件与软件协同优化。华为全国5000家高端体验店为问界提供销售触点,使其成为“最快达成10万辆下线”的新能源品牌(仅用15个月)

问界的成功验证了智选车模式的可行性:华为的技术深度赋能+车企制造能力+联合品牌运营,形成差异化竞争力。这一模式不仅解决了车企智能化转型的痛点,更开创了高端化路径。

这也成功吸引奇瑞、江淮、北汽和上汽的加入。

零部件供应和HI模式(Huawei Inside模式)虽然合作深度不同,在这样的合作模式下,华为的角色就是一个强大的供应商,可以向车企提供电机、电池管理系统、智能驾驶或智能座舱等相关部件,还可以提供一整套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括计算与通信架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华为由此确立了自己“技术供应商”的不可替代性。特别是HI模式,对于企业来说,既享用了华为的最先进的智驾技术,还保有了自主权,但需要高昂的技术授权费。以阿维塔为例,作为长安汽车、华为和宁德时代三方合作的品牌,其车型全系标配HI技术,成为华为技术实力的重要展示平台。

"含华量"背后的战争:合作伙伴该怎么破招?

随后,引望公司成立,承接了华为原有的两种业务模式——零部件供应模式和HI模式,以"开放技术平台"身份进军汽车零部件增量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引望与合作车企再次升级,携手车企推出全新品牌,如广汽集团与华为共同投资的华望汽车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内部竞争难以避免

正是因为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灵活合作模式,才能广泛渗透到不同车企,形成多层次、差异化的技术赋能生态——从广汽华望的“联合定义”到赛力斯的“全链条绑定”,华为正以“技术供应商+生态共建者”的双重角色,重塑智能汽车产业格局。

对于车企而言,当华为开始对众多合作伙伴“雨露均沾、门户开放”的时候,其“含华量”(即华为技术参与度和主导权)因合作模式不同而呈现出显著的效果差异。

我们以鸿蒙智行为例,目前有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和尚界5个品牌。虽然说各“界”品牌进行了区隔:问界定位高端家用SUV,智界定位年轻化轿跑,享界定位行政级豪华轿车,尊界定位百万级超豪华品牌,尚界主打15-25万元大众市场。但是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渠道资源分配不均、技术下放与稀缺性矛盾等问题。前者的问题还好解决,单独建网就可以了,现在智界已经开始了行动。后者却是因为华为ADS 3.0等核心技术从问界逐步下放至尚界,虽扩大市场覆盖,削弱了高端技术的溢价。

虽然这些"界"品牌都位列鸿蒙智行阵营,都有着纯血华为的身份,也实现了全市场覆盖,但各品牌的发展前景因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及资源分配差异而显著分化。高端市场容量有限但利润丰厚,中低端市场容量大但竞争激烈。华为技术下放可能削弱高端品牌溢价,加剧内部资源争夺。必然会有一些表现不佳的品牌可能被淘汰或整合,最终形成少数几个主力"品牌主导市场的格局。

"含华量"背后的战争:合作伙伴该怎么破招?

再加上,阿维塔、岚图、猛士以及其他品牌的车型已经或者陆续上车华为智驾,且含华量和“界”品牌并不虚上多少,而且它们所属的车企也有着强大的渠道和资源来推广各自的车型,也将和鸿蒙智行旗下的同行同堂竞技。都是一个华为智驾出来的产品,怎么体现出差异化呢?这就好像《邪不压正》的那句经典台词一样,“都是同一个师傅教的,破不了招啊”。

所以,过度依赖华为可能导致车企逐渐丧失竞争力。即使和华为深度合作,车企也应逐步积累自身能力,为长远发展铺路。

百姓评车

凡事都有两面性,华为一方面为车企提供了快速智能化的捷径,另一方面,也让车企患上了“华为依赖症”。如果车企想要长期立足,就必须在技术应用、品牌塑造和用户运营上建立独特价值。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百姓评车 4383粉丝    5029作品 关注 汇聚来自百姓的汽车声音!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