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捷达品牌独立化运营,电动化转型加速推进,本土资本能否扭转颓势?

捷达品牌独立化运营,电动化转型加速推进,本土资本能否扭转颓势?

汽车点评车叔 2202浏览 2025-09-02 IP属地: 未知
在2025年成都国际车展前夕的,一场关乎捷达品牌命运的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悄然举行。

捷达品牌独立化运营,电动化转型加速推进,本土资本能否扭转颓势?

8月28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中国第一汽车集团与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签订《捷达事业发展合作协议》,宣布将成立捷达品牌新公司,标志着这个承载着两代中国人记忆的汽车品牌正式迈入独立化运营新阶段。此次合作引入地方资本力量,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试图为销量持续下滑的捷达注入新活力。然而,在新能源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这场 "三方联姻" 能否让捷达重拾昔日荣光,仍是未知数。

关于捷达

捷达与中国汽车市场结缘始于1991年,当时,第一辆捷达A2以零件组装方式在长春下线,成为一汽-大众建厂后的首款车型。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捷达累计销量达到400万辆,平均月销量超过一万辆,以其“皮实耐用”的口碑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成为一代人难忘的国民神车。

捷达品牌独立化运营,电动化转型加速推进,本土资本能否扭转颓势?

2019年,捷达完成了从单一车型到独立品牌的转变。品牌独立后不再局限于轿车市场,同时推出SUV产品,专攻年轻化、主攻十万元级别的汽车市场。背靠大众汽车集团的技术优势,捷达品牌在发展初期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最初三年售出了接近50万辆车。
然而,捷达品牌近年的增长势头开始出现颓势。去年,捷达没有实现2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主销车型VS7的月销量从万辆水平下滑到三千辆左右。数据显示,捷达品牌在2019年至2021年这三年间,每年均有16万辆左右的年销量成绩,但在2022年只售出了14.69万辆,同比下滑了13%。
分析之下,原因并不复杂,一方面是近年来汽车行业主流趋势是品牌向上,而捷达坚持10万元低端市场路线,难以拓展新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则是新能源领域的缺位。面对电动化、智能化趋势日益明显的汽车市场,捷达缺乏新能源车型的支持,这无疑是其最大的软肋!

合资新模式

此次《捷达事业发展合作协议》的签署,可以说是标志着合资企业40年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重要升级。与以往合资企业不同的是,此次形成了大众汽车、中国一汽和成都经开区三方协同合作的新格局。这种创新合作模式下,成都经开区以投资人身份参与其中,不仅仅是政策和支持环境的提供者,更是切实的资本方与利益共同体。

捷达品牌独立化运营,电动化转型加速推进,本土资本能否扭转颓势?

根据协议,捷达品牌计划于2028年前推出5款全新商品,包含4款新能源,其中首款车型计划于2026年上市。这些车型将配备面向入门级市场极具竞争力的电动化、数字化及高级驾驶辅助(ADAS)功能,同时保持强劲的价格竞争力。首款车型计划于2026年上市,将搭载一汽-大众SOA电子电气架构,配备面向入门级市场极具竞争力的电动化、数字化及高级驾驶辅助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捷达的产品规划是大众汽车集团在华史上最大规模新能源产品攻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家老牌汽车制造商的目标是到2030年在华推出约50款新能源汽车,其中包括约30款纯电动车型。大众集团对捷达的电动化转型寄予厚望,数据显示,大众预测到2030年,紧凑级车型将占据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近50%的份额,其中10万元左右的入门级车型是核心增长引擎。捷达的电动化布局正是大众集团填补入门级智能电动市场空白的关键举措,使其产品矩阵得以从入门级到豪华旗舰实现全面覆盖。成都作为西南汽车产业重镇,其完善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将为捷达提供供应链配套优势,这也是此次合作选址的重要考量。
然而尽管规划宏伟,但捷达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时间窗口的错失。当下国内新能源市场早已是红海竞争。比亚迪、五菱、奇瑞等自主品牌已在10万元级市场深耕多年,形成了稳固的品牌认知和产品矩阵。以比亚迪为例,其海豚、元PLUS等车型已占据该细分市场的主流份额,累计销量均突破百万辆级别。反观捷达直到2025年才选择拥抱电动化,比其他车企慢了太多。随着竞争对手的增多,捷达面临的压力可能会更大。

捷达品牌独立化运营,电动化转型加速推进,本土资本能否扭转颓势?

其次,技术路线的依赖也让捷达的转型充满不确定性。长期以来,捷达车型主要依赖大众下放的成熟技术,缺乏核心创新能力。目前来看,捷达获得的技术往往是大众已淘汰或即将淘汰的平台与动力总成。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这种技术依赖可能导致捷达的新能源产品缺乏竞争力。虽然新车型将搭载SOA架构等先进技术,但如何将这些技术转化为消费者认可的产品体验,仍是未知数。
最后,品牌形象的重塑同样任重道远。在消费者心智中,捷达已与 "低端燃油车" 深度绑定,这种认知惯性对其电动化转型构成阻碍。如何在保持 "高性价比" 标签的同时,注入智能科技等新元素,是捷达品牌必须破解的难题。

车叔总结

综合来看,捷达品牌的电动化转型前景压力巨大。当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从高速增长期进入高质量发展期,2026 年的市场环境与竞争格局将远比现在更为激烈,留给捷达的市场窗口期正在收窄。大众集团预测的紧凑级市场红利虽诱人,但能否转化为捷达的实际销量,取决于其产品竞争力与市场时机的把握,其中2026年首款车型上市将是关键节点,其市场表现将决定这个国民品牌能否在电动化时代续写传奇。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点评车叔 29.6万粉丝    1.8万作品 关注 汽车垂直领域知名自媒体,人见人爱的车叔带你成为懂车帝!
推荐作者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