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盛地,秋色如画;惠山脚下,群贤毕至——在这个收获的季节,同时也是“十五五”规划开局谋篇的关键阶段,一场围绕混合动力技术的高端研讨会在长三角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无锡惠山盛大启幕。
9月11日,由汽车评价研究院主办的“2025年中国混合动力技术持续创新与市场趋势研讨会”,以“‘十五五’时期混合动力技术发展路径与行业协同创新”为主题,汇聚政、产、学、研各界力量,旨在打通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的链路,为中国混合动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无锡惠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杨以军在研讨会上表示,混合动力技术恰如连接传统动力与纯电未来的“梁”,既是交通领域节能减排的关键路径,更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值此技术变革与市场机遇交汇之际,本次研讨会以“持续创新与市场趋势”为主题,可谓“恰逢其会”、意义非凡。
无锡惠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杨以军
“回顾过去五年,我国混合动力技术实现了从‘跟跑’向‘并跑’的重大跨越,为‘十四五’收官画上圆满句号。面向未来,协同创新将成为混合动力技术迈向全球领先的重要动力。”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文宏在本次研讨会上如是说。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张文宏
坚持自主创新 “十四五”突破混合动力技术壁垒
国产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热效率普遍突破44%,部分技术路线已达到48%,实现国际领先;高压混合动力系统全面升级;800V平台广泛应用;纯电续航突破300公里,综合续航里程迈向1400公里……在“十四五”期间,由于坚持自主创新,我国混合动力技术突破多项“卡脖子”难题,取得了显著成效。
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李庆文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最成功的技术路线和产品创新方向就是混合动力。“中国混合动力技术取得四项让我们在全世界都引以为傲的成绩:一、中国混合动力产品规模当之无愧全球第一;二、技术专利全面领先;三、全球化布局加速;四、混合动力技术成为中国与世界传统汽车工业强国竞争的利器。”李庆文表示。
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 李庆文
中国混合动力技术突破世界汽车强国的技术壁垒,离不开产、学、研的刻苦攻关。针对切换过程一致性和平顺性不佳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副院长赵治国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构型的设计和评价。赵治国团队提出了图形化和数学描述方法,并规范流程,最后将构型的设计、参数优化以及性能评价集成为一个软件。该软件可完成非常复杂的功率分流构型设计过程,大大提高设计效率。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副院长 赵治国
为了更好地控制模式切换过程,赵治国团队提出了模型预测、鲁棒控制及基于模型的控制方法,以实现最优切换逻辑的求解,最终通过工程化应用,解决模式切换平顺性的控制问题。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帅石金认为,当前我国混合动力构型呈现多样化发展的特点。插电混合动力乘用车以增程串联构型和P1+P3串并联构型为主流,兼顾动力性与经济性;商用车混合动力构型主要有并联和串联两种构型,在高速公路场景适合用并联构型,以发动机动力为主,电机助力,而在城郊道路场景适合采用串联或串并联构型。在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方面,我国高效专用发动机已取得技术突破,通过“高原出高峰”实现热效率突破,达到45%-50%;采用“5高2低”技术路线,即高滚流比、高压缩比、高EGR率、高能点火、高增压、低泵损、低摩擦;结构也相对简单,成本较低。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 帅石金
在产品方面,一汽集团研发总院首席专家赵雪松在研讨会上重点介绍了红旗混合动力平台——“红旗·鸿鹄”平台。该平台又分为横置、纵置和越野三大平台:横置平台强调极强电感、极低油耗、极耐低温;纵置平台适配C+D级及以上车型,更关注极致驾控与极享舒适;越野平台则更注重旗舰越野、纵驰体验和驾乘感受。
一汽集团研发总院首席专家 赵雪松
“今年,为应对东风集团车型需求,东风汽车研发总院发布了800V超级电混系统,并获得中汽中心首届首批“PREMIUM DRIVE高品质混合动力认证”。该超级电混系统搭载的是1.5TD平台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这是行业首款认证热效率突破45%的发动机,升级版认证热效率已达47%。”东风研发总院乘用车动力中心副总工程师余秋石介绍道。
东风研发总院乘用车动力中心副总工程师 余秋石
作为混合动力系统核心部件,变速器技术近两年也取得长足进步。极光湾科技变速器设计总工程师李亚南在研讨会上表示,基于对市场混合动力化趋势的判断,公司致力于通过一系列发动机高效化、变速箱集成化、电驱系统创新化的技术突破,打造高性能、高效率、高集成度的混合动力系统产品,以解决纯电动车的用户痛点,并已成功应用于多个高端车型。
极光湾科技变速器设计总工程师 李亚南
在电机方面,浙江超精电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主任罗涛介绍,高速电机具备体积小、功率密度高的特点,可简化或取消传动系统,提升效率。其团队已研发出包括2.5MW、15000rpm发电机,2kW、200000rpm微型电机,盘式电机,125kW、45000rpm空压机电机等颇具竞争力的产品。
浙江超精电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主任 罗涛
自主品牌全面崛起 混合动力市场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据官方数据,混合动力汽车年销量从2018年的19.6万辆跃升至去年的89.6万辆,已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几年,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格局也在发生深刻变革:从早年外资品牌主导,到如今自主品牌全面崛起,我国混合动力技术逐步形成HEV与PHEV并举、以智能化为核心的发展路径。2024年数据显示,自主品牌混合动力车型市场占比已超过57%,插混车型凭借油电同价优势在非限购城市快速渗透。
研讨会现场
余秋石表示,目前混合动力技术搭载趋于两极化:一极是A级车普遍应用,另一极是越来越多高端车型推出混合动力版本。从购买比例来看,在混合动力车型细分市场中,家庭用车比例更高。车主在购买混合动力车型时考虑的因素更多,既要比拼燃油车,也要对标纯电车,这给研发人员带来更多挑战。不过,正因为细分市场不断细化,车企在规划车型目标群体时也更精准。“我一直认为,当混合动力车型作为主力车型在市场上铺开后,既带来更多挑战,也带来更多机会。”余秋石说。
“从全球市场来看,纯电动车增长放缓,混合动力车型增长明显;在中国,汽车市场正从‘纯电主导’转变为‘纯电与插电混合动力并驾齐驱’,插电混合动力车型与增程式混合动力车型销量持续增长。目前,混合动力技术已覆盖除微型车外的所有车型。”李亚南表示。
研讨会现场
高端化、场景化、协同化 “十五五”混动发展的关键是融合创新
“十四五”期间,我国混合动力技术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为“十四五”收官交上了一份高分答卷。
展望“十五五”,张文宏认为,混合动力技术将重点围绕“三化”方向推进创新:一是技术高端化。800V高压架构、5C超充技术、46%以上热效率发动机将成为主流配置,推动整车能耗再降15%;二是应用场景化。依托AI能量管理系统,实现拥堵预判充电、深度能量回收等精准控制,使技术红利切实转化为用户体验提升;三是产业协同化。需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加快建立混合动力技术标准体系,推动整车企业、高校、能源企业跨界合作,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供应链企业。特别需指出的是,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混合动力技术正由节油向全生命周期节碳转型,行业领先技术已证明通过架构创新可实现每辆车年减碳超1.2吨,为交通领域碳中和提供切实路径。
研讨会现场
当前,各个领域的“十五五”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制定中。在混合动力领域,李庆文认为,相关主管部门在制定“十五五”产业发展规划时应注意以下十个因素:一,尊重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伟大创造;二,产业政策要更加灵活、有效、有节制;三,发挥“一大两多”、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巨型市场优势;四,完整供应链体系的有力支撑;五,产学研协同创新;六,外资品牌在全球特别是在中国油电混技术保守、封闭的态度对中国车企形成倒逼动力;七,中国汽车产业成千上万优秀工程师的卓越贡献;八,开放融合的创新生态环境;九,产品迭代速度与应用AI的能力;十,借助资本的力量。
在政策和生态层面,帅石金建议,我国要建立碳中和燃料政策体系,推动跨行业创新联合体建设,并完善排放法规适配性。
当然,在此次研讨会上,多位企业人士也分享了他们对未来技术趋势的预测以及下一步研发和产品规划。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总监刘继伟认为,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混合动力车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为AI控制动力提供了更多可调的自由度和机会。通过软件和AI算法定义动力系统,可应对车辆使用中千变万化的环境,如拥堵、速度、温度、高原、山路、电池电量、轮胎磨损等,从而优化系统性能,实现更大收益。同时,利用AI技术,车企可实现基础平台升级,如燃油喷射系统、P3电机、轴承等技术改进。对比基于规则的控制,算法能在有限算力内实时寻优(如分步调整发动机转速等),实现高效优化而不显著增加成本。AI技术还可实现多工况全覆盖,确保算法能覆盖所有场景。“此外,核心算法还可优化能耗管理,普遍实现约6%的燃油消耗收益,较好情况下可达7%,较差情况下也能达到5%;基于算法记录发动机、电机工作数据和后台故障信息,车辆可进行前期预测和反馈,实现预测性维护,改变固定里程保养的传统模式。”刘继伟说道。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总监 刘继伟
湖南金润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倪石龙在研讨会上分析了未来电液控制的发展趋势:首先,电液控制模块将向更深度的集成化方向发展,从模块级走向芯片级液压;其次,电液控制模块将集成AI算法和预测性控制,实现自学习与自适应控制;第三,新材料的应用,包括新型密封材料和轻量化材料;第四,开源与生态,未来可能出现开源电液控制平台,加速行业发展。
湖南金润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 倪石龙
坤泰车辆系统(常州)股份有限公司混合动力技术总监张海涛分享了坤泰未来产品规划:首先,积极响应行业趋势,规划高压化产品平台,重点布局800V和1200V两个电压平台;其次,通过集成设计,在有效降低产品成本的同时实现轻量化目标,产品重量的减轻将直接助力提升整车燃油经济性;再次,实现高速电机技术突破,目标将电机转速提升至30000转/分钟级;最后,实现“人-车-路-云”一体化协同。该战略依托云端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计算与反馈,通过整合实时路况信息与驾驶员风格数据,系统能够持续优化参数标定,并具备前瞻性预判能力。基于对能耗表现的系统性分析,平台可提前规划并推荐最优驾驶模式,实现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坤泰车辆系统(常州)股份有限公司混合动力技术总监 张海涛
研讨会同期还举办了以“‘十五五’期间混合动力技术协同创新”和“‘十五五’期间混合动力市场发展趋势预测”为主题的两场圆桌讨论。在“‘十五五’期间混合动力技术协同创新”的圆桌讨论中,嘉宾们普遍认为,强电驱、智能化、大规模互联是未来混合动力技术协同创新的方向。
圆桌讨论1:“十五五”期间混合动力技术协同创新
在“‘十五五’期间混合动力市场发展趋势预测”的圆桌讨论中,嘉宾们则形成了混合动力车型市场渗透率还将继续提升的共识,对混合动力车型市场前景非常看好,并提议混合动力车型要积极参与全球竞争。
圆桌讨论2:‘十五五’期间混合动力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惠山秋浓聚贤才,混动潮涌启新程。2025中国混合动力技术研讨会在无锡召开,既是对“十四五”产业跨越的深情复盘,更是“十五五”征程的谋篇起点。过去数载,中国混动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蜕变,通过本次研讨,“十五五”中国混合动力技术发展方向愈发清晰,而AI能耗优化、“人-车-路-云”协同等创新,更让混动产业积蓄领跑势能。此次盛会既是思想交融,更是行动誓师,未来五年,中国混动必将以创新为笔,在全球汽车变革中绘就“中国智造”的璀璨篇章。
在变革的时代,最强大的战略不是预测未来,而是创建能够应对各种未来的能力。油电同进,正是这种战略智慧的最佳体现。
9月14日,「智享驾趣 乾崑有约」深蓝汽车尊享试驾体验营在厦门方特假日酒店成功开展。本次活动通过全方位的产品体验和创新互动形式,向媒体和厦门消费者集中展示了深蓝S09、S07、L07三款车型的卓越性能与智能科技,彰显了品牌在智慧出行领域的技术实力与创新理念,为现场嘉宾带来了一场科......
银河M9整体的驾控和底盘表现很有亮点。
紧凑型燃油轿车的护城河渐渐被攻破。
欧拉首款纯电SUV亮相工信部,搭载激光雷达,或定名“欧拉5”?
经过一段惨烈的“拉锯战”,传统燃油车可谓颓势尽显。
仰望U8L:顶级豪华的集大成之作
消费者不爱吃预制菜,同样也吃不惯车企画的预制饼。
有云辇 更带感 秦L EV 上新发布会长春站圆满收官
9月13日,“龚赴云海 与JUN同行——宝骏云海私享会”圆满落幕。
等到接盘侠的同时,也将透支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信用。
不玩虚的!曾毓群认证AION RT焕新款纯电续航第一梯队
2025年9月15日 ,备受关注的新能源智能豪华轿车——至境L7首次公开亮相。
仰望U8L鼎世版正式上市,以鼎级安全重构行政豪华SUV新标杆
融资10亿美金之后,蔚来的问题解决了吗?
30年不过时,它靠什么成为车界“长期主义者”?
户外探险不将就、舒适不打折!深蓝G31对比钛7,哪款车更值得买?
仰望U8L鼎世版正式上市,以128万元起售价跻身顶级豪华SUV之列,堪称集安全、舒适与顶级豪华的集大成之作。凭借易四方、云辇-P+、全铝大车架等核心技术,实现了全方位进化,即使在高速爆胎或深度涉水等极端场景中,依然从容不迫,堪称可移动的“安全堡垒”!
阿维塔07斩获C-NCAP五星认证背后:主动安全技术领先+全系标配9安全气囊,全家出行安全感拉满!#新央企新豪华阿维塔 #阿维塔07获C-NCAP五星安全认证 #阿维塔07实战没输过 #满配生活如7而至
深度调整,其本质是一场挤泡沫的必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