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爬坡、高速,其中任何一项都是纯电动车型"天敌",如果将这三个"天敌"与纯电动车型同时相结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为了找到答案,新出行在 2018 年冬季去到 -20℃ 的崇礼进行一番实测,实测结果可谓是相当"惨淡"。详情可点击冬季实验室(上)和冬季实验室(下)。
随着时间的推进 2019 年的市面在售纯电动车型在续航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市面上也出现很多官方 NEDC 续航在 500km 左右、甚至有 NEDC 650km 的车型。那么除了续航的升级之外,相比一年前,目前的电动车又有哪些变化呢?冬季低温对电动车的影响是否会变小?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新出行在 2019 年再次聚集了市面上 7 款热门纯电动车型去到了 -19℃ 的崇礼,并且邀请了网友一起来一次纯电动车型冬季大测试。
目录
写在最前:为什么会进行冬季测试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一次的冬季测试主要针对的是在低温环境下车辆的表现,选取的 7 辆纯电动车在售价、级别上都没有任何竞争的关系,所以这次的冬季测试的目的并不是做 7 辆车的横评,只是希望通过这次的测试给予大家对于纯电车冬季低温的表现有个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看看相比去年,目前的纯电动车是否能更好的应对冬季寒冷低温。
和上一次冬季测试相同,这一次的冬季测试我们的测试项目同样是北京至崇礼的高速续航测试、北京三环城市低速续航测试、热车状态下的充电速度测试、冷车状态下的充电速度测试、低温环境下停放一晚之后的掉电量测试。在续航测试环节,我们依然用跑趴窝的形式,这对每一辆车都相对比较公平,也最能直观的展示一辆车的真实续航。除了续航和充电之外,同时我们也看看这 7 款车型在车载互联以及智能驾驶方面的水平如何。
哪 7 款车型?由于时间等多方面的问题,想要在北京同一时间集齐 7 款市面上的主流纯电动车型还是比较不容易的,最终我们只借到了 7 款车型,这 7 款车型覆盖了进口、合资、国产以及新势力阵营。7 款车分别是奥迪 e-tron、北京现代昂希诺、广汽新能源 Aion LX、几何 A、特斯拉 Model 3、蔚来 ES6 和小鹏 G3,比较遗憾的是这次没能够协调到比亚迪的车型(以下车型排名不分先后 以品牌首字母排序)。
今年实测的 7 款车型车型均搭载了电池加热系统。空调方面,除了奥迪 e-tron、蔚来 ES6 和广汽新能源 Aion LX 搭载了热泵空调外,其它车型均采用 PTC 加热。关于热泵空调可以点击右侧链接详细了解(用上热泵空调冬天不怕掉续航? 浅析热泵空调工作原理)。
关于此次续航测试空调设定由于纯电动车型在空调制热方面耗费的是电池本身的电量,所以在冬季使用纯电动车型时电池除了为电机驱动提供能量外,空调制热也是需要耗费电量的。在此次冬季城市测试时,我们最开始将空调设置成 24℃ 自动挡风量,不过由于不同车型的空调设定不同,所以制热效果也不同。
其中特斯拉 Model 3 和奥迪 e-tron 在 24℃ AUTO 档下,空调的制热效果不受驾驶模式的改变,整个空调的制热属于持续大功率输出,制热效果非常的猛,最终在行驶了 150km 左右不得不调整空调温度设定,统一设定到 23℃、2 档风量。其实按照 Model 3 的这种空调逻辑,在北京冬季这种 0℃ 左右的环境,日常用车过程中设置在 20-22℃ 就能满足要求了。
小鹏 G3、蔚来 ES6 车型在 ECO 模式下空调策略是会有调整的,在 ECO 驾驶模式下蔚来 ES6 的空调设定是以节能为主,这个时候的蔚来 ES6 的制热效果并不是很好,所以长时间 ECO 模式下驾驶对蔚来 ES6 和小鹏这些车型是有优势的,但是制暖效果并不是很好。
关于车辆仪表盘满电续航里程显示不同的车辆仪表盘显示续航里程的逻辑不同,蔚来 ES6、小鹏 G3、广汽新能源 Aion LX 以及几何 A 满电后显示的是固定的 NEDC 续航里程,特斯拉 Model 3 显示的是固定的 EPA 续航里程 499km、昂希诺和奥迪 e-tron 满电续航里程是根据过去驾驶习惯、空调等情况不同显示也不同。
关于测试路线及驾驶模式的设定此次测试,无论是高速测试还是城市测试在驾驶模式的选择上均采用 ECO 或经济模式、动能回收设置为强或标准、胎压则设置为每台车的官方建议值。城市续航在北京三环,平均时速在 30-35km/h 左右。高速续航是北京仰山公园至沽源收费站,全程仅有 7km 左右城市路段,高速路段有限速 120km/h、100km/h 以及 80km/h 路段,我们全程跟着限速行驶,在过了崇礼北收费站之后,由于路上积雪行驶速度有所下降,最终高速续航测试的平均时速在 75-82km/h 左右。
城市测试路线选择在北京三环,拥堵时我们会出现在三环主路,在主路畅通时我们会选择走辅路,辅路有红绿灯,大部分路段也是走走停停,能更好的模拟日常城市用车场景。最终的趴窝点我们选择在京浪岛文化体育公园停车场,这里的停车场比较空旷,同时也有数量众多的充电桩,不用担心会被占位。
另外,此次城市续航测试在北京我们还邀请网友一起(XCX-体验营 | 「冬季大挑战」见证官们有话说),因此两天的城市续航测试中仅有半天是每台车是一人,其余时间每台车均为两人。
一、城市续航测试
奥迪 e-tron 实测冬季城市续航为 320.2km奥迪 e-tron 官方 NEDC 续航为 470km,城市续航测试前奥迪 e-tron 满电后仪表盘显示剩余续航里程为 340km,之后我们沿着三环行驶,最终在行驶了 320.2km 后奥迪 e-tron 趴窝。具体阶段数据参考下表。
e-tron 满电后仪表盘显示剩余续航里程为 340km
从下面曲线图可以看到奥迪 e-tron 前 150km 掉电量较快,主要原因是因为前期我们将空调设置成 24℃ AUTO 档,在 24℃ AUTO 档下奥迪 e-tron 是很给力的大热风,所以这个时候能耗会高很多且驾驶室内较热,之后将空调调至 23℃ 两档风能耗则改善了很多,并且制暖效果也很适宜。
最终在城市续航测试结束后我们给奥迪 e-tron 充满电,充满显示奥迪 e-tron 充入 88.46kWh,根据 320.2km 的城市续航算出奥迪 e-tron 的冬季城市能耗为 27.6kWh/100km(注:充电时会产生能量损耗,所以真正充入的电量是比 88.46kWh 要少,因此该数据仅供参考),车辆仪表盘显示能耗为 26.4kWh/100km。
北京现代昂希诺纯电动 实测冬季城市续航为 425.2北京现代昂希诺纯电动官方 NEDC 续航为 500km,城市续航测试前将车辆充满电出发,满电后仪表盘显示剩余续航里程为 308km,之后沿着三环行驶,最终在行驶了 425.2km 后北京现代昂希诺纯电动车彻底趴窝。具体阶段数据参考下表。
昂希诺纯电动满电显示续航 308km
最终在城市续航测试结束后我们给特斯拉 Model 3 充满电,充满显示特斯拉 Model 3 充入 86.42kWh,根据 389.8km 的城市续航表现算出特斯拉 Model 3 的冬季城市能耗为 22.17kWh/100km(注:充电时会产生能量损耗,所以真正充入的电量是比 86.42kWh 要少,因此该数据仅供参考),特斯拉 Model 3 仪表盘显示能耗为 18.7kWh/100km。
蔚来 ES6 实测城市续航为 398.9km蔚来 ES6 官方 NEDC 续航为 510km,城市续航测试前将车辆充满电出发,满电后仪表盘显示剩余续航为 509km,之后沿着三环行驶,最终在行驶了 398.9km 后蔚来 ES6 彻底趴窝。
蔚来 ES6 满电后仪表盘显示剩余续航为 509km
从曲线图来看蔚来 ES6 开始能耗比较高,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刚出发时候交通非常拥堵,并且是冷车出发的,综合原因之下,蔚来 ES6 在开始出现掉电厉害的情况。另外,蔚来 ES6 使用了热泵空调,在节能驾驶模式下车辆的空调也是属于节能状态,制热效果同样不是很好。
最终在城市续航测试结束后我们给蔚来 ES6 充满电,充满显示蔚来 ES6 充入 81.79kWh,根据 398.9km 的城市续航表现算出蔚来 ES6 的冬季城市能耗为 20.5kWh/100km(注:充电时会产生能量损耗,所以真正充入的电量是比 81.79kWh 要少,因此该数据仅供参考),蔚来 ES6 中控显示能耗为 19kWh/100km。
小鹏 G3 520版 实测城市续航为 380km小鹏 G3 520 版官方 NEDC 续航为 520km,城市续航测试前将车辆充满电出发,满电后仪表盘显示剩余续航为 520km,之后沿着三环行驶,最终在行驶了 380km 后小鹏 G3 彻底趴窝。
小鹏 G3 满电后仪表盘显示剩余续航为 520km
小鹏 G3 的曲线图同样是比较线性,小鹏 G3 针对空调系统同样做了节能的优化,在 ECO驾驶模式下小鹏 G3 的空调制热效果无论是 24℃ AUTO 档还是23℃ 两档都不是很理想,这样的设定也增加了小鹏 G3 的冬季续航。另外,小鹏在剩余 20km 的时候就已经不能准确的显示续航里程了。
最终在城市续航测试结束后我们给小鹏 G3 充满电,充满显示小鹏 G3 充入 67.7kWh,根据 380km 的城市续航表现算出小鹏 G3 的冬季城市能耗为 17.8kWh/100km(注:充电时会产生能量损耗,所以真正充入的电量是比 67.7kWh 要少,因此该数据仅供参考),小鹏 G3 的仪表盘显示能耗为 15.6kWh/100km。
7 款车城市续航总结从跑至趴窝的城市续航成绩来看,这 7 款车型城市续航官方 NEDC/实际成绩打折最小的是北京现代昂希诺纯电动车型,实测成绩达到官方 NEDC 成绩的 8 成水平,对于昂希诺纯电动城市续航表现我个人是非常意外的。
从 7 款车型的城市续航曲线图来看,前期昂希诺的掉电斜率是很大的,行驶 50km 后出现变化,并且这一变化持续到结束。其它 6 款车型的掉电相对都比较正常。
二、北京至崇礼高速续航测试关于高速续航测试高速续航测试和新出行第一次冬季实验室一样的路线:仰山公园——崇礼,去年的 7 车均未到达崇礼市区。一年后的纯电动车型在续航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升级,所以这一次我们的最终路线是仰山公园——崇礼——沽源收费站折返,全程每台车仅有一人。
奥迪 e-tron 实测北京至崇礼续航为 264.9km奥迪 e-tron 官方 NEDC 续航为 470km,高速续航测试前奥迪 e-tron 满电后仪表盘显示剩余续航里程为 241km,之后我们从仰山公园编队出发,沿着京藏高速、首都环线高速行驶,最终在行驶了 264.9km 后奥迪 e-tron 趴窝。
奥迪 e-tron 的高速续航成绩为 264.9km,这一成绩达到相较于 470km 的官方 NEDC 续航是达到了 0.56 比例,这样的成绩对比往年的测试来看“属于正常表现”,毕竟去往崇礼除了爬坡外,室外温度也是越来越低。另外,奥迪 e-tron 的整备质量也是比较高,这些都会影响续航表现。
北京现代昂希诺纯电动 实测北京至崇礼续航为 294.6km北京现代昂希诺纯电动官方 NEDC 续航为 500km,高速续航测试前北京现代昂希诺纯电动充满电仪表盘显示剩余续航里程为 363km,之后我们从仰山公园编队出发,沿着京藏高速、首都环线高速行驶,最终在行驶了 294.6km 后趴窝。
北京现代昂希诺纯电动的高速成绩相较于城市续航来说并不是很优秀,在前 100km 左右的路程昂希诺的表显续航里程还很坚挺,随着气温的走低以及海拔的升高,昂希诺纯电动后半段掉电有一点快。
广汽新能源 Aion LX 实测北京至崇礼续航为 354km广汽新能源 Aion LX 官方 NEDC 续航为 650km,高速续航测试前将广汽新能源 Aion LX 充满电,满电后的 Aion LX 仪表盘显示续航里程为 650km,之后我们从仰山公园编队出发,沿着京藏高速、首都环线高速行驶,最终在行驶了 354km 后趴窝。
从下方高速续航曲线变化图可以看到,广汽新能源 Aion LX 的高速续航前 300km 的表现一直很稳,在行驶至沽源收费站返回崇礼时仅剩广汽新能源 Aion LX、几何 A 以及特斯拉 Model 3。在几何 A 趴窝后,最终仅剩特斯拉 Model 3 和广汽新能源 Aion LX。两车交替行驶,最后广汽新能源 Aion LX 在一个较大的上坡上趴窝。
几何 A 实测北京至崇礼续航为 322.8km几何 A 官方 NEDC 续航为 500km,高速续航测试前将几何 A 充满电,满电后的几何 A 仪表盘显示续航里程为 500km,之后我们从仰山公园编队出发,沿着京藏高速、首都环线高速行驶,最终在行驶了 322.8km 后趴窝。
从下方的高速续航曲线变化图可以看到,几何 A 的高速很稳,参考城市续航的表现几何 A 的高速续航表现让我很意外。不过,在之前夏季的高速续航测试中几何 A 给我留下的印象也是比较稳。
特斯拉 Model 3 实测北京至崇礼续航为 410km特斯拉 Model 3 长续航双电机版官方 NEDC 续航为 590km,高速续航测试前将 Model 3 充满电,满电后的 Model 3 仪表盘显示剩余续航为 486km,之后我们从仰山公园编队出发,沿着京藏高速、首都环线高速行驶,最终在行驶了 410km 后趴窝。
从下方的高速续航曲线变化图可以看到,特斯拉 Model 3 的高速续航表现很稳,实测高速成绩比城市续航表现还好。不过,Model 3 此次城市续航表现不好更多的是因为城市续航前期空调设置成 24℃ AUTO 档的原因,在 24℃ AUTO 档下特斯拉 Model 3 会有持续较大风量的热风吹出,消耗的能耗较大。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高速续航测试时,最后仅剩广汽新能源 Aion LX 和特斯拉 Model 3,两车也是交替行车,最后广汽新能源 Aion LX 因为大爬坡没上去而趴窝,特斯拉 Model 3 则是挺过了大爬坡,过去大爬坡之后虽然依然有上坡,但下坡路段更多,所以从曲线可以看到 Model 3 的 370 km 后的掉电较少。
蔚来 ES6 实测北京至崇礼续航为 306.8km蔚来 ES6 官方 NEDC 续航为 510km,高速续航测试前将蔚来 ES6 充满电,满电后的蔚来 ES6 仪表盘显示续航为 510km,之后我们从仰山公园编队出发,沿着京藏高速、首都环线高速行驶,最终在行驶了 306.8km 后趴窝。
从下方的高速曲线变化图可以看到,蔚来 ES6 的高速续航也是很线性,整个表现还是很稳的。
小鹏 G3 实测北京至崇礼续航为 314.2km小鹏 G3 520 版官方 NEDC 续航为 520km,高速续航测试前将小鹏 G3 充满电,满电后的小鹏 G3 仪表盘显示剩余续航为 514km,之后我们从仰山公园编队出发,沿着京藏高速、首都环线高速行驶,最终在行驶了 314.2km 后趴窝。
从下方的高速曲线可以看到,小鹏 G3 的掉电同样线性。另外小鹏在剩余 20km 的时候就已经不显示具体的剩余续航,在不显示具体的续航时行驶了 50km 左右,对于这一表现我是非常震惊。不过小鹏 G3 在后段会以续航优先,这个时候空调不吹暖风、动力受限等情况。
7 款车型高速续航总结相比 2018 年的北京崇礼冬季之行,今年所有的车型均可以到达崇礼市区,不过我们并没有去崇礼市区,而是一直北上沿着高速行驶。从测试成绩来看相较于去年的很多车型的0.46 比例的表现,今年更多的是在 0.54-0.69 的比例之间。
从 7 款车型的高速续航曲线变化图来看,广汽新能源 Aion LX 前 350km 一直很稳,小鹏 G3 在 250km 后续航表现“惊人”。其它车型的表现都相对较线型。7 车的实测高速续航基本在 0.54-0.69 的比例之间,参考之前的测试这也是正常的表现,甚至优于去年。
三、热车充电测试城市续航测试结束时我们是直接趴窝在京浪岛体育公园,公园内有较多的 60kW 国家电网充电桩,我们也第一时间给趴窝车辆进行充电测试。
奥迪 e-tron 热车充电测试奥迪 e-tron 在城市续航测试趴窝后立马进行热车充电,连接上充电桩后显示电池温度为 20℃。充电方面,由于藏电的设置奥迪 e-tron 在充电桩显示充至 95% 的时候功率依然有 42.2kW,不过充至 98% 就显示充电完成,从 0 充至 98% 共耗时 150 分钟,30%-80% 耗时 80 分钟。
从下方的热车充电曲线变化图来看,奥迪 e-tron 的充电时没有涓流的,这也主要得益于它的藏电设置,整个过程充电很稳。
现代汽车昂希诺纯电动热车充电测试现代汽车昂希诺纯电动在城市续航测试趴窝后立马进行热车充电,连接上充电桩后显示电池温度为 10℃,最高到 31℃。在充电桩显示充电至 95% 时还有 26.7kW 的功率,从 0 充至 100% 耗时 107 分钟,30%-80% 耗时 45 分钟。
从下方的热车充电曲线变化图来看,昂希诺纯电动充电功率在 75% 之前基本保持在 40kW 左右,进入 80% 后充电功率开始下降进入涓流模式。
广汽新能源 Aion LX 热车充电测试广汽新能源 AIon LX 在城市续航测试趴窝后立马进行热车充电,不过前期由于充电桩的问题 Aion LX 充至 26% 的时候我们又换了个桩,换桩后充电桩显示 Aion LX 的电池温度为 24℃,最高温度到 32℃ ,峰值功率达到 53.1kW,从 30%-80% 耗时 53 分钟。
从下方的热车充电曲线变化图来看,广汽新能源 Aion LX 的充电功率在 30% 才达到 50kW 左右,主要原因是充电桩的问题,第一个桩充电电流一直在 60A 左右,换桩后电流基本在 119A,充电功率在 85% 的时候出现下滑。
几何 A 热车充电测试几何 A 在城市续航测试趴窝后立马进行热车充电,连接上充电桩后显示电池温度为 17℃,最高到 32℃,峰值充电功率达到 47.7kW。从 0-100% 耗时 144 分钟,30%-80% 耗时 42 分钟。
从下方的热车充电曲线变化图来看,在 75% 电量前几何 A 的充电功率基本维持在 40-50kW之间,在 75% 之后功率开始下降。另外,几何 A 的90%-100% 的区间充电比较慢。
特斯拉 Model 3 热车充电特斯拉 Model 3 在城市续航测试趴窝后立马进行热车充电,使用的并不是特斯拉原配超充,同样是国网 60kW 直流快充。连接上充电桩后显示电池温度一直恒定为 25℃,峰值充电功率达到 47.4kW,从 0 充至 100% 耗时 143 分钟,30%-80% 耗时 54 分钟。
特斯拉 Model 3 并没有使用超充充,热车充电使用的是 60kW 国网直流快充。从下方的曲线变化图来看,特斯拉 Model 3 在使用60kW 国网直流快充充电功率基本控制在 40-47kW 左右,在电量 90% 进入涓流模式。手机 APP 显示 Model 3 从 0 充至 100% 充入 86.42kWh。
蔚来 ES6 热车充电蔚来 ES6 在城市续航测试趴窝后立马进行热车充电,连接上充电桩后显示电池温度为16℃,最高到 35℃,峰值功率达到 46.5kW,从 0 充至 100% 耗时 126 分钟,30%-80% 耗时 53 分钟。
广汽新能源在使用 120kW 直流快充时,充电功率也是高于热车充电时的充电功率,在初始状态下两车的功率走势都差不多,不过在使用120kW 直流快充时,广汽新能源 Aion LX 的充电功率达到 60kW。
几何 A 冷车充电在室外 -20℃ 左右的环境下放置一夜后给几何 A 连接上充电桩充电,连接上充电桩显示电池温度为 -1℃,之后自加热最高到 32℃。充电方面,峰值功率可达 58.9kW,从 0 充至 95% 耗时 119 分钟,30%-80% 耗时 73 分钟。另外,几何 A 在充至 60% 左右 出现了停电情况,如果不停电充电时间耗时会更少。
由于几何 A 早起充电的时候车位上的充电桩正在被其它社会车辆使用(社会车辆已充满),在联系对方挪车的时候才开始充电,因此几何 A 的充电晚了 30 分钟左右。之后几何 A 在充电时,充电至 60% 左右的时候出现停电情况,整个停电的周期在一个小时左右,因此几何 A 的充电曲线和功率存在波动,所以对比曲线时不具有参考性的。
特斯拉 Model 3 冷车充电在室外 -20℃ 左右的环境下放置一夜后给特斯拉 Model 3 连接上国网充电桩充电,连接上充电桩显示电池温度为 25℃ 且充电桩显示电池温度保持不变。充电方面,峰值功率可达 42.6kW,从 15% 充至 95% 耗时 140 分钟,30%-82% 耗时 63 分钟。
特斯拉 Model 3 在使用 120kW 国网直流快充桩进行冷车充电功率也是逐渐上升,在 80% 左右时出现功率下降。
蔚来 ES6 冷车充电在室外 -20℃ 左右的环境下放置一夜后给蔚来 ES6 连接上充电桩充电,连接上充电桩显示电池温度为 -5℃,之后自加热最高到 36℃。充电方面,峰值功率可达 55kW,从 20% 充至 100% 耗时 113 分钟,从 30%-100% 耗时 48 分钟。
蔚来 ES6 在使用 120kW 直流快充时,充电功率也是高于热车充电时的充电功率,充电功率大部分会维持在 50kW 左右,所以现在很多车型在充电时可以“吃的下”更大功率的桩,60kW 的直流快充桩已经不能满足了。
小鹏 G3 冷车充电在室外 -20℃ 左右的环境下放置一夜后给小鹏 G3 连接上充电桩充电,连接上充电桩显示电池温度为 -7℃,之后自加热最高到 30℃。充电方面,峰值功率可达 42.3kW,从 25% 充至 95% 耗时 94 分钟,从 30%-80% 耗时 53 分钟。
小鹏 G3 的冷车充电则没有热车充电功率高,并且在 45% 电量的时候就出现充电功率下滑的情况,整个充电在进入 80% 前并不是持续上升。
7 款车型冷车充电成绩汇总7 款车车型在崇礼 -12℃- -19℃ 的室外静放一夜,放置一夜后早上 5 点半左右我们分别给车辆进行冷车充电。今年的测试车型都是带有液冷的电池系统,具备升温加热,所以并未出现 2018 年充电慢等情况,7 款车型的冷车充电峰值功率基本都控制在 40kW-60kW 区间,这个进步在我看来是非常符合市场环境的。
从曲线图来看 7 款车在冷车充电功率方面都是很正常的走线,前期室外冻一夜的车辆电池温度较低,充电功率也相对较低,随着电池加热系统的工作,电池温度也是逐渐攀升,在电池温度攀升的情况下充电功率也是逐步走高。(另外,由于几何 A 充电时出现停电的问题,所以曲线图暂不列入其中)。
从 6 车(几何 A 因停电数据不列入其中)冷车充电温度变化来看,除了奥迪 e-tron (20℃)和特斯拉 Model 3 (25℃)的电池温度保持不变外,其余 4 款车型均从初始的零下逐步上升至 30℃ 左右,在电池温度提升的同时充电速度也会更快,包括未列入的几何 A 也一样。
拨开迷雾看真相!全球车企高负债,中国车企排不上号
MAZDA EZ-60订单破1.8万 长安马自达新能源双子星高价值突围
从第一辆SU7 Ultra交付开始,有关小米碳纤维挖孔机盖的争议就没停歇过。
广汽集团4月终端销量13.8万辆 五一多品牌车型订单量破万
极氪或将退市后又迎大事件!将与广汽能源合作!双方充电网络双向互联互通合作,双方在充电基础设施和用户服务领域实现资源整合
当全球车企还在卷800V,比亚迪已用千伏高压撕开纯电天花板
2025年5月2日,大.敢不同的领克900在洛阳五一国际车展正式上市发布。
【E汽车】SMA架构赋能,沃尔沃XC70率先抢占豪华混动SUV“C位”
2025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车市再创历史——每卖出2台车,就有1台是新能源。数据显示,Q1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284.9万辆,同比增长44%,零售渗透率飙升至54.1%。政策补贴加码、混动技术普及、智能配置下沉,让新能源车从“尝鲜品”变成“刚需品”。就连三四线城市大爷大妈都知道......
阿维塔公开直播风洞测试,数据真实经得起验证,用实力打破质疑
现在很多厂商大力宣传:智驾已经能完备覆盖99%正常使用场景,让人们以为它好像已经成熟了。其实这是个“圈套”。
坐拥百万级沙发的东风日产N7,真是“换壳”某007?
高配低价上市的吉利银河星耀8, 网友表示:插混市场的天真的变了!
2024年全球车企财报显示,资产负债率普遍高企,但国内外车企呈现分化趋势。国内头部车企负债率明显下降,比亚迪表现突出,半年降7个百分点至70.7%,年内有望进入6字头区间。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丰田、大众等国际巨头总负债超万亿元,甚至超过同期营收。
【E汽车】燃情芜湖 共筑热爱 奇瑞集团运动会圆满收官
全球车企高负债!丰田大众6万亿,中国车企排不上号
中消协点名车企背刺!定金、车型更新、补贴争议,新能源购车乱象大起底
极狐新阿尔法S5 VS 埃安RT!15万预算两台绕不开的车!哪台更适合你?
问界M9的成功是“新豪华主义”对传统燃油车价值的颠覆,也是高净值人群消费逻辑的变迁。
智能辅助驾驶也应该有和人驾一样的责任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