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别再被骗了,这几个汽车常识,其实是误区

别再被骗了,这几个汽车常识,其实是误区

1号车盟 1141浏览 2020-05-14 IP属地: 未知

别再被骗了,这几个汽车常识,其实是误区

总有一些老司机凭借多年驾驶经验、个人习惯向新手传递一些汽车“常识”与“干货”,其中有些东西乍听之下还挺有道理,但是仔细揣摩一番,便会发现它们经不起推敲,也没有科学依据。

接下来,我们就来盘点一些看似很有道理,实则是误区的汽车“常识”。

误区一:排量越大,油耗越高

很多人都认为大排量车会更加费油,正所谓“买得起,养不起”。

但实质上,排量与油耗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更不存在决定性关系。首先我们先来厘清一下影响油耗的因素有哪些。一般认为,车身重量、空气阻力、发动机与变速箱的效率、驾驶者的行驶习惯、路况等众多因素决定了油耗高低。

别再被骗了,这几个汽车常识,其实是误区

在众多因素中,并没有出现排量这个选项。事实上,排量大的车在高速行驶状态下会更省油,这是因为大排量车一般来说动力会更迅猛,在高速状态下,它不需要像小排量车那样高负荷工作,保持低速高效输出状态即可,发动机在低负荷工作之下转速会更小,在这种情况下能达到省油的效果,加速时,它的油门也不需要踩得很重,同样可以省油。但是在低速和怠速状态下则相反,大排量车在这两种状态下确实会费油一些,而小排量车则相对更有优势。

综合来看,大排量车不一定比小排量车费油,排量越大、油耗越高这一定论不成立。

别再被骗了,这几个汽车常识,其实是误区

误区二:车皮越厚,越安全

不少人会在看车的时候,用手按压车身铁皮,只要出现一点凹陷状态就会认为这辆车存在安全问题,“你想啊,用手指按压都能令车皮下凹,更别提强烈碰撞了。”

初听之下还会觉得很有道理,但这其实是将车身铁皮的作用扩大到车架强度上去了。车皮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隔音,另一个则反映在小规模碰撞下的损伤状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维修成本,它对于整车保护并无直接影响。至于为何会出现车皮薄,乃至用手指按压即会下凹,那是因为主机厂特意采用较软的材质,目的就是为了形成汽车溃缩区,它可以利用弯曲吸收撞击能量,从而大大减少传递至乘员身上的能量。

别再被骗了,这几个汽车常识,其实是误区

在事故中负责保护车体完整度的是“白车身”,即防撞梁、纵横梁、A柱、B柱、底盘纵梁以及顶梁。

发生正面撞击时,防撞梁率先抵御,消除部分冲击力,车头受到撞击会产生变形,以此吸收撞击能量,形成缓冲区间,将缓冲后的撞击力平均传递到乘员舱,A柱、B柱、顶梁等作为最后防线,消除剩余撞击力。

别再被骗了,这几个汽车常识,其实是误区

误区三:下雨就当免费洗车了

“车脏了,正愁没时间去洗,恰好下了一场雨,洗车钱都省了”,生活中经常能听到这种言语。

这又是一个常见的知识误区。首先,雨水清洗的精确度、干净度比不上专业洗车人员,那些专业的洗车工具(如高压水枪)并不是摆设,而是为了清除微小杂质;其次,正常的雨水均呈弱酸性,如果环境污染严重的地方,酸性更强,而酸性液体会腐蚀车漆、使密封处零部件出现生锈、老化。

所以说,如果不是不可避免,雨天还是最好不要开车了。

别再被骗了,这几个汽车常识,其实是误区

写在最后

关于汽车常识的误区还有很多,大家在平时生活中要多加留心,别被欺骗了。除了上述几个误区,大家还听过哪些?欢迎评论区交流。

文章标签:
技术解析
 
相关推荐
1号车盟 2.1万粉丝    5941作品 关注 专注汽车,深度传播。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开老表改车 关注
开老表,日常汽车改装工作分享:通风座椅、氛围灯、汽车音响等。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