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都说本田发动机好,为什么国产车企不直接逆向拆解山寨

都说本田发动机好,为什么国产车企不直接逆向拆解山寨

备胎说车 5895浏览 2020-07-09 IP属地: 未知

都说本田发动机好,为什么国产车企不直接逆向拆解山寨

本田也不是没有被国内的企业大规模地拆解仿制过,不过不是在汽车行业,而是在摩托车行业。

比如说:上世纪本田的FTR223摩托车就曾经在国内生产,被宗申、隆鑫、力帆这些厂家,给它拆开来,学了学。

不过由于仿制本身的难度也是不小的,再加上国内的车企自主研发能力现在提升也是很多的,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多少厂家是走拆解仿制这条路线了。

就好比说是:以前学习成绩差,做题目连题目都看不懂,直接抄“ABCD”,抄答案好了,能有60分先过了再说。

现在学习成绩上去了,我做做作业什么的有80分了,我去抄抄,抄个60分,何必呢?对不对?一不小心抄错,还被人家抓起来,对不对?

都说本田发动机好,为什么国产车企不直接逆向拆解山寨

逆向研发难度也很大

  • 逆向研发同样存在二次创新

首先,逆向研发其实没有我们想象中这么简单,就不是和以前读书的时候一样,作业做不来,他写A,我也写A就行了。

他写的A,是因为这A写得漂亮才得分的,我们是写了个A,但这个A字歪歪扭扭,老师说:“这个不算分数的。”这就有点奇怪。

北京交通大学有论文,《我国汽车企业外部技术整合发展路径及能力演化研究》上面讲:由于购买方完全没有参与零部件的设计、研发和制造过程。

关于零部件的原理、设计、架构、制造技术,是不可能仅仅通过购买和安装使用,就自动转移到买方研发人员的头脑里面去了。

都说本田发动机好,为什么国产车企不直接逆向拆解山寨

逆向研发和正向研发的总体逻辑,其实相差得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大。

正向研发:市场需求中抽象出产品的概念描述,建立产品的CAD模型,最后得到产品的实物原型。

逆向开发是怎么搞的呢?产品开发是从实物或者模型入手的,根据这个东西造一个CAD模型。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对已有产品进行剖析、理解、改进、二次创新。

你看,逆向研发,看上去像是简单的抄作业,实际上是学习同桌的解题方法,举一反三,彻底搞懂,才叫“会抄”。

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还要自己会解决,这算是抄成功了,和我自己好好看书、学习,难度不会相差那么大了。

都说本田发动机好,为什么国产车企不直接逆向拆解山寨

而且,就算是国产车企买了本田的发动机,在仿制的时候,还是有很多数据是必须要靠自己摸索来推导的。

比如说:关于发动机震爆倾向,其实是有公式可以对它来进行预测的。

只要把转速、辛烷值、缸内压力这些参数代入其中,就可以获得一个预测值,来预测震爆发生的概率了。

这个公式有一些常数是保密的,这些都要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实验数据才能得出来。

就好比:同样是圆周率,你用的方法很粗糙的,测出来是3,别人算出来,3.14159。

都说本田发动机好,为什么国产车企不直接逆向拆解山寨

同样,你把这2个不同的数字代到公式里面,算出来的结果,人家肯定是比我们要准的,是不是?但是机械精度就不能相差这么一点。

  • 加工精度相差丝毫影响都很大

还有了,逆向研发,图纸没有的,那就意味着工程师是没有办法得知零部件的确切尺寸的,只能靠量。

凡是带个“量”字的,都是有偏差的,不光是测量存在偏差,发动机零部件本身也是存在公差的,理论上就是没有完全相同的2个零件的。

左边1台本田,右边1台本田,2个零件都不可能完全相同。

就好比说是:双胞胎,是长得……远看是很像,近看也很像,妈妈一看,谁是姐姐,谁是妹妹,一看就看出来,就这个区别了。

都说本田发动机好,为什么国产车企不直接逆向拆解山寨

也不是所有的东西拿皮尺一量就能解决了。

零件本身大小不一样,测量的时候还有误差,如果随便仿制,得出来的零件很可能和原图纸上存在比较大的差别了。

而且一旦零部件制造都出现差别,就会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本身了。

上海交通大学有论文,《发动机制造精度与性能关系研究》上面,做了个类似的实验。

结果它说:什么都不变,单靠把零件差异引起的压缩比偏差,从正负0.24下降到正负0.18,就能提升实验发动机0.7%的动力,降低0.5%的油耗,而且还降低震爆倾向。

都说本田发动机好,为什么国产车企不直接逆向拆解山寨

相当于:也没说让你去整容、画眉毛,或者重新做个头发,你洗了把脸,把脸上的灰都洗掉,人家就觉得你看起来更清爽、更漂亮了。

相反了,如果弄不懂零件尺寸,导致误差过大,对发动机的性能就会造成很大影响了。

恰巧本田发动机就是对这些误差特别敏感,就琢磨这个事情的。

本田上个世纪80年代造出的赛车引擎,每个活塞的质量公差要求控制在50mg以下。

都说本田发动机好,为什么国产车企不直接逆向拆解山寨

对于一个平均才几百克重的活塞来说,就是要求将误差控制在万分之一左右的级别。

差不多相当于是:一个成年男性的体重,手里多拿一根圆珠笔都是不合格、不通过了。

作为对比,宝马在装配M3的S54发动机的时候,官方显示:可以允许最多8g的偏差,相差100多倍。

都说本田发动机好,为什么国产车企不直接逆向拆解山寨

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就仅靠一个实物,拆解之后逆向仿制本田发动机,确实是很难达到原来的性能的。

存在专利壁垒

还有,除了逆向研发本身就已经很难之外,逆向过程中还会遇到专利和技术的壁垒困扰的。

本田引以为傲的VTEC技术举个例子好了,本田是注册了各种专利的。

世贸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上面规定的:专利的保护期是20年。

都说本田发动机好,为什么国产车企不直接逆向拆解山寨

也就是20年之内,你就算是拆完了、弄懂了VTEC是怎么回事情了,还是不能完全照抄。

你照抄,抄成功了,它还告你呢,对不对?还是得想别的办法来实现气门正时和升程可变。

就好像:本田发现了一条捷径,可以抄小路,马上,抄完之后,后面就放一个路障,设了个收费站。

你要再过这条小路:“「哎」对不起,你要交过路费,要么你就换其他的路走。”

都说本田发动机好,为什么国产车企不直接逆向拆解山寨

退一万步讲,20年到期了也没用,本田老早就是给新一代的技术申请了各种新的专利了,别人还不是不能用吗?

20年前的老技术,到市场上也不一定有竞争力了,对不对?而且了,本田的专利其实不止这些。

日本Patent Result公司发布了个2017到18年汽车专利规模排行榜来看:日系车企里面,本田的专利数目仅仅排在营收规模比自己大1倍的丰田之后。

从三大件到主动安全领域统统都有,领先身后的马自达将近1倍。

而且除了日本本土之外,本田还特别重视在美国、中国、德国、印度等等这些国家进行专利布局,国内车企想要仿制本田的发动机,可以说是壁垒重重了。

都说本田发动机好,为什么国产车企不直接逆向拆解山寨

就好比:放学之后,老师就在你身边重点关注你有没有好好做作业:“不许抄,不许抄,不许抄!你抄?我揍你!”这就更难了,对不对?本来抄起来就很难。

现在国产车企基本不用逆向研发

所以总体来讲,现在国产车企基本上已经渡过了靠逆向研发才能出产品的时代了。

各家的研发实力都已经上了个档次了,拿出来的产品对比本田的明星产品L15B等等,数据上也没有落后太多了。

都说本田发动机好,为什么国产车企不直接逆向拆解山寨

“那我何必还要去抄呢?抄出来,还要被消费者说,还要被本田告。”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我觉得没有必要,对不对?

国产发动机,哪家最好用

说到自主车企的发动机,现在都是有提升了,但是技能点点得都不太一样。

有的讲动力,有的讲小排量,有的讲省油,有的是搞电动的……不同的车企,它们的发动机的强项到底在哪里?

国产车和合资车,现在的差距除了发动机,还有哪些地方?

7万到15万,我买国产车好?还是买合资车好?案例、对比、评测、分析,都给你准备好了。

  • 关键词:国产车

有兴趣了解一下的话,不妨关注微信公众号「备胎说车」,回复关键词「国产车」就可以了。

我这个公众号每天给你一段汽车实用小干货,文字、音频、视频都有,挑你自己喜欢的就可以了,「备胎说车」等你来玩哦。

 
相关推荐
备胎说车 2.9万粉丝    2689作品 关注 每天60秒,轻松懂汽车。
推荐作者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